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第五章_3

合集下载

教学大纲-流体力学

教学大纲-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82A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安全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目标1: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并能在工程应用中熟练适用。

目标2: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熟练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2、课程教学过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2、2.1)1.1 概述流体力学定义、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流体力学的意义;流体力学的发展简史1.2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惯性、重力特性、粘性、压缩性。

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量纲,单位;毛细现象1.4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流体力学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理解连续介质假设,熟悉流体的主要物理属性,掌握流体力学对力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内容包括连续介质假设的内容,引入假设的优点;流体的粘性及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2、2.1)2.1 静止流体的应力特征压强定义;静止流体压强特性2.2静止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欧拉平衡微分方程;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表达式;等压面2.3重力作用下的液体的压强分布水静力学基本方程;有关压强的基本概念2.4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大小;方向;压力中心2.5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水平分力;铅垂分力,压力体;总压力;压力中心课程的考核要求:熟悉静水压强的两个特征;熟悉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压强的定义与相互关系;熟悉等压面的概念及等压面的特性;灵活运用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及等压面概念求解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会画静水压强分布图及压力体图;掌握平面及曲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静水压强分布图的绘制;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曲面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的压强分布图画法及其计算;曲面静水总压力的铅垂分力的压力体图画法及其计算。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7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3适用对象:环境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基础。

目标1: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实验技能(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目标2:掌握掌握流体力学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熟练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标3:为该课程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I(防尘)》、《大气污染控制II(防毒)》、《排水管道系统》等课程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的联合应用与计算,这些内容将细讲、精讲。

对这部分内容,除了理论讲授课外,专门拿出一定时间作为习题课,带领学生精讲精练。

粗讲的内容包括:液体的相对静止、潜体和浮体的平衡及稳定、流体微团运动分析、理想流体无旋流动、相似理论等。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自习、练习为辅的教学方式。

习题课讲解流体力学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注意的问题;分析习题中的错误、问题,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并解决有关疑难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流体力学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具有测量水位、压强、流量的操作技能和编写报告能力。

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流体力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技能,课后将布置作业30道左右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性的进行作业题目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解: v |(1,2) =
v
2 x
+
v
2 y
|(1,2) = 30.41m / s ;
a=
a
2 x
+
a
2 y
|(1,2) =
(∂vx / ∂x ⋅ vx )2 + (∂vy / ∂x ⋅ vx + ∂vy / ∂y ⋅ vy )2 = 167.71m / s2 。
2.4 (1) ax = 35, a y = 15 ;(2)260。
直立部分: P2
=
ρg⎜⎛ h ⎝
+
h ⎟⎞ ⋅ hB 2⎠
=
3 2
ρgh 2 B
方向向左;作用点距离水平面为
yD
=
3 2
h+
Bh3 12 3h 2 ⋅ Bh
=
14 h 9
⇒ L2 = 2h −14h 9 = 4h 9 M 2 = P2 ⋅ L2 = 2ρgh3 B 3
于是关闭闸门所需的力 P 由力矩平衡方程
H2
− h2
设此合力的作用点距底部 x 处,则
( ) R ⋅ x = P1 ⋅ H 3 − P2 ⋅ h 3 = ρgB H 3 − h3 6
将 H = 7.5m

x
=
H
2 + Hh + h2
3(H + h)
h = 3m B = 5m 代入得 R = 1160KN
x = 2.79m
1.29 解:闸门自动开启,此时压力中心 D 应与 O 点重合;水位超过 H,则压力中心 D 高
解:(1) ax |(2,1) = (∂vx / ∂x ⋅ vx + ∂vx / ∂y ⋅ v y ) |(2,1) = 35 ,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1)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1)

严新华主编《水力学(修订本)》教材(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s m /10006.126-⨯=ν;空气的动力粘性系数s Pa ⋅⨯=-51081.1μ。

1-2 活塞移动速度s m V /49.0=。

1-3 动力粘性系数s Pa ⋅=151.0μ。

1-4 2/5.11m N =τ。

1-5 阻力矩m N M ⋅=6.39。

第二章 习题答案2-1(a )图中2/6.68m KN p A =;绝对压强2/93.169m KN p A='。

(b )图中22/4.29,0,/6.19m KN p p m KN p A B C -===;绝对压强222/93.71,/33.101,/93.120m KN p m KN p m KN p AB C ='='='。

2-2 20/4900m N p -=;液面真空值20/4900m N p V =。

2-3(1)2/54.115m KN p A =';2/47.17m KN p A =。

(2)压力表读数m h m KN p M 213.1,/63.92==。

2-4 A 点表压强2/8.9m KN p A -=;液面空气真空度2/6.19m KN p V =。

2-5 m H 40.0=。

2-6 cm h 1284=。

2-7 O H 84.172mmh V =。

2-8 ①2/22.185m KN p p B A =-;②2/42.175m KN p p B A =-。

2-9 ⑴21/86.1m KN p p B A -=-为油时:ρ;⑵21/784.0m KN p p B A -=-为空气时:ρ。

2-10 ⎪⎭⎫⎝⎛-='b a 1ρρ;gH b a p p BA ρ=-。

2-11 241/1084.118m N p ⨯=。

2-12 )/3.101(/84.37822m KN p m KN p a =='取:。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经历:
1984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设计学士学位;1993年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00.4~2002.5华中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美的集团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空调风机内流特性”的课题研究,课题主要针对开式空调风机系统的噪声开展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和顺德科技进步奖和美的集团的重大奖励;2002.5完成第一站课题研究;2002.10~2004.9,进入本校流动站,东方电机企业工作站承担第二站博士后课题“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的全三维数值预测”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02.4~今,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系系主任,从事本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5)流体机械设计水平及科研动态(4学时)
3、教学方式方面:
(1)课堂讲授24学时
(2)课堂研讨与分析计算交流8学时
4、教材方面:
(1)近年来三元流动基础与设计动态方法的基础上,综合最新文献资料形成专业讲义;
(2)软件BLADEGEN使用说明与过程分析参考
5、其它:
4新能源领域相关流体机械新产品的开发(低压风机基础上-高压透平领域\微型化)风能利用技术及新型风力机开发
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1.空调风机内流特性研究:(1).弯掠轴流风机应用;(2).研究平台建设(CFD/CAE/PIV) 2.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全三维数值仿真及机理研究(DFEM);3.矿用对旋轴流风机设计技术研究;4.自流冷却系统流动特性计算;5.带小翼风力机气动稳定性研究; 6.空调室外机(120)风道系统现代设计方法研究(美的); 7.三峡电站2-6F启动及2F/6F相对效率研究;8.叶轮机械内二次流动的机理研究;9.燃料电池用微型压缩机的研究;10.150万吨制盐系统配套设备节能优化研究11.空调风机设计技术研究;12.烤烟用高温风机系列化及国家规范标准制定。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2012版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2012版

目录第一部分演示实验一、静压传递自动扬水实验 (1)二、水击综合实验 (2)三、流谱流线显示实验(一) (5)四、流谱流线显示实验(二) (7)五、能量方程演示实验 (10)第二部分量测实验一、静水压强量测实验(4台) (13)静水压强量测实验(新)(4台) (15)二、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 (20)三、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24)四、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实验(4台) (28)五、文丘里流量计及孔板流量计率定实验(4台) (31)文丘里流量计实验(新)(4台) (34)六、孔口与管嘴流量系数验证实验(4台) (37)七、动量方程验证实验(新)(8台) (40)八、雷诺实验(4台)................................................v (43)雷诺实验(新)(4台) (47)九、堰流流量系数的测定实验 (51)十、闸下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测定实验 (54)十一、水跃实验 (57)十二、圆柱绕流压强分布测量实验(2台) (61)十三、平板边界层实验(2台) (64)十四、翼型表面压强分布测量实验(2台) (67)十五、气体紊流射流实验(2台) (70)十六、压力传感器的标定实验 (73)十七、热线探头的标定实验 (76)十八圆柱体尾迹速度分布测量实验 (79)附录1:体积法电子流量仪使用方法 (82)附录2:XSJ-39BI型流量数字积算仪瞬时流量的测读方法 (83)第一部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一静压传递自动扬水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液体静压传递、能量转换与自动扬水的现象。

可了解流体的静压传递特性、“静压奇观”的工作原理及其产生条件以及虹吸原理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I-1-1所示。

图I-1-1 静压传递扬水仪实验装置图1.供水管;2.扬水管与喷头;3.上密封压力水箱;4.上集水箱;5.虹吸管;6.逆止阀;7.通气管;8.下水管;9.下密封压力水箱;10.水泵、通气管;11.水泵;12.下集水箱。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第五章_2讲解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第五章_2讲解

③ 声速流动 Ma = 1:
Ma2 1 0
必有 dA = 0
Ma2 1 du dA uA
声速流动只有可能出现在管截面积的极小处。
Ma < 1
Ma = 1 Ma > 1 Ma < 1
Ma = 1
亚声速气流在收缩管中作加速运动,但其极限值是 声速,在扩散管中作减速运动。这与不可压缩流体 管道流动的变化趋势相同。

Ma
当 Ma , 1 1
对于亚声速流动:Ma 1 , 1 ; 对于声速流动: Ma 1 , 1; 对于超声速流动:Ma 1 , 1 。
3.最大速度状态
最大速度状态 -- 气体流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动能达到最大值,焓为零,此时气体的动能 就是流体的总能量。它是相对于滞止状态的 另一极端状态。
T0

T
1

1 2
Ma2


216.7

1

1.4 2
1

2.5 2

K

487.6
K
高超声飞行器表面会产生严重的烧蚀问题, 这里只涉及压缩产生的温度,不涉及摩擦。
伯努利方程 z p u2 C
g 2g
是在忽略压缩性的前提下推导的。
不考虑质量力,伯努利方程为
习题
5-8,5-10,5-15
过热蒸汽: =1.33,R = 462 J/(kgK)
5.3 一元等熵流动的基本关系
沿着流线,各流动参数是变化的,但在等熵条件下
焓与动能之和为常数。下面考察几种特殊的流动状态。
1.滞止状态 滞止状态
--
u2 气体流动速度为零的状态 2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第五章_1

华中科技大学 流体力学第五章_1
能量方程
c p / cV
u2 R T C 2 1
p RT
能量方程
u2 p C 2 1
能量方程
u2 hC 2
u2 c pT C 2 u2 R T C 2 1
u2 p C 2 1
例 27C的空气由大容器经一细 长管流入17C的大气,流动 过程绝热。求气体出流速度。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cA d c u A
2 2
d u c d
pA p dp A d c u A c A
比较两式得到
d dp c d c
c c u A
dp u c
d dp c 1 d
e cV T p RT
d 1/ dT s cV R T 1/ cV ln T R ln C


δq de pd 1/ ds T T
cV ln T cV ln cV ln cV ln R cV ln R C cV ln cV ln R T

1.4 1.4 1
5.2 微弱扰动波的传播
1.声波
声速
声波 -- 微弱的压力(密度)扰动波。
2.声速 声速 -- 声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是微弱压力(密度)扰动波的传播速度,
不是流体质点本身的运动速度。
p p
c y
p+dp x
u
c
T
p +dp c- u + d T + dT
能量方程
u2 c2 C 2 1
能量方程
u2 hC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m 8.5 Ae m2 3.36 103 m2 eue 2.7649 915.2
确定喷管喉部气流参数及喉部截面积:
p0 28 105 0 kg/m3 7.8404 kg/m3 RT0 462 773
2 0 1
当 pb = 100 kPa,pb/p0 = 0.5 < p*/p0,出口截面流动已达 到临界状态,流体压强等于临界压强,即 pe = p* 。
pe Qm 0 Ae p0
1
1 pe 2c pT0 1 p0
例 空气自大容器经收缩喷管流出,容器内流体压强 p0 = 200 kPa,温度 T0 = 330 K,喷管出口截面积 Ae=12 cm2。求出口外背压分别为 pb = 120 kPa 和 pb = 100 kPa时的喷管质量流量 Qm。
解 先判断背压是否小于临界压强。对于空气 =1.4 ,
p 2 p0 1
1 1.4
pe = pb=120 kPa
1.4 1 1.4 120 120 2.1117 0.0012 2 1004.5 330 1 kg / s 200 200 0.5279 kg / s
Ma
5
A 1 2 1 Ma A* Ma 1
2
1 2 1
1 Ma 2 dp dA 2 Ma p A
x x
p/p0
5
x
x
继续减小背压,扩散段出现超 声速及强烈的压缩波(激波)。压 强和马赫数沿曲线4 变化。气流 通过激波时,p/p0和 Ma沿曲线5 突然上升和下降,成为亚声速。 在出口截面压强达到背压。
x x
p/p0
5
再减小背压,激波向管口移动, 在管口外形成斜激波,斜激波 最终消失。在收缩段为亚声速, 在扩散段为超声速,管内不出 现激波,出口截面压强刚好等 于背压, p/p0和 Ma沿曲线4变 化。这是一种理想的流动状态, 也称为设计工况。
x
Ma
5
x
x x
进一步减小背压,管中的流动 状态不会被改变, p/p0和 Ma仍 然沿曲线 4变化,但是出口截面 压强却大于背压,气体流出管口 后还要经历一个膨胀过程,使压 强最终下降到背压。
Qm 8.5 A m2 2.697 103 m2 c 4.9363 638.5
Qm 1u1 A1 4.9776 174.4 103 kg/s 0.8681 kg/s
3.缩放喷管(拉伐尔(Laval)喷管) 由收缩段和扩散段组成, 可产生超声速气流。 设入口截面压强为 p0 。 当背压等于 p0,没有流动, 压强沿曲线 1变化。 减小背压,亚声速,p/p0 及 Ma 沿曲线 2变化。 再减小背压,在喉部达到声 速。扩散段仍然为亚声速, 流动减速,压强上升,在 出口截面压强上升为背压。 p/p0和 Ma 沿曲线 3 变化。

pb 200 p 0.4158 0.5283 p0 481 p0
出口截面上已达到了临界状态,因此马赫数为 Mae = 1 由截面 A1 的流动参数计算质量流量:
p1 400 103 1 kg/m3 4.9776 kg/m3 RT1 287 280
u1 Ma1 RT1 0.52 1.4 287 280 m/s 174.4 m/s
1 1
2 7.8404 1.33 1
1 1.331
kg/m3 4.9363 kg/m3
2 2 T T0 773 K 663.5 K 1 1.33 1
c RT 1.33 462 663.5 m/s 638.5 m/s
p
出口截面上气流为临界状态时喷管流量达到最大。
背压 pb -- 出口外的环境压强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pe 总是等于 pb。 对于可压缩流体,
当 pb > p*时,pe = pb,出口截面上的流速小于声速;
当 pb < p*时,pe = p*,出口截面上的流速等于声速。
在声速气流中扰动只会影响扰动源的下游,不会 影响上游。当喷管出口达到临界状态后,背压再减小 也不会影响到上游管道内的流动状态,所以流量也不 会再增加了。
1
2 1.4 1
1.4 1.4 1
0.5283
当 pb = 120 kPa,pb/p0 = 0.6 > p*/p0,出口截面未达 到临界状态,流体压强等于背压,即 pe = pb 。
p0 200 103 0 kg/m3 2.1117 kg/m3 RT0 287 330
cp
R 1.4 287 J/(kg K) 1004.5 J/(kg K) 1 1.4 1
1
pe Qm 0 Ae p0
1 pe 2c pT0 1 p0
2 1 Mae 1 1.5772 1.33 1 0.709
ue Mae RTe 1.5772 1.33 462 548 m/s 915.2 m/s
pe 7 105 e kg/m3 2.7649 kg/m3 RTe 462 548
1
1 pe 2c pT0 1 p0
质量流量是压强比的函数。
求质量流量的极大值:
dQm 0 dpe
2 pe p0 1
1
1 1.4
pe p
pe p 0.5283 p0 p0
2.1117 0.0012 0.5283 0.5340 kg / s
1.4 1 2 1004.5 330 1 0.5283 1.4 kg / s
例 空气在收缩喷管做等熵流动,已知某截面截面积 A1=10 cm2,压强、温度和马赫数分别为 p1 = 400 kPa 、T1 = 280 K 和 Ma1 = 0.52,喷管出口 背压 pb = 200 kPa。求出口截面气流马赫数Mae及喷 管质量流量Qm。 解 为判断背压是否小于临界压强,先由截面 A1的流动 参数求滞止参数。
习题
5-21,5-23,5-25
2.收缩喷管 设收缩喷管进口截面处于滞止状态
由能量方程
ue2 c pTe c pT0 2
T0 , p 0
Te, pe, ue
得到出口速度:
Te ue 2c p T0 Te 2c pT0 1 T0
1 pe ue 2c pT0 1 p0
Te pe T0 p0
1
出口压强相对于滞止压强越小,速度越大。
质量流量:
p 0 p 0
1
1 pe ue 2c pT0 1 p0
pe Qm eue Ae 0 Ae p0
p/p0
5
x Ma
5
x
例 用缩放喷管把常数 R = 462 J/(kgK), = 1.33 的过热蒸 汽由亚声速加速为超声速,加速过程近似等熵。已知气 流滞止压强 p0 = 28105 Pa,滞止温度 T0 = 773 K,出口 背压 pb = 7105 Pa。如果喷管设计质量流量Qm = 8.5 kg/s, 试确定出口截面及喉部截面气流参数和管道几何参数。 解 首先确定出口截面上气流各参数和出口截面积: 要求喷管在设计工况下工作,出口截面上气流压 强等于背压,即
pe pb 7 105 Pa
Te pe T0 p0
1
7 28
1.331 1.33
0.7090
Te 0.709T0 0.709 773 K 548 K
T0 1 2 1 Mae Te 2 1 1.33 1 1 Mae2 0.709 2
T0 1 2 1.4 1 1 Ma1 1 0.522 1.0541 T1 2 2
1.4 p0 T0 1 1.05411.41 1.2024 p1 T1 p0 1.2024 p1 1.2024 400 kPa 481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