【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最新版)教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最新版)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认识图书,体会课外读书的乐趣。

2、学会分享有趣的故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书。

教学重难点: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能在生活中广泛有效地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个人物形象——弗朗兹)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同学们想知道关于他的小故事吗?老师截取课外书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

2、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他这样的小男孩吗?(指名说一说)4、(出示书本目录这一页图片)这个标题读什么?(目录)目录上有些什么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目录上有小标题,有页码。

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那一页。

翻看目录可以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内容。

5、介绍目录的用法。

先找到要读的内容,然后看到相对应的页码,翻到这一页,就是我们想找的内容。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二、班级故事会1、以小组为单元,轮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2、每个组请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老师对讲的精彩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上一颗星,星星最多的小组最后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

3、每个组推荐一本故事书,简单的介绍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

推荐书目:《绿野仙踪》《小猪变形记》《说说我有多爱你》等。

三、课堂小结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书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欣赏,书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读过的故事,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有趣的儿童故事《弗朗兹的故事》目录的使用分享我的故事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学习语文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1. 学会等12个生字,会认等9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 导入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

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3.汇报,指导朗读.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古诗两首》、《小青蛙》、《猜字谜》。

2. 第二单元:《传统节日》、《古诗两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匹出色的马》。

3. 第三单元:《神州谣》、《传统节日》、《画杨桃》、《记一记,做一做》。

4. 第四单元:《蜜蜂》、《寓言两则》、《画杨桃》、《小柳树和小枣树》。

5. 第五单元:《古诗两首》、《荷叶母亲》、《小毛虫》、《寓言两则》。

6. 第六单元:《雷雨》、《大象的耳朵》、《小猴子下山》、《小熊住山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书写课题,突出重点。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3. 结构:清晰展示课文的段落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2)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3)雷锋叔叔的事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优质教案

3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

鼹鼠先生收到了长颈鹿寄来的包裹,可他并不知道包裹里小小的颗粒是什么,它去找松鼠太太求证。

结果袋子破了,这些小颗粒全都洒在了路边,在美好的春天,出现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结尾松鼠太太的话点明了全文,快乐应该就像长颈鹿送来的花籽,不经意间给别人带来惊喜,快乐了自己。

1.认识“邮、递、裹、寄、局、堆”等16个生字和书写“邮、递、员”等9个字。

会正确读写“邮递员、黄狗、原来、叔叔、摩托车、邮局、礼物”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词语和句子,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4.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应该就像长颈鹿送来的花籽,不经意间给别人带来惊喜,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

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读好人物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课件、小动物头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手拿一束鲜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吗?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读一个关于鲜花的故事。

(板书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

2.学生齐读课题。

3.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1)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小路上为什么会开满鲜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听互读。

2.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邮递裹寄局堆粒破漏懊丧啊猬绚籽礼。

(2)抽学生读生字。

(3)摘苹果游戏。

(4)学习词语:邮递员、黄狗、包裹、颗粒、原来、叔叔、摩托车、懊丧、邮局、礼物。

(5)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填空方式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最新编辑)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3最新编辑)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3最新编辑)
第一单元《音乐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文阅读,了解音乐会的概念和形式。

2. 感受音乐会的氛围和乐曲的魅力。

3. 初步掌握乐器和乐曲的名称,简单的音乐术语。

4. 初步认识调式,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乐器及乐曲的名称,以及调式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乐曲分析了解调式。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 呈现音乐会的形象素材和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受音乐会的氛围。

- 老师口头描述音乐会,引导学生产生初步的了解。

2. 自主研究
- 分发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听音乐浏览演奏片断。

- 对于一些难懂的乐曲术语和乐器名称要在研究中进行解释。

3. 合作交流
- 小组交流并汇报研究内容的理解和经验,共同完成沙盘模型制作。

- 展示沙盘模型,让学生更加生动感性地了解一个音乐会的整体构成与氛围。

4. 拓展延伸
- 小组内两人合作,完成自选乐曲的分析和介绍,让学生在乐曲鉴赏中获取兴趣和知识。

教学效果评价
1. 出示图片让学生能够自如辨认学过的乐器。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音乐术语。

3. 学生能够总结出音乐会的组成部分,并着手制作沙盘模型。

4. 双人合作完成的小组乐曲分析和介绍,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新版力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新版力荐)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

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练读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识字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

)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太空、宇航员、杯子、失去、半空中、平稳、穿鞋、洗澡(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空、员、失、半、平、穿、洗(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用“空、平、洗、杯”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2024年2020新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新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新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领悟寓言、成语、古诗、童话等不同文体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故事、古诗的理解和背诵,以及童话故事中寓意和道理的挖掘。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汇的学习,句子阅读理解的提高,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生字卡片、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故事等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课文、古诗、寓言、成语等,注重生字词汇的学习和句子阅读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突出主题。

2. 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生字、词汇、句子等分类书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每个生字写5遍。

(2)翻译古诗《春晓》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a. 故事中狐假虎威的意思是什么?b. 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略。

(2)略。

(3)a.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骗其他动物。

b. 示例:有的同学在班上欺负弱小,却害怕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古诗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美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第一课时(一)古诗引入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二、检查预习过渡: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出示预习提示: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

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

如: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1、古诗两首之《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上干啥呢?)(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仿佛有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嗯,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4、总结: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

)(板书:仔细观察)(六)、拓展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写成观察日记吧。

(七)板书前天空黑沉沉蜘蛛逃走蝉一声也不叫雷雨中越……越……后太阳出挂彩虹蜘蛛又坐在网上蝉又叫起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写“盏”字,能正确理解“忠实、向导、稀、稠”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过程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拓展资、写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法本首小诗以“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指南针的用法进行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诗歌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诗歌的形式很感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错,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教学资供教师使用的资:自制ppt课件,贴图,表格,苹果,沟渠状道具,手电筒;供学生使用的资: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1、复习字词导语:嗨!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几天天气越暖和,花开了,草绿了,多美呀!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课件出示一幅美丽景色的画面。

)不过,只有闯过迷宫的小朋友才可以去,那么谁想第一个闯关?(课件出示迷宫图,学生认读词语,通过迷宫。

)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成功的闯过了迷宫。

现在,准备出发!呀!老师忘记带指南针,不过没关系,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

他们呀,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小诗中,这首诗是——(课件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3、板书课题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迷人的画面和老师的激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神奇的大自然中,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环境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各种指南针的用处:1、整体感知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将诗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找出,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读错字,不拖音。

(生读文——同桌交流——个别汇报——贴图)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该怎么用呢?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2、挑战一:“帮小女孩找方向”(课件出示女孩迷路图)(1)、图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迷路了?她该请那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呢?(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天然指南针“太阳”)(2)、生读第二小节。

(3)、理解词语“忠实”、“向导”,并用“忠实”练习说话。

(4)、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该怎样帮小女孩辨别方向呢?大家再读读这个小节,看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小女孩?(生读文——同桌交流——汇报交流——指认“南”“北”并板书)(5)、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大家心情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就高兴的读读这小节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探究出太阳如何帮我们在野外辨认方向,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提供丰富资,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过渡: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第一次挑战成功!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再看挑战二:“完成表格”还有胆量挑战吗?2、挑战二: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认中午太阳太阳在南方,树上的影子指着北方。

北极星大树积雪我们知道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告诉人们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在北方。

可是其它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找一找,将找到的答案填写在你手中的表格之中。

填的又对又快的小组老师会为他们颁发“智慧星”。

(1)、小组成员合作填写提前准备的表格,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汇报一:北极星在夜晚的时候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夜晚的北极星像什么?引出“盏”。

c、认读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书写“盏”。

(出示两个书写不同的“盏”,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中该注意什么?)d、夜晚的北极星这盏指路灯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夜晚星空图。

)这七颗星想什么?叫什么?它在夜晚的时候会告诉迷路的人们什么?(相机板书“北”)e、语言创设情境,怀着轻松的心情朗读第三小节。

(男女生比赛读。

)汇报二:大树在阴雨天帮我们辨认方向。

(出示阴雨天情境图)a、生读文b、学习反义词“稀”和“稠”、c、看图辨认哪边“稀”“稠”?哪边“南”“北”?(相机板书。

)d、启发学生质疑并解疑。

教师引导:聪明的孩子不但会回答问题,还要会提问题。

你看看这小节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如提不出没关系,老师问“为什么枝叶稠的一边是南面?”谁会补充下半句?e、指导朗读,并评价。

汇报三:沟渠里的积雪在冬天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引导学生自己质疑。

引导:沟渠里的积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c、实物分别演示沟渠里的积雪和山坡上的积雪如何帮我们辨认方向。

(注意区别山坡与沟渠的不同,可让学生板书“南”“北”。

)d、生读解疑后的第五小节。

(3)、回顾自学情况。

(出示表格)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表格简单明了的特点,为学生提出小组共同学习的目标任务。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快速的理解其他三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

并在汇报交流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质疑。

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同时采用实物演示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过渡:表格完成,我们再一次挑战成功!再次将掌声送给自己。

现在我们轻松轻松,和张老师一起去美丽的郊外去游玩吧!(出示美丽的郊外风景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