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肝癌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将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来阐述肝癌的新进展。

一、肝癌的诊断新进展1.基因检测技术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分子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基因检测技术在肝癌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对肝癌病人的基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肝癌的类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为早期肝癌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2.影像技术肝癌诊断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支持。

传统的B超、CT、MRI等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的肝癌成像检查手段。

而近年来,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诊断也得到了新的突破。

如利用超声造影等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小于1cm的肝癌病灶。

此外,激光扫描断层显微镜技术可以在手术时对肝癌病灶的边缘进行清晰的显微观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3.液体活检技术传统的肝癌诊断依赖于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肝细胞病理学分析,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容易漏诊小肝癌。

而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出现,可以通过患者血清中的肝癌标志物进行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避免了患者手术切除的痛苦。

二、肝癌的治疗新进展1.基于分子标靶的靶向治疗传统的肝癌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不足为症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在大量临床实验的基础上,基于分子标靶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新方向。

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异性的药物干扰肝癌细胞特异性的分子靶标,从而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肝癌治疗。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新热点,它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恶性肿瘤。

目前,已经有一些免疫治疗药物被FDA 批准上市。

免疫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种类、患者的免疫状态等。

但是免疫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且副作用小、运营周期短,是未来肝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得到了新的突破。

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肝癌因其高度侵袭性和迅速的转移特性而被称为“癌中之王”,世界上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该病。

肝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备受关注,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兴领域。

具体来说,基因治疗主要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部的遗传物质,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近期,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利用基因治疗成功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案,但其在临床应用上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基因载体的稳定性等。

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肝癌细胞。

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上。

这些抑制剂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从而使免疫细胞可以更有效地对抗肝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并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手段。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肝癌细胞分子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在其中,针对肝癌细胞表面上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从而减缓或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目前,靶向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信号通路上,例如VEGF信号通路和EGFR信号通路。

研究表明,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的干预可以使肝癌细胞更加敏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这种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治疗效果也令人鼓舞。

四、多模式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多模式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例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从不同的角度对肝癌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目前,多模式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其治疗效果也比传统的治疗手段更为显著。

总之,肝癌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过程,而最新的研究进展使得肝癌治疗的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

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

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近年来,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由于肝癌大多在晚期才能被发现,许多患者已经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使得肝癌治疗成为医学界的难题。

不过,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肝癌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本文将分享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

一、无创伤手术治疗在过去,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肿瘤,以达到治愈或控制癌症的目的。

然而,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因为癌症的早期不易察觉或转移已经扩散,手术治疗通常已经不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此外,手术治疗需要切除整个肝叶或肝脏,可能会导致术后副作用严重,如术后肝功能不全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已经为肝癌患者提供了另一个治疗选择。

比如,在无创伤手术中,利用高能声波等较强的物理力量通过皮肤转导进入体内,让癌细胞受到破坏和死亡。

由于无需通过手术减少组织伤害,因此无创伤手术被视为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恢复的时间。

二、靶向治疗当肝癌患者不能手术治疗时,靶向治疗通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基于研究结果,能够选择性干扰癌细胞增长的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

例如,抑制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KSR1)蛋白等治疗克服了肝癌特有的障碍之一:药物耐受性。

KSR1是致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一,能够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

基因治疗是另一种靶向治疗的方法,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进展。

该治疗措施通过修改或替换癌细胞DNA中的特定基因,调节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和表现。

相对于传统的放化疗,基因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从而缩短康复时间。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方式,逐渐成为了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重新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依靠人体天然免疫系统攻击恶性肿瘤细胞。

同时,免疫治疗也可以增强人体对治疗毒副作用的耐受性和疗效。

在肝癌治疗中,经过前期实验发现和应用的免疫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肝癌的发现和治疗水平,许多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肝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肝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一、肝癌早期诊断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至关重要。

近年来,针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1. 血液标志物的应用血液标志物作为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AFP、CEA、CA199等血液标志物的检测能够辅助早期肝癌的筛查,并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2. 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基因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检测某些与肝癌相关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

临床研究表明,基因检测技术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二、肝癌治疗方法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肿瘤消融技术、肿瘤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

近年来,临床研究在肝癌治疗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1. 靶向药物的应用靶向药物是指通过对肿瘤特定的靶点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临床研究发现,靶向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例如,索拉非尼、雷莫芦单抗等靶向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肝癌的治疗。

2. 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三、肝癌预后因素肝癌的预后与众多因素相关,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分级、体内其他疾病的存在等。

近年来,临床研究对于肝癌预后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血管和基质组织等对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肝癌微环境的改变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肝癌微环境对于预测患者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进展

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进展
准 , 诊 断正 确性 仍 难 以超 过 9 %。 其 0
2 分 期
十几种, 要有 : 主 甲胎 蛋 白 ( F 及 其 异 质 体 、 种 A P) 各
血 清 酶 、 他 标记 如 异 常 凝 血 酶 、 蛋 白 与 酸性 铁 蛋 其 铁
白等 。迄 今 为 止 , 各 种 肝 癌 标 记 中 尚 无 超 过 A 在 FP
肝 癌 是 我 国 常 见 的恶 性 肿 瘤 之 一 。近 半个 世 纪 来肝 癌 的 临床 研 究 取 得 可 喜 进 展 , 别 是 对 占 肝 癌 特
患 者 半 数 以上 的 中晚 期 大 肝 癌 患 者 以 及 部 分 晚 期 患
持 续 2个 月 以 上 , 能 排 除 妊 娠 、 动 性 肝 病 、 殖 并 活 生
维普资讯

1 ・ 2
J u n l fP sg a u tso dcn , t b r2 0 , 12 , . o r a o o t rd ae fMe i e Oc e 0 2 Vo . 5 Q i o

国 家 继 教 项 目・
用 的诊 断 手 段 。
膨 胀 、 疸 等 范 围 。 在 对 肝 癌 的病 机 , 多 学 者 作 了 黄 许 研 究, 面择 要 介 绍 3种 : 1 有 “ ” 存 在 。 如 认 下 () 瘀 的 为 “ 癌 的起 病 多有 肝 气 郁 结 或 湿 热 内蕴 化 火 , 血 肝 使 脉壅塞不通, 致气血瘀 阻 , 而成 结聚结 块” ( ) 渐 久 ;2 “ 因病 致 病 ” 。如 认 为其 体 内 癌 毒 蓄 积 是 肿 瘤 发 生 的 内在 因素 , 其病 机 是 “ 因病 致 毒 ” ( ) 脾 虚 ” ; 3 以“ 为主 。 肝 癌 以 外 邪 、 食 不 节 为 其 外 因 , “ 腑 虚 弱 ” 主 饮 以 脏 . 要 是 “ 胃虚 弱 ” 其 内 因 。 或 因外 因而 致 虚 , 因 脾 为 或 本 虚 而 易 感 外 因 , 外 因 与 本 虚 同 时 存 在 。 不 论 何 或 者 , 肝 癌 形 成 后 , 病 机 以“ 虚 ” 主 。 在 其 脾 为 我 院 将 肝 癌 分 为 气 滞 型 、 虚 型 、 瘀 型 、 热 脾 血 湿 型、 阴虚 型共 5型 。 多 年 来 的 实 践 证 明 , 中 医 理 论 在 指 导 下 的 辨证 论 治 , 肝 癌 有 肯 定 的 疗 效 。 肝 癌 的 对 辨证论治亦有主张不 分型 , 取按 “ 瘕积 聚” “ 采 症 、 热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肝癌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居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前列。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导管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通过将抗肿瘤药物直接输送到肝癌部位,封堵肝癌部位供血的肝动脉,同时减少心脏和肾脏供血的副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然而,传统的TACE治疗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药物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稀释,仅有一部分药物能够达到肝癌灶,且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新型的TACE技术逐渐应用于肝癌的治疗。

例如,利用介入导航系统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肝癌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一些新型的缓释药物也被应用于TACE治疗中,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在肝癌灶内的驻留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TACE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经导管消融治疗经导管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Ablation Therapy,简称PAT)是一种无创的肝癌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引导至肝癌灶并进行热疗或冷冻疗法,直接破坏肿瘤细胞。

相比传统的手术切除,PA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且可以针对较小的肝癌灶进行治疗。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导管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射频消融技术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消融技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热能,进行热疗杀灭肝癌组织。

除此之外,微波消融技术和冷冻消融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特定的生长信号途径来进行治疗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在肝癌的靶向治疗中,一些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肝癌诊疗新进展2024

肝癌诊疗新进展2024

肝癌诊疗新进展2024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以下简称靶免联合治疗)在肝癌中的突破性进展开创了肝癌治疗新时代。

当前,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已经贯穿于肝癌全线治疗,特别是近期在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等方面的探索取得诸多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患者预后。

尽管如此,无论是靶免联合治疗还是双免疫治疗,总体应答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精准选择有效人群仍未实现。

尤其是原发性耐药以及获得性耐药问题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临床和科学问题,肿瘤基础理论的突破、治疗新靶点的鉴定、制药工业的创新研发、敏感耐药机制的解析等各方面齐头并进显得尤为关键。

笔者深入阐述肝癌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创新进展,以期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耐药;预后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第4位、死亡率排第2位的恶性肿瘤[1 1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新发患者病例数将达46万例/年,将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21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我国肝癌多数以HBV相关肝病为疾病背景,以肿瘤低分化、进展迅速、预后不良为特征[3 1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原发阳汗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指南)以来,在肝癌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基础上,其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的创新进展,特别是系统治疗在联合治疗策略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或耐药机制以及预后标志物的不断探索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实现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41笔者阐述肝癌临床和转化治疗研究创新进展,以期为学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肝癌新辅助治疗与转化治疗对千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hi naliver cancer staging, CNL C)为CNL C I a期、lb期和Ila期的肝癌,中国指南推荐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而对千外科学不可切除的CNL C I a期、lb期、II a期和外科学可切除的CNL C Il b期、ma期肝癌,中国指南建议采用多模式、高强度治疗策略以达到转化治疗效果。

肝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

肝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

肝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近年来,肝癌的治疗方法中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肝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利用特定的药物或其他物质针对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更为精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

近年来,一系列靶向治疗药物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多吉美(Sorafenib)和雷洛替尼(Lenvatinib)。

这两种药物都是多靶点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多吉美和雷洛替尼可以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多吉美和雷洛替尼,还有一些正在研发中的靶向治疗药物也显示出很大的潜力。

例如,卡戴珊(Cabozantinib)和雷尼替尼(Regorafenib)等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可能成为未来肝癌治疗的重要选择。

二、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能力。

在肝癌的免疫疗法中,最为关键的是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临床试验显示,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较小。

除了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免疫疗法也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例如,肿瘤疫苗、CAR-T细胞疗法和细胞因子疗法等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治疗效果。

三、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免疫疗法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两者相辅相成,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09-25T11:43:16.0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作者:石衡[导读] 肝癌的发病原因比较隐匿,这为早期诊断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 100039) 【摘要】:肝癌的发病原因比较隐匿,这为早期诊断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临床上只有不到30%左右的患者在就诊时可以及时得到手术治疗,不少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本次将对当前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常见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明确在今后中晚期肝癌治疗当中应当采用哪种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81-01
1、引言
原发性肝癌近几年来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都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在全球的肿瘤发病率当中居于第4或第5位,在亚洲和非洲的发病率更高。

我国更是肝癌的高发生率国家,当前首选的治疗肝癌方法是肝切除术,但是因为其早期诊断困难,疾病发展速度快,而且临床上常常合并肝硬化,导致不少患者丧失手术机会。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更加常见的是非手术方式,本文将综述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之后奠定基础。

2、血管介入方式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包含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以及TAE(经肝动脉栓塞术)。

血管介入方式主要是注射药物或者栓塞肝动脉,抑制肿瘤进一步增长,使正常的肝组织得到有效保护。

徐勤等研究了TACE联合阿帕替尼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认为联合方式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等指标均优于单纯采用阿帕替尼药物治疗的效果[1]。

廖运国则是研究了TACE联合PMCT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开展介入综合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优于单纯采用PMCT治疗效果[2]。

但TACE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若反复开展TACE可以导致患者肝功能持续恶化,继而影响到后续治疗,也会出现栓塞不完全等问题,延长患者治疗时间。

3、药物治疗
在以往治疗肝癌当中药物并不常用,但随着近几年来药物的持续发展和更新,其在肿瘤当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旨在阻断标志性分子或者基因特异性,优点诸多。

索拉菲尼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可以起到抑制肿瘤发展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乔宪伟等就分析了索拉菲尼的应用效果,以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索拉菲尼联合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复发率(6.67%)显著低于常规组(36.67%),也证实了索拉菲尼药物的疗效[3]。

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治疗得到改善,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肝癌属于难治性肿瘤当中的一种,当当前抗代谢类、铂类药物等都被认为是值得进一步研究评价的药物。

而奥沙利铂单药则是一种铂类药物,陈超庭等学者研究了其在中晚期肝癌当中的作用,将6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支持组,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疾病控制率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4]。

榄香烯乳剂属于抗肿瘤药物和放化疗方式结合,对于脑瘤、肝癌、肺癌等都具备很好的治疗效果。

郭鹏等则是分析了榄香烯乳剂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认为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TBIL、ALT、AST等指标的改善上均比对照组患者更优越,也证实了这一药物的治疗有效性[5]。

采用药物联合化疗方式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巩固治疗效果,而沈永奇等学者所开展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选择6个肿瘤中心共72例中晚期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效果[6]。

4、局部消融方式 RFA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治疗方式,在肝癌的治疗当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肝癌治疗领域当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

可以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消融,最终实现肿瘤得以被消灭的目的。

局部消融和其他方式的联合应用,也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张厚云等也对这一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射频消融、高频热疗联合DC/CIK在中晚期肝癌当中的具体治疗效果。

以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看出观察组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以及客观有效率均更高,其治疗效果也更具有优越性[7]。

另外RFA联合TACE方式治疗,可以使肿瘤内部的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进而使“热流失效应”得到降低,使后续局部消融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另外采用两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使瘤体当中的隔层显著减少,其治疗效果也比单纯的治疗方式更佳。

综上所述,中晚期肝癌治疗大都采用药物或者介入治疗,由于错过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期,所以其方式也更加保守。

本文中汇总分析了当前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式,希望开展研究得到结论为今后临床实践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勤,高珊,缪继东,宋怡兵.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8,30(05):744-747.
[2]廖运国.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临床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
[3]乔宪伟,王柯萌,杨月娥.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7):158.
[4]陈超庭,沈永奇,黄汉生,斯韬,王志祥,谢华东,孔祥应,林海永.奥沙利铂单药治疗Child-Pugh B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05):489-492+499.
[5]郭鹏,朱为康,李雁,沈睿,陆俊骏,史文翡.榄香烯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8,13(03):676-678+682.
[6]沈永奇,黄军,陈超庭,斯韬,王志祥,谢华东,孔祥应,刘金娥,韩朝稳.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4):392-395.
[7]张厚云,陈书凯,李学敏,卓正平,于萍.射频消融、高频热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03):287-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