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西方社会学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题2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题2

西方社会学理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出现了三个主要动向,它们是:微观—宏观的整合、(能动性—结构的整合)、理论的综合。

P11 2、孔德把社会学基本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学静力学,二是(社会动力学)。

3、涂尔干把初民社会划分为简单的单环节社会、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和(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P42 4、帕森斯的“单元行动”包含四个要素,一是行动者,二是目的,三是情景,四是(规范限定)。

P170 5、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论的基本概念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报酬)。

P223 6、功能主义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相对应的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后实证主义)。

P332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理论崇尚实用主义传统的国家是【、社会学理论崇尚实用主义传统的国家是【 】P8-10 A.英国英国 B.法国法国 C.德国德国 D.美国2、下列不属于社会契约论代表人物有【、下列不属于社会契约论代表人物有【 】P3 A.霍布士霍布士 B.孟德斯鸠 C.洛克洛克 D.卢梭卢梭3、下列有关“机械团结”论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机械团结”论述正确的是【 】P45 A. 机械团结这一概念是帕克提出来的机械团结这一概念是帕克提出来的 B. 机械团结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 C.现代发达社会的团结形式为机械团结现代发达社会的团结形式为机械团结 D.机械团结是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的基础上的机械团结是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的基础上的4、“感受”隶属狄尔泰“理解”概念的等级是【“感受”隶属狄尔泰“理解”概念的等级是【 】P74 A. 1 B. 2 C.3 D.4 5、狄尔泰把从个人自身内部世界出发去观察社会“最后现实”的方法称为【、狄尔泰把从个人自身内部世界出发去观察社会“最后现实”的方法称为【 】P71 A. 理解 B. 解释解释 C.实证方法实证方法 D.主观主观6、按照斯宾塞观点,整个世界由无机领域、有机领域和超机领域组成,下列属于超机领域的是【的是【 】P31 A.物理学方面物理学方面B.生物学方面生物学方面C.心理学方面心理学方面D.社会学方面 7、主张用“文化科学”而非“精神科学”称谓社会科学的学者是【、主张用“文化科学”而非“精神科学”称谓社会科学的学者是【 】P78 A.李凯尔特 B.狄尔泰狄尔泰 C.布劳布劳 D.科塞科塞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三个主要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动向中,欧洲社会学家主要侧重于【侧重于【 】P327 A.微观—宏观整合微观—宏观整合B. 能动性—结构的整合C. 理论的综合理论的综合D.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9、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秩序形成原因是【、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秩序形成原因是【 】P48 A.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竞争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竞争 B.国家国家 C.家庭家庭 D.常态社会分工 10、提出“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提出“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 】P134 A.韦伯韦伯 B.帕森斯帕森斯 C.曼海姆 D.涂尔干涂尔干 11、被誉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家是【、被誉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家是【 】P181 A.默顿 B.帕森斯帕森斯 C.达伦多夫达伦多夫 D.孔德孔德 12、布鲁默建构其理论的核心是米德的【、布鲁默建构其理论的核心是米德的【 】P254 A.心智心智 B.自我 C.社会社会 D.社会行动社会行动 13、提出“唯意志的行动论”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其作者是【次综合,其作者是【 】P168 A.科塞科塞B.帕森斯C.默顿默顿D.狄尔泰狄尔泰 14、“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的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这是霍曼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这是霍曼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 】P227 A.攻击-赞同命题赞同命题 B.价值命题价值命题 C.成功命题成功命题 D.理性命题 15、布劳提出了四种媒介性社会价值,布劳提出了四种媒介性社会价值,其中可以运用权威的媒介,其中可以运用权威的媒介,其中可以运用权威的媒介,并大规模追逐集体目标的并大规模追逐集体目标的组织的媒介的是【组织的媒介的是【 】P236 A.个别性的价值个别性的价值 B.社会贡献和成就的普遍性标准社会贡献和成就的普遍性标准C.合法的价值D.反对的理想反对的理想16、受西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启发而被科塞提出的社会冲突类型是【社会冲突类型是【 】P210 A.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B.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C.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D.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意识形态下的冲突 17、个人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个人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并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并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具有一种从一群处于协作之中的人那里获得多重自身自我形象的能力,米德认为这类人的自我处于【人那里获得多重自身自我形象的能力,米德认为这类人的自我处于【 】P249 A.概化阶段概化阶段 B.游戏阶段 C.玩耍阶段玩耍阶段 D.各阶段都存在各阶段都存在 18、可以通过有效的惩罚措施限制一些社会行动,同时为另外一些行动提供便利的社会资本是【是【 】P433 A.义务与期望义务与期望 B.信息网络信息网络 C.社会规范 D.权威关系权威关系 19、亚历山大认为社会行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集体性结构环境之中,而行动的外部环境则是指【指【 】P336 A.人格系统人格系统B.文化系统文化系统C.社会系统D.个性系统个性系统 20、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社会学家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P442 A.哈贝马斯哈贝马斯 B.柯林斯 C.布迪厄布迪厄 D.帕森斯帕森斯三、多项选择题 1、韦伯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 A.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立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 C.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矛盾 D.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E.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2、孔德提出了科学等级体系理论,反映由低到高的有序等级体系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P21 A.实证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B.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C.数学→生物学→实证社会学D.实证社会学→数学→生物学实证社会学→数学→生物学E. 形而上学阶段→神学阶段→实证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神学阶段→实证阶段3、达伦多夫认为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包括【、达伦多夫认为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包括【 】P203-204 A.社团的重叠程度B.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C.冲突的调节冲突的调节D.社会流动性程度E.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4、下列描述是加芬克尔对“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解释的有【、下列描述是加芬克尔对“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解释的有【 】P306 A.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B.社会的“秩序”的基础,如果有的话,也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C.发达社会是通过其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来实现秩序的发达社会是通过其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来实现秩序的D.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E.社会秩序的基础归结为“集体良心”和“集体意识”社会秩序的基础归结为“集体良心”和“集体意识”5、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P432 A.社会组织B.义务与期望C.社会规范D.权威关系E.信息网络四、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一切行为方式,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的都叫社会事实。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A.孔德B.阿隆C.霍曼斯D.蒂里阿基安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B.运用象征符号C.解决象征符号D.创造象征符号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A.目标群体B.参照群体C.功能群体D.利益群体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A.符号B.利益C.情境D.价值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A.布卢默B.托马斯C.米尔斯D.米德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A.柯林斯B.达伦多夫C.李普塞特D.马尔库塞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A.利奥塔B.詹姆逊C.托夫勒D.贝尔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B.符号C.身份D.阶层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B.文化系统C.社会系统D.人类行为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B.社会现象C.社会知识D.社会常识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A.布劳B.霍曼斯C.卢曼D.帕森斯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A.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杜尔克姆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A.教育B.军事C.政治D.科技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A.社会分化B.社会整合C.社会系统D.越轨行为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A.实证的B.可操作的C.间接观察D.非实证的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A.合作B.竞争C.和解D.自我约束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A.剧本期望B.剧情C.剧组D.印象管理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C.李普塞特D.科塞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A.科塞B.柯林斯C.达伦多夫D.李普塞特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七章 柯林斯的仪式互动链理论【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七章 柯林斯的仪式互动链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七章 柯林斯的仪式互动链理论一、名词解释互动仪式链(北京大学2017年研)答:互动仪式链是柯林斯提出的,是指宏观过程来自于互动网络关系的发展,来自于局部机遇所形成的链条关系。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宏观水平现象最终是在个人之间,由微观的相遇来创造并维持的。

从本质上来说,宏观的和长期的社会结构是由“互动仪式”而建立起来的。

“互动仪式”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它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的形式而组合起来,宛如一条“链”,即“互动仪式链”。

这一互动链在时间上经由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不断接触而延伸,从而形成了互动的结构;这种微观的互动链形成了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并使微观社会学在解释宏观社会结构的性质和动力机制两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1.简述柯林斯对社会组织的分析。

答:柯林斯认为组织分析对冲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和分层是日常生活中互动的基础,也是反抗与控制的主要武器。

柯林斯将组织看成人际影响的网络和利益冲突的场所,是体现人们在际遇中运用资源并形成关系结社构的重要社会系统。

从微观过程出发,论述了宏观的组织控制、组织管理和组织结构问题。

(1)在组织控制过程方面①对社会组织模式的控制程度与个体间的强制资源、物质资源及符号资源集中的程度成正比。

②社会组织模式中的控制形式是资源类型的函数,这些资源集中于想控制他人的个人手中。

③越是通过运用强制资源来谋求控制,受这些资源操纵的对象就越趋向:a.逃避;b.如果不能逃脱则反击;c.如果上述不可能,以及存在物质刺激,则服从;d.如不存在物质刺激,则消极服从。

④越是通过运用物质资源来谋求控制,受物质刺激操纵的对象就越容易:a.产生渴望获得的倾向;b.采取谋求私利的策略。

⑤越是通过运用符号资源来谋求控制,这一资源所操纵的对象越可能:a.接受价值观和信仰的灌输;b.成为同质体的新成员;c.努力促成组织内的接触;d.努力阻止跨组织的接触;e.参加仪式活动,特别是交换仪式;由于服从而被赏以晋升。

《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PPT

《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PPT
•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 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021/8/28
6
主要参考书目
•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2 • 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年版 • 布赖恩·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
• 变量(variable):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 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则叫做常 量。
• 陈述(statement):按照一定方式将概念联结起来。 说明概念所指称的事件相互联系的方式,同时解释 事件应该如何以及为什么相互联系。如命题或假设。
•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 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于晓、唐少 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 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夏光、 戴盛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 [英]吉拉德·德朗蒂《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李康
2021/8/28
8
主要参考书目
•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
•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年版
•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 格式(format):按照一定方式将陈述组合起来。 四种基本格式:思辨的框架、分析的框架、命题的 框架和建模框架。

《西方社会学理论(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11、互动仪式链的提出者是【】A. 柯林斯B. 库利C. 达伦多夫D. 李普塞特正确答案:A2. 15、社会交换论认为,最具特殊性的交换资源是【】A. 金钱B. 信息C. 爱D. 地位正确答案:C3. 19、下面哪一种宗教表现为入世禁欲主义【】A. 新教B. 天主教C. 儒教D. 佛教正确答案:A4. 2、一般认为,社会学创立于【】A. 1840年B. 1839年C. 1848年D. 1789年正确答案:B5. 13、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最普遍性的交换资源是【】A. 金钱B. 信息C. 爱D. 地位正确答案:B6. 16、帕森斯提出了AGIL公式中,A代表【】A. 目标获取B. 整合C. 适应D. 模式维护正确答案:C7. 6、“形式社会学”的理论的提出者是【】A. 帕累托B. 涂尔干C. 帕森斯D. 齐美尔正确答案:D8. 1、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的是【】A. 唯名论B. 唯实论C. 功能冲突D. 冲突论正确答案:A9. 3、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研究准则的著作是【】A. 《论法的精神》B.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C. 《社会体系》D. 《社会过程》正确答案:B10. 18、下面哪一种宗教表现为出世禁欲主义【】A. 新教B. 天主教C. 儒教D. 佛教正确答案:B11. 10、科塞论述的冲突的功能,即是冲突的【】A. 负面功能B. 消极功能C. 反功能D. 正面功能正确答案:D12. 14、“镜中我”的概念是由下面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A. 托马斯B. 米德C. 布鲁默D. 库利正确答案:D13. 12、修改了经济学第一原理的社会学家是【】A. 米德B. 库利C. 布劳D. 霍曼斯正确答案:D14. 5、默顿提出的理论是【】A. 功能系统【帕森斯】B. 中层理论C. 社会整合均衡【帕森斯】D. 一般系统方法正确答案:B15. 7、布劳认为共同价值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对象是【】A. 直接交换B. 社会结构C. 社会交换D. 间接交换正确答案:D16. 17、《文化模式》一书的作者是【】A. 本尼迪克特B. 米德C. 马林诺夫斯基D. 斯莫尔正确答案:A17. 9、社会冲突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 科塞B. 齐美尔C. 帕森斯D. 达伦多夫正确答案:A18. 20、对社会角色的研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A. 林德B. 玛格里特·米德C. 孔德D. 斯宾塞正确答案:B19. 8、舒茨分析的对象是生活世界的【】A. 客观现实B. 主观意义C. 表演互动论D. 镜中自我正确答案:B20. 4、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活的有机体的是【】A. 冲突理论B. 社会唯名论C. 社会唯实论D. 功能主义正确答案:D《西方社会学理论(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八章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十八章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是从个体的角度来阐释冲突的,他的理论根源于互 动论、现象学和俗民方法学。与此同时,他还通过互动仪 式链、分层体系等概念,把冲突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
柯林斯指出,冲突不可避免地是由诸如财富、权力、声望 及其他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所引起的。人们总是力争最大限 度地提高自己所占有的稀缺资源的数量。

第 三 节
互动仪式包括下列一些因素: 1、至少有两人面对面的互动所构成的群体; 2、他们关注共同的目标或行动; 3、他们具有共同的情绪或情感; 4、彼此的关注点和共享的情绪有积累性强化特征; 5、有阻止外来者的屏障。 互动仪式的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们是以“文化资本”或他们所具有的资源在彼此相遇 中展开互动的。 第二,人们在互动中带有某种动机或“情感能量”,而这种动 机或情感能量与他们所占有的文化资本有关的,同时还与他们在 互动中具有的权力、威望或地位有关。 第三,个体对互动场景的关注,如在互动场景中的人数,他人 的资源,在互动中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数量,互动中社会内容、礼 节和实情,以及人们在互动中情感的增进和文化资本的提升。

一 节
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
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

一 节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关系
柯林斯在其《论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一文中,试图从微观 分析着手,寻求社会学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统一性,即 社会结构研究的“微观转变策略”。
柯林斯反对割裂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认为两者之间是统一的, 对社会结构的研究不但要从宏观过程去解释,更要从微观过程 去理解。因为社会结构要素包括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次, 而宏观结构视为微观际遇在时间和空间的积累。


情景社会分层理论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学时)(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研究天文现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化学,研究化学现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最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前四种科学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成为独立的学问,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尚未进入实证阶段,成为真正的科学。

孔德把这门科学最初命名为“物理社会学”,后来改名为社会学。

(二)社会秩序论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它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

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变迁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孔德根据他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度阶段、工业阶段。

智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思考题】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学时)(一)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宇宙间一切都在进化,上至天体的形成,下至物种、人种的起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领域到人类社会,均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复习

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复习

一、人物介绍(时代、国家、代表作、理论)1、孔德(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人称“社会学之父”。

代表作《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哲学教程》。

理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2、斯宾塞(1820-1903英国),西方社会学史上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第一部《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综合哲学》。

理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3、涂尔干(1858—1917法国),是法国任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是西方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理论:社会分工、社会系统、自杀论。

4、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代表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理论: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的合理化、统治类型与科层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5、帕森斯(1902-1979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他前期倡导一种“唯意志的行动论”,以《社会行动的结构》为代表作,后期转向了强调系统整体论的(抽象)功能主义学说,主张“大理论”。

发表和完善了功能分析方法,还对社会进化作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6、默顿(1910-2003美国)他与帕森斯并称为功能主义论的“巨子”,被称为“经验功能主义者”。

代表作:《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理论: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强调经验实在性,倡导“中层理论”。

7、科塞(1913年生于德国柏林,后避难到法国,又移居到美国)代表作《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

理论:功能冲突理论8、达伦多夫(1929年生于德国汉堡)。

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代表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社会冲突理论探讨》《新自由》理论:辩证冲突论9、布劳(1918年生于奥地利,后移居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贱民”的体验 Siu-song男护士谈到:感染SARS(对我来说)最糟糕的事 情不是最痛苦,而是我的家庭经历了很多的歧视,我生病时。 当我的姐姐告诉她的老板,我已经感染SARS,我无法相信, 在冒着我的生命去帮助别人,我的家人最终被歧视。每次我 听到人们谈论他们如何支持卫生工作者我感觉不舒服,他们 对待我们像麻风病人或怪物
微观
宏观
主要理论
(一)、互动仪式链 (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机制:高度的相互关注 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是一致的,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兴奋 的神经系统与身体的有规律的带动相协调一致、由这种“身心”集合“,形成了 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带来了情感能量,感到了信心 ,热忱。 互动仪式(IR)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的关注对 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 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 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 此知道了关注的的焦点 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参与者的体验
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 2、个体的情感能量【EE】: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满腔热忱 的感觉 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使成员感到自 己与集体相关。(涂尔干所说的神圣物) 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的符号。
IRC是一个动机模型,它把个体从一种情景拉到和推到另一个 情境,它受市场式机制的驱动,这一机制表明拥有社会资源— —他们的EE和以前的IRC中积累的成员身份符号(或文化资 本)——的每个参与者,如何与他们相遇时将会发生什么类型 的IR的基础。每个IR达到的情感强度的相对程度,自热地会与 那些人的社会视阈之内的其他IRs做比较,把每人吸引到他们 感到会有更多的情感性的社会情景之中,而远离只有较低的情 感吸力或情感上厌恶的其他活动。
2003年7月1日,由于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不顾民意反对,为顺应北京之意, 强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导致当日50万香港人上街大游行,要求董建华下台, 并撤销第二十三条立法。 随后,9月,惊愕于香港人民对该法的强烈反应,董建 华召开新闻发布会,语重心长的说道:”香港市民的游 行,给了我好大的震撼“,并宣布撤销对二十三条的立 法,暂时搁置。 行政长官董建华、政务司长曾荫权和保安局长叶刘淑 仪,虽然一再保证第二十三条立法不会减损港人目前享 有的言论出版自由,特区政府就是不敢轻易提供白纸草 案。
理论引用——《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移动 四、
社交媒体互动传播研究——微博、微信》 大学 韩璐 2014年6月 兰州
微博构成互动仪式的要素: 1、微博中有“关注”“评论”“转发”“私信”等功能,已经 使用户之间有充分的条件完成彼此之间的“关注”和“影响”
2、 微博的“私信”功能,彼此交流的两个用户其互动是私密 的,对其他局外人“设限” 3.、 微博上对某一公共事件产生“聚焦”。(明星微博——文 章、陈赫、“监狱风云”。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 4 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每位用户都可以与自己的粉丝分享 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能力,同时也会获得粉丝的评论和转发。
M.A., Psych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1964 1969 Ph. 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5-1994 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四种社会学理论传统》
共同关注的
非典是一个新的病毒,没有已知的治疗和不可预知的方式。 共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SARS受害者的每天对新增病人 更新的(有时是每小时) 统计数据,以及在疾病传播的信息。
情绪分享
1、媒体带来的 正面影响
香港政府最初不愿给出关于SARS在哪里被发现的细 节。 四个电脑爱好者建立了一个网站给了SARS确诊和 疑似病例的居住地址。该网站收到了五百万的点击量, 最终政府做出让步。同时,报纸公布的每日图表和数据列 SARS出现的地方、SARS病情的发展香港居民可以清楚 地看到分散在整个港岛
(四)功能主义:是一种系统化的,目的在于说明社会是如 何运作的基本理论;有关相互关联结构的系统化理论, (五)冲突论:冲突不是社会生活的原本情况,不是所有人 都对立的霍布斯战争,而是社会团结的分析上的衍生物。也 就是说,若无社会仪式的机制,有效冲突实际是不可能的。
研究领域
1社会学的研究应该从微观到宏观的一切社会现象,但微观现象是基础,宏观 过程是由微观过程构成的。
兰德尔 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
注:文本框可根据需求改变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目录
人物介绍
理论来源
代表性 著作理论的应用 Nhomakorabea一、
人物简介
兰德尔· 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美国当 代著名社会学家,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他曾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校任 教。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冲突、社 会分层、文化、宗教和情感等。其他论著有《冲突社 会学:关于一门解释性的科学》、《文凭社会:教育 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和《哲学社 会学:一种全球知识分子变迁理论》等。
born Knoxville, Tennessee
A.B. Harvard College 1963
2008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 《暴力: 一种微社会学理论》
1941
二、
学术理论史
(一)、涂尔干
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提供了一种说明团结和 共有的符号是如何在小群体中通过互动而产生的模型。
2、观点:生活的功利性、经济性方面不是根本的,它取决于前 契约性团结,个体意识是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即个体因素通过 外部因素被社会化,把社会体验内化 。 (二)、韦伯
以权力、财富、声望三个唯独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其理 论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
(三)、微观理论 戈夫曼:互动仪式,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 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 符号。通过说明仪式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扩展了仪式的应用, 提出了前台/后台模型 布劳: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社会交换 产生道德感、责任和感激。社会规范禁止个体们通过损害集体共同 利益而获取自我利益的行动 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说明了人类内在有限的 认知能力,并且说明了人们通过一贯性的运用实践来建构惯常的社 会秩序 (破坏性实验) 迫使人们进入情境中,使人们默默的接受 事情在语境中的含义和反思
3、政治变革: “非典”证实了许多香港人的最糟糕的恐惧 关于共产党 对疾病信息发布的保密 媒体也具有重要意义非典期间,因为香港人与大陆媒体的 同行不同,香港的媒体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不受共产党的控 制,这些香港媒体它能够监视政府, 并提出建议补救措施, 简而言之,媒体不是由政府起草的,而是通过社会媒体去达 到控制公共关系的目的。
4、社区也很重要的仪式命运的集体生活
Hong Kong SARS crisis ‘‘efface work’’ - the activity of wearing a mask in public places (戴着面具活动在 公共场所 )
EE (情感能量的体现)
1、香港特首董建华,早期宣布“我们政府部长们相信我们(香 港人)将赢得战争” 2、香港首屈一指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组织“保护行 动”“四面楚歌”为医务人员筹集资金。资金会为志愿者使 用,因SARS牺牲的人,他们的身体埋在浩园。 3、disease-as-war (疾病战争的语言) ,是政府和媒体在 疫情爆发期间广泛使用的术语,用来描述医务人员去世试图保 护别人。 4、记忆:为牺牲的人立青铜半身像,有名无实的奖学金,纪念 活动,香港人现在回忆死者卫生工作者。 5、香港人强烈批评自己的政府,他们认为政府无能,他们并不
1998 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 A Global Theory of Intellectual Change 《哲学社会学》
2004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互动仪式链》
1975 Conflict Sociology: Toward an Explanatory Science《冲突社会学》 1979 The Credential Society: An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文凭社会》
互动仪式市场
在互动中,人们对时间、能力、符号资本和其他他们能应用的 资源进行估计,然后选择哪些能够最大程度的增进他们感情利 益的方式。 符号资本:除了情感能量这种资本,人们所拥有符号资本,是 关键的资源。符号资本(文化水平,社交技巧) 双方的资本 匹配程度。如果双方符号资本不对等,很难获得良好的体验过 程。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情感共享。
SARS产生了一个社区
一、社区的形成(群体的形成) 1、陷入同一个困境,人们相信自己的命运与他人相关
2、情绪的感染(SARS带来的恐惧和焦虑)
3、危机意识和道德感 四月 ,淘大花园感染率升高,催化了居民的恐惧情绪, 五月下旬,爆发在沙田袁列克庄园的11个居民,包括一个四 个月大的婴儿,被感染; 屯门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出现感染,死亡。
情感能量(EE)
不是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是一种长期的 情感体验积累, 它可以在人们长期的互动活动中永续流传 和联通。当短暂的情绪进而转化为一种长期永久的情感能 量,情感能量在群体成员间的传递,增强了成员间的认同 和认可,进一步成为了成员团结的另据力量。这种群体归 属感,或者群体团结感就是情感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