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办学特色研究

合集下载

园林专业在三本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宿迁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园林专业在三本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宿迁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首先要 根据人 才培养 目标 ,优化 课程设 置 ,合理安 排教学
内容 ,选 用优秀 、获奖类 教材 ,保证 前后续 课程 的紧密衔
接。尤其 要注重 增加 实践 教学 内容 ,加 强学生专业 技能训 练 ,鼓励 学生积 极进行 实践创新 ,申报各 类省级 、校级大
园林 专业为例 ,结合 多年 的 园林 专业执 教 经验 ,探讨三本
院校 园林专 业在 培养 社会 需 要的“ 用 得上 、 留得住 ”的 园
学生实 践创新项 目和 比赛等 ,激 发学生 的求知欲和 学 习兴
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林专业 人才 中应 从哪些 方面入手 。
1 人才培 养定位
关于人才培养 问题 “ 十六大 已经明确指 出: “ 开 创中
平和特色 。
模 式 ,在教 育教 学与人 才培养等 方面 出现许 多问题 ,引起 的社 会质疑声也较大 … 。据潘懋 元等的高校分类体 系 ,三 本 院校原 则上 归属在应 用本科 行列 ,与学术大 学或职 业技 术 高校有 明显 区别 ,应专 注培养 懂理论 重实践 的应用 型人 才B 】 ,而 非完 全 的理论或 学 术型人才 ,也非 彻 底的职业 技 能 型人才 。在 当今市场性 、经济 性等特 点作用 下 ,三 本院
其 发展 时间短 、办学经验 少,师资结构 欠合理 ,且 受制 于传统教 学模 式,故三 本院校 的园林 专业教 育特 色仍 待形
成 。就 当前宿迁 学院三 本 园林 专业教 学 中所 面临的人 才培 养定位 、课程体 系问题 、师资问题 、实践教 学问题 等方
面进 行 分 析 ,提 出为 地 方 、 为 社 会 培 养应 用 型 园林 人 才 的 定位 思 想 ,通 过 构 建 一 支 结 构 合 理 稳 定 的双 师 型教 师 队

乡村振兴战略下园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园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园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园林产业结构不合理。

园林产业主要以绿化工程、花卉苗木种植和园林景观设计为主,而缺乏多元化的发展。

这导致园林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技术创新不足。

园林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应用,导致园林产品创新能力有限。

园林企业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制约了园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品牌建设滞后。

在园林市场竞争中,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导致园林企业在招揽项目和拓展市场时处于劣势地位。

部分园林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存在差距,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产业链不完善。

园林产业涉及多个环节,如种植、养护、设计、施工等,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导致园林企业在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方面存在困难,限制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人才短缺。

园林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园林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

部分园林企业和从业人员对职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

1. 园林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园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逐步完善,涉及园林绿化、园林设计、园林养护等多个领域。

各地纷纷加大对园林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园林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园林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园林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园林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强对园林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升园林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理念在园林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认同。

各地纷纷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园林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赢。

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随着园林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园林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23,51(10) :275-276,279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业社,王 灯,李哲陟,尹丹红,倪 俳,杨贤均
( 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创新人才模式明确了新的方向。 以邵阳学院为例,通过构建适应行业
农业与乡村旅游、风景区旅游规划、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景观
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有园林
资源与遗产保护、园林设计场地学等,有力推进园林学科与
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园林植物培育与繁殖、园
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 同时,适时整合与更新教学内
容,压缩理论课时,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完善学分
物类、生态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如植物育种学、
进产学研相融合以满足行业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要
园林植物繁育与栽培、生物统计与田间管理、园林植物保护、
求,该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 卓越农林人才培
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生态修复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休闲
养”“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 等项目支持下,该校积极探索
产业园规划设计、新农村村庄规划设计等,较好地培养了学
。 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形成“ 学
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④近 3 届园林专业毕业生平
员”等多元主体共赢的协同联动机制。 以协同育人“实战式”
通过对近几年用人单位对该校园林专业毕业生调查显示:满
业间的共生共赢
[10-12]
校—企业—政府(部门)” “ 学生—老师—技术人员—工作人
Science

浅谈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创建——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

浅谈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创建——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教育具有 明显的职业性 ,它与普通高等教 育是 有

高职教育的 目标是 培养生产 、建设 、管理 和服务第一
线 的高级 应 用型 人才 ,要 求学 生的文 化知 识 、专业 理论 和 实践 能力具 有较强的 岗位针对性和 一定的适应性 。如 何
定的 区别 的。为改变 目前大庆职业学院 园林 专业在办学
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学生的就业范 围是 园艺高新科
技 园 区 、 园林 苗 圃 、 园林 绿 化 工 程 公 司 、各 级 公 园 、植 物
园、工矿企事业单位 、园林 局等绿化部 门。我们 以此为 中 心,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教学体系,以完成培养 目标 。
结合当前师资队伍现状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 () 专业教师到职业院校 、综合性院校 、师范类院校 1派
的理念 、办学的模 式、课程设置 、教学管理模 式等方面存 在的某些不足 ,我们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并 付诸实践 ,以
达 到 与时 俱 进 、以 质量 求 生 存 、以特 色促 发 展 的 目的 。
进行课 程设置才能达到相应 的教 学 目标 ,是一个关 键的问
题。
1 转变观 念 ,确 定适应社 会 、就业 需要的 培 养 目标
进修 。
2 建立科 学的课程 体系
() 2多送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提 高教师的实
践能力。
() 3积极开展丰 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张金安 (94 16一),女,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经
济研究。
因本系领导前 身均为 园林工 公司经理 ,具有丰 富的实
时对 园林专业毕业生的要 求越 来越 高。根据各地人 才市场的需求,及对我 国北方几所著名 院校开设 的园林专业进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办学特色与教学创新的探讨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办学特色与教学创新的探讨
维普资讯
第 l 4卷 第 2期 2 0 6月 08年
湖 南 环 境生 物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 a o n n E vr n n —B o o i a P l tc nc o r l fHu a n i me t n o il gc l oy e h i
13 以人 为本 , . 构建新 的专业人 才 培养模式
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在高职
教育教 学改革 方面走在 了其 它 同类 学校和专 业前 列 , 教 育教 学规 律 、 在 人才 培 养模 式 、 专业 培 养 目
标、 培养 方案 、 程体 系建 设 、 学 方法 和手 段等 课 教 方面进 行研究 和 改 革 , 多 次 荣获 省 级 教育 教学 并
改革 成果 奖 , 积累 了大量 的人才 培养经验 .
“ 产— — 教 学— —科 研— —生 产——创 生 业 ” 园林技 术专 业建 设 中一 种 主要 的人才 培 养 是 模式….
生产是指 学 生入校 后 在老 师 的 带领 下 ( 个 每
1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办学特色
11 教学管理模式大胆创新 , . 实行教学管理两条线
Vo1 4 NO 2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n 2 0 u. 08
文 章 编 号 :6 1 6 6 (0 8 0 0 5 0 17 — 3 1 20 ) 2— 0 6— 4
高职 园林 技 术 专业 办学 特 色与 教 学创 新 的探 讨
陈盛彬 , 邱 运 亮 , 谢 树 云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 院 园林系, 湖南 衡阳 4 10 ) 20 5
十: 人 ‘ 求 f 会
能 j 成 索 、 乔 J_ I 【

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毕业实习现状调查分析--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毕业实习现状调查分析--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

图2 0 7级毕业生 实习地点分布 图
从 图 2可知 2 0 0 7级毕业生实习区域分希 情况 , 0 7级毕 业生共 5 4人 , 参加毕业生 实习人数 为 5 4人 , 安徽省 内实习 工作有 3 7人 , 其 中在阜 阳市实习的人数 为 1 6人 , 省外 实习
但 是从 省内实习地点来看 , 在阜 阳实 习的人数却有 所减少 , 分布与省 内其他城市的却增 多. 1 . 2 . 2 本校 园林专业 0 9级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
V0 J . 3 0 No . 2
F e b . 2 0 1 4
地方 院校 园林 专业毕业 实 习现状 调查 分析
以阜 阳师范学院为例
偶 春 ,姚 侠 妹 ,姜 双 林 ,王 荐
( 阜 阳师 范 学院 生命科 学学院 ,安徽 阜 阳 2 3 6 0 4 1 )
摘 要 :以 地 方 院校 — — 阜 阳师 范 学 院 园林 专 业 为研 究 对 象 , 通 过 对 阜 阳 师 范 学 院 园林 专 业 2 0 0 6至 2 0 0 9级 四 届 学 生 毕
图3 0 8级毕业生实 习地点分布图
图 3可知 2 0 0 8 级毕业生实习区域分布情况 , 0 8 级毕业 生共 5 0人 , 参加 毕业 生实习人数为 5 O人 , 安徽省 内实 习工 作有 3 5人 , 省 外实 习工作 有 l 5 人, 省外实 习工 作 中 , 江苏 和浙 江人数居多. 与0 7级相 比 , 省 内实习的人数有所增 多 ,
业的发展 1 . 近年来 园林 专业在众 多地 方院校兴办 以来 , 与
老牌农林 、 建筑院校的开办多年 的园林专业相 比 , 由于在师 资、 教学设 备短缺 , 实 习实践等环 节教学经 验不足等 原因 ,

适应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适应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5期农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洪敏冀凤全姚玉敏李罡(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适应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内涵拓展分析基础上,以安徽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再造秀美山川的专业认知教育,优化匹配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的课程体系,打造徽州地域景园特色课程及搭建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优化策略,以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美丽中国;风景园林;本科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5-0167-05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o Meet the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A Case Study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ONG Min JI Fengquan YAO Yumin LI Gang(School of Architecture&Urban Planning,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Anhui230601)Abstrac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train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expans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taking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personnel train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ve education of rebuilding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creating high-qualit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ourses and building diversifie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Enhance students'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 and other optimization strategies,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talent support for social development.Keywords beautiful China;landscape architecture;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带来经济的极大繁荣,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居环境,这集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究

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究

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究一、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现状: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和资源相对不足。

由于园林专业的实践操作通常需要较大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在高校中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实践的需求。

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有限。

园林专业需要与实际工程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项目并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

目前这种合作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

传统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主要以园林施工和园林设计为主,缺乏其他方面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2.问题:根据上述现状,可以总结出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源不足,导致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有限;二是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的经验;三是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来改革高校园林专业的实践性教学:1.加强资源建设,提高实践操作的条件。

针对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加大对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扩大实操场地和购置更多的园林设计软件、实践工具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条件。

2.拓宽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增加学生实际项目的经验。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与园林企业的合作关系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项目机会,可以与当地的园林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等。

3.多元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式。

为了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拓展园林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式,包括扩大实践性教学的领域,如景观规划、植物栽培、景观营造等方面,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实训等,丰富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体验。

4.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园林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9)加强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办学特色研究Study on Strengthening Features of L 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in L ocal U niversities刘海燕Liu Hai-yan(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益阳413000)(D ep artm en t o f A rch i tectu re an d U rb an Pl an n i n g ,H u n an C i ty U n i versi ty ,Y i yan g 413000,C h i n a)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形式,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办学特色要从科学定位、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重视园林管理知识的讲授等方面来创造的观点。

关键词:园林专业;地方院校;办学特色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high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pointed out that the featur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ity,which must be created by decide position scenically,speciality feature,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capability,thinking highly of teaching knowled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in local university,.K 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ity;Local university;Schooling feature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提出:不同的院校“各有特殊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规格,因而,也应当各有其具体的质量标准”。

教育部、财政部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关键时刻,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要增强自己参与市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充分挖掘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的独特的办学模式。

1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大致包括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的综合性地级市本科院校;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以工科、文科经济管理等学科为主的单科性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这样三类。

这些学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承担本科教育任务,以教学为中心。

其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应用人才。

为此,创建一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大众高等教育轨道健康运行的管理方式,应当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自觉选择。

地方本科院校虽历史长短不一,来源不一,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不排除个别的也去培养学术型人才,但基本上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应该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

第三,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专升本过来的。

2办学特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1办学特色的内涵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教育论》中对办学特色是这样阐述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

LA Education园林教育輫輱2009(09)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办学特色可能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3)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4)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1]。

高等教育是分层次分类型的,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中谋求到应有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性院校,必须依托地方、服务地方,这就决定了办学特色的“区域性”和“应用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必须围绕地方性和应用性来进行。

2.2办学特色的重要性有关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170所,占普通本科高校的24%,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2]。

同时,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

如果盲目“克隆”重点大学、综合大学的办学特色,只会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趋同化和无个性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竞争的基础。

所以,培育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曾经指出:“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

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3]。

因此,高等教育系统根据教学、科研侧重点不同的分工,可分为不同类型的高校。

各个类型的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分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而目前我国的教育缺少中间层次,出现了断层,缺乏一些好的单纯教学型的院校[4]。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保持清醒头脑,理智地对待自己的角度定位,在复杂的高教系统中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恰当的社会分工,才能承担基础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高教系统合理分工作出应有的贡献。

3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办学特色形成的策略思考3.1科学准确的学科定位定位是一个专业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是对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地位的选择;是自身对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培养空间的选择和确定。

科学定位首先应做到以下四个必须: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必须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3.1.1类型定位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层次体现为:以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首的著名高校,属于研究型;办学历史较长,形成一定区域影响的学校,如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属于教学研究型;地方院校和新升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

地方院校应用型园林专业应十分明确地定位于教学型这一层次。

本校湖南城市学院1990年开设风景园林专科专业,200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开设园林本科专业,其园林专业应定位于教学型。

3.1.2培养规格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

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畴,人们习惯将其分成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人才。

地方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工程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

3.1.3服务面向定位不同学校由于教育层次、办学历史、地域影响、学科背景的不同,园林专业办学模式不可能是相同的。

园林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多元化,所以在制定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时,既要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对人才市场的分析办出特色。

作为地方院校应用型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发扬优势和特色。

3.2丰富鲜明的专业特色面对专业需要,许多院校都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为更好地适应风景园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院校的专业分布看,主要是农林院校、建筑规划院校和艺术类院校。

不同的学科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专业特色,农林院校具有较多的观赏植物类和生态类学科优势,北京林业大学就是以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作为主干学科。

建筑规划院具有较强的工科特色,在低年级一般不分具体专业,到高年再分专业方向。

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往往设置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室外设计,与室内设计成为并列的两个方向。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

在此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更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无论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工作,还是社会服务,都要着力解决好“面向”、“结合”、“服务”的问题。

学科和专业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輫輲2009(09)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

各院校应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色,保持自己的地域特色,院校专业的多样性是风景园林学科得以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

3.3应用性强的专业人才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工程实施型、应用开发型、学术研究型和经营与管理型。

学生毕业时只是具有一定的“类型倾向”,进入社会经过实践提高后,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类型人才。

不同时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近期社会需要更多的是适应生产第一线的人才。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3.3.1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园林专业应鼓励专任教师获取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或未来的职业注册规划师,鼓励专任教师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利用学校设计院(所)便利条件,让有关教师参与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更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如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申报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来考虑,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定期实践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