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实训指导书

新能源汽车实训指导书

图一图二1 《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课程——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况实训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实验,学生应了解认识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学生应掌握油-电混合动力汽沁能源汽车车动力总成及其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3.通过实验,学生应了解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工况,分析汽油机子系统和电机子系统自动交替工作的运行状态,总结其特点。

二、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丰田普瑞斯2007版PSHEV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1台;NJLGPE-02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统1套。

图1丰田普瑞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图2 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统平台丰田PRIUS-普瑞斯2007版PSHEV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1台。

基本参数:装有THS 混合动力系统(Toyota Hybrid System);1.5L 直列四缸汽油机功率51.5 kW ;驱动电机为500 V 永磁无刷电机功率33 kW ;电动/发电机为永磁交流同步电机;201 V 镍-氢动力电池重75 kg(由250个单体电池串连,每个1.2 V);整车质量1240 kg ;最高车速160 km/h ;油耗3.61 L/100 km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仿真实训系统以空冷型百瓦级PEMFC 为测控对象,采用LabVIEW 进行软件设计,利用该平台可以展现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试燃料电池堆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全面监测各种参数与电池堆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池实际运行所需的工作条件。

实训系统包括:风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供气单元、电力电子转换单元、控制单元、负载实验单元、系统控制分析软件六部分。

三、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课程代码: 8235540学时: 16 学分: 1 编写单位:车辆动力工程系编写人:童勇审核人:曾东建审批人:孙仁云目录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03027001*) (2)实验二四冲程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实验(03027002*) (6)实验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03027003*) (8)实验四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03027004*) (10)实验五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03027005*) (12)实验六发动机万有特性实验(03027006*) (14)实验七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实验(03027011*) (20)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 (22)主要参考文献 (22)附录1 内燃机进气状态及修正系数 (23)附录2 内燃机速度特性示范 (25)附录3 内燃机负荷特性示范 (26)附录4 内燃机万有特性示范 (27)附录5 柴油机调速特性示范 (28)注:根据实验室设备状况选作其中共计16学时实验。

实验一 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03027001*)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通过讲授和进行发动机机械效率的实际操作,熟悉常用的发动机测试设备,学会正确地操作,并懂得正确地进行发动机实验的方法。

2、掌握用灭缸法测定多缸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供实验用多缸柴油机(或汽油机)1台,测功机1台,油耗和转速测定装置1套、秒表、气压计、干湿球温度计、工具等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发动机实验用各项测试设备,结合课堂讲授,在教师和实验员的具体指导下,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各项发动机测试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发动机实验程序,测试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制作。

(二)发动机机械损失的测定 可用下列方法测定发动机的机械损失:示功图法 从示功仪器录取气缸示功图,从中求出指示功率P i ,又从测功测得的有效扭矩T tq ,求得有效功率P e 值。

汽车检测试验指导书

汽车检测试验指导书

汽车检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发动机(汽油机)的检测和故障诊断1、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学会对发动机各种性能、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的检测和相关故障诊断。

1、检测发动机的起动电流、启动电压;2、检测发电机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3、点火性能的检测,检测初级点火、次级点火信号波形,并进行分析,对点火提前角的角检测;4、检测发动机进气岐管真空度波形;5、发动机功率检测,无外载测功,各缸功率均衡性检测;6、汽缸密封性检测,相对汽缸压缩压力的检测;7、发动机冷却性能的检测,测试发动机机体温度、进气温度;8、转速稳定性分析;9、进气歧管真空度测量2、实验所使用仪器设备及其说明所用仪器:EA2000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它有7个部分组成:1、信号提取系统2、前端处理器3、主电缆4、机柜5、PC主机6、显示器7、打印机;信号提取系统:它有各类加持器、探针、传感器组成,与发动机的被测部位直接或间接连接以拾取被测信号。

该系统有12组拾取器组成。

1280401 初级信号拾取器,测试点火系初级电压波形;1280402柴油机喷有压力拾取器,拾取柴油机喷油过程信号(波形);1280403 电瓶电压拾取器,作用测量电瓶电压值,红正、黑负;1280404起动电流拾取器,测试发动机的启动电流;1280405 充电电流拾取器,测试发电机的充电电流;1280406 一缸信号拾取器,测试发动机转速,各缸的点火时刻,曲轴位置等;1280407 点火提前角和进气压力拾取器,接正时灯和进气歧管真空度;1280408 点火次级信号和温度信号拾取器,检测次级高压点火信号波形,检测发动机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等;1280409 万用表探针,检测电流、电压、电阻;1280410 充电电压探针,检测发电机电压;128041上止点位置拾取器检测发动机上止点信号;1280412 通用信号拾取器;3、实验步骤接上测试仪电源,打开主机,热机20分钟左右,将测试仪前端信号拾取系统按要求连接到发动机上,启动发动,对其各运行参数进行测试;4、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发动机检测的实验步骤和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一、发动机试验的一般常识(一)试验前的准备1.了解试验目的;2.熟悉试验项目程序、试验方法、工况选定以及要求记录的项目;3.熟悉试验所用的仪器名称、规格、精度、安装方法;4.了解试验用燃油、润滑油牌号;5.明确水温、油温、排气温度的控制范围。

(二)试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验中,应使发动机保持一定的热力状态,特别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参数,如:水温、油温,一般情况下保持在80~90℃为宜;2.发动机必须在工况稳定后方可测量记录参数,各参数测量同时进行。

主要参数,如油耗、转速、转矩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起动前,应检查机油油量、燃油量及供水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正常;2.起动后,发动机怠速运转暖机,检查机油压力是否正常,发动机是否漏油、漏水、漏气,是否有异常声音,待油温、水温达到要求值后开始进行试验;3.调节工况时,加速、加载、减速、减载速度不要太快;4.运转中,注意测试仪表的指示,倾听发动机的运转声音,观察发动机外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5.停机时应缓慢卸掉负荷,再低速运转一段时间,待机油温度降至50℃以下后再停机;6.操作及在发动机周围活动时,应避开排气管、涡轮壳等高温区以防烫伤,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要在其侧面停留。

(四)整理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试验目的、试验日期、试验概况等;2.试验所用仪表、仪器情况;3.试验所用发动机的主要技术规格,试验所用油料、附件及发动机有关调整参数,环境状况等;4.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用表格、曲线及文字三种形式表示,曲线绘制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 数据整理及列表;(2) 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及比例尺,曲线应占到图面的2/3以上,注意曲线要直观、美观,坐标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符号及单位;(3) 对不同参数测量值,可分别用“·”、“╳”、“△”、“⊙”等表示各点;(4) 用圆滑地曲线连接同一参数的不同点;(5) 对各曲线及符号要加以说明。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汽车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汽车四轮定位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原理及组成;2、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安装及使用方法;3、掌握有关项目的检测;4、了解有关车轮定位的调整方法及有关技术要求。

二、实验设备电脑四轮定位仪一套汽车一辆气泵一台四柱举升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运用四轮定位仪进行四轮定位测试的方法;2、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接通电源, 开启计算机;2.被测车辆数据输入: 可得被测车辆的标准数据( 用以与检测数据对照, 便于调整)3.轮胎压力( 按所设车辆的标准压力) ;4.轮辋跳动补偿操作: 分别将前、后轮利用二次举升机举起, 车轮每次转动90, 按补偿输入键( 测试头中间键) , 转动四次完成跳动补偿( 此程序不做会导致测量数值有0.1~0.5°误差) ;5.使用抵压板将制动压板压下, 并固定;6.拔下电子转盘固定销;7.按显示屏幕上所提示的项目操作: 分别将方向盘转至”车轮正直方向”, ”右侧至极限位置”, ”右侧测量位置”, ”左侧测量位置”, ”左侧极限位置”; 每次须出现”绿柱”并待消失后再进行下一程序。

8.测试完毕, 显示出测试数据与标准数据。

(一)车辆调整1.调整时按照先调后轮, 再调前轮;2.后轮先调外倾角, 后调束角;3.前轮先调主销后倾角, 后调车轮外倾角, 再调车轮束角;4.可对照显示数据调整到数字变绿为合格。

(二)试车四轮定位检测调后, 应进行试车, 以检查车辆异常行驶情况是否解除, 如未达到标准应当进行检测和调整。

(三)打印结果1.将A4打印低放入打印纸纸插入口, 按打印键即可打印出测度报告;2.下一车辆的测试应在前辆车完成后, 进入”下一车辆”测试操作。

五、实验思考题1、汽车为什么可能会产生跑偏?( 1) 、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主销后倾角小侧跑偏。

( 2) 、前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偏差超0.5度, 车辆朝外倾角正值最大侧跑偏。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N)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N)

汽车综合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02490830课程名称:汽车综合实验编写:唐永琪2011年6月实验一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课是为配合汽车理论专门设置的综合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通过本实验能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即时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汽车车速试验、加速试验、滑行试验方法,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学会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最高车速实验、最高档最低稳定车速实验、原地起步加速实验、直接档加速实验、滑行试验。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AM-2600S汽车性能测试仪、蓄电池、逆变器、卷尺等四、实验条件1.试验车车辆技术状态(如轮胎气压、胎面花纹高度、制动、转向性能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及车用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牌号、规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新车须经过250Okm磨合行驶。

2.车辆加载质量,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 (取整数),城市客车为总质量的65%,其它车辆为额定满载。

乘员质量按每员65kg计算。

载荷按试验车技术条件要求放置在车厢内,固定牢靠,试验时不得晃动和颠离,不得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大小。

3.试验车必须清洁,试验时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只允许开动驱动车辆所必须的设备,由恒温控制的空气流必须处于正常调整状态。

4.试验道路必须清洁、干燥、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的直线路段上进行,道路长度、宽度应满足试验需求,纵向坡度<0.1%。

5.气象条件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气温为0~40℃,相对湿度<95%,风速<3m/s 6.仪器精度非接触五轮仪的精度不低于0.5%。

试验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度要求。

五、实验原理非接触式汽车性能测试仪配置的光电传感器(又称光电头),光电传感器应用了光的成像技术,即能从路面上的小石块、砂粒、柏油路面的各种粒子,或轮胎印在路面上的不规则纹路中,提取特定的反射斑纹(如色斑、凹凸斑纹等),而提取的是间隔2.3mm、排列整齐的成分,把由此产生的反射光量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送到二次仪表,经过滤波器进行波形整形,变换成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在将一定时间内的计数值乘以2.3mm,即可求出速度和距离,其光电传感器的截面图如图示:光电传感器对于路面上的各种斑纹通过物镜和光栅,在梳型结构的特殊受光器件组成的空间滤波器上成像,其成像测试原理如图示。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汽车工程系汽车综合实验室2008年9月《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

它将汽车理论、内燃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运用与测试技术等知识融为一体并独立设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1、了解测试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选用测试装置;2、掌握汽车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3、接触工程实际的各种实验规范和要求;4、能够根据要求选择确定的汽车试验方案,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汽车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熟悉汽车基本性能的检测方法。

①汽车性能检测站认识:通过实验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站常见检测仪器设备和车辆性能检测的一般流程。

②柴油机特性实验:通过实验熟悉发动机实验台架,掌握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的方法,正确操作、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分析、评价。

③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验:掌握汽车侧滑、汽车制动力、汽车悬架性能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方法,根据所测试验结果,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并结合《汽车理论》等课程相关知识,分析影响汽车性能的因素。

④汽车四轮定位检测实验:掌握汽车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理解四轮定位对汽车基本性能的影响。

⑤汽车排放检测实验:分析影响汽车排放的因素,掌握汽车排放试验的一般方法,学会准确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

⑥汽车噪声检测实验:掌握对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和汽车噪声试验的一般方法,学会准确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

三、实验注意事项:1、服从实验指导教师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2、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文明、整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禁止在室内高声喧哗、打闹。

3、实验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相关内容。

4、实验期间注意安全,不得乱动与本实验无关的实验设备与器材,如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造成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汽车试验学-实验指导书

XX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 1215146003课程名称:汽车试验学实验学时: 12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制定人:屈辰鸣制(修)订时间: 2019年7月专业负责人审核:贾爱琴专业建设工作组审核:2019年 7月实验纪律要求1.请按照时间安排准时进入实验室。

2.请不要带入与实验无关的各类用具及杂物。

请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3.请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排。

4.实验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时,请不要擅自处理,并请立即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5.实验完毕时,请按指定位置摆放实验物品,把工作凳排列整齐,有序地离开实验室。

6.学生操作实验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更换实验配置,坚决杜绝盗取配件等行为。

7.请爱护实验室的各种设备。

第一部分实验大纲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选用测试装置、初步掌握汽车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实用是汽车试验方案,并能够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汽车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1.任课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操作能力的;2.具有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4.具有汽车设计工程师核心岗位相应的车辆设计和应用能力;5.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操作过程中零部件和工具的正确放置、分类;操作完成后进行检查和场地及工具的清洁,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6.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实验成绩评定、考核办法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报告,批改后签字,在报告上标明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 空车
左后轮荷重 右后轮荷重
(kg)
(kg)
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1
满载
2(调头) 满载
平均 满载
汽车重心高度
序号 汽车倾角α
(°)
(车辆半径 rr =
,m)
汽车总质量 后轴荷重 G2 抬起后后轴荷重 G2 汽车重心高度 hg
Ga (kg)
(kg)
(kg)
(m)
1 2 3
实验二 汽车燃油经济性实验
系统、CDS-DFL-1A 型燃油流量
汽车燃料经济性
2
2 计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 综合 必开
实验
汽车油耗试验的条件和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了解 DEWE2010 数据采集分析
系统的使用方法、车速与距离
3
汽车制动性实验 2 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 验证 必开
汽车制动性试验的方法,实验
数据处理方法。
速器挂空挡。
四、实验结果的处理
将上述各项测量结果分别填入已经准备好的记录表格内。
汽车尺寸参数
序号 总长 (mm)
总宽 (mm)
总高 (mm)
前轮距 (mm)
后轮距 (mm)轴距Leabharlann (mm)车轮静力半径 (mm)
1
2 平均
汽车重量参数
序号 载荷
1
空车
左前轮荷重 (kg)
右前轮荷重 (kg)
2(调头) 空车
掌握振动加速度的测量及数据
处理方法,通过加权加速度均
方根值对汽车行驶平顺性进行
4
汽车平顺性实验 2
验证 选开
评价,学会使用汽车行驶平顺
性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实
验方法。
六、实验考核办法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a) 实验目的 b) 实验所用仪器和设备 c) 实验方法和步骤 d) 实验结果的处理 e) 思考题
五、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与要求

必开/ 实验类型
选开
1.汽车尺寸参数的测定;
2.汽车重量参数的测定;
1
汽车一般参数的 2 3.汽车重心位置的测定;
验证 选开
测定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实验
步骤,并填写实验报告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了解 DEWE2010 数据采集分析
式中:a 和 b—分别为汽车重心至前、后轴中心的距离,m;
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G1 和 G2—分别为汽车前、后轴的荷重,kg;
Ga—为汽车总重(Ga=G1+G2),kg;
L—为汽车轴距(L=a+b),m。
②汽车重心高度——将汽车的前轮(或后轮)拾起一定高度,后轮(或前轮)
置于地磅的平台上,然后测定地磅的指示读数及汽车的倾角。将所得读数代入
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4、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加强安全意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是测定在某一道路条件下,汽车单位行程的燃油消耗随速度而变化
的关系曲线。 1. 试验条件 ¾ 大气压力:H0=100kPa;温 度:T0=293K(20℃); ¾ 道路应干燥,路面可以有湿的痕迹,但不得有任何积水; ¾ 平均风速小于 3m/s,阵风不应超过 5m/s; ¾ 测量路段的长度应至少 2km,可以是封闭的环形路(测量路程必须为完 整的环形路),也可以是平直路(试验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¾ 试验道路应保证车辆按规定等速稳定行驶,路面应保持良好状态,在试 验道路上任意的两点之间的纵向坡度不应超过+2%; 2. 试验前准备 ¾ 试验车辆在试验前应进行磨合,至少应行驶 3000km; ¾ 试验前,试验车辆应放在环境温度为 20~30℃的环境下,至少保持 6h, 直至发动机机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达到该环境温度的±2℃为止。车辆 应在常温下运行之后的 30h 之内进行试验; ¾ 在第一次测量之前,车辆应进行充分的预热,并达到正常工作条件。在 每次测量之前,车辆应在试验道路上以尽可能接近试验速度的速度(该 速度在任何情况下与试验速度相差不得大于±5%)行驶至少 5km,以 保持温度稳定; ¾ 选定 100m(按要求应为 500m,因条件有限,这里选择 100m)作为测量 路段,两端应有足够的助跑路段。并可迅速方便地使汽车调头。距离的 测量准确度应为 0.3%,时间的测量准确度应为 0.2s。燃料消耗量、行 驶距离和时间的测量装置应同步起动; 3. 试验步骤 ¾ 实验时,汽车变速器挂上直接挡,以稍高于最低稳定车速的速度行驶。 驶向测量路段起点前 20~30m 接通流量计,在测量路段起点和终点开启 和关闭燃油流量计,同时测定汽车通过测量路段的时间和车速; ¾ 同一速度往返各进行一次实验,并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 汽车重量参数的测定
① 汽车自重——包括附件(工具和备胎等),并灌满燃料和水,车厢内无驾
驶员和乘客。
② 汽车总重——包括附件、灌满燃料和水,装有额定载荷,车厢内乘有定
员数目的乘客(包括驾驶员,每人按 75kg 计)。
③ 汽车前后轴荷重。
实验测定时,依次将汽车的前轮及后轮放在地磅的平台上称重。然后将汽
师提问检查。 4.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动用仪器设备进行试验。 5.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设备要遵守操作规程,尽量节约水、电和其他
消耗材料。 6.实验后必须将使用的仪器、设备交还指导教师检查并清扫实验场地,经老师
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7. 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由事故人作出书面检
附件一: 实验报告 1(格式)………………………………………………………………(19) 实验报告 2(格式)………………………………………………………………(21) 实验报告 3(格式)………………………………………………………………(22) 实验报告 4(格式)………………………………………………………………(23)
三、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 64,其中实验环节为 4 教学文件: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四、主要设备与器材配置
主要设备有: 1.试验汽车一部; 2.DEWE2010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3.CDS-DFL-1A 燃油流量计; 4.KB103SV-100 座垫传感器; 3.MSW/S 转向盘转角和力矩传感器; 5.Microstar 雷达测速与距离传感器; 6.Rate Gyroscope(CRS02)硅位陀螺仪; 7.其他耗材、汽油等。
2.考核方式 a) 实验课按照实际操作考核、实验报告累计折算等方式进行考核。 b) 实验课考核成绩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制评定。 c) 实验报告成绩占 10%比例。
执笔:龚国庆 审阅:王国权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目录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学时安排……………………………………………………………………(4) 学生实验守则……………………………………………………………………(5) 实验一 汽车一般参数的测定……………………………………………………(6) 实验二 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9) 实验三 汽车制动性实验………………………………………………………(13) 实验四 汽车平顺性实验………………………………………………………(16)
附件二:常用仪器和设备 1、DEWE-2010 汽车性能综合测试系统………………………………………(24) 2、Microstar 速度传感器……………………………………………………(25) 3、CDS-DFL-1A 燃油流量计……………………………………………………(26) 4、ZDJ-1 型便携式人体振动计…………………………………………………(27)
查,视情节轻重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
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实验一 汽车一般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汽车的简要技术特性,为初步评价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性能试验提
供依据。 二、实验用的仪器和设备
1.皮卷尺、钢卷尺; 2.角度尺; 3.地磅; 4.上海桑塔纳 3000 轿车; 三、实验方法和步聚 l. 汽车尺寸参数的测定 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用皮卷尺测量汽车的外形尺寸; ① 汽车外部长度(总长)——可以直接测量通过汽车前后最边缘点的铅垂 平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这个参数。总长可以在汽车任何载载荷状况下测量。 ② 汽车外廓宽度(总宽)——同总长的确定方法相似,应该测量通过汽车左 右最边缘的点的铅垂平面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非标准的附加装备(反光 镜、转向标等)不应该作为测量的基准。 ③ 汽车外廓高度(总高)——这个参数应在汽车空载和满载状况下进行。 ④ 轴距——应用皮尺直接测量汽车左右两侧车轮中心之间的这个距离。在 测量轴距的同时还应测定汽车的前后悬。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实验学时安排
1.汽车总体参数的测定(选开) 2 学时
2.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必开) 2 学时
3.汽车制动性实验(必开) 2 学时
4.汽车平顺性实验(选开) 2 学时
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来实验室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不准动用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室内其他设施。 3.学生实验前要做好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有关基础理论并接受教
一、实验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汽车燃料消耗油量的道路试验方法; 2. 掌握汽车性能综合测试系统、油耗仪、车速测量仪等仪器和设备的性能
及使用方法; 3. 使学生加深对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等速百公里油耗、循环行驶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