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文档资料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PART 1
日常对话中的语言现象
1
日常对话中的语言现象
01
在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语言现象 无处不在
02
无论是闲聊、讨 论,还是争辩、 说服,语言都是 我们的主要工具
03
我们用语言来表 达自己的观点, 感受和需求,同 时也通过语言来 理解他人
日常对话中的语言现象
口语化表达
日常对话中,我们更 倾向于使用口语化的 表达方式。这些表达 方式通常比较简单、 直接,容易被大家理 解。例如,"今天天 气不错","我很高兴 ",等等
络语言和翻译等
特殊语言现象
幽默语言
幽默语言是一种常见 的娱乐形式,它通过 戏谑、夸张、双关等 手法来达到娱乐和教 育的目的。例如,小 品、相声、喜剧等都 是以幽默语言为主要 表现形式
特殊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 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 种新型语言形式。它 包括一些特殊的词汇 、表达方式和语法结 构。例如,"99"、 "2333"等都是网络语 言的典型代表
书面语言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现象。 不同于日常对话的口语化表达,书
面语言更加正式、规范和精确
书面语言现象
修辞手法
在书面语言中,修辞手法是一种 常见的语言现象。通过使用比喻 、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我们 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和有 力。例如,"他的笑容像春天的 阳光一样温暖",通过比喻的手 法,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 笑容的温度
书面语言现象
语境理解
在阅读和理解书面语 言时,语境的理解非 常重要。上下文、文 化背景、作者的意图 等都可能影响我们对 文本的理解。例如, "龙"这个词在不同的 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 含义,可能代表一种 动物,也可能代表一 种文化象征
浅析网络中的英语新词-2019年文档

浅析网络中的英语新词4.1.3 语义方面语义方面,合成词的意义不是其构成两个或多个单词意思简单的叠加,往往有特殊的含义。
例如:egosurfing在互联网、数据库、出版物或研究论文中寻找自己的名字;get-rich-click通过网上投资或从事与网络有关的贸易来致富。
4 . 2 派生词派生词表现了词根和词缀的关系,这意味着新单词的形成是通过添加词缀到其他词或词素。
与合成词不同的是,派生是增加英语单词数量的一种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派生词缀可以进一步分为前缀和后缀。
学习词缀是增加词汇量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式。
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出现催生了许多新词缀和准词缀。
例如电脑和电子产品的流行普及催化了cyber-(网络的),Wiki-(维基)等的出现。
如:cyberbalkanization根据兴趣爱好将网民分成无数个小团体;cybervigilantism由网民采取的对网络罪犯的惩罚;cyberfiction网络小说;wikiality维基事实;wikification开放网络内容,允许多个使用者合作撰写。
5 . 特有的词汇变化除了以上讨论的复合构词法和派生构词法外,新的词语和表达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创造出来。
5 . 1 发明法(invention)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有的词汇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所以许多新字被创造出来迎合社会的发展。
在网络时代,人们用语活泼生动,更容易被人记住和使用。
例如DotCom(网络公司)。
其实我们也会把已有的词语添加新的意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发明创造。
就拿menu菜单来说,一说到menu,我们首先想到去饭店点餐,但是在网络中,它是指在电脑屏幕上以框架显示程序指令的清单。
5 . 2 混成法(blending)混成法是由两个单词通过连接第一个单词的开头部分和第二个单词的结尾部分或者是都取两个单词的开头部分所混合而成的新单词(胡壮麟,2007)。
例如:webzine网络杂志,它是取website的开头部分和magazine的结尾部分混合而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019)

叶蜚声、徐通锵
汉寿三中:海天翔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语言学范畴中,“语言”和 “说话”相同吗?它们区别在哪里?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交际工具”? 3、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
“语言”套语
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 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 品”,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之中。 2、人们的话语是无限的,话语的长 度也是无限的,而组成话语的词和组 合规则是有限的。 总之,每个人说话都必须使用这有限 的词语,必须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语 言规则。
;天使投资 风投 投资公司 / 天使投资 风投 投资公司 ;
封緤子居代侯 ”二子闻之 不可施刑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 岂敢以有求望邪 邹衍自齐往 其不可成亦明矣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自奉而西游秦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 安国行丞相事 至三公列 入言文帝 周殷反楚 今以毁去矣 侍上 止次曹阳二三月 而追尊谥淮南王为厉王 滑 稽鸱夷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定公朝晋昭公 武生延年及安国 於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 白圭显於中山 尽卖其车骑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克舍之 弘、汤深心疾黯 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 遭汉初定 及王恢设谋马邑 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其中则有神龟蛟 鼍 子成公郑立 以厚吴 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 ”高曰:“安可危也 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 红杳渺以眩湣兮 几尽故宋 侯伺 前行捕虏千四百人 秦拔赵之鄴九城 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乐章德 进退得齐焉 龟从 ”盎用种之计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 是为思王 河亶甲居相 攻赵贲 次孝公;晋使郤克於齐 不在此 高祖时天下新定 [标签:标题]汲黯字长孺 三年 与晋战雁门 而立微子於宋 操袖行事 代王谢 武安侯为太尉 魏公五十年卒 臣以为计
2019语言运用新题型示例

语言运用新题型示例1、你所在学校的校刊准备刊印一期以创新为主题的专刊,请你写一则刊首语。
要求:要用到比喻的手法;100字左右。
(6分)示例: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当你手捧着这一期校刊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激荡起无比的欣喜、激动和骄傲!看着大家写下的这些"创新"的生活场面,让我们看到一朵朵花儿在校园里绽放异彩。
那一篇篇创意满满的鲜活文章。
凝聚着希望,洋溢着幸福,昭示着未来…… (比喻手法2分,突出创新主体2分,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2分)2.阅读李商隐的《赠荷花》,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注释:诗歌首二句写世间的花和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花被供人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这两句总写花的幸和叶的不幸,以花叶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可贵的品质。
请你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把加粗的诗句扩展成一段富有理趣的话。
要求写出荷叶与荷花的相映成趣,100字左右。
示例:荷花在荷叶的臂弯里尽情吐露芬芳,如痴如醉;荷叶在荷花无私的荣光里尽情伸展卷曲,无拘无束。
它们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美在这自由的时空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花是叶的美梦,叶是花的温床,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构成了整个令人沉醉的苘塘。
3.学校开展“美丽校园,爱心公益”活动,倡导同学们收集饮料瓶,换钱做公益。
请在下面倡议书正文初稿的空白处补写语句。
要求: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字;注意内容贴切,语意完整,表达连贯。
(5分)夏日炎炎,饮料可口。
这种乱丢空瓶的行为,让校园成了一个大垃圾场。
我们向全校同学发起倡议:。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校园增添亮色,为社会奉献爱心。
示例:饮料空瓶呢?同学们随手把它们丢弃在校道旁、草丛中、教室里做自律爱人的标兵,做维护清洁的卫士,做社会公益的先锋【答出一处3分,两处5分;每处修辞恰当1分,内容贴切1分,表达连贯1分。
】4.仿照下面画横线的语句,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比较语言学论文:中英日常文化交流中的隐喻对比

比较语言学论文:中英日常文化交流中的隐喻对比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使用隐喻。
本文在介绍隐喻的定义、类型等基础上,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的隐喻现象,以期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中的隐喻及其内涵。
关键词:隐喻; 应用; 文化内涵;英国语言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说,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隐喻,不使用隐喻,我们就无法描绘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物,甚至无法连贯地说上三句话(詹蓓,2003)。
由此看来,隐喻之于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运用时都不自知。
隐喻是当下语言学研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体现不同事物在不同语境下的象征意义。
作为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隐喻在文学创作中也经常被使用到。
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1980),隐喻概念是语言构成的基础,它在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上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隐喻只是被狭隘地视为修辞学这样的边缘学科的研究对象(伍静,2019),因此,有关隐喻的传统理论和研究也仅仅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方法。
实际上,隐喻并非只是修辞那么简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语言学的转向和心灵哲学浪潮的出现,隐喻理论的研究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的关注(陈凯莹,2019)。
隐喻学研究的热潮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其代表人物就是乔治·莱考夫。
他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涉及到人类的概念系统以及对概念系统的认识,是人们思维、行为或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总之,隐喻渗透在日常交流和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简单讨论中英日常文化交流中的隐喻。
1、隐喻的概念1.1 、隐喻的定义隐喻又被称为“暗喻”,是文学创作经常使用到的语言修辞手法(周莉,2018)。
顾名思义,隐喻可以理解为隐含的、不明显的比喻,即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2019慕课答案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最新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选项:A:在本质是一致的B:有着根本区别C:有不大的差别D:基本一样答案:【有着根本区别】2、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A: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B: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C:语言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D:区分语言与言语使语言的研究精确了范围答案:【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3、问题:下列关于符号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随意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B:符号内容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具有物质性C:符号形式是内容所表达的意义D: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答案:【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4、问题:语言具有能产性是因为()选项:A:线条性与递归性B:渐变性与递归性C:双层性与任意性D:双层性与递归性答案:【双层性与递归性】5、问题: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是指()选项: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答案:【组合关系】6、问题:汉语中的“房子坏了”中“房子”一词可以用“道路、轮胎、衣服”替换,这几个词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组合关系B:对立关系C:聚合关系D:互补关系答案:【聚合关系】7、问题:下面不属于语言寒暄功能的是()选项:A:吃了吗B:你还好吧C:这是到哪里去呢D:你叫什么名字答案:【你叫什么名字】8、问题: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选项:A:语言B:文字C:体态语D:数学符号答案:【语言】9、问题: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选项:A:语言体系B:言语活动C:言语机制D:体态语系统答案:【体态语系统】10、问题: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选项:A:结构主义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转换生成语言学答案:【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护士对住院病人说:“我们该吃药了。
生活中错别调查报告

VS
发放方式
我们通过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向目标人群 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到500份有效答卷 。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和分析
数据统计
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错别字的类型、出现频率、原因等。
结果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错别字现象,其中以拼写错误和同音字混淆最为 常见。
了解语法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写作和编辑文本时,要注意遵循语 法规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注意校对和审核
校对文本
在完成文本后,应该仔细校对文本,检查是 否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可以多次 校对,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审核内容
对于重要文件或文章,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 进行审核,以确保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审 核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素养和专业
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生活中错别字现象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 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减少生活中的错别字现象,提高文字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
调查范围和方法
范围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广告牌、标语、网络聊天记录、邮件、短信、书 籍、杂志等。
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调查,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我们注重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尽可能涵盖不同的领域和群体。同时,我们也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05
CATALOGUE
结论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
01
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存在
由布龙菲尔德公式看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由布龙菲尔德公式看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作者:朱文静刘景霞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7期朱文静刘景霞内容摘要: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布龙菲尔德从行为主义和唯物主义机械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本文依据布龙菲尔德的刺激-反应理论,具体分析该理论在教学、广告语和交际语中的应用,由此辅助理解,增添学习者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到语言学不是空中楼阁,是生活中可感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刺激反应理论应用一.布龙菲尔德与其语言观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是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一度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代”。
他的著作《语言论》(Language)摒弃了内省(自我体验)的方法,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思想;另一个是美洲人类学、语言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工作模式。
前者涉及的是如何“科学定位”语言现象的理论问题,后者针对的是如何“科学处理”语言现象的实际问题。
[1]84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问题。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1]85“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布龙菲尔德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曾在《语言论》中写道:“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行为是因果序列的一部分,恰恰就和我们在物理和化学研究中所观察到的一样。
”[2]35田野调查中归纳论证的方法对布龙菲尔德的影响也很深远,“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结构模式和结构内容,研究者对此不能做出任何歪曲”[1]88,由此,布龙菲尔德认为任何的语言研究都应建立在对现实的客观的描写之上且需要得到实证。
二.刺激反应理论及结论为探究言语行为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举了一个经典案例:“假设杰克和琪儿正沿着一条小路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用语
“我”不叫“我”,叫“偶” “不错”不叫“不错” 叫“8错” “去死”不叫“去死”,叫“74” “亲亲你”叫“771” “抱抱你”叫“881” 气死我了——7456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祝你快乐”不叫“祝你快乐”,叫“猪你快乐” “晕倒” ——“……ing”、“额……”
误。
例如:“欢迎新老小朋友
入学”,我们就搞不懂是 欢迎“新的老小朋友”还 是欢迎“新老 小朋友”。 这样用语就不规范了,而 且很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书面语我们必须做
到严谨,在双方都明白环 境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采 取口头语。
还有一些字,由于现在的人贪图方便
快捷,把原有的字直接做了改变,例 如:餐,善,这些字都没有得到认可, 随便乱用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对孩子 的学习造成障碍,甚至会对汉字的形 象产生不良影响。
街 头 错 别 字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日常用语也
随之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其中有好的 值得肯定的词,也鱼龙混杂着一些糟粕。
有很多。
3.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普及,网络用语也
应运而生。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会犯歧义的错
网络新词,生生不息
新词语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反映。作为社会变化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新词语凸显 了社会生活中“动”的一面,也凸显了语言的动态变化。
如今,网络上产生的新词语不再局 “被”,一个寻常的字,却在2019
限于带着游戏、戏谑色彩的“斑
年揭晓的“汉语盘点2009——用一
竹”、“囧”、“槑”、“雷人”, 个字、一个词描述中国与世界”活
使用。它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单纯的
被动意义,传递出公众对“强加于
人”的某些现象、做法的不认同,
是他们对自我权利的吁求。
注意!!!
• 无论是昙花一现,或是对词汇的正常读音
和规范写法、用法造成冲击,一些词汇让 人费解,抑或进入汉语常用词库,在社会 变迁中,年度新词语无疑是一部草根绘就 的碎语编年史。
网络用语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 虎虎),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因保留了汉语的押 韵、简洁而被网民认可。
• 不可否认,“中式英语”给中
西语言文化交流造成诸多障碍, 但它也为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 式打开了一扇窗,并将更多的 中国语言文化元素注入世界多 元文化之中。
接向传统媒体植入。
被增长”、“被满意”、“被捐
款”、“被代表”、“被就 业”……这一系列的“被××”频繁 出现,以至于人们不由得惊呼, “被时代”的到来。
在现代汉语中,“被”字的基本用
法是与及物动词搭配,表示被动的 意义。新兴的“被××”打破了传 统,发生了异变,可以跟不及物动 词、名词、形容词和及物动词搭配
• 学者李宇明认为,有无可能把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 语言、文字都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规范的语言是
文化传统得以维系、传承的重要基础。当然,语 言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当下,语言生活生机勃勃。网络语言潮起潮涨, 挑战常人的接受度;影视方言风生水起,拨动凡 人心中的亲近感;民间隐语若隐若现,提醒人们 对非主流的言语习俗的关注……作为一个开放的 动态系统,语言,需要吐故纳新的气魄,也需要 严谨规范的操作。和谐的生活应由和谐的语言来 承载,既兼顾主体性与多样性,又兼顾沟通和保 护。
广告用语
• 有些广告采用自相矛盾的说法来吸引观众
眼球。“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 金”,着确实可以带来轰动效应,但句子 确实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这种言语在社会 上大力推广的话,社会可真的乱套了,我 认为这种现象是不能提倡的。
广告用语
有些商家为了私人利益,乱改
成语,如“默默无蚊”“钱途
无量”……我们乍一看会觉得 很有创造力,甚至给我们带来 乐趣,可是这种不规范的现象 在社会上却会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很容易被误导,成人时间 久了可能也会忘记原来的写法, 这种不规范的词语也是对中华 几千年文明的亵渎,肆意蔓延 的话,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 位可能也会受影响。
这些网络用语在网友中间正在盛行。看似
这些用语都是不规范的,但我们也不能采 取完全抵制的方式,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 包容的态度,既然这些用语都已经被广泛 采用,想要阻止它们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 的。只要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经得 住时间的考验,不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 响,我们完全可以接受它们的存在。但是 在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国际交流方面,一 定要注意措辞严谨准确。
• 2009年,某网站发起
了“2009十大中式英 语榜”。逾七成网友 对中式英语投赞成票, 并认为“中国式英文 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 相传,说不定有一天, 老外也这样说呢!”
中式英语
•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荣登
榜首,成为网民心中中最富汉
语韵味的中式英语。其他如:
更有一些恶搞的人随意改
动诗句,“昨夜大风刮大 树,独上高楼,站都站不 住,衣带太宽不缩水,为 依笑得没法睡”。对于这 种胡乱篡改诗句的现象, 我们应该极力抵制,因为 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不尊重 和糟蹋,是在自毁中华民 族形象。
“中式英语”,有无前途
• 以往,中国人对待
“中式英语”是一种 否定的态度。然而近 年,随着“中式英 语”“墙内开花墙外 香”,西方人的解读 和追捧无疑影响了一 部分中国人对“中式 英语”原有的情结, 开始挖掘其积极的一 面。
也不再仅仅是满足具有网络传播特
动中,当选为年度国内字。
点的“沙发”、“楼主”之类。无 论是“躲猫猫”、“楼脆脆”、 “寂寞常”,还是“被就业”、 “钓鱼执法”、“开胸验肺”,或 是“微博”、“给力”、“蒜你 狠”、“豆你玩”、“西毕生”, 无不是各种社会矛盾、思想理念的 显现、纠结、碰撞。
网络词语直接与社会生活融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