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6章第3节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导学案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导学案(1)理解劳动在人生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2)理解人生价值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理解实现人生价值对自身的要求。
1.教学重点:理解实现人生价值对自身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人生价值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①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②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③。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④。
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⑤才能得到。
努力⑥的人是幸福的。
走不出自我狭溢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⑦,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⑧。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①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②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③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④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⑤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强调在与⑥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⑦方式。
三.在低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①,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得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样去做。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5: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自主探究: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102---106页。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回报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砥砺自我,铸就人生辉煌。
『学习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2.填一填:(1)在劳动和奉献中自己的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自己的价值,劳动是人的,是创造、促进重要手段。
(2)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
(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
人的价值,只能在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需要;需要;需要。
3.想一想:(在课本上标注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二、合作探究:镜头一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年近八十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这位总是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
他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打雷、下大雨都要到田里面去看的,大风大雨就要去,看它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镜头二课本102页中间部分镜头三如果离开了劳动、创造、奉献,作为单纯个体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真是十分可怜。
如果仅就一个人的肉体而言,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计算:脂肪可制造肥皂7块;石灰最多粉刷一间小屋;碳可制造20磅焦炭;石磷可制2200根火柴;铁可制一枚英寸的铁钉;还有一匙的硫磺和一两重的金属。
这种种物质的价值加起来,也就几十元而已,然而,当我们把个体的人放到社会中去看,放到他的劳动、创造、奉献的过程看,人则可以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远远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思考:(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并说出理由。
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学案: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标要求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探究点一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2.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试判断:(1)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提示(1)×。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
议题: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被誉为新中国出发的地方。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来到这里,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解放全中国。
历史照鉴未来,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干部群众来到西柏坡纪念馆,感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谦虚谨慎、图强自律”的西柏坡精神,探访革命足迹,寻找前行力量。
在西柏坡,红色精神代代接力。
整治村貌、治理河道、打造农业生态观光园。
土地流转、园区打工,村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80后”大学生闫二鹏看准家乡的旅游业前景,经营旅馆、开设旅游网站,每年利润达四五十万元。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红色文化,让参观者更好地领悟西柏坡的历史和精神。
西柏坡人在柏坡岭上苦干实干,用热气腾腾的新生活,告慰老一辈,奋进新时代。
(1)西柏坡人的苦干实干,既成就了自己,也奉献了社会。
说一说劳动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2)请你就如何开展西柏坡精神教育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②苦干实干是劳动和奉献的生动诠释。
西柏坡人通过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创造了美好生活,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西柏坡人也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传承了红色精神,推动了当地脱贫和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价值。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导学案

威海四中高二政治(分层教学)导学案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前导学----初读目标,感知教材1、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 课标解读及学习评价:①通过材料和课本插图,学生能够归纳并说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通过目标评价1来评价;②通过名言,学生能够体会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关系,并概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通过目标评价2评价;③通过在相同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兄弟不同的人生比较,学生区分出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不同作用,并归纳出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表现,目标评价3评价;2、教学重难点: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温故知新: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课中导学----深入探究,领悟教材知识点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作为雇员,我打消了任何跳槽的冲动,更加勤奋工作,以求保住饭碗;涨工资、提职位之类不切实际的要求,暂时不用再提;坚决不发牢骚,相反在节庆日公司减少福利发放时,还高唱“发一些比不发强”的高调——这不仅是自我安慰,更是在严峻形势下的一种姿态。
其次是抓紧充电,业务少了,工作相对清闲了,看看以前想看没时间看的书,上上以前想上而没上的培训班,养足精神,以待来日。
看了这些话你有何感想?(2)课文第103页《漫画》——走不出自我的人思考:这样的人幸福吗?【目标评价1】“历史上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之为伟大的人物;为大都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这段话表明()A.劳动着并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是最幸福的人B.劳动着的人是伟大的人C.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大多数人的利益知识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想一想:科学家马祖光说:“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3: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的价值的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_______________,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_______________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_______________。
(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个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人的价值只能_______________。
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探究1:材料一“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之一。
“最美”洗脚妹刘丽,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可以六年来,她资助了逾百名贫困学生,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了这些孩子实现读书梦。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2: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习目标』——明确内容(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1.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2.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追求个性发展与社会统一的关系『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分钟,熟记下列内容,相互间检查)1.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何特征?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是什么(正确价值观的内涵)?『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一、填空巩固知识1.人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___________的根本途径。
2.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__________为个人提供了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_____________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____________,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应表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___________,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4.充分发挥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_______。
要有坚定的________,需要正确________的指引。
二、问题呈现知识1.如何创造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探究一: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正确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
2.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学习重点: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学习难点: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_________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_______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___________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_________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试判断:有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提示错误。
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若不加以利用,也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2.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_________、个人与________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___________。
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_________。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________价值观的指引。
请思考: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想就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吗?提示不会。
理想是一种意识,只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主观努力才可能转化为现实。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课《第3课时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及答案

第3课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习建议1.知道劳动和奉献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2.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条件,懂得青年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认识到有劳动和奉献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根本途径: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什么?3.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什么?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是什么?自主探究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客观条件必须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3.实现人生价值,并不是完全依靠个人奋斗。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释疑解惑】一.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从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看,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注意:实现人生的价值还需注意: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二课第三框、综合探究四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
2.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途径)、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学习目标】1.全面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需具备的主客观因素。
2. 通过本课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3.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的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这里主要阐释了为什么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共讲两点:(1)人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__________。
在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__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课本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的积极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___________。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价值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________中实现。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①只有正确处理_________与集体、________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____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_____________。
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价值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的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_______________。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_________自己能力的过程。
②个人素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素质、道德素质、_____________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__________信念,需要正确____________的指引。
综合探究四——坚定理想铸就辉煌1、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含义:(2)崇高理想的作用:2、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1)含义:(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________。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是________的。
(2)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________。
社会发展也离不开___________。
(3)只有在________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
(根本途径--立足实践)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主观条件)1、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5.(判断)(1)只有极少数天才人物才会出现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
()(2)能力卓越的人,都可以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
【探究案】一.质疑探究(总体要求:把握设问方向,梳理探究思路,科学运用原理,规范作答)探究一:春晚后,邰丽华没有做过一个商业广告,面对纷至沓来的广告,她一一婉拒,邰丽华说“舞者需要宁静的空间”。
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公益活动,不仅在艺术殿堂、剧场演出,她还挤出时间深入基层社区、山村、残疾人组织、校园、医院、福利机构乃至监狱进行公益慰问演出。
在邰丽华的倡导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以节俭下来的演出收入成立“我的梦”和谐基金。
她们不仅自立于社会,创造了财富,还在不断回报社会,为四川地震灾区、左权革命老区捐款296万元,为国际慈善项目捐款40万美元。
他们并不富有,但他们懂得以感恩之心为世界的和谐美好贡献一份热量。
结合邰丽华的事迹思考: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提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公益活动;在她的倡导下,成立“我的梦”和谐基金。
她们不仅自立于社会,创造了财富,还不断回报社会,为世界的和谐美好贡献一份热量。
”探究二:邰丽华说:我深深地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演员,没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没有艺术家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给我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是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托起了我们残疾人的梦想。
我国特殊艺术的成就,是华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邰丽华是成功者,但仅靠她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因为人的生存、发展、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探究三:邰丽华为了练习舞蹈中高难度的旋转动作,要重复上千次,直到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有时怕舞停下来的瞬间,懈怠的神经会让她放弃,此时,她就在心里对自己大喊:你要争气;邰丽华入神、传神的舞姿缘于她对舞蹈的理解,也跟她的学识和修养分不开。
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湖北美术学院的双学位;邰丽华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可以让盲人‘看’,聋哑人‘听’,肢体残疾的人‘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
邰丽华来说,人生就是一支最大的舞,不懈的努力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内心的召唤是激情澎湃的源泉。
邰丽华的成功,主观上具备了哪些条件?提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探究四: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持这种观点学生很多。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
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实现自身价值?11、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②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蚁族”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蚁族”群体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检测案】1.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
”该倡议体现了()①有价值的人生不考虑个人利益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011年3月,国务院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税征收,意在提醒富人的社会责任,财富不能成为私欲。
只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让财富体现社会价值才是享受财富的最高境界。
材料体现了( )①个人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关系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③贡献和索取是统一的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2011年浙江杭州二模)“我不仅承受过不理解,甚至承受过挫折,我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没有一天屈服过。
我总是想,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启示我们( )A.人生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 B.人生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4.十年来,美国富豪的慈善捐赠总额超过2 000亿美元,其中比尔•盖茨一人就捐赠466亿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捐了85%以上的个人财富约370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华慈善总会所获捐赠中,来自国内富豪们的不到15%。
此时,我们应该对国内富豪们强调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②物质贡献不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③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努力奉献社会的人才是幸福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他们辛勤的身影都有出现。
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6.下列诗句最能体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7.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