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应用基础(第二章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研究生课程讲义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透光元件(窗)
铍是常规的透光窗口材料,缺点是有剧毒。近 年来,采用人工合成金刚石薄膜,作为透光材 料,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反光元件(镜)
选择合适材料及合适掠入射角,可得到较大的 反射率。多层薄膜反射镜,除了改变光束的方 向外,还有滤波的作用。把反射镜作成曲面则 具有聚焦的作用。
33
聚光元件
目前常用的聚光元件有 菲涅尔波带片和毛细管 族X射线透镜等。
•••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磁性材料 超导材料 ••• 材料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应用
1
1、什么是同步辐射
同步辐射是速度接近光束的带电粒子,在 作曲线运动时,其轨道切线方向上发出的一 种电磁辐射。
同 步 辐 射
电子运行轨道
2
由于是1947年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台 70MeV的同步加速器中首次被观察到,故命 名为同步辐射。
3
同步辐射装置小的有一个礼堂大,大的其周 长可达两公里。这种装置的投资很大。
20
时间结构
常规X光为连续发射 同步辐射为脉冲发射 脉冲宽度ns(10-9s)- ps(10-12s) 脉冲间隔ns-ms 可作单脉冲快速时间分辨实验
21
辐射光谱
单电子同步辐射并非 单一波长,是由回转 频率为基频的高次谐 波组成。由于电子束 团中包含许多电子, 这些电子速度即能量 是有差异的,实际上 构成了一连续谱。
9
注入器
注入器是由发射电 子及给电子加速的 加速器组成,其功 能是将电子加速到 同步辐射源要求的 额定能量。然后将 电子注入到电子储 存环中。
10
加速器由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加速器(同步加 速器)两部分构成。
11
电子储存环
电子储存环其作用 是让具有一定能量 的电子在其中作稳 定回转运动并发出 同步辐射。
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第二讲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_一_

PT CA ( P ART : A P H YS. T EST . )
2008 年 第 44 卷 3
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 一)
程国峰1 , 杨传铮2 , 黄月鸿1
( 1. 中国科学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 200050; 2. 中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50)
diffractometer in synchr otr on radiatio n, using both v ertical and hor izo nt al Soller slits
同步辐射 X 射线粉末衍射有如下优点: ( 1) 高的衍射强度和短的试验数据收集时间。 记录一衍射花样所需的时间由试样的衍射能力、结 晶度、要求的分辨率、精度和扫描的角范围决定。当 采用波长为 0. 075 nm 的 X 射线, 步长为 0. 02b, 每 步记录时间为 0. 25 s, 对于 0. 6~ 0. 15 nm 的晶面间 距( 包括物相鉴定的检索/ 匹配所要求的绝大多数反 射) 能在几分钟完成衍射花样的记录, 因此在结构动 力学、化学反应和相变的适时研究中广泛应用。 ( 2) 高分辨率和波长的选择性。把测角仪 D1 的分阶扫描至要求的单色器 角 HM 就可选择波长。 所选的波长能用试样中或置于光束中薄膜的一种元 素的吸收限来测定。高度单色的准直入射光束以及 Soller 光阑和晶体分析器的使用, 使得整个衍 射花 样具有很 高的分 辨率, 已能 探测 得到 0. 000 1b 的 Brag g 峰的漂移。图 3a 和 b 给出同一样品分 别用 CuK A 辐射、D 500 粉末衍射仪和 K= 0. 158 nm 的同 步辐射 X 射线粉末衍射仪的 衍射花样, 比较可知, 后者的衍射峰窄、分辨率高、衍射强度大及弱峰的探 测能力强, 因此测量精度也高。 ( 3) 除峰 宽随t anH增加外, 整个花样中 的衍射
《同步辐射应用基础》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同步辐射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辐射, 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
同步辐射的概念
定义
同步辐射是高速电子经过弯 曲磁铁时所产生的特殊的电 磁辐射。
形象描述
可以想象成一束高度聚焦的 电子光束,类似于电子显微 镜的工作原理。
2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
同步辐射可用于STEM样品中小到2nm的纳米颗粒的表征。
3
束缚态谱(BIND)
可以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获取材料中不同原子的化学键能。
结论和展望
本次课程中我们讲述了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应用与实验技术,详细描述了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 中的重要应用实例。同步辐射的应用前景广阔,会在更多的领域和学科中得到应用,推动科学技 术的发展。
同步辐射的应用领域
材料科学
同步辐射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 电子结构和表面形貌等信息。
化学
同步辐射可以用于表征化学反应、反应过 中的物种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生命科学
同步辐射可以观测到生命分子在不同状态 下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对于药物研发有重 要作用。
环境科学
同步辐射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污 染源的追溯和基础环境研究等方面。
加速器
实验站会提供一台大型的粒子加速器,用于产生高速载流子流。
光束线
实验站有多条光束线,用于将同步辐射光束聚集、选择并传输到实验区域。
探测器
同步辐射实验的数据信噪比较低,需要高灵敏度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
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实例
1
X光光电子谱(XPS)
可以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将材料表面原子的能级激发到离子态,从而观察其化学 状态。
同步辐射及其应用(讲义)

同步辐射及其应用(讲义)同步辐射因具有高亮度、光谱连续、频谱范围宽、高度偏振性、准直性好以及可用作辐射计量标准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已成为自X 光和激光诞生以来的又一种重要光源。
尤其是在真空紫外和X射线波段的性能,非其他光源可比,很多以往用普通X光和激光不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有了同步辐射光源以后才得以实现。
近几年来还发现,在红外波段同步辐射同样具有常规红外光源所无法比拟的优越特性。
同步辐射也因此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药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地矿、力学、冶金等研究领域,以及深亚微米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据统计,70年代以来,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或正在建设同步辐射装置50余台,其中,超过40台已投入使用。
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BEPC NL)的同步辐射装置(BSRF)和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1.什么是同步辐射194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在同步加速器上观测到高能电子在作弯曲轨道运动时会产生一种电磁辐射,称其为同步加速器辐射,简称同步辐射。
其实,据《宋会要》记载,早在公元1054年,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就观测到金牛座中天关星附近出现异象:“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详细记载超新星爆炸。
这颗超新星爆炸后的遗迹形成今夜星空的蟹状星云。
现代天文学家确认该星云的辐射,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的宽频谱,正是高能电子在星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同步辐射。
1963年法国Orsay 建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储存环,高能物理学家在储存环上进行正负电子对撞实验的同时发现所产生的同步辐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源,于是,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同步加速器上产生的同步辐射来做非高能物理的研究工作。
这种在做高能物理研究的加速器上,利用同步辐射作为光源的工作模式为寄生模式或兼用模式。
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第二讲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_八_

或者两种铜原子位置都被部分取代, 它是不随人的 意志为转移 的, 因此 把研究的 注意力集 中在对 T c 的影响及原子占位问题上, 一些研究的结果总结于 表 15 中, 从取代元素对 T c 的影响来看可分两类: 一 类对T c 影响 不大, 如钛、铬、钒、银和 铂; 另一类是
与此类似, 用镧、钕、钐、铕、钆、镝、锬和铥部分 或全部取代钇。当为全部取代时, 刚制备的样品的 点阵参数 a, b, c 及晶胞体积 V 都随原子序 Z 增加 而降低, 这与稀土原子的离子半径随 Z 增加而减小 相对应, 超导转变温度 T c 也随之降低, 且随电流增 加 T c 也向低温方向漂移。
由于这种元素( 部分或全部) 取代在实际中, 无 论就材料而言, 或就取代元素而言, 其种类繁多, 故 无法系统地进行研究和小结, 这里仅介绍笔者曾关 心或研究的几个材料体系中的某些问题。 7. 1 高 Tc 超导体中的原子有序和氧空位有序
在 Y Ba2 Cu3 O7- x 中, 用某些元素取代或部分取 代其中的阳离子后, 在这种新的超导体中, 取代原子 在晶胞中位置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 设想部 分 取 代 Y Ba2 Cu3 O 7- x 中 的 铜, 通 式 可 写 为 YBa2 ( Cu1- y M y ) O 7- x , M 原子是否全部取代铜的部 分位置, 即 使全 部 取 代铜 的 位置, 那 么究 竟 取 代 Cu1( 0 0 0) 的位置, 还是取代 Cu2( 0 0 0. 359) 位置,
还有用锶和钙取代钡, 人们还考虑可否用 Ó B 族的铊取代 ÓA 的钇, 同时还考虑用铋和铅的可能 性。Maeda 和 T anaka 等深信为了 寻找更高 T c 的 超导体, 重要的是去研究不含稀土元素的其他类型 的氧化物, 并着重研究 ÕB 族三价元素铋和锑, 这导 致他们 首 先 发 明 了 T c 达 105 K 的 新 型 超 导 体 BiSrCaCu2 O x , 然后获得一系列高 T c 的超导体:
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第二讲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_二_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PTCA(PART:A PHYS.TEST.)2008年第44卷4专题综述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第二讲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二)程国峰1,杨传铮2,黄月鸿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 2.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BASIC K NOWLEDGE OF SYNCHROT RON RADIAT ION )))LECT U RE No.2DIFFRACTION T ECHNIQU E AND ITS APPLICATIONSIN SYNCHROTRON RADIAT ION(Ò)CHENG Guo-feng1,YANG Chuan-zheng2,HUANG Yue-hong1(1.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o mics Chinese A cademy o f Sciences,Shang hai200050,China;2.Shang ha i Inst itute of M icr o-System and Info rmatio n T echnolog 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ang hai200050,China)中图分类号:O43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012(2008)04-0215-042六圆衍射仪、劳厄法和单晶样品的结构测定2.1X射线单晶六圆衍射仪在同步辐射X射线单晶衍射中一般使用六圆衍射仪,见图9所示。
如德国H uber公司的5020六圆衍射仪。
U圆是绕晶体的轴旋转的圆(即晶台或测角台绕晶轴自转的圆),换言之,让晶体在安装晶体的测角头的轴旋转;V圆是安置晶台的垂直圆,让测角头绕测角器的中心(即U,V,X和2H四个圆的轴线的交点)旋转;X圆是使垂直圆绕垂直轴转动,即V圆绕测角器的垂直轴旋转,换言之,可使整个晶体绕垂直轴转动;以上三个圆的旋转可使晶体在空间作任何取向;2H圆和X圆共轴,让探测器绕测角器的垂直轴旋转。
同步辐射应用基础

定态薛定谔方程
▪ 作用在微观粒子上的力场不随时间改变
i t 222V r
▪ 分离变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rf (t)
▪ 求解方程
ihf(t) Ef(t) t
2 2 2 r V r r E r
▪ 方程的解 r,t rexp iEt
▪ 粒子的几率分布与时间无关
r 2 r ex p iE 2 t r 2
光吸收、反射、散射、衍射,光发射,光电发射, 光离化
▪ 同步辐射实验方法 同步辐射--- 物质---出射(二次)粒子 电子-光电子谱 ;光子-光谱;离子-光离化谱 光谱:光(X射线)吸收、光(X射线)荧光、 光(X射线)衍射、光(X射线)散射
▪ 同步辐射应用领域 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原子分子物理、生
同步辐射应用基础
同步辐射光电发射和 光电子能谱概论
▪ 引言
▪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 固体能带论基础知识 ▪ 光电发射的物理过程 ▪ 光电子能谱基础
▪ 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技术及其应用
引言
▪ 同步辐射 红外-可见-紫外-真空紫外-软X射线-硬X射线-射线 ▪ 同步辐射应用装置
同步辐射光源-----光束线-----实验站 ▪ 同步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 经典粒子
H (r,p ,t)E k(r,p ,t) V (r,p ,t)
▪ 经典波
Aex 2 pi r • nt Aex i p k• rt
▪ 德布罗意关系式
E h
p
h
n
k
▪ 德布罗意波长
h h p 2E
H'f 2
H1' f
X射线衍射原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4
晶格间距d为nm级,X射 线的波长同样为nm级, 因此X射线可在晶体晶格 中发生衍射。
经原子发生衍射的X光, 波长相等,位相差恒定, 相互可发生干涉作用。
相长干涉 相消干涉
ppt课件
15
X射线 照射
呈周期排列的原子 衍射
原子成为新的散射波源 位相相同,干涉
大部分方向相消干涉 几个方向相长干涉
可见光的反射比较,X射线衍射有着根本的区别: 1、单色射线只能在满足Bragg方程的特殊入射角下 有衍射。 布拉格方程是X射线在晶体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而 2、衍射线来非自充晶分体条表件面。以有些下情整况个下受晶照体区虽域然满中足所布有拉原格方程 子的散射贡献但。不一定出现衍射线,即所谓系统消光。
3、衍射线强度通常比入射强度低。 4、衍射强度与晶体结构有关,有系统消光现象。
(a=b≠c)
3
ppt课件
12
2.2 布拉格方程
衍射:波离开直线传播的位置绕 到障碍物后的现象。 条件: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 与波长相近。
干涉: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列光波 相遇叠加,在某些区域振动会加 强,在某些区域振动会减弱,为 干涉现象。 条件: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 频率相同,有一定的光程差。
ppt课件
13
X射线衍射的概念
衍射:X射线照射晶体,电子受迫振动产生相 干散射形成原子散射波。由于晶体内各原子呈 周期排列,因而各原子散射波间也存在固定的 位相关系而产生干涉作用,在某些方向上发生 干涉,即形成衍射波,电子散射线干涉的总结 果称为衍射。衍射的本质是晶体中各原子相干 散射波叠加的结果。
✓ 已知晶体的晶面间距d,测定θ角,计算X 射线的波长,X射线光谱分析——研究原 子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在医学诊断、治疗中的应用非常
伦琴
广泛,特别是X射线诊断技术,已经成
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间的 电磁辐射。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 磁波,其波长约介于0.01~100埃之间。
第一张X光照片
X射线衍射(一)— 历史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埃(ue) 发现 晶体的衍射现象。1914年获得了第二个诺贝 尔物理奖。
2) 增加X射线强度的方法:
①增加管电流;②增加管电压。 增加管电流,可使单位时间内轰击阳极靶的电子数目增 多,从而使Ni增加;增加管电压,可产生频率更高的光 子,即能量更高的光子。 3) X射线的强度表示:通常用管电流的毫安数(mA)间接 表示X射线的强度。 4) 总辐射能量表示:
X射线总辐射能量与X射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成正比。 因此,用管电流毫安数与照射时间的乘积表示X射线总 辐射能量。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1. 峰位 定性相分析,确定晶系,指标化, 计算晶胞参数等
2 . 峰强 计算物相含量,计算结晶度 3 . 峰形 估计结晶度高低,计算晶粒尺寸 (谢乐公式)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分析可给出材料中物相的结构及元素的 状态信息, 根据实验得到的d-I/I0一套数据,与已知 的标准卡片数据对比,来确定相应的未知物相。 XRD物相定性分析
2.为后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常规X射线的产生
产生X射线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产生X射线的 方法是: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一障碍物—— 阳极靶。受到靶的阻碍作用,电子的动能转变为 X射线光子的能量。
产生X射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1)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有适当的障碍物—靶来阻止电子的运动。
胃肠透视时,吞服造影剂钡餐(硫酸钡),钡 (Z=56)的原子序数较高,吸收本领较大,可以 显示出胃肠的阴影。铅(Z=82)的原子序数很高, 因此将铅板用作X射线的防护材料。
X射线衍射(三)— 衰减
波长愈长的X射线,愈容易被吸收。
X射线的波长越短,贯穿本领越大, 因此浅部治疗时,使用波长较长的X射 线,深部治疗时使用波长较短的X射线。
➢利用XRD衍射角位置及强度,鉴定未知样品是 由哪些物相所组成 ➢对比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出版的粉 末衍射卡片(PDF卡片) ➢看“三强线”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e=1.602×10-19C 代入上式得
min
1.242 U
其中,管电压单位为 kV,波长单位为nm。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线状X射线谱
当管电压增加到70kV以上时,出现线状谱。
实验表明,线状谱的波长 取决于阳极靶的材料。不 同元素制成的靶具有不同 的线状谱,可以用这些线 状谱作为元素的标识,因 此,这些线状谱称为标识 X射线谱。
当管电压较低时,只产生连续X射线。下图是管 电压分别为20kV、30kV、40kV、50kV时的连续X 射线谱。由图可见,当管电压增大时,各波长强度 都随之增大。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连续谱特性
1)短波极限:
由图可见,每一个管电压下 都对应着一个最短的波长λmin, 称为短波极限。
2) λ min与管电压的关系 实验发现,X射线谱的能
下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d = a / ( h 2+ k2 + l 2) 1/2
得:
sin2 = ( h2 + k2 + l2 ) ( /2a )2
由此
可见sin2值与衍射指标的平方和成正比。而衍
射指标随结构不同而异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 实验测得金属铜的衍射线如下
• • No. sin sin2 h2+k2+l2 h k l • -----------------------------------------------------------• 1 22 0.3746 0.1403 3 1 1 1 • 2 25.7 0.4337 0.1880 4 2 0 0 • 3 37.7 0.6115 0.3744 8 2 2 0 • 4 45.2 0.7096 0.5035 11 3 1 1 • 5 47.8 0.7408 0.5488 12 2 2 2 • 6 58.7 0.8545 0.7301 16 4 0 0 • 7 68.5 0.9304 0.8657 19 3 3 1 • 8 72.8 0.9553 0.9126 20 4 2 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射级数
n称为衍射级数 n = 1称为一级衍射, n = 2称为二级衍射
X射线衍射(四)— 理论
2d sin n
➢布拉格方程把晶体的周期性的特点d、X射
线的本质λ与衍射规律θ结合起来,利用衍射实
验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 ➢已知λ ,测定θ ,计算d可以确定晶体的周期结 构——晶体结构分析(XRD) ➢已知d,测定θ ,计算出λ ,可以研究产生X射 线特征波长,从而确定物质是由何种元素组成的, 含量多少——X射线波谱分析(XRF)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试样的填充
必须保证接收X射线入射的试样面是一平面,且使 这个试样面与测角仪轴一致;
试样架的正面与背面是有区别的,正面的加工精度 高(注意不要弯曲试样架);
试样面应是试样架的正面,在进行点阵参数的精确 测定时尤其要注意。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调节光斑大小—狭缝 样品定位—激光准直器 测试(测试角度、步长)
标识X射线发生原理示意图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标识谱特性
标识X射线对化学元素分析非常有用。 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使用的X射线主要是连 续X射线,标识X射线在X射线的强度中 所占的分量很小。
X射线衍射(三)— 衰减
单色X射线的衰减规律
1.衰减规律 如图,设入射X射线强度
为I0 ,在厚度x处,强度为I, 在x~x+dx厚度内衰减了dI, 则
X射线衍射(四)— 理论
➢1912年小布拉格提出著名的布拉格方程 2d sin n
➢由于干涉的存在,产生不同的衍射花样, 可用于分析晶体的性质
X射线衍射(四)— 理论
➢产生衍射的极限条件
能够被晶体衍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必须小于参加反射 的晶体中最大面间距的2倍( λ< 2d ) 当X射线的波长一定时,晶体中有可能参加反射的 晶面族也是有限的,必须满足d > λ /2
Fe26K = 1.94 Å
Cu29K = 1.54 Å Mo42K = 0.71 Å
钨在较高管电压下的X射线谱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产生机制
当轰击阳极靶的高速电子 的能量足够高时,可以使靶 原子的内层电子脱离原子核 的束缚。比如,K层电子被 击出,则L、M、N等外层电 子就会跃迁到K层,从而放 出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两 个能级差。这样就形成了K 线系。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小角散射、漫散射、高分辨成像、衍射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同步辐射光源调试
X射线衍射(五)— 实验
试样的预处理:
样品的颗粒度对X射线的衍射强度以 及重现性有很大的影响
➢颗粒越大,则参与衍射的晶粒数就 越少,还会产生初级消光效应,使得 强度重现性较差 ➢一般要求粉体样品的颗粒度大小在 0.01 - 1 mm范围(研磨,过筛)
右图为利用X射线 摄谱仪拍摄的钨靶X
射线谱。它分为连续 谱和线状谱两部分。
钨靶X射线谱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连续X射线谱
产生机制 当高速电子流在阳极靶上受到制动时,电子的一部分能量ΔE 转化为光子的能量hv,在撞击时各个电子损失的能量ΔE大小 不同,所以光子的能量不同,即光子波长不同,这样就产生了 连续谱。
线的能量不到1%,99%以上的能量都变为热量。 因此靶材料应选用耐高温的材料。 2)原子序数大
靶材料的原子序数Z越大,电子能量转化为X 射线的能量越多。因此,钨(Z=74)和它的合金是 最合适的靶材料。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
1)实际焦点: 电子流在靶面上的撞击面积叫
实际焦点。
2)大焦点、小焦点:
将
x x1
2
,
I
1 2
I0
x1 2
ln 2
m
0.693
m
上式为半价层与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X射线衍射(三)— 衰减
衰减系数与波长原子序数的关系
原子序数愈大的物质,吸收本领愈大。
人体肌肉组织的主要成分是C、H、O等,而骨骼 的主要成分是Ca3(PO4)2,其中,Ca和P的原子序数 比肌肉组织的成分原子序数高,因此骨骼的衰减 系数比肌肉组织的大。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
课程回顾
1.什么是同步辐射光源? 2.同步辐射光源特点? 3.同步辐射装置
电子枪 – 电子的源泉 直线加速器 – 预加速 增强器 -- 加速到满能量 储存环 光束线 实验站
X射线衍射(一)— 历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 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X射线。伦琴因 此获得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衍射(二)— 原理
X射线的强度
1)定义: X射线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 于射线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用I表示。
n
I Nihνi N1hν1 N2hν2 Nnhνn 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