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性银屑病52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姚梅龄辨治红皮病型银屑病1则

姚梅龄辨治红皮病型银屑病1则

姚梅龄辨治红皮病型银屑病1则陈聪【摘要】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西医在治疗上缺乏有效方法,目前以激素控制为主.姚梅龄教授精通中医辨证,认为卫闭营瘀、湿浊胶结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应用通营解表法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6(047)002【总页数】3页(P25-26,29)【关键词】银屑病;营瘀;表证;姚梅龄;名医经验【作者】陈聪【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1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的病因病机虽然进行过许多研究,但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而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类型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约占银屑病的1%,常因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所致,表现为四肢、躯干,甚至头皮、面部有弥漫的大片皮肤红色斑片,上附多量脱屑,初起时在原有牛皮癣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延成大片,最后全身呈现弥漫性潮红浸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本病病程较长,西医在治疗上缺乏有效方法,而传统中医学运用辨证及其特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彰显出特有的优势。

姚梅龄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精于辨证,擅长从表证论治疾病,认为准确处理在表之营卫关系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在治疗银屑病方面有较多有效病案。

现将其辨证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则验案总结介绍如下。

患者步某,男,18岁,2013年6月9日初诊。

患者于2005年1月(10岁)感冒后发病,初起仅为小斑点,间断中西医治疗至今,斑点逐渐扩大,有出血,西医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

刻诊:全身大部分皮肤焮红,仅手足皮肤部分不发红,皮肤干,不涂抹凡士林即干甚,不痒,若环境温度突然升高则刺痒明显,抓破后无流水,揭开表皮后皮肤略湿,然无滋水。

已2年未见明显汗出,气温升高时皮肤发痒,无燥热、刺痛感,偶有左后头部有跳痛感,不伴耳鸣目眩。

银屑病病历

银屑病病历

银屑病病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又称银屑病、牛皮癣,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表皮增厚、鳞屑脱落等症状。

银屑病通常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但也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包括儿童和老年人。

并且该疾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往往会有家族史,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患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鳞屑脱落等症状,一般在头皮、膝盖、肘关节等处较为常见。

随着病情进展,皮损区域可能会逐渐扩大,鳞屑变厚,瘙痒感加重,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

银屑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却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存在而感到自卑、焦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社交活动和工作生活。

及早发现并治疗银屑病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认诊断。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内服药物治疗。

在外用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类药物、角质溶解剂等。

内服药物主要以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为主,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平时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对于患者康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也会对缓解症状产生积极影响。

银屑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及时发现、科学治疗、正确调理,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医疗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掌控疾病,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希望患有银屑病的患者能够重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与医生一起为康复努力,早日告别皮肤烦恼,重获自信与美丽。

第二篇示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干燥、鳞屑状的斑块。

银屑病患者在病史中往往有遗传基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皮肤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形成病变。

72例红皮病临床分析

72例红皮病临床分析

3 ・ 08
C i r t n rlItgTrdW d2 0, 19No5 h nJDemaoVe eo ne a Me 01 Vo. .
第 1 次照射后 出现红斑 、疼痛 ,休息 2 后恢复 ,再照射时 d
N—V B U B剂 量 减 少 01/ 再 出现 不 良反 应 。三组 患 者 治 . e 未 Jr a 疗 8周后 复 查 血 常规 及 肝 。 能 、 脂 均 无 明 显异 常 。 肾功 血
2 017 9. 0 :5
银屑病角化过度的表皮正常化 , 还可促进淋 巴细胞和单核细 胞分化 , 活巨噬细胞和表皮 郎格 罕细胞 , 激 调整病 变部位 的
炎 症 反 应 和 免 疫 反应 【 3 l 长 3 m 的 N — V 。波 1n l B U B穿 透 性 较
1 L euah n Nm urt , u t . o p ro f hth rp j en t o g 2 p V, ik l S di S C m ai no oo eay aP m s p t
ae cp ai tw t ho i pa u sr s J A c e lf e tnp t n s i c rnc l ep oi i I1 rhD mmt , a i e h q a s . o l
2 0 .3 : 9 2 . 0 3 1 9 71 —7 7
( 收稿 1期 2 1— 5 2 ) 3 0 0 0 — 0
3 讨 论
应用 N — V B U B也可 以改善皮损 , 但皮损消退缓慢 , 治疗 时间 较长, 累积照射剂量较大 。阿维 A与 N — V B U B联合应用 , 阿 维 A所需剂量小, B U B累积照射剂量亦较小 ,治疗 时间 N—V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姓名:李春阳性别:女出生年月:1949年8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医学博士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行政职务:山东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副主任博导聘任时间:2002年3月学术团体兼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人和动物真菌病学会会员兼中国分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真菌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临床皮肤科杂志编委学习和工作经历:197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78年~1981年山东医学院皮肤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1991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学位继续医学教育:1981.7~1981.9 中国第一届医学真菌学习班中国石家庄1985.10~1985.11 中-美高级真菌学习班中国南京1995.4.1~30 第五届国际医学真菌学习班菲律宾马尼拉Santo Tuomas 大学2006.3.7.~4.7 国际医学真菌研讨班荷兰皇家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经历:1974-1985 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1986~1991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1992~1995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1996~2008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教学工作:1.自74年起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工作,担任七年制研究生班、医学英语班、本科生、专科生及巴基斯坦留学生班的课堂授课和临床带教。

2.94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15人。

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博士生15人。

3.担任全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学真菌学讲座、进修医师讲座30余次。

1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1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类药物 引起 。本病病 情较重 ,给患者 造成 巨大的痛 苦 ,后 期常并发
因红皮病 型银 屑病 病情 严 重且顽 固 ,常 反复 发作 ,患者 常有 悲 观 、恐惧 、 自 、不愿与人交 往等心理 障碍 ,更有患者 因对本病 认识 卑
感 染 、充血性心力 衰竭而导 致患者死亡 。因此 临床 上对该类 患者需要 精 心护理 ,我 院共 收治红皮病 型银屑病 患者 1例 ,经积极治疗 和精心 8 护 理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现报道如 下。
室区护理 人员坚持规范着 装 ,保持服 装清洁 ,避免交 叉感染 ,护理 人
内每 日通风换气2 3  ̄ 次,每次1 ̄ 0 n 5 2mi,每 日湿扫地2 次,床旁柜每
日 1 用 %消洗灵 擦洗 1 ,认真 落实晨 晚间护理 ,保 证床单 的整齐 ,新 次
生儿床 单用 品一旦污染立 即更换 ,母 婴 出院后对 室 内空 气、物表全 面
【 要】 目的 探 讨 红 皮 病型 银屑 病 的护 理 方 法 ,分析 护理 疗 效 。方法 对 2 1 年 5月至 2 1 年 1 摘 00 01 2月期 间我 院收 治的 l 例 红 皮病型 银屑 8 病 患者 的护 理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果 患者 住 院 时间 为 1 ̄ 5 ,平 均 1 _ 。治愈 l ,显 效 l ,有 效 3 ,无效 2例 ,有 效率 为 02d 83 d 例 2例 例 8. 89 %。 患者住 院期 间均 无并 发 症及 营 养不 良情 况 出现 。结论 做 好 红 皮病 型银 屑 病 全方 位 的护 理 工作 对 于提 高 本病 的治 疗效 果 ,减 轻 患
4 心理护理 . 2
红皮病 型银屑病 临床上 较少见 ,但 是病情一般 较严重 ,表现为全 身半数 以上皮肤 呈弥漫性 潮红或 暗红色 ,表 面有 大量麸皮样 鳞屑 ,反 复脱落 ,口腔 、鼻咽部及 眼结膜常 充血发红 ,伴 发热 、头 痛等全身症 状 。本病 常 因急性期 银屑病 外用药物 不恰 当或 自行停 用皮质 类 固醇 J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护理体会

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护理体会
本病的发生 、 展和 预后及 中医的 治疗 、 发
员 的信任感 , 密切 配合 , 证各 种治 疗 并 保
护理措 施及 时到 位 , 有助 于 疾病 的 救 以 治 。②饮食护理 : 服用营养丰富的流 质或
半 流 质 饮 食 , 饮果 汁 。 高热 者服 绿 豆 粥 多
涂紫 草油 ( 当归 、 紫草 、 血竭 、 地黄 , 由本 院制剂室制 为油剂 ) 日2次 。皲裂 处用 ,
银 屑 病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的 临 床 护 理 体 会
1日 2次 。⑥ 穴 位贴 敷 护 理 : 癀 片 1 新 O
毛进 云 王会丽 张玲玲
利湿之品。忌食 油腻 、 甜食或糕点等助湿 生 热食 物。③病情观察护理 : 对有脓包 的 皮损, 用金银花 、 蒲公英各 3 g冲服代茶 ; 0 对 糜烂流 滋者 , 车前草 、 蓄各 3 g冲 用 葙 O 服代茶 ; 对病程 久 , 反复 发作 者 , 白术 、 用
望情 绪 , 应告 知其病情稳定 , 需坚持治疗 ,
使其增 强临床治愈的信心 , 有助于提高 则 疗效 。②饮食 护理 : 食 清热 活血 、 宜 化瘀 散结 、 生津润肤之食物 , 如三七鸭汤 、 银耳 羹、 百合粥等 , 助其 活血润肤 。忌食煎炒 、 油炸上火 之物 , 多是蒸煮食 品。③病情 观 察护理 : 肤 干 燥 、 癣 样 变 者 , 地 黄 皮 苔 用 3 g 玄参 3 g 麦冬 2 g冲服当茶 ; 0, 0, 0 皮损肥
休 息 及 睡 眠 、 格 的饮 食 管理 三 方 面进 行 严
仍有 轻微充血 、 水肿 , 可有黏膜不平 ; 无 ③ 效: 临床症状 、 大便 常规及结 肠镜 检查 均
无明显改善。
结 果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作者:邹先彪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8期银屑病根据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

寻常型最多见,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外用刺激性药物,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以及感染、精神压力等诱發。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一般干燥多屑,除發生于皱襞部的反向性银屑病外,一般不易發生于湿润部位或继發水疱或脓疱皮损,亦不会累及内脏。

95%以上是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本型大多急性發病,逐渐扩散至全身。

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

原發疹为针帽头至扁豆大小的炎性丘疹或斑丘疹,呈特有的淡红色,境界明显,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周围有轻度红晕。

皮疹可不断地扩大和增多。

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剥除鳞屑可露出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除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称为Auspitz征,相当于刮破的真皮乳头顶,此种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具有特征性。

皮损形态呈多种形式银屑病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命名也是形象化的。

①损害呈点滴状散布身体各处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本型较常见于儿童,特别是扁桃体炎后發病者。

②如皮损扩大,成圆形扁平斑片状,形如钱币,称为钱币状银屑病。

③若皮损继续扩大,邻近的相互融合,形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的损害,叫地图状银屑病。

④当损害中央消退或痊愈则呈环状叫环状(或回状)银屑病;偶尔亦可排列呈带状叫带状银屑病。

少数患者皮损为局限性,长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头皮、外阴、小腿等处。

⑤少数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干燥后成污褐色鳞屑和结痂,并重叠堆积,状如蛎壳状,称之为蛎壳状。

⑥其他还有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扁平苔藓样银屑病、肥厚性银屑病、湿疹样银屑病、光敏性银屑病、尿布银屑病、疣状银屑病等,亦可融合扩延甚广以至全身者。

好發部位可發于全身各处,但好發于头皮、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部位,对称發生。

其次亦常见于腰骶部,少数亦可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指(趾)甲及黏膜亦可被累。

①發于头皮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皮损处界限清楚,鳞屑厚积,發成束状,但不脱發。

2024红皮病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4红皮病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4红皮病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红皮病型银屑病(EP)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银屑病亚型,约占银屑病的1%-2%。

EP好发于斑块状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人群。

近年来,随着对EP发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其诊疗手段发生了显著变化,多种生物制剂已在日本获批EP的适应证,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银屑病最新共识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EP的诊疗现状,对E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01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E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种因素均可能诱发或加重EP o银屑病治疗不规范,特别是长期大面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且不规则停药或减量方法不当是EP最常见的诱因;部分EP可由其他类型的银屑病演变而来。

感染、某些特定药物(如B受体阻滞剂、锂剂抗疟药、非苗体抗炎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安非他酮等)、妊娠、精神情绪等也可诱发EP oEP的遗传和免疫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显示,中国EP患者普遍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1.A)2种H1.A-C和H1.A-DRBI基因变异。

目前认为白细胞介素(I1.)-23和Thl7细胞在免疫学机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也可能同时涉及Thl和Th2炎症通路。

02临床表现EP是银屑病中较为严重的亚型之一,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和大量糠状脱屑,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根据EP病情转归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病程呈急性进展,大多呈现周期性复发-缓解模式;另一种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系统症状相对较轻。

EP易存在甲受累,表现为油滴状甲、甲增厚或甲分离、点状凹陷等。

约14%的EP患者存在眼部受累,包括结膜水肿、睑外翻、眼睑肿胀、闭合不全、前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病变。

除皮肤表现外,EP还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异常、继发感染等。

部分EP患者还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脂肪泻等消化道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属于临床上 比较常见 的一种 皮肤病 ,该病根 据皮损 红皮病性银屑病的诱发 因素主要是对寻常型银 屑病 的不 当 的特点不 同又分为 了四种不 同的类 型,主要包括 寻常型、红皮 药物治疗 ,比如 : 皮质类激素的滥用 、泼尼松的大剂量 内服等 。 病型、脓疱型 以及关节病型 ,红皮病性银 屑病 属于银屑病病 中 还 有 一 些 外 界 较 为 强 烈 的皮 肤 刺 激 , 比如 : 对皮肤使用刺激性 比较 少见的一种类型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 明,该病 占到 了银屑 较强的药物,对于皮损位置擦洗过于频繁 以及对皮肤 的热水 烫 病的 1 . 0 %,病情 比较 严重 【 I J ,所 以了解 该病 的临床 发病特点 、 洗等。同时患者原有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痘等感染 因素都会 诱发 因素 以及治 疗方法 都有 着重 要意义 ,本文 主要对 我 院在 诱发红皮病性银屑病 ,以上均为主要诱发 因素 ,此 外不健康 的 2 0 1 0 年2 月到2 0 1 4 年2 月期 间接 收治疗 的5 2 例 红皮病 性银 屑 饮食习惯也会诱发该病 的发生 。 病 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 回顾分析 ,现就有 关内容报 道如下 : 2 . 3治疗效果 不 同药物治 疗 的效果 比较 如表 1 所 示,从表 中看 以看 出,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 . 1一般资料 采用单一 的药物进行治疗 , 治疗效果之 间差异不 明显 ( P > 0 . 0 5 ) , 随机选取我院在 2 0 1 0 年2 月 到2 0 1 4 年2 月 之 间 接 收 治 疗 的 而 单 一 的 药 物 治 疗 和 联 合 药 物 治 疗 相 比较 , 联 合 药 物 治 疗 效 果 5 2 例 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 , 在这些患者 中男性 3 5 例, 女性 1 7 例, 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 ( P < 0 . 0 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年龄最小的 1 2 岁, 最大 的7 7 岁, 平均年龄 为 ( 4 5 . 6 ±2 6 . 4 )岁, 表1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 n( % )] 病程最短 的为 2 个月 , 最长 的为 8 年, 平均病程为 ( 4 . 6 ±2 . 9 ) 年, 药物名称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 %) ( %) ( %) 所有 患者均有 银屑病 史 ,有 1 O 例患者 在春季 发病 ,1 2 例 患者 阿 维A 1 4 4( 2 8 . 6 ) 6( 4 2 . 8 ) 4( 2 8 . 6 ) 7 1 . 4 在夏季发病 , 1 5 例 患 者在 秋季 发 病 , 还有 1 5 例 患 者 在 冬 季 发病 。 环孢素 1 2 4( 3 3 - 3 ) 3( 2 5 . 0 ) 5( 4 1 . 5 ) 5 8 . 5 1 . 2 诊断标准 甲氨 蝶呤 1 2 3( 2 5 . 0 ) 3( 2 5 . 0 ) 6( 5 0 . 0 ) 5 0 . 0 红皮病性银屑病 患者 的诊 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 、临床用 阿 维A、 环孢 药治疗 、临床表现 以及相关 的实验室检查 ,同时注意本病和其 1 4 7( 5 0 . 0 ) 6( 4 2 . 8 ) 1( 7 . 2 ) 9 2 . 8 他原 因引起 的红皮病进 行区分。患者的皮肤会 出现脱屑 、皮损 素 、甲氨蝶 呤、 药 浴 面积较大 ,并经过病理诊 断 【 2 】 。 X / 1 3. 48 O . O 0 6. 29 6 . 2 9 1 . 3 方 法 P 值 | <0 . O 5 < 0 . 0 5 < O . O 5 <0 . O 5 对所 有患者进 行实验 室检查 ,了解 患者 的主要生化 指标 , 3讨论 然后 根据 患者 的病 史、实 际病情 发展 选择合 理 的药物进 行 治 红皮病性 银屑病是一种 比较少见 的银屑病 ,患者在 发病 之 疗, 主要使 用的药物包括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 每 天用量为 1 — 后反 复发作 , 预后较 差, 对 患者 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 2 mg : 甲氨喋 呤片每 1 2 h一次,每次 2 . 5 mg ,阿维 A 0 . 5 —1 . O mg / 在反 复发作过程 中使得患者 的免疫力进一 步降低 ,容易引发多 ( k g . d ) ,环 孢 素 2 —5 mg /( k g . d ) 。此 外 , 给 予 患 者 强 的 松 治 疗 种 并发症 ,会造成严重 的后果 J 。 0 . 5 —1 . 0 mg /( k g . d ) 。 在 上 述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中药 药 浴 治 疗 , 了解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 的发病特 点,有 利于及时的进行 对 于 发 生感 染 的 患 者 及 时 的 进 行 抗 感 染 治 疗 , 并补 充血 浆 、 蛋 治疗 ,同时分析红皮病性银屑病 的诱发 因素 ,就可 以在治疗过 白质 等 。 程中通过合理的控制皮质类激素药物 的使 用,从而避免寻常型 1 . 4 观 察 指标 银屑病患者不 当的治疗转变成红 皮病 性银 屑病 ,同时通过 比较 主要观察红皮病性银屑病 患者 的临床表现 、诱发因素、治 不同药物治疗 的效果 ,可 以对该病 的治疗 提供一种科学合理 的 疗 效 果等 。 方法 ,本次分析 中,对红皮病性银屑 病患者的治疗采用联合药 1 . 5评价 指标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 显效、有 效和无效,其中显效 : 患 物治疗方法 ,可 以明显的改善 患者 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 的生 活 质 量 吲。 者的 临床症状消失 。同时皮损恢 复面积超 过 8 0 . O % 以上 ; 有效 : 综上所述 ,红皮病 性银 屑病 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需要合理谨 患者 的 临床 症状 部 分消 失 ,皮损 面 积恢 复 面积 而在 3 0 . 0 %一 慎地使用药物 ,同时需要加 强对 患者的心理护理 ,并根据患者 8 0 . 0 % 之 间 ;无效 : 患者 的临床 症状没有改善 ,皮 损面积恢复 病情 的实 际情况采取联 合用 药的方法 ,可有效地改善患者 的病 小于 3 0 . 0 %。总有 效率 = ( 显效 +有效 ), 总人数 ×1 0 0 . O %。 情发展 。 2结果 参考文献 2 . 1红皮病性银屑病 临床表 现 [ 1 】 李 洁思 ,吴华 红,潘健 楷 ,等 . 8 7 例 泛发 性脓 疱 型银屑 病 红皮病性银屑病在 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在皮损部位 出现弥漫 住 院患者 临床 分析 [ J ] . 中国 医刊 ,2 0 1 5 ,5 0( 0 5 ): 6 3 — 6 6 . 性潮红进而遍 及全 身,片状 、肿胀、剥脱性皮炎 ,出现大量 的 [ 2 ] 张培 ,单葵 . 银屑 病外用 药物治疗进展 [ J ] . 中国药房,2 0 1 5 鳞屑脱落 ,特 别是 在头皮、手足部位表现尤为 明显 。在此基础 ( 1 7):2 4 4 6 . 2 4 4 8 . 上 ,部分患者会 出现不 同程度 的发热 、淋 巴结肿大 、肌肉疼痛 、 [ 3 ] 孙凌 ,邱 霞 . 银 屑 病 的 中 医治 疗 进展 [ J ] . 中 国疗 养 医学, 关节疼痛等 。 2 0 】 5 ,2 4( 01 ):3 0 . 31 . 2 . 2 红皮病性银屑病 的主要 诱发因素
・ 3 2・ 2 0 1 5 年6 月
临床研 究

中文 科技 期刊数 据库 ( 文摘版 )医药 卫生
红皮 病性 银 屑病 5 2 例 临床 分析
王 兆艳
山东省 蒙阴县皮肤 病防治站 ,山东临 沂 2 7 6 2 0 0
摘 要 :目的 : 探 究红 皮病 性银 屑病临床发病特 点、发 病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 :随机 选取我院在 2 0 1 0 年 2月到 2 0 1 4 年 2 月之 间接 收 治 疗 的 5 2 例 红 皮 病 性 银 屑 病 患 者 , 对 这 些 患 者 的 相 关 资料 进 行 回顾 分析 。 结 果 :红 皮 病 型 银 屑 病 的 发 病 原 因较 多 ,
其 中主要 的诱 导 因素 包括糖皮质 类激 素的不合理使 用、患者的感染 以及较 大刺激性药物等 ,对 于该病 的治疗需要结合 患者 的病 情联合 用药。结论 :红皮病性银屑病 患者在 治疗过程 中需要合 理谨慎地使 用药物, 同时需要加 强对 患者的心理护理 ,并根据 患 者病情的 实际情况采取联合 用药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 患者的病情发展 。 关键词 : 红皮病性银屑病 ;临床表现 ; 诱发 因素 ;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 R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6 0 8( 2 0 1 5 )0 6 . 0 0 3 2 . 0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