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南宋中后期词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南宋中后期词
张浚(主战派老将)北伐兵溃符离(今安徽宿 县符离集),孝宗抗金的决心动摇。
投降派趁机复出。秦桧余党汤思退为右丞相, 一面排挤张浚,一面撤毁两淮边备,准备与金 人“议和”。
和约“隆兴和议”正在酝酿中。
时张孝祥在建康(今南京)任留守。
张来巡视。 相传此词写于一次宴会。
张浚听后感动得为之“罢席而入”(《朝野遗 记》)。
地位:
南渡词人群与中兴词人群之间的过渡人物。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前后~孝宗乾道四年 (1168):词坛上著名词人。
桥梁:东坡~稼轩。 作诗填词都以苏轼为典范。
学苏轼“豪”、“放”,兼融李白浪漫精神。
风格:骏发踔(chuo)厉。
《六州歌头》(选209):
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十月左右。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 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高潮。状忘情与万物豪饮狂歌的词人的宏 伟形象,再写孤傲的人格。
西江:长江。喻酒。 挹:汲取。
北斗:喻酒器。《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 桂浆。”
万象:万物。 啸:啸咏或啸歌。
不知今夕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起舞徘 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分析此词物境与心境相融合的艺术特点。 (14)
上片:写月下洞庭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纵目洞庭的总印象。
青草:双关。草,另一湖名。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归隐江湖,情怀高洁。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写水天相映,一片澄明,象征了自己澄明 的心志。
上片:登高北望。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 悄边声。黯销凝!
词人白天举目北望,只见南宋淮河前线边 备废弛的景象。(所见)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往 来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五、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古文: 1、对唐代古文继承发展:文体多样化; 2、古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 3、古文风格变化; 强烈的政治色彩; 平易自然的文风; 浓厚的文学色彩。 ; 4、古文的普及。

(二)宋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北宋的强敌之一:金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
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 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并于1125年灭辽,两 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 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1234 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五代十国: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 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 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 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 政权。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宋代文学史》课件

《宋代文学史》课件

3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通过 描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奇 幻世界。
宋代小说特点及影响
宋代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生动。
宋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同 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02
宋代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03
宋代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后世 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 誉。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他的作品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 追求。
宋诗特点
宋诗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 远。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豪放派等流派, 各具特色。
宋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陆游
《示儿》、《游山西村》等。
苏轼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散文概述
01
宋代散文是宋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唐诗 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宋代文人画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既 善绘画又通文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 文学意蕴。同时,宋代绘画也常常以 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如《清明上河 图》等名画即取材于文学作品。
VS
宋代绘画与文学相互融合,丰富了各 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通过文学的 描述和启发,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和 意境,而文学则借助绘画的形象和色 彩,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这种融合使得宋代文学和绘画 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有高度的现实精神;

在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由此直接导
致了“宋调”的形成:多深沉悲慨之气,
多议论之风,文风多朴实平易。
二、宋代的思想状况及文学影响
思想状况:
1、新儒学即宋学的兴起和繁荣,其 中尤以理学最为发达。
2、佛、道思想的盛行
儒、释、道在宋代都很流行,且较 之前代更呈现合流的趋势。“三教一 理”、“三教本一”的思潮在文人中 广为流行,并构成其思想基础。
沉浮中司空见惯之事。)
• 文学影响:
• 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 响也很大。
• (1)佛、道思想对文学的渗透,加深了作品 的思想深度,
• (2)使宋代文学作品普遍充满理趣,给人更 多哲理启迪。
• “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 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之
间,寻找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们
• 三是文化交流的明显增加。

文化的发达、文人素养的提高,势必使文人
的接触更密切。从横向上说,文人在政治上的党
派成见虽深,但私交都很亲密,在文学领域里都
能采取相互宽容的态度。从纵向上说,文人之间
前后传承的关系也很密切。
• 邓广铭:
•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谈谈有关宋 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宋代散文话本诸宫调

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宋代散文话本诸宫调
稍后虽有柳开、梁周翰等人提倡古文、反对骈 俪,但未能取得相应的创作实绩。
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
2、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
揭开宋初古文运动的序幕,但未能引起普遍持久 的社会反响。原因:
袁23:
1/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948-1001)。
柳开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 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 也。”
先秦时期无所谓辞、赋之分(楚辞是诗,荀 子《赋篇》尽可被看作是诗)
《左传》、《国语》等典籍的“赋”字, 都用作动词,
或指诵读前人的作品,如《左传·嘻公二十三年》 秦穆公赋《六月》;
2、范仲淹、尹洙、石介、苏舜钦: 发展古文运动。重道致用、尊韩崇散。
3、“宋代韩愈”欧阳修: 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为宋代散文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 写作生涯:仁宗、英宗(1023—1067)两朝,约近四十年。
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 记文等,各体兼备。
其次,王禹偁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糜文风,曾 说:“咸通以来,诗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 有闻。”(《送孙何序》)
袁23:
他的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 独树一帜。例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写景的 一节: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 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 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 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 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 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 已。
散文创作高度成熟的标志:《朋党论》、《醉翁亭记》、《新五代 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丰乐亭记》、《泷冈阡 表》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唐宋文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唐宋文学PPT课件

.
23
明代文学呈现特点:
1、元明之际,社会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 拜英雄”的思潮,作品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之感;涌现 了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忧患 意识)。代表作家:宋濂、刘基
2、思想方面,由于统治者官方提倡,理学思想继续成 为社会统治思想。“文道合一”的观念,表现了封建 纲常思想。
文学创作的作用:为社会服务,达成一定的现
实公用和社会效果;文道合一,揭露时弊,反
应社会矛盾,政治色彩浓。
1、政论文:(直陈己见,短小精悍“瘦硬通神”)《兴贤》、《知人》、 《周秦本末论》、《答司马谏议书》(驳论)
2、山水游记:(记述与议论相结合)、散文:因事见理,夹叙夹议。《游 褒禅山记》、《伤仲永》(散文)
2、身处中唐时代中兴时期,作为中 小地主阶级代表,他深切同情人民疾 苦,关心人民生活。
3、局限:浓厚封建正统观念等
.
9
政治主张对整个中晚唐的影响: 1、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与
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2、这是有目的、有理论的主
张,得到众多作家响应,广泛参与 文学革新。
.
10
柳宗元散文: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1、抒情文和传记文(讽喻性极强寓言故事):《捕蛇者 说》和《种树郭橐驼传》 2、杂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以“问答体”抒发自 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对浑浊世事的强烈不满。《愚 溪诗序》 3、山水游记:作者悲剧人生与审美情趣的结晶。《始得 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石潭记》 4、论辩文:辩《晏子春秋》:找寻《晏子春秋》成书的 原因,用论据证明“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 5、短文:《敌戒》:阐明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 6、寓言文《罴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