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治疗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临床指标
牙周袋深度:评估牙周炎症的程 度
牙槽骨吸收:评估牙周病对牙槽 骨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牙龈出血指数:评估牙龈炎症的 程度
牙齿松动度:评估牙周病对牙齿 稳定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指标
牙菌斑指数:评估牙菌斑的堆积程度 牙龈指数:评估牙龈炎症的程度 探诊出血指数:评估牙龈出血的情况 微生物检测:评估口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解牙周炎症和疼痛
抗厌氧菌药:如氯己 定、甲硝唑等,用于
抑制厌氧菌生长
镇痛药:如对乙酰氨 基酚、布洛芬等,用
于缓解牙周疼痛
全身用药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用于控制感染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用于控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 度、重度
患者年龄:儿童、青少年、 成人、老年人
患者身体状况:全身性疾 病、药物过敏史等
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 药性增加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 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
害
皮质类固醇:可能导致骨 质疏松、免疫抑制
抗菌肽:可能引起过敏反 应、皮肤刺激
牙周治疗药物的 用法与用量
预防:了解药 物成分,进行
过敏测试
处理:立即停 药,寻求医生
帮助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 疗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物在 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氯己定含漱剂作为牙周病局部用药的浓度范围A.0.11%~0.1%B.0.12%~0.2%C.0.1%~1.0%D.0.1%~0.2%E.1%~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目前临床上用的是0.12%~0.2%的氯己定含漱液。
2、用作牙周冲洗液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A.0.5%B.1.0%C.1.5%D.2.0%E.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过氧化氢溶液:1%用于含漱,3%用于冲洗,30%用于牙齿漂白。
3、氯己定含漱液,不正确的一项A.广谱抗菌剂B.长期含漱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C.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D.每日含漱2次,每次1分钟E.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氯己定含漱液毒性很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长期使用较安全。
氯己定含漱液长期使用可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以及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宜饭后、睡前含漱。
4、药物治疗牙周病的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不好的B.急性感染的牙周疾病C.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D.尽量使用广谱抗生素E.尽量采用局部给药的途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如下:①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牙龈炎和轻、中度的牙周炎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应主要用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必要时可以选择联合用药。
②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搅乱”生物膜的结构。
③有针对性地用药。
应尽量作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窄谱的抗菌药物。
④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以避免和减少耐药菌株和毒副作用的产生。
对于那些用于全身严重感染的强效抗菌药物,尽量不用于治疗牙周炎,以保护这些药物的有效性。
5、牙周病全身治疗的常用药物不包括A.甲硝唑B.四环素C.羟氨苄青霉素D.螺旋霉素E.多种维生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牙周病的全身治疗常用抗生素,因为主要致病因素是细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杀灭侵入牙周袋组织内的微生物。
牙周病学:牙周小讲课——牙周用药

羟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
一、特点 半 合 成 的 广 谱 青 霉 素 , 为 B E TA - 内 酰 胺 类 抗 生 素 (对Pi、Fn等无效)
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具有杀菌作用 2. 对革兰阳性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强力杀菌作用 二、临床应用 1.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
二、预防或减少菌斑形成,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口腔内手术后,残 疾人,帕金森病患者等)BUT不宜长期依赖
三、控制牙周组织急性感染(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多发性龈脓 肿、多发性牙周脓肿——除局部应急处理外,控制缓解急性症状)
四、患有某些全身疾病的患者,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Eg 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HIV感染
牙周病的全身用药缺点
1. 牙周袋局部的药物浓度较低 2. 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 3. 易引起菌群失调,造成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如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4. 易产生耐药菌株 5. 和其它药物发生反应 6. 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局部用药优缺点?
浓度 用量 耐药 疗效 依从性
参考书
2.局部用药方法 (LOCAL DELIVERY OF ANTIBIOTICS)
1.含漱 2.龈上和龈下冲洗 3.涂布 4.牙周袋内缓释和控释药物 如何评价疗效?到、高、长
含漱
优:其他位置 缺:停留时间短,进入龈下不超过1mm
(1)0.12%-0.2%氯己定液:洗必泰(hibitane) (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氯己定+甲硝唑)口泰 (3)1%或3%过氧化氢液(hydrogen peroxide) (4)0.1%西吡氯胺
四环素族 (TETRACYCLINES)
第十三章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床研究。
第三节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冲洗药物
药物停留时间短、浓度不足。疗效短暂。
➢涂布药物:刺激性过强。 ➢含漱药物
口内停留时间短、对袋内菌群无直接影响。
➢缓释及控释药物
一.冲洗用药
冲洗器:
➢ 注射针筒加圆针头; ➢ 家用电动加压冲洗器; ➢ 龈下超声洁牙机。
用抗菌素的原因
➢器械的适应性不足。 ➢微生物可入侵牙周组织。 ➢其他部位细菌可再定植牙面。 ➢巩固疗效、防复发。 ➢牙周的急性感染较重的牙周炎需要辅
以药物。 ➢有全身疾病者。 ➢根面平整需要辅以药物。
使用原则
➢循证医学原则,一般用抗生素 (龈炎、轻中度成人牙周炎)。
➢基础治疗+用药。 ➢选择窄谱抗菌药,防止耐药性
0.2g/次,Tid,共7日,总量 4.2g,1周后重复用药。
替硝唑 Tinidazole
硝基咪唑类,效果比甲硝唑好, 半衰期长,副反应轻。
白细胞一过性降低。首次顿服2g, 以后1g/日,共3日。或0.5g/次, Bid,共4天(4g)。
2.螺旋霉素 spiromycin
➢ 大环内脂类,对G+菌抑菌力强,对G-菌 也有效
“红领巾”真好
第十三章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吴小蔚
第十三章 牙周病药物治疗
第一节
药物治疗目的、原则
依据
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 病,抗菌治疗有效。
目的
➢ 预防和减少菌斑形成。 ➢ 牙周炎的辅助治疗。
一. 针对病原微生物 的药物
要求
➢ 清除始动因子; ➢ 尽可能靠近发病的起始点。 ➢ 影响发病机制的某一环节。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下面将对牙周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非手术治疗方法:
1. 牙面清理,牙周病的早期治疗通常以牙面清理为主,包括洁牙、刮治和抛光等步骤,通过去除牙菌斑和牙石,减轻炎症,促进
牙龈愈合。
2. 牙周袋冲洗,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可以进行牙周袋冲洗,通过冲洗来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炎症物质,促进愈合。
3. 牙周病药物治疗,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炎症,控制感染,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手术治疗方法:
1. 牙周病手术治疗,对于牙周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包括牙周病手术、牙周病修复术等,通过手术来清除
病变组织,修复牙周组织结构。
2. 牙周病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激光
来清除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炎症物质,促进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牙周病牙槽骨修复术,对于因为牙周病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
的患者,可以进行牙槽骨修复术,通过植骨或植骨加牙周膜修复牙
槽骨缺损,为种植牙或保留牙提供支持。
总结: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
期复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
本文的介绍对牙周病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的笑容。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庞翠华(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637770)【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纳入对象为我院2021.10-2022.10期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共有82例。
根据双色球法分为单独、结合2组,41例/组,治疗方法分别为替硝唑治疗、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与替硝唑结合治疗。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与单独组相比,结合组治疗后的口腔指标更低,治疗效果更高(P<0.05)。
结论:将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与替硝唑结合治疗运用到牙周病患者中,可降低菌斑指数,改善口腔指标,促进病情恢复,推荐应用。
【关键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牙周病;治疗效果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1]。
病因包括菌斑生物膜形成、口腔内部问题、遗传因素等。
患者患病后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如未积极治疗,牙周袋内的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
对于该类患者治疗时,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方式,且不同药物效果不同。
本文对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替硝唑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区间、对象来源、选取例数依次为2021.10-2022.10、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患者、82例。
以双色球法分组,即单独组、结合组,41例/组。
单独组:男/女=24/17,年龄:23至43岁,平均数:(33.18±4.25)岁。
结合组:男/女=23/18,年龄:24至42岁,平均数:(32.85±4.29)岁。
评析、处理2组临床资料,波动性较弱(P>0.05)。
1.2 治疗方法单独组:替硝唑治疗。
选取生产厂家为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替硝唑片(国药准字:H33020324,规格:0.5g*8片)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0.5g,将其放在患者的牙周袋处,每日进行1次。
治疗时长4个星期。
抗牙周病药治疗牙周疾病的关键药物及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

抗牙周病药治疗牙周疾病的关键药物及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牙周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退缩和牙周袋形成等。
针对牙周疾病的治疗,药物疗法被广泛应用,其中的关键药物及使用方法需要我们重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抗牙周病药物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关键药物1. 抗生素抗生素是牙周疾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杀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来减轻炎症和控制感染。
口服抗生素常用的有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
其中,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可以有效地杀灭牙周袋内的厌氧菌,并抑制牙周病的进展。
2. 局部抗菌药物局部涂抹抗菌药物是治疗牙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其抗菌作用。
局部使用的常见药物有洗口液和牙膏等。
洗口液通常含有氯己定、鲑氨酸和洗必泰等有效成分,通过冲洗牙周袋来杀灭病原菌。
而牙膏则常添加抗菌成分如三氯沙星等,经常刷牙可以有效地减少牙菌斑和牙石的生成。
二、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1. 遵循医生建议在使用抗牙周病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包括用药剂量、使用频次以及用药时间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药物使用效果不佳,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细心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抗牙周病药物之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和用量等信息,并确保自己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间,以免误服或使用不当。
3. 注重口腔卫生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口腔卫生管理,每天刷牙2次,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定期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进行口腔清洁。
4.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一些抗牙周病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 长期护理牙周疾病治疗需要长期护理,不能片面依赖药物。
在药物治疗结束后,要坚持定期复诊,定期检查牙周健康状况,并结合口腔卫生继续保持口腔健康。
总结:抗牙周病药物在牙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正确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口腔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牙周疾病的进展,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牙周病必进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必进的治疗方法
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可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1. 牙周病初级阶段的治疗:牙周清洁和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善,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牙缝刷清洁牙齿和牙龈。
2. 牙周病中度和重度阶段的治疗:除了改善口腔卫生习惯之外,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治疗方法:
- 深层洁治:由牙医或牙周病专科医生进行,包括洁治和刮治,去除牙齿上的牙菌膜和牙石。
- 手术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清除深层牙菌斑和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状态,如牙周翻瓣手术、激光手术等。
- 牙齿抛光:用来平滑牙齿表面,减少牙菌膜的附着。
- 牙周药物治疗:口服或外用药物,如消炎药物、抗生素、抗菌药物等。
3. 牙周炎家族性慢性粒细胞粘附缺陷病患的治疗:该疾病需要专科医生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局部清洁和抗感染治疗,且常需长期进行定期复查和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咨询牙医或牙周病专科医生,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 补肾固齿丸 “ 肾虚则齿衰,肾固则齿坚”
中药调节免疫 疗效较肯定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优点 : 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 局部高浓度药物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含漱剂 氯己定溶液、甲硝唑溶液
牙周袋用药 过氧化氢溶液、碘甘油
牙周袋内缓/控释制剂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多西环素凝胶
含漱药物( mouth rinse)
抑制炎症细胞释放前列腺素;
减弱 IL-1 、 TNF-α 等细胞因子对前列腺素 合成的诱导,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
目前常用的药有:芬必得、布洛芬、吲哚 美辛、氟比洛芬;
对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确定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牙周炎的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有关,预 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可能对牙周炎骨质丧失 有抑制作用。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缓释及控释抗菌药物
概念 缓释剂( slow-release preparation )
指活性药物缓慢、有控制的从制剂中释 放出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局 部能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特定药物 剂型。
青霉素类药物 广谱杀菌剂: G +、部分 G- 杆菌 常与甲硝唑配伍使用可以增强疗效 用法: 0.5g tid 7 天
大环内酯类:
螺旋霉素( spiromycin )、红霉素、罗红 霉素
抑菌剂:对 G +、部分 G- 杆菌,龈沟中的浓
度时血液中的 10 倍,在唾液中和骨组织中储 存时间长达 3-4 周,缓慢释放,对牙周病治疗 很有利
奥硝唑( ornidazole) 第三代硝基咪唑衍生物 抗菌活性更强 不良反应率更低; 用法: 500mg bid 3 天
四环素族药物
广谱抑菌剂: G +、 G- 菌及螺旋体
抑制胶原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 活性
对骨组织的高亲和力,弱酸性,使根 面轻度脱矿,利于牙周膜细胞的附作与 生长;
冲洗用药物
机械清洗的作用 作用短暂 药物浓度较低
龈上冲洗 龈下冲洗
龈上冲洗
不能除去已形成的菌斑和减轻牙龈炎症 ,只是抑制和减缓新菌斑的形成,不能代 替刷牙。 龈下冲洗
可减少袋内的细菌,缓解炎症,但作用 短暂
常用冲洗药水 3% 过氧化氢 0.12%—0.2% 洗必泰 碘伏
机械的方法是去除牙菌斑最根本、最有效 的方法,药物治疗只能是基础治疗的辅 助 手段。
用药方法:全身用药
局部用药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
遵循循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牙龈炎、轻、中度牙周炎不适用抗生素
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
搅乱菌斑生物膜,对牙周常规治疗不佳者
针对性用药
细菌检测、药敏试验、窄谱
尽量采用局部给药
抑制龈上菌斑的堆积 对牙周袋内的菌群没有显著影响 口腔内停留时间较短
氯己定( chlorhexidine ) / 洗必泰( hibitan e)
双胍类化合物,属广谱抗菌剂,对 G +、 G- 菌、 真菌;最有效的抗菌剂
可吸附于牙石和粘膜,缓慢释放; 安全,副作用少; 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浓度: 0.12 %~ 0.2 % 含漱剂的金标准
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和毒副作用
抗生素的全身应用
优点:通过血液达到深袋底部及根分叉区
有助于消灭入侵袋上皮和结缔组织中的微生物 消除口腔黏膜等非牙部位的微生物 延迟牙菌斑的重新定植
弊端:
产生耐药菌株 副作用及过敏 与其他药物的交叉反
应 重复感染
常用的抗菌药物
硝基咪唑类药物 甲硝唑( metronidazole )、替硝唑、奥硝唑 目前治疗专性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杀菌剂:对牙周袋内多种微生物具有杀菌作用
;高效廉价; 不易引起菌群失调; 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与大多数抗生素无配伍禁忌;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胃肠反应; 致畸、致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酒; 用法: 200mg tid 饭后用
替硝唑 (tinidazole) 疗效更高、半衰期更长、疗程更短 胃肠道不适; 用法: 0.5g bid 3~4 天,首剂加倍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种类
针对病原微生物——抗菌疗法 依据: 作为基础治疗的补充 某些感染部位器械不易到达 微生物可侵入牙周组织 口腔其他部位的微生物 牙周急性感染 伴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 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暂时不能行口腔卫生措施者
调节宿主防御功能——阻断疗法 宿主的免 副作用小
用法: 0.2g qid 7 ~ 5 天
全身抗菌药物治疗指征: 基础治疗效果不佳; 急性感染; 病情较重者;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调节宿主防御功能——阻断治疗
( 调节治疗很多仍处于实验阶段 ) 对宿主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 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IL-1 、 TNF 抗炎的细胞因子: IL-11 抗菌疫苗
盐酸四环素( tetracycline-HCl ) 多西环素( doxycycline )抗胶原酶活性最强
小剂量,长疗程的使用 咪诺环素( minocycline )半合成的四环素,
抑菌谱广且强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产生耐药菌株,或菌群失调 牙齿作色:孕妇、哺乳期妇女, 7 岁以前
儿童禁用
小剂量多西霉素 抑制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 剂量: 10mg , 20mg 小剂量,长疗程 安全性即长期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
( 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机制:花生四稀酸
前列腺素
环氧化酶
脂氧化酶
抑制
NSADIs
3 %过氧化氢 抑制厌氧菌
清洁、止血、除臭、灭菌 破坏袋内厌氧环境 提高氧含量,产生热,促进血循环
西吡氯烷 阳离子季胺化合物 杀菌剂 作用较洗必泰弱
涂布消炎收敛药物
碘制剂 消毒防腐,凝固蛋白,腐蚀袋壁坏死
组织,具有灭菌、除脓、止痛、收敛作用 ; 碘复 低毒安全刺激性小 碘甘油 碘酚 腐蚀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