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中的生物技术应用

食品科学中的生物技术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食品科学也开始应用生物技术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技术,食品科学家可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食品质量,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1.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对基因进行编辑的技术,它主要应用在食品中对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增强等方面。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中,增强它们的营养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
2. 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将某些微生物植入食品原料中以促进食品发酵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其中,酸奶是应用发酵技术制成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它除了美味外,还具有很多益处,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
3.调味料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技术,制造出一些特殊的调味料,这种调味料可以使食品更加美味,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食品口感和品质。
例如,众所周知的味精就是一种生化制品,它既可以增加食品口感,又可以增强人体对食物的感觉。
二、遗传工程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 软饮料的生产遗传工程技术可以被应用在软饮料中,用来增加饮料的口感和香气。
虽然它的应用范围有限,但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食品防腐剂的应用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制造出一些天然的食品防腐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饮料中的食用1. 益生菌的食用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菌群,通过食用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们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和增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功能等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技术,益生菌的制造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菌群数量和菌株等方面。
2. 合成酶的食用合成酶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技术制造的一种酶,它可以帮助人们消化食物,从而提高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通过食用含有合成酶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食物,保证人体健康。
总结: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对于食品科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直接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营养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挑战。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探讨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中的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通过在其基因组中引入外源基因,使得作物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优良特性。
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2.食品添加剂的生物技术改良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更加精细化和标准化,可以生产更加纯净和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通过生物材料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二、营养价值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编辑技术在营养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修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使得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得到增加或者改良,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功能性食品的研发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研发功能性食品变得更加容易,例如富含益生菌、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食品不断涌现,这些功能性食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需求。
3.生物转化技术的应用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将植物或者微生物转化为新型的食品材料,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酵素、氨基酸等,使得食品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多样。
三、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指的是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为基础,利用现代化技术方法生产各种生物制品,尤其是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增加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提高产量和营养价值,还可以生产许多以前没有见过或者无法生产的新型食品。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1. 基因改良食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进行基因改良,使得它们更加适应环境、生产更高产量的食品、抗病抗虫,并增加其滋味和风味等特点。
例如:耐旱、抗虫的转基因玉米,转基因黄瓜、西红柿等植物上有抗病毒的基因,基因改造的猪肉中含有更多的瘦肉和更少的脂肪。
2. 发酵食品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发酵食品,如酸奶、酒类、豆浆等。
利用发酵微生物的作用,原料中的糖类、蛋白质等能够被分解,产生出各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3. 食品加工生物技术可以生产许多高品质食品,如蛋白质饮料、大豆调味品、营养菌活性饮料等。
比如,利用酪蛋白、大豆、蛋白质等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营养均衡的食品。
4. 食物保鲜利用微生物酵素、轻油菌等生物保鲜技术,完成食品的真空包装、食品糖化、调味等操作。
5. 食物检测现代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比如PCR技术、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等,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生物技术还能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检测和预防控制。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食品品质,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并且保障食品安全。
当然,我们在享受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时,也要保持谅解和审慎,谨慎消费。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按照技术研究与应用形式的不同,可将现代生物科学分为细胞工程、生物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及基因工程等几种类型。
现代生物科学在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形式不同,为保障食品安全,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应在全面、深入认识各项生物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前沿技术研究成果,为食品产业的创新化、多元化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1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1.1 生物酶工程在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运用生物酶可有效提升食品的转化速率,增强生产效率,如在果汁、速溶茶等饮品的生产中应用生物酶,可提升产品的生产率。
生物酶技术可应用于产品外包装、添加剂生产领域,应大力推广。
以生物酶在调味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为例,通过合理添加啤酒复合酶,可有效改善食品的营养结构、提升食品口感和促进肠胃消化等,对提高食品生产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1.2 基因工程生物基因技术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不断深化,在提升食品生产质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延长食品保存周期方面有显著成效。
生物基因技术应用优势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①控制食品生产与加工的成本。
利用基因技术可不断创新现有的食品生产模式,降低食品产业生产原料、能源的损耗,同时,促进食品生产种类的多元化开发;②全面提升食品生产与加工的质效。
如在农作物种植环节,部分生物酶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抑制影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可科学控制酶的含量,为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在养殖产业中,利用基因改造技术可对家猪不同阶段的体重进行控制,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养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③基因工程可使食品进行有效的发酵反应,提升发酵成效。
食品受菌种类型的影响,产生的发酵反应和需要的发酵周期存在差异。
如酱油、酸奶在发酵的过程中需不同的生物菌种,为有效提升发酵效果,运用基因技术对食品中酶的比例进行控制,可提升产品的抗氧化性能,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周期,增加食品风味[1]。
1.3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能改变生物原本的性状,或基于原有蛋白质基础性质生产具有新功能的新型蛋白质产品,改善凝乳酶、纤维素酶等的使用性质,为创新食品生产技术、推广蛋白质酶的使用和改善食品生产质量等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粮食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发现生物技术这一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生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医疗领域,还可以用于保障食品的安全。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一、生物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在种植业中可以用来解决许多问题。
比如,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往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而用传统的农药来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种植的农产品质量下降,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而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物基因的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因此,使用生物技术所种植的农产品更安全,更健康。
二、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生物技术可以用来改良畜牧品种,提高它们的生产力以及抗疾能力,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还可以用来开发新的动物药物,保护和维护动物的健康,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加工中同样可以应用生物技术。
比如,现在市场上有许多食品添加剂是通过生物技术研发的。
这些添加剂可协助食品生产商提高产品口感、延长维持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最重要的是,它们不会产生对人体不良影响。
四、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比如,很多国家对进口的食品严格把关,要对进口的食品进行严格的检验。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保障大家的食品安全的作用。
总之,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从多方面保障食品的安全,让大家吃的更放心。
因此,我们应该支持生物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让这一科学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学知识来改善和创造新的生物产品或过程的技术。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程领域,对食品的品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1.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食物作物的基因组中,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耐逆性。
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已经广泛种植,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更友好。
2. 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食品工程中常用的生物技术之一。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产生特定的食品成分和产物,如酒精、酸、酶和氨基酸。
发酵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
酸奶、啤酒、酱油和酵母饼干都是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
3.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
通过改变食物作物的基因组,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如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有益成分的含量。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提高香蕉的维生素A含量,以减少儿童夜盲症的发生率。
4.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或动物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无菌种子、薯块和和菌种。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生产动物肉、蛋白质和其他食品成分,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文化对食品的需求。
5.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改变酶的性质、活力和稳定性的技术。
在食品工程中,酶工程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食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适当的酶,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反应速度和减少废物产生。
6. 无公害农药和化肥: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无公害农药和化肥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对害虫有针对性的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生物技术还可以开发出高效的微生物肥料,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食品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在食品安全方面应用生物技术,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讨论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方式改造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从而达到改变其遗传性状的目的。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对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例如,通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大豆等食品作物中的致病菌和病毒感染,提高这些食品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也保证了人类的饮食健康。
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改良食品作物的品质,如提高番茄、西瓜等食品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使得人类获得更加健康的饮食选择。
2. 三基因驱蚊三基因驱蚊技术是一种能够抑制蚊子传播疾病的生物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向蚊子中灌注一种被称为“CRISPR”的基因编辑系统,从而改变蚊子的基因序列以抑制其传播病毒的能力。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疟疾、寨卡病毒等疾病,有效降低了感染率,为保障公众健康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3. DNA 分析技术DNA 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食品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 DNA 分析,并能够及时鉴定病原菌的来源和种类,从而保障食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被污染。
此外,现在许多地区也开始对肉类产品的 DNA 测序进行严格监管,以防止在生产流程中非法添加有害物质或者有害生物。
4.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涉及研究复杂生物物种和生命过程等多个领域的新兴学科。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生物信息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生物组成、基因序列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5.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是将传统食品制备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
常用的食品加工技术有脱水处理、辐照灭菌、冷冻处理等。
通过将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大幅降低传统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它的发展,对于解决食物短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丰富食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要求,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的贡献。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传统生物技术包括酿造、酶的使用、抗菌素发酵、味精和氨基酸工业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多种食品如面包、奶酪、啤酒、葡萄酒以及酱油、米酒和发酵乳制品。
它和新的生物技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
现代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技术。
食品工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首先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即以DNA重组技术或克隆技术为手段,实现动植物、微生物等的基因转移或DNA 重组,以改良食品原料或食品微生物。
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良微生物菌种的性能、生产酶制剂、生产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等;其次是细胞工程的应用,即以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预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改造遗传物质和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融合技术及动植物大量控制性培养技术,以生产各种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再次是酶工程的应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催化活性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可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
如纤维素酶在果汁生产、蔬菜汁生产、速溶茶生产、酱油酿造、制酒等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最后是发酵工程的应用,即采用现代发酵设备,使经优选的细胞或经现代技术改造的菌株进行放大培养和控制性发酵,获得工业化生产预定的食品或食品的功能成分。
一、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1 基因工程的应用1.1 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任何生物的形状转移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这项技术现已用于改造或转化当今用作食品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1.1 抗病、抗逆、抗虫、抗旱、抗除草剂系农作物食品工业的原料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农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9-30T14:27:21.67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1期作者:肖付才[导读] 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业的应用。
肖付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河南许昌 461000)摘要: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业的应用。
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工程产生重要影响,其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64-01 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及潜在的生产力。
专家预测,到2010~2020年,生物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之一。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机体、生物系统创造新物种,并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生物制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则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领域。
在我国的食品工业中,生物技术工业化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酒类和新型发酵产品以及酿造产品的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7%。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领域中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特殊需要将具有遗传性的目的基因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剪切、组合、拼接,再将人工重组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并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速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
发酵工业的关键是优良菌株的获取,除选用常用的诱变、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传统方法外,还可与基因工程结合,进行改造生产菌种。
(一)改良面包酵母菌的性能面包酵母是最早采用基因工程改造的食品微生物。
将优良酶基因转入面包酵母菌中后,其含有的麦芽糖透性酶及麦芽糖的含量比普通面包酵母显著提高,面包加工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量提高,应用改良后的酵母菌种可生产出膨润松软的面包。
(二)改良酿酒酵母菌的性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新的酿酒酵母菌株,用以改进传统的酿酒工艺,并使之多样化。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麦中的淀粉酶基因转入啤酒酵母中后,即可直接利用淀粉发酵,使生产流程缩短,工序简化,革新啤酒生产工艺。
目前,已成功地选育出分解β-葡聚糖和分解糊精的啤酒酵母菌株、嗜杀啤酒酵母菌株,提高生香物质含量的啤酒酵母菌株。
(三) 改良乳酸菌发酵剂的性能乳酸菌是一类能代谢产生乳酸,降低发酵产品pH值的一类微生物。
乳酸菌基因表达系统分为组成型表达和受控表达两种类型,其中受控表达系统包括糖诱导系统、Nisin诱导系统、pH 诱导系统和噬菌体衍生系统。
相对于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而言,德氏乳杆菌的基因研究比较缺乏,但是已经发现质粒pN42和PJBL2用于构建德氏乳杆菌的克隆载体。
有研究发现乳酸菌基因突变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涉及(同源或异源的)可独立复制的转座子,第二种方法是依赖于克隆的基因组DNA 片断和染色体上的同源部位的重组整合而获得。
通过基因工程得到的乳酸菌发酵剂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产双乙酰能力、蛋白水解能力、胞外多糖的稳定形成能力、抗杂菌和病原菌的能力较强。
二、细胞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主要组成之一,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 年代初,是在细胞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或通过大规模细胞培养以获得人们所需物质的技术过程。
细胞工程主要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及细胞代谢物的生产等。
细胞融合是在外力(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种、属间) 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
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改良微生物发酵菌种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改良微生物菌种特性、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使菌种获得新的性状、合成新产物等。
与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使对遗传物质进一步修饰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
例如日本味之素公司应用细胞融合技术使产生氨基酸的短杆菌杂交,获得比原产量高3倍的赖氨酸产生菌和苏氨酸高产新菌株。
酿酒酵母和糖化酵母的种间杂交,分离子后代中个别菌株具有糖化和发酵的双重能力。
日本国税厅酿造试验所用该技术获得了优良的高性能谢利酵母来酿制西班牙谢利白葡萄酒获得了成功。
目前,微生物细胞融合的对象已扩展到酵母、霉菌、细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的种间以至属间,不断培育出用于各种领域的新菌种。
三、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功能、高度专一性和高度受控性的一类特殊生物催化剂。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又称酶反应技术,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生物酶作为催化剂,使某些物质定向转化的工艺技术,包括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和细胞或细胞器的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的修饰改造,以及生物传感器等。
酶工程技术在发酵生产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酶技术处理发酵原料,有利于发酵过程的进行。
如啤酒酿制过程,主要原料麦芽的质量欠佳或大麦、大米等辅助原料使用量较大时,会造成淀粉酶、俘一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力不足,使糖化不充分、蛋白质降解不足,从而减慢发酵速度,影响啤酒的风味和收率。
使用微生物淀粉酶、蛋白酶、一葡聚糖酶等制剂,可补充麦芽中酶活力不足的缺陷,提高麦汁的可发酵度和麦汁糖化的组分,缩短糖化时间,减少麦皮中色素、单宁等不良杂质在糖化过程中浸出,从而降低麦汁色泽。
二是用酶来处理发酵菌种的代谢产物,缩短发酵过程,促进发酵风味的形成。
啤酒中的双乙酰是影响啤酒风味的主要因素,是判断啤酒成熟的主要指标。
当啤酒中双乙酰的浓度超过阈值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馊酸味。
双乙酰是由酵母繁殖时生成的α-乙酰乳酸和α-乙酰羟基丁酸氧化脱羧而成的,一般在啤酒发酵后期还原双乙酰需要约5~10d 的时间。
崔进梅等报道,发酵罐中加入α-乙酰乳酸脱羧酶能催化α-乙酰乳酸直接形成羧基丁酮,可缩短发酵周期,减少双乙酰含量。
四、小结在食品发酵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发酵剂的性能,缩短发酵周期,丰富发酵制品的种类。
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生产出符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保健制品,而且在有利于加速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随着生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相信会开发出更多物美价廉的发酵制品,使生物加工技术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岳田利等.现代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6,04:78-80.
[2]王春荣,王兴国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J].山东食品科技.2004,07:31.
[3]徐成勇,郭本恒等.酸奶发酵剂和乳酸菌生物技术育种[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7):27.
作者简介:肖付才男(1979.06-)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