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_1
哥白尼的故事50字

哥白尼的故事50字哥白尼的故事。
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科学真理。
哥白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了日心说,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科学突破。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才能开创新的科学时代。
哥白尼出生在波兰的托伦城,他从小就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古希腊的天文学著作,深受启发。
他开始怀疑传统的地心说,认为日心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这一观点在当时是极具争议的,因为它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和传统的学术观点。
哥白尼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开始了长达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最终,他在《天体运行论》中系统阐述了日心说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概念。
这一理论的提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开启了现代天文学的大门。
哥白尼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在当时,哥白尼的理论受到了强烈的反对和指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要有勇气挑战传统,勇于创新,才能取得科学上的突破。
哥白尼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观测和研究,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科学道路上,我们也需要如此,不能轻言放弃,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今天,哥白尼的故事仍然激励着我们。
我们要学习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挑战自己,勇于创新。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哥白尼的故事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成就激励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爱好者。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科学真理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道路,但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让我们铭记哥白尼的故事,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哥白尼

哥白尼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哥白尼”名字的原意表示“谦卑”,反映了他的性格。
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
10岁时父死于瘟疫,由舅父瓦琴洛德主教抚养。
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发生兴趣,曾帮助老师做过日晷和随同观察星空。
诗人卡里马赫对他说:“数学和观测是天文学家的两个法宝”,这话对他影响很深,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学术传统。
哥白尼从18岁到33岁,就读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绘画和天文学等。
克拉科夫大学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最早,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经院哲学两派学生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在进步的天文学教授勃鲁采夫斯基的影响下,哥白尼对天文、数学和观测技巧发生极大兴趣,学习越深入,发现托勒密体系存在的问题越多。
在意大利时,他访问过手工业24岁时,他和诺法拉共同观测1497年3月9日月掩星(金牛座),这种现象是托勒密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为了改革陈腐的天文学体系,哥白尼一方面努力吸取古希腊学者们各种著作中的精华。
继承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和同代人的讨论中探索新的真理。
哥白尼选择的天文学课题,正好是当时科学要摆脱经院哲学统治的突破口。
天文学这一最古老的学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而且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这些模型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大学教授们所讲的托勒密地心体系,虽然建筑在人们的感官证据之上,又合乎《圣经》的古训,但哥白尼说:“人们总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一种偏见”。
1512年,他定居在弗龙堡作为教堂僧正,以箭楼为宿舍,以平台作为天文台,进行了三十年的潜心研究。
1514年教皇里奥十世曾约请哥白尼及各国天文学家助修历,哥白尼拒绝说:“必须先完成对月亮和太阳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修改历法”。
为了使自己的新学说符合客观实际,他一方面制造了三弧仪(标出天体距离)、象限(测定太阳方位)等简陋仪器,坚持观测,甚至1519~1520战争期间也不例外。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3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讲义沪科版-完结

(2)从 2、3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C_______ (填猜 想前的字母),结论是_摆__球__摆__动__1_次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与__摆__角__无__关_;
(3)由__3_、__4_____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A.
5. 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
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
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B )
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
6. 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 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的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 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 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 最合理的是( D )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 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 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 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 的高度
7.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 箭,成功将第 16 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中国 卫星导航中心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 5 颗同 步静止轨道卫星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关于北斗 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1. 下 列 说 法 中 , 关 于 科 学 探 究 的 表 述 不 正 确 的 是 (C )
A.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B.制订的探究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C.物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唯一方法 D.交流与合作能避免个人看法的片面性
1相对性原理在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相对性原理在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物理学中,在相对性运动问题上的核心原理是相对性原理,这一点无论对于经典力学还是相对论都成立。
相对性原理,即物理规律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或者称之为物理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协变性。
因为相对性运动的问题并不是新问题,现代物理学从其建立时起就关涉到这个问题。
或者换一种说法仅仅就相对性原理本身的内容而言在不同时期看不出显著的差别,因为看单一原理的表述还不能体现出其具体意义,还要看其在具体理论或观念中怎样体现。
比如在狭义相对论中,相对性原理被设定为一基本原理,但如果仅仅看这样一原理似乎还并不能从中看出狭义相对论的一些基础观念与经典力学的基础观念有什么区别。
因为真正为两者带来差异的是相对性原理与谁相结合,如果设定时间的绝对性,那么则对应经典力学的内容。
但如果设定光速的绝对性以及时空均质性,那么相对性原理与之结合则意味着新的不同于牛顿体系的理论框架。
所以爱因斯坦说狭义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区别并不在相对性原理,而在于狭义相对论对真空中光速不变性假设的引入。
今天人们认识到,相对性原理是最重要的对称性原理之一。
而20 世纪最重要的规范对称性便是受相对论中相对性原理的变换不变性启示并经由量子力学的发展逐渐发展而来的。
1.力学相对性原理及其价值1.1哥白尼的观点哥白尼在其著作《天球运行论》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讲道:“当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时,船员们会觉得自己与船上的东西都没有动,而外面的一切都在运动,这其实只是反映了船本身的运动罢了。
同样,当地球运行时,地球上的人会觉得整个宇宙都在旋转。
那么,云和空中其他漂浮物以及上升和下落的物体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只需要说,不仅地球和与之相连接的水有这种运动,而且大部分气以及与地球以同样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东西也有这种运动。
这或是因为靠近地面的气混合了土或水,从而遵循着与地球一样的本性;或是因为这部分气靠近地球而又不受阻碍,所以从不断旋转的地球那里获得了运动。
哥白尼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
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哥白尼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
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
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
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1519年,条顿骑士团来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僧侣全给吓跑了,而他却勇敢的组织和领导了奥尔兹丁城的人民奋勇反击侵略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哥白尼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天文学的研究上。
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
1525年,哥白尼原来的女管家安娜衷心爱上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来到了被教会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身边。
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和帮助,才使得《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
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
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
在德国的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英国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才更加的稳固。
从后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它没有边界,没有形状,因而也就没有中心。
虽然哥白尼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完全正确的是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他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哥白尼的故事.

哥白尼的故事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波兰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尼古拉·哥白尼。
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讲述哥白尼的一生以及他的伟大发现——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于1473年出生于波兰的托伦市。
他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商人,家庭条件优越。
哥白尼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喜欢阅读书籍,尤其是关于天文学的著作。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如波兰天文学家杰米尼克·赫伯特和意大利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等。
这些学者的思想和成果对哥白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哥白尼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在15岁时就进入了克拉科夫大学学习,专攻医学和天文学。
在大学期间,哥白尼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当时波兰天文学家们的关注。
然而,哥白尼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渴望能够揭示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哥白尼开始了长达20年的游历生涯。
他曾前往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地,与当地的天文学家交流学术。
在这个过程中,哥白尼结识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伽利莱、开普勒等。
他们的友谊和支持对哥白尼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哥白尼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实验经验,为他后来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543年,哥白尼回到了波兰。
在这一年,他完成了一部名为《天体运行论》的著作。
这部著作是哥白尼一生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它系统地阐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着太阳旋转。
这一观点与当时流行的地心说理论截然相反。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行星围绕着地球旋转。
当时的地心说理论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因此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白尼的日心说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
高中英语Unit1 Great scientists文章 哥白尼与日心说人教版必修五

哥白尼与日心说尼古拉.哥白尼(Copernicus Nicholas),波兰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
他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哥白尼以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究,创立了《天体运行论》这一“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
一. 哥白尼生平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
家里兄妹四个,哥白尼是最小的。
在他10岁时,父亲去世了,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
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
由于它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因此在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
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Brudzewski)教授。
是这位教授的启蒙教育促使哥白尼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文科学。
1496年哥白尼前往意大利求学,先后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费拉拉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他同时还学会了希腊文。
1503年,哥白尼获得了教会法规博士学位。
1497年,哥白尼就任瓦尔半米亚牧师的僧正。
1510年后,他先后从事过管理、外交等工作。
他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写过《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
他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劣币淘汰良币理论的经济学家。
哥白尼医术高明,他利用业余时间行医,免费为穷苦人治病,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被人们誉为“神医”。
哥白尼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附录里,发表过他的球面三角论文。
哥白尼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当条顿骑士团疯狂侵略波兰时,他挺身而出,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20位终生未婚却牛气哄哄的古今中外名人最后一位……

20位终生未婚却牛气哄哄的古今中外名人,最后一位……点击上方「历史每天学一点」一起中立读史只求历史真相,不歌颂贬低任何政治势力今天是网传的光棍节!本文为你记录20位中外终生未婚的名人,他们可是最该过节的啊!1、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画家、科学家。
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
但其同性恋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2、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
与出身名门的女子同居十余年,但终被保守的教会拆分(剥夺了哥白尼的结婚权)。
3、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年轻漂亮而且开朗的伊丽莎白25岁就走上了英格兰之巅。
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
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4、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四十岁时与家佣同居,并生下一女,不幸的是,女儿5岁时夭折,此为其终生憾事。
5、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记录。
虽终身未娶,但据说他还是有过爱情的:1、斯托瑞:克拉克夫妇的女儿,在牛顿中学时代的好友,因为牛顿的性格比较内敛,所以她可以说是牛顿的唯一的朋友。
2、牛顿的表妹:牛顿在家乡躲瘟疫时认识的,二人在一起据说也很快乐。
牛顿把自己有关物理的想法告诉她,她虽然不懂,可还是认真地听。
6、莱布尼茨(1646年-1716年)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Lovenix,即什么也不信的人。
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
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
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遍及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光学、航海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和外交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白尼
导读:[教法]
这篇文章属于人物评传。
人物评传是传与评的结合。
传是评的基础;评是传的升华。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把握传与评的结合点及其内在联系。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去研读课文,解决预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
与上一篇《鲁迅自传》相比,《鲁》文是述多评少,《哥》文是述少评多。
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觉得《哥白尼》就非得老师串讲不可。
相反,《鲁》文中许多隐含的情感老师如不点拨,学生一下子未必了然;《哥》文中的事迹和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相信学生不需要太多讲解便会读懂。
[学法]
梳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两件事:一是看文章叙述了哥臼尼的哪些事迹;二是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哥白尼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沟通--找出事迹与评价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叙述的简洁性和评价的科学性。
[导入]
1.从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等现代自然科学的常识讲起,导人新课。
……同学们,像这样一些现代人已经无人不晓的科学常识,在16世纪还被教皇及其追随者诬蔑为异端邪说。
这个异端邪说的创立人便是为人类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的哥白尼……
2.从布鲁诺的故事讲起,导人新课。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是
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并因此而遭受罗马教庭的残酷迫害,最后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
教师可做充分准备;声情并茂地把布鲁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再由布鲁诺引出哥白尼,导入新课教学。
[突破]
1.人物评传与人物传记的写作目的不同。
人物评传虽然--般都是从传记落笔,但却着眼于对人物的评价。
因此,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时都会精心选材,作为评介的基础,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
哥白尼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其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本文并未作全面的记述,而是紧紧围绕着创立地动学说这个中心来选材。
即使青少年时期的求学过程,也特别突出了他就读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科学精神,这都是为评价做铺垫。
2.哥白尼对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只限于他所创立的地动学说。
他通过创立地动学说而带来的科学对神权的胜利,人类思想的大解放,科学研究方法的大变革,其价值远远大于地动学说本身。
因此,作者花费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哥白尼在这方面的功绩,作出了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3.文中引用歌德的一段话和哥白尼给教皇的信中的话,都是精彩而深刻的经典性的语言,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哲理非常透辟,需要认真思考,深入领会。
4.《天体运行》出版以后的几百年间的斗争和较量,教皇的疯狂镇压和布鲁诺的宁死不屈,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出地动学说的万丈光芒。
作者最后的补叙,看似游离在哥白尼传记之外,但却是评价哥
白尼的不可或缺的一笔。
历史的发展给了哥白尼最公正的评判。
[实践]
1.联系地理学科的学习,做一些天体运行的简单演示。
2.举出一些自己所了解的天文、地理现象,来说明地动学说的真理。
3.到图书馆或上网查寻、搜集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的有关资料,整理、加工后与同学交流。
[探究]以科学战胜迷信为主题,分析、批判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散布迷信,鼓吹邪教,反对科学的言论和行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