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共20篇)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共20篇)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共20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共20篇)第1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二调查问卷问题1:1、您对目前考研的情况了解吗?(单选题)a.十分了解,并且正在积极准备31.5253票c.不太了解,没有考研的打算(注:如果此题您选择c,那么后面的文题您便不用回答了,谢谢您的参与!)28.0问题2:2、您的性别是?(单选题)a.男64.8220票222票b.大二22.483票d.大四28.8问题4:4、您考研的主要动力来自?(单选题)a.希望将来找个好工作55.6181票c.其他(例如来自父母的压力)15.3问题5:5、您打算考取哪类学校?(单选题)a.八大名校49.9184票c.其他20.6问题6:6、您感觉考研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请选择两项)(多选题)a.时间不充分41.3138票c.毅力不够17.883票e.心态有波动7.147票399票b.不是36.3问题8:8、您主要的复_方式是?(单选题)a.自己复_58.7152票c.上补_班17.0问题9:9、您目前的心态是?(单选题)a.很自信51.7213票c.考研太难了14.3问题10:10、您感觉研究生的学位证对您来说?(单选题)a.很重要,代表着我的能力和水平60.3163票c.其他13.6四: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五:综合调查结果: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70%的在校大学生有考研意向,但是这其中又有70%的人是出于就业压力,面子问题,跟风等原因,25%的同学目的为增长阅历,磨砺自己,仅有5%的同学是真正想得到深造,为了知识而考研。

问起考研的原因,86%的同学都是出于自身需要,剩下14%则是迫于父母之命。

在对考研信息的关注情况上,仅有30%的大一同学表示曾经有关注过考研信息和分数线,大二大三同学的关注率为40%和55%,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行业分析的实验报告(3篇)

行业分析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本实验旨在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为行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2. 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3. 评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4. 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三、实验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报告、学术论文等,了解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政策环境、技术水平、市场规模等;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分析其发展策略、产品特点、市场竞争状况等;3.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

四、实验内容(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现状1. 政策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 技术水平: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3. 市场规模: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已达到2万千米,发放的测试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测试里程超过8800万千米。

(二)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1. 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2. 车联网技术广泛应用:车联网技术将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增值服务;3. 车路协同技术不断创新:车路协同技术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高效协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 产业链逐渐完善: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将逐步完善。

(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1. 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技术软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42.5亿元,私有云市场预计也将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1500亿元增加到2400亿元;2. 增长潜力: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

2020年11月第22期总第46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November2020No22TotalNo464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严晓金,王洁(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考研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考研;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20)22—0035—02为真实地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考研情况,准确掌握宿迁学院应届生对考研的认识及备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的方法对宿迁学院商学院10个专业2019年参加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为97%;其中#02人考取了研究生#占25.5%$ 277人没有考取研究生,占71.2%°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的原因1.1缓解就业压力问卷分析显示,为提升学历而选择考研的同学比例为72%,这是最原始的考研动机,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自国家本科生的招收数量扩大后,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因对技术要求高#寸学历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寺别是一些冷门专业,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得不把提升学历作为就业的“跳板)回到学府#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曾加毕业后的就业砝码°1.2父母期望一些学生考研并非出于个人自愿,而是父母期望°部分父母认为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断地向其灌输考研有利于追求优良工作岗位、去更好的城市发展的理念°通过访谈和调查得知,有11%的学生因为父母的期望而选择考研#也们认为通过考研可以改变前途和命运1.3学校引导考研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考取研究生也算在就业范围之内’因此#艮多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的考研,积极创造软硬件条件引导学生考研,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利的考研环境°调查显示#0.2%的学生认为选择考研是因为学校、老师的引导和鼓励1.4个人追求通过访谈和调查得知,45.6%的同学依据自身兴趣的需要,想在本科结束后选择考研,以便更好地钻研相关专业°36.8%同学因高考落榜或调剂而到本专业,不喜欢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希望通过考研向往深层次的学科展开研究2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主要存在考研的意愿过于功利化、考研方向较为迷茫、考研个人毅力不够3个方面的问题2.1考研的意愿过于功利化有些大学生考研动机不纯,仅仅把考研当作日后找工作,谋发展的一个工具,而非为了追求学问、增长知识,这使得考研过于功利化°有些大学生考研目标不明确,在就业与考研之间摇摆,看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会选择放弃,考研意志不坚定°2.2考研方向较为迷茫调研和访谈发现#艮多考研同学在考研目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上比较迷茫,一些学生最初没有准备考研,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数都在考研,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存在从众心理°由于不是科班出身,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复习有很大难度,竞争优势不强’有部分同学中意于“985)'211”高校,名校情结强烈,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收稿日期:2020—07—08基金项目:宿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以宿迁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XSJO94#作者简介:严晓金(1997—),江苏淮安人,宿迁学院大三学生%王洁(198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35・总第46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导致考研成功率较低°此外,部分考研同学对学校的信息搜集并不充分,有些同学依靠往届学生的考研经验来选择学校,同校同班同学之间存在竞争°2.3考研个人意志力不够强考研是一个长期战斗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而且要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由于考研复习战线较长,有些学生整天在图书馆里学习感到枯燥而半途放弃;有些学生由于英语、数学科目复习起来很吃力,不得不停止复习,究其原因是个人意志力不够强'3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率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笔者从树立正确的考研动机、确立合理的考研目标、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服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3.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动机大多数学生的考研动机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偏差,甚至模糊不清°我们要开展相关的讲座或报告,或者团体辅导,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成绩和文凭,帮助其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意识,端正其考研态度,使这些学生在考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3.2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考研目标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引导:①去名校情结°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个人综合实力,合理确定考研城市和考研学校,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和名校情结,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实力确定合适的报考院校和专业,不要盲目从众、好高骛远,做好考研决策°②尽量避免扎堆报考°同学们如果选择相同的考研学校和专业,会造成填报扎堆现象,不利于考研信息共享,而分散报考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考研梦想,也可以提高考研成功率°3.3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服务①多次从专业教师、优秀考研学子等不同角度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考研讲座和考研座谈会,使学生对考研学校、专业,考试流程有一个清晰的定位°②提供良好的备考环境°学校可以开设考研自习室,暑假可以开放宿舍,为学生在校备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③设立考研导师制’以系为单位,一位专业老师至少带3名学生,定期对考研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解决学生在考研中的困惑和疑问,增强学生考研自信°④建立考研小组负责制’每组设立一名考研负责人,两周约谈一次,考研负责人的职责是反馈考研同学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考研自习室的情况和学院需要协助的问题等°⑤构建考研资料室°收集往届考研学生的联系方式和复习资料,为即将步入考场的学生提供服务,为已考取和报考相同院校的学生牵线搭桥°3.4积极开展考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考研过程的不断深入,考研学生心理和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有些学生不懂得释放和调整,久而久之,影响考研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对考研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其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保持良好地面对挫折的心态,遇到问题能将其遏制在萌芽阶段°[参考文献#「1"谢果,陈永强,吴敏芝”独立学院(理工科)学生考研的现状与对策广州化工,2010,38(3).!"刘静,李国辉,杨剑锐”基于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的高校考研指导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157〜160”!"王学颖,张楠楠”大学生考研关键因素分析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1〜119”「4"李巨存”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考研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郑州商学院为例D".现代交际,2020,(1):153〜154”(上接第34页%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桥梁°科技企业将企业资质、发展前景、贷款需求等信息传到平台,金融机构将科技贷款优惠政策、重点支持产业等信息传到平台,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审核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科技机构的信用状况,切实打造公开公正、可信度高的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4.2.2构建科技金融社会信用平台构建科技金融社会信用平台,为股权投资、信用贷款、技术补助等科技金融服务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科技企业参与社会信用平台的构建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对科技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划分,并公布到政府网站上°定期评价科技企业的信用状况,并进行动态调整,培养科技企业的信用意识,让科技企业重视社会信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在提供科技金融服务时,优先考虑科技企业的社会信用情况[参考文献#「1"陆燕春,朋振江”我国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013)8)!"曹惠玲”构建苏州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J".唯实(现代管理),2018)5)!"朱文龙”上海科技金融生态体系建设的进展、不足与完善思路:J".上海商业)019)5)「4"魏路遥”国內四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比较及国际经验借鉴:J".海南金融)019,7).・36・。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一、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背景1、招生端:中国硕士教育供给扩大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0-2020年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均翻倍。

2016年教育部下发通知非全日制硕士招录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并轨;2020年初,教育部宣布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这直接推动了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量突破100万人达到111.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显著,截止2020年我国专硕招生占比超60%。

考研规模的持续扩大,也给考研培训市场带来发展机会。

美国是公认的研究生教育强国,2019年美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达到82万人,尽管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新招生总人数已经基本与美国持平,但相比我国的人口规模,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报考端:优质硕士教育供不应求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以每年约30-50万的量级增加,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已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报考规模呈现明显的逐年攀升态势。

其中,山东、四川、广东、浙江等多地考研人数涨幅超过10%。

预计未来考研报考人数还将保持增长,为考研培训行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然而,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学历的马太效应”也不断凸显:据麦可思调研,2019年双一流本科平均深造率30%,其他高校本科平均深造率12.2%。

具体到考研方面,以武汉大学(2020年校友会排行榜全国第10)和宿迁学院(2020年校友会民办大学排行榜第134)为例进行对比,据澎湃新闻报道,武汉大学应届毕业生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在2700人左右,实际考取1000人左右,录取率约40%;而根据宿迁学院2018届毕业生数据报告,18届毕业生考研报考人数约为3274人,被录取386人,考取率11.79%,创下宿迁学院历史新高。

对于考生个体而言,目标院校专业的报录比意义远大于整体的录取率。

考研数据分析报告的模板(3篇)

考研数据分析报告的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1. 报告名称:2023年考研数据分析报告2.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3. 报告目的:通过对2023年考研数据的分析,为考生提供考研趋势、报考情况、竞争态势等方面的参考信息,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考研之路。

4. 数据来源: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大考研论坛、相关高校官网等。

二、考研总体情况分析1. 考研报名人数(1)历年考研报名人数对比(2)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分析2. 考研报考专业分布(1)历年考研报考专业分布对比(2)2023年考研报考专业分析3. 考研报考地区分布(1)历年考研报考地区分布对比(2)2023年考研报考地区分析三、热门专业分析1. 热门专业概述(1)历年热门专业变化趋势(2)2023年热门专业分析2. 热门专业报考人数(1)历年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对比(2)2023年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分析3. 热门专业录取情况(1)历年热门专业录取情况对比(2)2023年热门专业录取情况分析四、竞争态势分析1. 考研竞争程度(1)历年考研竞争程度对比(2)2023年考研竞争程度分析2. 各专业竞争程度(1)历年各专业竞争程度对比(2)2023年各专业竞争程度分析3. 地区竞争程度(1)历年地区竞争程度对比(2)2023年地区竞争程度分析五、考研政策分析1. 考研政策概述(1)历年考研政策变化趋势(2)2023年考研政策分析2. 考研政策对考生的影响(1)历年考研政策对考生的影响对比(2)2023年考研政策对考生的影响分析六、考研备考建议1. 考研备考策略(1)历年考研备考策略对比(2)2023年考研备考策略分析2. 考研备考建议(1)历年考研备考建议对比(2)2023年考研备考建议分析七、结论1. 2023年考研总体情况2. 热门专业及竞争态势3. 考研政策及备考建议4. 对2024年考研的展望八、附录1. 数据表格2. 相关政策文件3. 考研备考资料---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考研现状概述总结范文

考研现状概述总结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

考研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本文将对当前考研现状进行概述总结。

一、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考研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创历史新高。

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考研专业选择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考研专业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一方面,传统的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法律等依然受到考生的青睐;另一方面,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逐渐成为考研热门。

此外,跨专业考研的现象也日益普遍,许多考生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选择跨专业考研。

三、考研竞争激烈由于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考研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考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甚至更早。

此外,部分考生选择参加辅导班,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考研环境下,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四、考研政策调整近年来,我国考研政策发生了一系列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例如,部分高校取消了部分专业的“全日制”限制,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考生报考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五、考研就业前景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从当前就业市场来看,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仍然较大。

一方面,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对于技术、管理、研发等岗位;另一方面,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高。

总之,当前考研现状呈现出人数逐年增加、专业选择多样化、竞争激烈、政策调整和就业前景广阔等特点。

面对这样的形势,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考研政策,明确自己的目标,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考研成功率。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大数据分析考研情况

大数据分析考研情况

大数据分析考研情况2020年的考研余温尚未完全散去,2021年的考研备战热硝烟再起。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也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

考研报考人数是考研人不可不关注的,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考研人的竞争人数的变化,在2019年达到290万之后,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21考研人数只会更多。

首先我们来看看全国各省市历年考研报名人数: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出北京、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山东、湖南、广东、浙江、安徽多地考研报名人数都达到了10万人,其中北京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2万+,山东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1万+,江苏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4+,成为2020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3个省份,都再创新高。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一、“考研热”持续热,原因何在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多年前,国家领导人就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研究生教育是立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

《意见》中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革,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说,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国家的重视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研究生的学历。

2、就业难是“考研热”形成关键近年来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

《2020全国研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