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被动操和主动运动
被动操

被动操1、扩胸运动:仰卧,双手握住宝宝双手的腕部,让宝宝握住家长的大拇指,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第1拍将双手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掌心向上;第2拍两臂向胸前交叉。
2、弯臂运动:仰卧,双手握住宝宝双手的腕部,让宝宝握住家长的大拇指,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第1拍将左臂肘关节前屈;第2拍将左肘关节伸直还原;第3、4拍换右手屈伸肘关节,还原。
3、绕臂运动:仰卧,双手握住宝宝双手的腕部,让宝宝握住家长的大拇指,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第1-3拍将左臂弯曲贴近身体,以肩关节为中心,由内向外做回环动作,第4拍还原;第5-8拍换右手,动作相同。
4、伸臂运动:仰卧,双手握住宝宝双手的腕部,让宝宝握住家长的大拇指,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第1拍两臂向外平展,掌心向上;第2拍两臂向胸前交叉;第3拍两臂上举过头,掌心向上;第4拍还原。
5、翘脚运动:仰卧,左手操作宝宝的左踝部,右手握住左足前掌。
第1拍将宝宝足尖向上,屈曲踝关节;第2拍足尖向下伸展踝关节;连续做8拍。
后8拍换右足,做伸展右踝关节动作。
(注意:伸屈时动作要求自然,切勿用力过猛。
)6、屈腿运动:仰卧,家长两手分别握住宝宝的两个膝关节下部。
第1拍屈宝宝左膝关节,使膝缩近腹部;第2拍伸直左腿;第3、4拍屈伸右膝关节。
左右轮流,模仿蹬车动作。
(注意:屈膝时稍帮助宝宝用力,伸直时动作放松。
)7、举腿运动:仰卧,两下肢伸直平放,家长两掌心向下,握住宝宝两膝关节。
第1、2拍将两下肢伸直上举90°,第3、4拍还原。
(注意:两下肢伸直上举时臀部不离开地垫,动作轻缓。
)8、翻身运动:仰卧并腿,两臂屈曲放在胸前,家长左手扶胸腹部,右手垫于宝宝背部。
第1、2拍轻轻地将宝宝从仰卧转为左侧卧,第3、4拍还原。
第5~8拍家长换手将宝宝从仰卧转为右侧卧,还原。
(注意:俯卧时宝宝的两臂自然地放在胸前,使头抬高。
)9、起坐运动:仰卧,家长双手握住宝宝双手,或用右手握住宝宝左手,左手按住宝宝双膝。
小儿体格锻炼的常用方法

小儿体格锻炼的常用方法1.户外活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增加儿童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接受日光直接照射还能预防佝偻病。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户外活动,到人少、空气新鲜的地方,开始户外活动时间由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冬季户外活动时仅暴露面、手部,注意身体保暖。
年长儿除恶劣气候外,鼓励多在户外玩耍。
2.皮肤锻炼(1)婴儿皮肤按摩:按摩时可用少量婴儿润肤霜使之润滑,在婴儿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有规律的轻柔与捏握,每日早晚进行,每次15分钟以上。
按摩可刺激皮肤,有益于循环、呼吸、消化、肢体肌肉的放松与活动。
皮肤按摩不仅给婴儿以愉快的刺激,同时也是父母与婴儿之间最好的情感交流方式之一。
(2)温水浴:由于水的传热能力比空气强,温水浴可提高皮肤适应冷热变化的能力,故不仅可保持皮肤清洁,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于睡眠和生长发育。
冬季应注意室温、水温,作好温水浴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表热能散发。
(3)擦浴:7—8个月以后的婴儿可进行身体擦浴。
水温32—33C,待婴儿适应后,水温可逐渐降至26C。
先用毛巾浸入温水,拧至半干,然后在婴儿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毕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微红。
(4)淋浴: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效果比擦浴更好。
每日一次,每次冲淋身体20—40秒钟,水温35~36C,浴后用干毛巾擦至全身皮肤微红。
待儿童适应后,可逐渐将水温降至26~28C。
3.体育运动(1)婴儿被动操:被动操是指由成人给婴儿做四肢伸屈运动。
一般认为,被动操可促进婴儿大运动的发育、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适用于2~6个月的婴儿,每日1~2次为宜。
(2)婴儿主动操:6—12个月婴儿大运动开始发育,可训练婴儿爬、坐、仰卧起身、扶站、扶走、双手取物等动作。
(3)幼儿体操:12~18个月幼儿学走尚不稳时,在成人的扶持下,帮助婴儿进行有节奏的活动。
18个月~3岁幼儿可配合音乐,做模仿操。
婴幼儿主被动操

婴幼儿主被动操婴幼儿主被动操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旨在帮助婴幼儿培养身体协调性、增强肌肉力量和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在亲子互动中,主被动操不仅能够提供亲子间的快乐时光,还能够为宝宝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操体操的定义和特点婴幼儿主被动操是一种家庭运动项目,适用于0至3岁的婴儿和幼儿。
操体操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动作,如伸展、弯曲、转动、扩展和灵敏动作,旨在促进婴幼儿全身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与传统的健身运动不同,主被动操强调家长与宝宝之间的亲子互动。
家长可以选择扮演主动、被动或协助角色,与宝宝共同完成各种动作,增强亲子情感的同时,培养婴幼儿的身体能力。
二、婴幼儿主被动操的好处1. 促进身体发展:主被动操包含了各种拉伸和运动动作,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通过定期进行主被动操,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提高日常动作的灵活性。
2.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正在发育中,适当的主被动操可以帮助神经细胞的连接和传导,提高感知和运动能力。
在操体操过程中,宝宝与家长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
3. 增进亲子关系:主被动操是家长与宝宝之间的互动时光,可以加强亲子关系,增进亲情。
家长通过主动参与操体操,与宝宝一同完成各种动作,不仅能够增加亲子之间的黏性,还能够提高家庭幸福感。
三、婴幼儿主被动操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操体操前,家长需要确保操场地安全无障碍物,并注意宝宝周围的环境。
确保操场地干净整洁,避免宝宝受伤。
2. 温馨亲密:操体操是一项亲子活动,需要家长与宝宝之间的亲密互动。
在进行操体操时,家长应耐心地与宝宝进行互动,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宝宝感受到家长的爱护。
3. 合理安排: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操体操的时间和强度。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选择适当的动作,不宜过度用力。
四、婴幼儿主被动操的常见动作1. 足尖踮起:宝宝抓住家长的手指,脚尖踮起,擦亮地板。
被动操

头部运动 第二部分:低头
目的:为仰卧起坐、前滚翻打基础。
做法:宝宝仰卧。一手在宝宝脑后托头,一手压住宝宝的胸部。
①低头 ②回正 ③低头 ④回正 做1个8节拍。 注意:颈部是脊髓通过的部位,宝宝颈部肌肉力量还小,因此成人的手法要轻些,口令速度慢一些。 上肢运动 目的:这是一节最基本的徒手操。发展宝宝的肩带力量,空间感觉和耳、眼、手的配合能力。 做法:宝宝仰卧,双手伸直放于身体两侧。成人的大拇指放在宝宝手心里让宝宝握住,其他手指在宝宝的手背后抓住他的手。 ①两臂前平举 ②两臂上举 ③两臂侧平举 ④还原到开始姿势
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类大脑皮层中完成发育最早、最快的是主管运动的贝茨细胞,因此宝宝教育以动作发展为核心,能促进宝宝的健康,合乎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 被动操是通过成人的帮助,使宝宝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必须运动宝宝的全身。除了包括上、下肢,腹、背部外,还应该有颈部、手指、脚踝的运动。上、下肢的练习,左、右都要做,转头动作两侧都要练,以使宝宝肌肉全面得到锻炼,也使大脑两半球同样获得发展(因为大脑两半球是左脑管右侧肢体,右脑管左侧肢体)。 被动操的另一个作用,是为以后的主动运动做准备。例如:双腿屈伸是爬行的准备。我们曾经对50名4~5个月的宝宝作了一个仰卧蹬腿的调查:使宝宝双腿弯曲,用手顶住脚底,同时发出蹬腿指令。其中12名没有反应,这12名宝宝中有11名没有做双腿屈伸被动操,38作出蹬腿动作的宝宝,有37名经常做被动操。蹬腿和俯撑是爬行的基础,这就说明双腿屈伸的被动操,是爬行的基础练习之一。 头部运动 第一部分:转头 目的:这是1节发展颈部肌肉的操,头部在人体运动和感、知觉发展方面有着主要的作用,它的运动依赖于颈部肌肉,帮助宝宝转动头部,为翻身打基础。 做法:宝宝仰卧,成人双手位于宝宝头的两侧面。 ①头向左 ②回正 ③头向右 ④回正
一岁宝宝运动项目

一岁宝宝运动项目
【最新版】
目录
1.婴儿游泳
2.婴儿抚触
3.婴儿被动操
4.婴儿主动操
5.婴儿爬行
6.婴儿站立和行走
7.婴儿玩具
正文
一岁宝宝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婴儿游泳、婴儿抚触、婴儿被动操、婴儿主动操、婴儿爬行、婴儿站立和行走以及婴儿玩具。
婴儿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一岁宝宝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在游泳时,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确保宝宝的安全。
婴儿抚触是一项非常温柔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身体,促进宝宝的感官发展。
家长可以每天为宝宝进行抚触,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被动操是一项由家长帮助宝宝完成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宝宝的肌肉力量。
家长可以为宝宝做被动操,每天坚持做,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主动操是一项由宝宝自己完成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宝宝的肌肉力量。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做主动操,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婴儿爬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促进宝宝的感官发展。
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多爬行,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站立和行走是一项非常适合一岁宝宝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促进宝宝的感官发展。
家长可以鼓励宝宝多站立和行走,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婴儿玩具是一项非常适合一岁宝宝的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身体,促进宝宝的感官发展。
婴儿被动操

通过一些被动和主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婴儿体格的生长发育,使其大脑、神经系统、肌肉等发育,还可以帮助和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保健操是母婴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婴儿被动操》,是根据婴儿的生长和发育规律设计出的一套动作操。
它适合2-6个月的婴儿,每天操作1-2次。
训练前,可以选择播放一些轻音乐、童谣或节拍口语来调节气氛,有助于宝宝情绪放松。
妈妈可以边喊节拍边做或用语言鼓励称赞宝宝,或与宝宝进行交流,告诉宝宝所做的每个动作来调动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此项操作训练的宝宝,最好经过健康检查,接受保健医师的健康指导。
因为婴儿如果有骨关节解剖改变方面的疾病,或在某些急性疾病期间,暂不宜进行此项运动训练。
另外,运动中,应该因人而异,每个婴儿动作发育各有特点,家长应灵活调节运用。
例如:某些宝宝上肢或下肢动作发展较差,可针对性地增加此部分的运动训练次数,同时根据宝宝的体力适当增减节拍,但最多不超过4个8拍。
除此以外,还需注意:1.最好在两餐之间或充分休息后进行训练,避开疲劳、饥、饱状态。
2.训练时,动作轻缓,有节奏感,慢慢让宝宝适应。
3.运动中,动作尽量达到一定的幅度,但不宜过于强迫宝宝,应顺势诱导,否则过度拉伸反而会使宝宝的身体受伤。
4.可以打乱《体操》顺序,也可以节选其中的几节重点训练。
5.宝宝情绪反应激烈时,应暂停运动。
第一节:胸前交叉预备姿势:宝宝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操作者将大拇指放在宝宝掌心,其余四指抓握宝宝腕部。
第1拍,将宝宝两臂举起向胸前呈交叉状;第2拍,再将宝宝两臂向体侧外展90度。
重复共两个8拍。
第二节:伸屈肘关节预备姿势:同前。
第1拍,将宝宝一侧手臂以肘关节为轴心,举起并屈曲肘关节,使手尽量接近宝宝耳旁;第2拍,肘关节伸直还原;第3、4拍另侧相同。
重复共两个8拍。
第三节:肩关节旋转预备姿势:同前。
第1、2拍,以宝宝肩关节为轴心,将宝宝婴儿一侧手臂弯曲贴近前胸,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第3、4拍还原;第5-8拍换另一侧手臂,动作相同。
育婴员培训—婴儿被动操和主被动操

细水灵境
被动操—操作准备
• 1.环境准备: • 安静、舒适; • 室温保持在24-28℃; • 时间与频率: • 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 • 2.物品准备: • 隔尿垫、纸尿裤或尿布、安抚玩具、
节律,力度一定要把握好; • 4.运动量要逐渐增加,由少到
多,循序渐进;
细水灵境
婴儿主被动操
细水灵境
关于主被动操
• 婴儿主被动操是在成人的适当 扶持下,加入婴儿的部分主动 动作完成的一种操节运动。
• 主要锻炼四肢肌肉、关节的韧 性,级炼腹肌、腰肌以及脊柱 的功能。
• 适用于7-12个月的婴儿。
• 1.在扶持婴儿进行主被动操时, 育婴员动作要轻柔,使婴儿能顺 势做动作,切忌生拉硬拽,使婴 儿感到不适。
细水灵境
第三节 肩关节运动
• 原位 • —以宝宝的肩关节为轴心,贴近身
体由内而外环形旋转肩部一周 • —还原 • 一侧四拍 • 注意事项: • 动作必须轻柔,控制好力度,切不
可用力拉小宝宝的两臂勉强做动作; • 若宝宝不配合就立即停止,以免损
伤宝宝的肩关节和韧带。
细水灵境
第四节上举运动
• 原位 • —侧平举 • (宝宝两臂向体侧外平展,与
舒缓的音乐、温开水;
• 3.育婴员的准备: • 剪短指甲、洗净并温暖双手、
束起头发等;
• 宝宝吃奶后30分钟-1小时之间, 脱去外衣,选择在上午、宝宝 情绪好的时间。
细水灵境
被动操—热身
• 准备动作:
• 1.宝宝自然躺在床上,大人双 手握住宝宝两手腕向上轻轻抓 握,按摩四下,至肩部;
宝宝被动操

通过一些被动和主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婴儿体格的生长发育,使其大脑、神经系统、肌肉等发育,还可以帮助和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保健操是母婴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今天由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提供的《婴儿被动操》,是根据婴儿的生长和发育规律设计出的一套动作操。
它适合2-6个月的婴儿,每天操作1-2次。
该院儿童保健所的黄人英医师介绍说,训练前,可以选择播放一些轻音乐、童谣或节拍口语来调节气氛,有助于宝宝情绪放松。
妈妈可以边喊节拍边做或用语言鼓励称赞宝宝,或与宝宝进行交流,告诉宝宝所做的每个动作来调动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此项操作训练的宝宝,最好经过健康检查,接受保健医师的健康指导。
因为婴儿如果有骨关节解剖改变方面的疾病,或在某些急性疾病期间,暂不宜进行此项运动训练。
另外,运动中,应该因人而异,每个婴儿动作发育各有特点,家长应灵活调节运用。
例如:某些宝宝上肢或下肢动作发展较差,可针对性地增加此部分的运动训练次数,同时根据宝宝的体力适当增减节拍,但最多不超过4个8拍。
除此以外,还需注意:1.最好在两餐之间或充分休息后进行训练,避开疲劳、饥、饱状态。
2.训练时,动作轻缓,有节奏感,慢慢让宝宝适应。
3.运动中,动作尽量达到一定的幅度,但不宜过于强迫宝宝,应顺势诱导,否则过度拉伸反而会使宝宝的身体受伤。
4.可以打乱《体操》顺序,也可以节选其中的几节重点训练。
5.宝宝情绪反应激烈时,应暂停运动。
第一节:胸前交叉预备姿势:宝宝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操作者将大拇指放在宝宝掌心,其余四指抓握宝宝腕部。
第1拍,将宝宝两臂举起向胸前呈交叉状;第2拍,再将宝宝两臂向体侧外展90度。
重复共两个8拍。
第二节:伸屈肘关节预备姿势:同前。
第1拍,将宝宝一侧手臂以肘关节为轴心,举起并屈曲肘关节,使手尽量接近宝宝耳旁;第2拍,肘关节伸直还原;第3、4拍另侧相同。
重复共两个8拍。
第三节:肩关节旋转预备姿势:同前。
第1、2拍,以宝宝肩关节为轴心,将宝宝婴儿一侧手臂弯曲贴近前胸,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第3、4拍还原;第5-8拍换另一侧手臂,动作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被动体操和主动运动----早期干预的主要措施,妈妈一定要坚持。
按摩
每天2次,每次5~15分钟。
人体皮肤和大脑在胚胎期均来自外胚层。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皮肤和大脑在发育上存在同源性,通过适度按摩小儿皮肤,能对小儿大脑产生良好刺激,促进大脑发育。
如果同时进行穴位按摩和捏积,还能增进小儿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增加体重,并增强小儿的免疫力和亲子情感交流,是小儿最好的神经和精神营养。
具体方法见光盘《婴儿科学健身法》
被动体操
给6个月前的小儿做被动体操,不但可以使小儿四肢灵活起来,还能促进其运动发育。
最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证实,进行被动运动时,新生儿相应的脑区血流量增加,总血红蛋白上升。
这种变化对促进小儿脑的发育和损伤的修复是十分有利的。
具体方法见光盘《婴儿科学健身法》。
主动运动训练
按照婴儿运动发育规律,根据宝宝的月龄,做俯卧抬头、拉坐、翻身、爬、站和走的强化主动运动训练。
需要强调的是,为早产儿进行主动运动训练,需要一定的强度。
在婴儿觉醒状态下,进行以下训练:
1、俯卧位抬头训练。
早产儿从胎龄满40周(从预产期计算)开始,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俯卧在床上,家长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小儿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日4~6次。
也可让宝宝俯卧在母亲胸腹部,母亲通过和宝宝对视、说话,逗引宝宝抬头。
拉坐训练这项训练有利于头颈部肌力发展。
婴儿平卧位。
成人拇指放在婴儿手心(婴儿会抓住手指),扶住婴儿的前臂,使婴儿从仰卧位慢慢拉起成坐位。
同时说“坐起来”。
婴儿头开始后垂。
由于颈部肌力发展,头会和身体一起起来。
2、引导翻身。
宝宝3~4个月时,家长可用玩具引导宝宝翻身,可以给他们
以适当帮助,每日至少7~8次。
3、平衡训练。
将小儿仰卧位放置在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
有助缓解小儿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
4、抓握训练。
从3~4个月开始,将玩具放在小儿前方手能够到的地方,诱导宝宝伸手抓物,每日7~8次。
5、坐位训练。
5~6个月开始让小儿坐,先靠着坐。
也可让小儿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坐,逐渐过渡到独坐。
每日5~6次,每次5~10分钟。
6、爬行训练。
小儿会翻身后可开始练习爬行,呈俯卧位,前面有成人或玩具逗引,用手顶住足底,助宝宝前爬。
开始时小儿腹部贴在床面,以后练习时用手支撑着身体、膝部跪着协调爬行,每日累积爬50~100米。
7、扶站、扶走和独走。
7~9月开始扶站、扶着走;10~12月逐渐过渡到独站和独走。
在此期间经常练习蹲下和起立活动。
每日4~6次,每次5~10分钟,加强腿部肌肉训练。
在做主动运动训练的同时,要注意训练小儿发展正常姿势,抑制头部后仰和手臂向后向内旋转(为脑瘫不正常姿势)等不良姿势。
以上操作可按《婴儿科学健身法》光盘的辅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