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提醒我们: 艺术不是什么...

合集下载

马塞尔.杜尚——破而后立的艺术理念

马塞尔.杜尚——破而后立的艺术理念

马塞尔.杜尚——破而后立的艺术理念摘要:马塞尔·杜尚,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是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

他使得西方现代艺术进程得以改变,1960年之后的现代艺术,包括现代教育中的艺术方法和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杜尚的艺术理念,并沿着他开辟出的道路继续对艺术进行探索。

笔者通过解析杜尚的艺术作品,来解读他艺术品中蕴含的艺术理念,以及他是如何通过征象操作来表达其艺术理念的。

关键字:艺术理念;现成品艺术;反视网膜艺术;符号学一.杜尚的艺术理念破而后立无疑是对杜尚艺术风格发展最好的总结,而1913年是杜尚由“破”到“立”转变的开始。

在这一年里,他的个人艺术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艺术理念也有了进展。

杜尚最先是创作印象派画家,然后在毕加索引领了立体主义后,他也加入了各种立体主义绘画的阵营。

但在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当时的主流绘画风格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定义什么是艺术家,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艺术家。

于是他决定反叛传统的艺术,去界定新的艺术;反叛原有的美学和视觉,去探索不同的美学角度和视觉方式;反叛所谓高雅的传统绘画,认为艺术等于生活。

这也就是杜尚的艺术理念。

其中,现成品艺术和反视网膜艺术很大程度上诠释了他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现成品艺术现成品艺术(readymade),即把现有的物品当成艺术,这相当于从源头上颠覆了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的艺术的概念和审美趋向。

也就意味着艺术的创作不再是从艺术家个人的灵感和思考入手,也无关纯熟的技法和和深入塑造的能力。

也就是说,艺术不再是从无到有。

很多的艺术家对于绘画往往只用了一种惯性上的思考,而杜尚认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最重要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是艺术家本人的思考、观念,而不是绘画技巧。

一件现现成品本身就具有经济实用性价值和文化欣赏价值,艺术家通过注入自己的观念,削弱了它原本的价值,给予了它新的意义或美感,也是一种破而后立的体现。

人们在面对这样的有着又一个全新的意义的“普通物品”时,引发思考的同时,无疑也是另一种的全新的、颠覆性式的思维体验,这时的现成品在观者们眼里也许就早已不是一件最初的普通物品了。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

杜尚的《泉》:什么是艺术?杜尚《泉》冯峰以喷⽔装置作品《W喷泉》向杜尚和《泉》致敬“⼩便池”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1917年,马塞尔-杜尚(Duchamp,1887-1968) 把⼀个从商店买来的男⽤⼩便池命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

2005年,他的⼩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的艺术作品。

“⼩便池”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如果“⼩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

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

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也就只剩下了对艺术本⾝所发出的质疑和追问。

这样,“艺术”和“古董”得以区分开来,同时也和“技艺”区分开来了。

它与⽣活平等交流,并直指⼈⼼,贯穿思想。

艺术家们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式作为媒介来传递他们对于艺术提出质问的各种观念。

这时候,艺术开始变得出乎预料和看起来难以捉摸。

尽管你并不⼀定喜欢它,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艺术和你的⽣活越来越近了。

如同维特根斯坦将哲学引向了语⾔、⽣活的⾃由天地,杜尚将绘画引⼊艺术的⾃由之境:他的思想在于彻底叛离古希腊式的“技艺”思想,将艺术带⼊⼀个更真实也更⼴阔的境地:艺术不再是描画幻影,⽽是直⾯真正的物和⼈⽣;不再是⽤艺术表达永恒,⽽是取消⼀切永恒;不再是单纯地表达意义,⽽是⽤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意义捉迷藏,质问意义有何意义!⼀种新游戏打开了⼀个更敞阔的世界。

我是在⼴州美院⼤⼆时和《泉》相遇的。

那是1988年的事了。

它的影响使我从⼀个学习中国画的学⽣转⽽投⾝于实验艺术的领域。

20多年后,我才有机会向杜尚和他的《泉》致敬——2010年我创作了作品《W喷泉》,这件喷⽔装置作品于2011年被邀请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在那⾥,我⽤喷射的⽔柱向杜尚的《泉》致敬。

克罗齐对艺术的界定

克罗齐对艺术的界定

克罗齐对艺术的界定一、艺术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克罗齐采取了先破后立的方法。

他关注的首先是传统文论中的谬误。

通过对这些谬误的驳斥,克罗齐阐明了艺术不是什么,并以此来界说艺术。

换言之,在克罗齐看来,要说明艺术是什么,首先要说明它不是什么。

只有通过对艺术不是什么的分析,才能得出艺术是什么的结论。

(一)艺术不是什么最初,克罗齐曾对艺术做出过四个否定性的界定:1. 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克罗齐认为,人的心灵由于爱慕美的事物,总是急于从外部自然中寻找出事物美的原因,例如某种颜色是美的,某种形状或某种声音是美的等。

其中典型的例子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和谐”的观点。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从事物的物理事实上去寻找事物美的原因。

克罗齐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他从两个方面来批判这种思路。

首先,他认为,艺术是真实的,而物理事实是不真实的,因此艺术不是物理事实。

为什么说物理事实是不真实的呢?克罗齐从他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

他认为,只有心灵的才是真实的。

艺术是一种心灵活动,是心灵所能掌握的东西,所以是真实的;与此对立的是“被动的”自然,物理事实只是自然,而不是心灵活动,所以是不真实的。

总之,“物理事实并不拥有现实,而许多人为之献出毕生精力并从中得到崇高乐趣的艺术则是高度真实的;物理事实是不真实的,因此,艺术不可能是物理事实。

””其次,克罗齐指出,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来构成艺术。

例如,我们撇开诗的含义,不去欣赏诗,而去数一遍诗的词数,并且把单词分为音节和字母;这种工作对排字工人或许有用,但对艺术的欣赏者和学者却毫无用处,因为这些物理的事实与诗的美毫无关系。

如果我们不去考虑雕像的审美效果,而去称雕像的重量,量雕像的大小,这种工作对包装雕像的工人有用,但对欣赏雕像的人却毫无用处,因为这些物理的事实与雕像的美也没有关系。

这样看来,既然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那么,“当我们要去看透艺术活动的本质和方式的时候,用物理的方法去构成艺术完全是无用的。

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艺术创造通常指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积累、思想倾向、性格气质、艺术修养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的基础和前提。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的动机,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

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彼此制约,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创作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基础和前提,为欣赏和批评生产对象。

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又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为:艺术欣赏以“消费”的形式刺激艺术“生产”,从“消费”方面赋予艺术“生产”以切实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艺术批评则从理论上指导、影响艺术创作,从而沟通创作与欣赏的关系。

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鲍伊斯曾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朱青生则说,“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这样一种说法并不是全然抹杀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也不是一种乌托邦的艺术社会理想,而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艺术家的素质,或许艺术家并不应该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职业,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之对待艺术的看法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之对待艺术的看法

Yi Shu Ping Jian“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之对待艺术的看法韩铭胡新圆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摘要:历史上,大家对于“艺术”概念的解释,你言我言,争论不一。

随着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出现,使得原本有点眉目的“艺术”概念变得模糊不清、难以界定,甚至开始怀疑艺术。

当打开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一书时,便会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

不假思索地会认为贡布里希在怀疑艺术。

至此,“艺术”一词的模糊性使得学者不再谈及艺术,也不再企图为艺术定义。

关键词:艺术模糊性怀疑贡布里希中图分类号:J0-05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180-03文献标识码:A一、“艺术”的模糊性历史上,大家对于“艺术”概念的解释,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在相关基础性的美术理论书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艺术”的大致解释和界定,这对初步了解和学习艺术相关理论具有正确的启发性作用。

但是,对于现代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的艺术,我们很难用其艺术作品所表达的表象和本质来探索艺术的本质。

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出现将原本有点眉目的艺术概念弄得更加模糊。

先锋派的艺术家们自觉担任起先锋的角色,他们打破“定义中的艺术”,改变了传统的审美认识,不再以“美”进行界定。

艺术作品不再追求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性,先锋艺术家赋予了“物”更多的自我意识,以至于会有人质疑:这是艺术吗先锋派的种种行为使得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难以区分,这是关于“艺术”概念在共时方面中所体现的模糊性。

今天,我们把上古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看作艺术品,但当时我们的祖先还处于一种敬畏鬼神、敬畏天地的社会环境之中,对“艺术”还处于一种不知所以然的状态。

青铜器大多只是用来标榜祭祖的合法性或是宗教仪式的象征,这是一件相当严肃、庄重的“神物”,他们不会将自己的美感随意发挥在青铜器制作上,它并不具备我们现在所说的“欣赏性”和“审美性”。

而且,当时制造青铜器的人们也并不是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大多数人是被某一部门征用才开始接触青铜器的。

杜尚的名词解释

杜尚的名词解释

杜尚的名词解释杜尚,法国现代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理念在20世纪的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他主张“反艺术”,试图挑战传统观念,以自由和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在他的创作中,经常运用了一些独特的名词,这些名词往往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对几个杜尚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透过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杜尚的艺术世界。

“读ymo之书”——杜尚对自己创作过程的思考方式之一,ymo是一个由杜尚创造的无意义的音节,但在他的艺术中,它象征着思考的过程。

杜尚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并不仅仅是创造物品,更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他通过创造ymo这个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希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去思考自己对艺术和世界的真正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可以跳脱常规,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和表达世界。

“选择与偶然”——在杜尚的作品中,选择和偶然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人类在世界中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他的艺术中,他通过拼贴、碎片式的表现手法,将不同的物品和图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

这种选择的过程往往是偶然而非预谋的,他相信偶然性可以带来创造性的想象力。

通过将不同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艺术家可以突破已有的框架,发现新的视觉和思维方式。

“罗马水”——罗马水是杜尚创造的一个词汇,它在杜尚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在杜尚看来,罗马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不可逆转性。

通过将物体沉浸在罗马水中,杜尚试图表达他对时间和记忆的思考。

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时间的流逝也使得我们的记忆逐渐模糊。

罗马水的表现形式各异,有时是纸张的洗涤,有时是物品的融化。

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杜尚试图唤起观众对时间和记忆的反思,引发对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探索。

“装置”——装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杜尚的作品中被广泛运用。

装置艺术是艺术家将各种不同的材料、物体组合并悬挂、堆砌在空间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环境和氛围。

生命的艺术与艺术的生命——杜尚

生命的艺术与艺术的生命——杜尚

么是 艺术和为探 索新 的艺 术形式 而苦恼 之 时, 他已经在思考什么不是艺术和反对一切 束缚心灵 的现成艺术模式 , 开始想到如何把
务 于 思 想的 工 具 。
关键词 :杜尚 生存状 态 意识形式的时间
生命 的形 式存在于 “ 不变而变 … ‘ 变又 不变”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 不变是相对的 , 它有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动态过程 ,作为 “ 意识形式 的时间”的表现形式 ,它是一种 渐变的和不能预知的多元 、多 向而又多变的
有思想深度 的形式建构 。 因此 , 这种形式结构 又可 以说是艺术家 对世界 的所感所知和企望 的心境再现。杰出
还没有 的运动感。没想 到这件在艺术史上有 重要意 义的作 品却被 巴黎独立沙龙 展览会 所拒绝 , 主办者 以涉嫌损害立体派的纯 洁性
为由 ,要求他把运动感 改为强调多视点平面
远 的命题。 在西方 ,首先 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生活
从 此一 场反对一 切艺术标 准 的非艺术 运动开始 了,如他 1 9 1 7 年送展 的 《 泉》 ( 生
果。 ”无 功利和离开艺术来 看艺术 的杜 尚的 生命观和艺术观, 使杜 尚成了一个不参加西 方任何艺术流派 , 但又被各种画派艺术家所 尊崇 的精神领袖。为什么极力反艺术的人却
楼梯 的裸女 》 一 画中, 他也强烈地在分解和
重构 的过程 中表 现出 的一 种立体主 义 当时
它通过个体生命 的真实生存状态 ,以 “ 有意
味 的形式”生动地显现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人
与世界和谐交融的意境。我们所关注的生命
左右 , 从而形成一种独树一帜 的个人魅力和 前瞻 陛的创造 ,使作品具有一种开拓性的、
所以即使在学习阶段 , 他也只对 自己有兴趣 的艺术风格浅尝辄止 , 使 自己不致陷入某种

艺术名言名句

艺术名言名句

艺术名言名句
1. “艺术是人类灵魂的镜子。

”- 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
2. “艺术不是一种东西,是很多东西。

”- 布拉克·奥巴马
3. “一个人可以在艺术中找到自己,也可以在艺术中失去自己。

”- 詹姆斯·鮑德温
4. “艺术不是关于真理。

艺术是一种真理的表达方式。

”- 杜伽尔·斯托伊安诺夫
5. “艺术就是一种旅程,让人们看到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不同方面。

”- 费德里克·弗兰克
6. “艺术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舒适感。

”- 维岛·武藏
7. “艺术不是关于技巧,而是关于情感。

”- 克劳德·莫奈
8.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高形式,是我们与神秘力量交互的一种方式。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9. “艺术不是表达一种事物的方式,而是一个人对那种事物的看法。

”- 柯尔达·维可
10. “艺术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流露,通过它我们得以了解人心的奥秘。

”- 尼古拉·普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尚提醒我们:艺术不是什么...毕加索总是试图告诉我们:艺术是什么?那么杜尚总是轻描淡写的提醒我们:艺术不是什么...▼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大概算艺术史中的“斯芬克斯之迷”▼艺术史中再没有第二个人放弃了绘画却影响了一个世纪的画家用屈指可数的几件作品却发起了一场包罗万象的艺术革命解构出所有尚未被超越的套路开创了西方艺术近半个世纪的繁荣▼没有第二个人智商和情商都高到令人发指却不为天赋所累选择了最简单轻松的生活方式直到生命尽头他没有一刻被名利束缚、干扰或打击过“我的艺术就是生活,每秒,每一呼吸都是铭刻于无处的作品。

那是一种恒久的陶醉”——马塞尔·杜尚杜尚否定艺术,放弃艺术,却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

他的无形无相早已逃离了实证主义的密网,那是艺术史逻辑中没法进入的部分:大相无形。

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机械化生产和一战的爆发对艺术产生巨大冲击政治的动荡让信仰和生活居无定所▼世界需要变革,艺术需要革命杜尚以一个无所顾忌的破坏者形象完成了对于艺术的颠覆和解禁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手段和观念也改变了人们认识艺术的方式。

“ 自杜尚以后,艺术就在观念的层次上存在着”他的出现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到来作为追逐潮流的现代主义画家杜尚在1906 - 1912短短6年中经过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的短期探索▼1907 Maison paysanne Yport1907 Portrait d'Yvonne Duchamp1910 Laundry Barge之后迅速追随立体主义步伐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参加过名为“黄金分割”的立体派群展▼1911 Yvonne and Magdeleine Torn in Tatters Portrait of Chess Players ,19111912年,杜尚打破现有的艺术规矩和标准创作《下楼梯的裸女》,既不同于未来主义般强调速度,也有别于立体主义般涉及多重视点,而是以分解的形体呈现运动,如同连续时刻持续展现的神秘过程,平行时空般的存在状态。

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1912杜尚大胆前卫而匪夷所思的画风,被巴黎立体派展览拒绝。

杜尚清晰的意识到:所谓新锐艺术依然被保守思想束缚。

“这真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对画派再无兴趣”,杜尚和传统艺术彻底决裂。

Transition of Virgin into a Bride, 1912作为离开传统感性美的第一步《下楼梯的裸女》既打破感性美,又忽略形式美▼King and Queen surrounded by swift nudes杜尚从流派及门户之争中见出: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艺术,最后都不免沦为统治和奴役人的权威,剥夺心灵的自由。

Sad Young Man on a Train,19121913年,杜尚离开巴黎艺术圈,叛离传统绘画,独自探索用其它手段表达对艺术的见解:艺术可以是非艺术;唯有抛弃成见,具备平常心,才能真正获得精神的自由。

Marcel Duchamp and his brothers,1913杜尚要破坏的不是所谓的传统艺术而是艺术本身从此新的艺术游戏规则而非美学规则正在静寂中酝酿一个世纪的暴风骤雨▼Three Duchamp brothers,1913杜尚始终抵制人为的规矩和定义甚至科学也并不意味着终极真理在《三个标准的终止》中杜尚试图重新定义尺度表现了对科学度量标准的嘲弄意味▼然而这只是杜尚否定传统美学观念重建艺术概念的开端至少这些作品仍保持着“制作”的成分杜尚同年开始实践的另一条路则是对所有“艺术创作”更加彻底的否定▼3 Standard Stoppages. Paris,1913-141913年,26岁的杜尚在巴黎创作了史无前例离经叛道的作品:将废弃的自行车轮前叉倒置在圆凳上,取名《自行车轮》,暗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观念而非技巧,标志着“现成品艺术”的诞生。

Bicycle Wheel,1913杜尚认为,单调的日用品足以消解任何所谓的“艺术属性”——赋予平凡之物全新的观察维度,原来的作用和意义也会随之消解。

杜尚完全放弃艺术的感性美,让它成为服务于思想的工具。

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诣趣,艺术不是任何崇高的存在,它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

”Broyeuse de chocolat No 2,1914稍后创作的《咖啡研磨机二号》,杜尚用机械的“冷漠”排挤绘画的“感性”,进一步剥离艺术圣洁脱俗的虚假光环。

Network of Stoppages,1914他甚至在印刷风景画上点了两点,取名《药房》,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

1915年杜尚在一战期间来到纽约,继续从事巴黎开始的“现成品”艺术实验,消解物体内在的固有属性,放在特定位置上,变为艺术品。

成为艺术品的关键不是“为什么”,而是“在哪里”1915 Nine malice moulds他在铁锹铲上题“折断胳膊之前”作为又一件“现成品”艺术展出In Advance of the Broken Arm,1915在纽约杜尚与曼雷等人一起创立“达达主义”试图通过废除传统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传达了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一战的绝望▼Miniature reproduction of Comb,19161917年杜尚将男用小便池命名《泉》作为艺术品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Fountain,1917不仅是对安格尔经典《泉》的讽刺更颠覆了社会默认的传统艺术形态被保守派视为亵渎神灵般可憎▼而对于绝望中期待变革的人们则视为'隧道尽头的光明'是艺术从审美性转向创造性的转折点马塞尔·杜尚一举成名“现成品艺术”也成为他的灵魂标签Jean Crotti Bust of Duchamp,1915-17杜尚背弃已有的标准和文化尺度质疑传统观念和艺术创作模式的必要性以看似轻松实则深刻的方式嘲讽了文化领域的拘谨和匠气于无形之中实现了对艺术价值的再认定▼Five-Way Portrait of Marcel Duchamp,1917似乎是信手拈来的“现成品”引导艺术回归自发和天然的状态轻松扭转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方向杜尚之后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模式和评判标准以自由精神为创作目标成了西方乃至世界艺术界的共识▼1919年,回到巴黎的杜尚再次挑战传统,在名作《蒙娜丽莎》印刷品上,用铅笔画上山羊胡,下书'L·H·O·O·Q'(她的屁股热烘烘),称之为“现成品之辅助”。

《有胡须的蒙娜丽莎》让原作瞬时变味,戏谑中透露着对传统美学的否定,荒诞之余不乏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一对待“经典名作”的态度立刻遭到了传统艺术卫道士的大力抨击,但杜尚反问:“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大师”作品?如果迷信权威,精神就会永远受到“高贵”的奴役”。

Marcel Duchamp, 1920s1915年杜尚定居纽约后,即着手构思实验性作品《大玻璃》,尝试以机械制图的方式消除传统形式的艺术语言:笔触、光影及试图营造的意境。

The Large Glass,1915-19231915-1923《大玻璃》耗时8年,是幅画在玻璃上,两面可看的装置作品。

杜尚用镶嵌铅丝作边线,其内填色,最后镀上铅膜的技法,呈现各式机械图案。

《大玻璃》形式模棱两可含义更是隐晦不明作为将机械制图发挥到极致的抽象画这种重“观念”胜于“形式”的做法实现了对艺术形态和内涵的全面突破▼1920年后杜尚对光学和电影的兴趣与日俱增30年代后又将兴趣转到国际象棋上▼除了绘画和材料艺术之外杜尚还尝试了可以互动的行为艺术▼在构思之前构思《大玻璃》的过程中杜尚提炼草图,试验方法收集历年的构思笔记和创作心得集合在1934年创作的《绿盒子》▼The Green Box,19341938年起杜尚又历时3年制作《手提箱式盒子》收集过去作品的袖珍复制品赠给情人巴西艺术家Maria Martins。

进一步否定艺术营造视觉美感的观念强调了其应具备的思想内涵。

▼The Box in a Valise,1938-1941此后的杜尚渐渐淡出公众视野1944年杜尚耗费近20年的时间秘密地制作临终遗作《给予:1. 瀑布,2. 照明的煤气》破败紧闭的木门缝隙窥视的裸女残肢头部隐去,叉开双腿在远处是写实的山水背景下手中依稀的烛火暗示着绝望中的希望抑或是无法到达的彼岸。

▼完成这个作品不久后杜尚被发现平静的死于塞纳河畔的家中没人能够对这件作品给出充分的解释或许杜尚就是希望我们不要试图去理解而是感受“无法理解”是怎样一种存在▼西方艺术历经古典写实与现代主义在现象继承的表象下绘画观念几乎挖掘殆尽杜尚的颠覆性所体现的思辨哲学将印象派强调视觉性绘画的观念转移至语言、思绪和视感交互领域犹如平地惊雷▼“不舍一法,不取一法”艺术的出路不是风格的渴望,而是内容的参与不是形式的追求,而是思想的探究归根结底艺术终究是为心灵服务的▼如果说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杜尚则是更富革命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之父”;塞尚作为画家,所开创的“形式主义”Formalism艺术,带来的只是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的更新。

而杜尚作为思想家,则从本质上颠覆了艺术固有概念和既定标准,以游离于绘画之外的表达方式,将艺术引入“观念主义”Conceptualism之路,实现了他对艺术和生活的阐释。

杜尚对艺术的理解不是严谨而无生气的理性而是与心灵息息相通的感应不是逻辑思维的环环相扣而是对生活感性的直觉和体会如同一种可以自由呼吸的态度▼杜尚最叫人迷惑的吸引力是他作品的重要性不是来自本身的美,而是来自否定的美;不是来自意义清晰,却来自模陵两可;不是来自丰饶多产,却来自惜墨如金;不是来自充分表达,而是来自不可言喻;不是来自浅显通俗,而是来自晦涩费解。

”正如罗什所说的“最好的作品是你渡过的时光”“我一生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没有,真的没有。

”——杜尚人心没有是非高下之分生命便可以完全无拘束地充分展开到了这一步,人生便是艺术。

杜尚,1919,By Man Ray关注前线耀匀带你逛遍欧洲美术馆▼耀匀前线专栏▼建筑设计硕士,美国斯坦福艺术史专业,回国后清华规划院做地产策划,热爱艺术为你推荐一个有意思的空间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