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50勘探历程
胜利油田开发形势及对策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驱油剂加合增效理论 •稠油热化学驱油理论 •低渗透非达西渗流机理
3330 3355 3160 1946
年 产 油
•含水上升、自然递减有效控制,开发质量持续提升
综合 含水 %
95 90 85 8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低渗透油藏自七十年代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三个开发阶段
建产上产
(1970-1990年) •高丰度一般低渗透 •参考中高渗开发思路 •四点法井网 •300-400米井距
500
新增特低渗透储量越来越多,
成为产能建设主要类型
提出“万吨油工程”,采用大型压裂、弹性开发
大型压裂: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单控
低速稳产
自然 递减 %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15 10 5 0
13.3 12.6 12.1 13.0 13.4 12.9 13.5 13.9 14.2 14.2 13.3 12.4 12.3 12.4 11.5 11.6
做大产量增长阵地
(二)稠
油:转换方式
优化开发
提升技术
助推产量保持稳定
力争实现增油稳定
(三)化 学 驱:创新突破
(四)海
(五)整
上:精细注采
装:拓展思路
有序开发
胜利油田创新认识实现老区勘探新发现

echnology 科技352020 / 07 中国石化6月26日,胜利油田桩海斜25井放喷求产,出口油206.5立方米,产气31020立方米/天,折算日产油413立方米,展示了桩海地区古近系的勘探潜力。
老区不老,大有作为。
近年来,胜利油田在重新认识资源潜力、重新认识复杂构造、重新认识沉积储层和重新认识目的层系“四个重新认识”的指引下,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思想禁区,推动老区勘探效益增储,实现油气资源有效接替,做好中国石化原油产量的“稳定器”。
驱散潜山圈闭成藏雾区油气通常在“高山头”富集,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滩海勘探研究室主管师张明华却在“山脚下”找到了油。
过去三年,他参与部署的10多口探井,超过三分之一的井在“山脚下”打出了油,其中不乏百吨井。
埕北313井是张明华在“山脚下”找到的第一口井。
2017年,胜利油田在埕岛潜山低部位部署的埕北313井获得日产325吨的高产商业油流。
早在七八年前,曾有人提议部署埕北313井。
由于勘探风险大,一度被搁置。
四年前埕北313井再次被提上日程时,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最大的争议在于潜山圈闭的有效性。
胜利油田高级专家、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副经理张学才说,早期认为潜山古断层是拉张环境形成的。
这类圈闭是勘探的雾区,受传统成圈模式思维束缚,大家下意识地认为这种圈闭成藏的可能性极低。
通过油藏精细剖析,勘探人员证实了埕北313断层具有成藏条件。
最终,埕北313井不负众望,打出了高产油流。
埕北313井的勘探实践形成了“挤压—拉张—走滑共控成山”新认识,深化了断层对油气成藏的认识,打破了潜山勘探着重于正向构造的惯例,取得了潜山负向构造中的局部圈闭也能够形成高丰度油气藏的认知,丰富了潜山勘探理论实践。
□ 本刊记者 王维东 通讯员 贾玉涛 娄 芳胜利油田创新认识实现老区勘探新发现胜利油田丰深斜11井压裂施工现场。
朱克民 摄echnology 科技362020 / 07 中国石化打破主力烃源岩下勘探禁区钻到目的层了吗、有没有油气显示、含油层多厚……最近几个月,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勘探研究室主任师张鹏飞花费十二分精力关注丰深斜11井。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2012精选课件

.
2
一、早期的艰难探索
(1955~1959年)
——从河北到河南再到山东西 部,期望发现海相第三系油田, 勘探失利
.
3
.
4
华1井
时间:1956年 位置: 河北南宫明化镇
沧县隆起南端 结果:井深1063米进下古生(大漏)
无油气显示 意义:建立 “明化镇组”
证实下古生界隆起
.
5
华2井
时间:1957年 位置:河南开封城东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
1
.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
一、早期的艰难探索(1955~1959年) 二、胜利油田的发现(1960~1962年) 三、第一个勘探高潮(1963~1975年)
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 四、勘探的低潮徘徊(1976~1982年) 五、第二次勘探和发展高潮,巩固发展我国第
二大油田 (1983~1995年) 六、持续稳定发展(1996~ )
② 发现沙河街组生油岩。
.
11
.
12
2、发现胜利油田--华8井
时间:1961年 位置:东营凹陷东营背斜构造顶部 结果:钻遇东营组油层 试油:日产油8.1吨(4月16日) 意义: ① 发现胜利油田(油气区)
② 建立“东营组”。
.
13
.
14
发现高产--营2井
时间:1962年9月23日, 位置:东营构造北翼 结果:钻遇沙三段中亚段高压油层
油田,当年探明1.5亿吨 ② 证实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凸起上也可
形成大油田 ③ 实现了沾化凹陷勘探大突破
.
27
.
28
6、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
1975年结束的第一个勘探高潮,共探明油田 32个,探明石油储量10.66亿吨
胜利油田的有关情况简介

胜利油⽥的有关情况简介中国⽯化胜利油⽥,是中国⽯化集团胜利⽯油管理局、中国⽯油化⼯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分公司的统称。
油⽥主体位于黄河下游的⼭东省东营市,⼯作区域分布在⼭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肃敦煌等盆地。
胜利油⽥机关设在⼭东省东营市济南路258号。
胜利油⽥胜利油⽥的勘探开发历程,⼤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是艰苦创业阶段。
胜利油⽥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
1961年4⽉16⽇在这⾥(时称⼭东省⼴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业油流井——华8井,⽇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被发现;1962年9⽉23⽇,东营地区营2井获⽇产555吨的⾼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产量最⾼的⼀⼝油井,胜利油⽥早期称为“九⼆三⼚”即由此⽽来;1964年1⽉25⽇,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这⾥展开了继⼤庆⽯油会战之后⼜⼀次⼤规模的华北⽯油勘探会战,标志着胜利油⽥⼤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开始;1965年1⽉25⽇,在东营胜利村钻探的坨11井发现85⽶的巨厚油层。
1⽉31⽇,坨11井喜获⽇产1134吨⾼产油流,全国第⼀⼝千吨井诞⽣。
胜利油⽥由此得名。
⼆是快速攀升阶段。
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胜利油⽥在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我国第⼆⼤油⽥,并⼀直保持⾄今;原油产量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
三是持续稳定发展阶段。
1989年胜利油⽥结束会战体制,在⼤打勘探进攻仗的同时,及时把⼯作重点转移到提⾼油⽥综合管理⽔平上来。
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平;1993年建成了我国第1个百万吨级浅海油⽥;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
四是全⾯提升整体发展⽔平阶段。
1998年,国家进⾏⽯油⽯化⼤重组,胜利油⽥划归中国⽯化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2000年,重组改制为胜利⽯油管理局和胜利油⽥有限公司;2006年,胜利油⽥有限公司变更为胜利油⽥分公司。
胜利油田的发现

胜利油田的发现作者:冯海涛来源:《卷宗》2018年第30期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的发现,使鲁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能源生产基地。
1955年1月13-23日,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石油工业部前身)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确定1955年在华北平原进行地球物理勘探。
根据国务院决定,本次会议宣布:从1955年起,地质部担负石油、天然气的普查任务;石油管理总局担负石油、天然气的详查细测和钻探开发任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担负石油综合研究任务。
1955年12月,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编写出《华北平原石油普查地质报告》,报告指出,华北盆地为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凹陷和隆起存在;奥陶系、石炭系、侏罗系及第三系可能为生油岩系;找油对象是古生界、包括白垩系在内的中、新生界。
1956年年初,毛泽东主席在听取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副部长康世恩等人的汇报时指出,石油工业要有全国性的规划,广泛开展石油勘探。
3月26日,石油工业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并确定本年度在华北平原打基准井。
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定位于北省南宫县明化镇(沧县隆起南端)。
4月1日,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111队以陈勤为组长的华北平原综合研究组到达济南,进行收集、整理、综合研究华北平原石油地质资料的工作。
4月15日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华北石油钻探大队在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成立。
该队配备乌德钻机3部,承担华北地区石油钻探任务。
9月15日,以格鲁别尼克夫·库茨为队长的苏联钻井队一行10人,到达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负责指导中方32104钻井队进行华1井的钻探工作,目的在于钻探海相第三系,了解该地区下覆地层构造年代、岩性、含油情况、形成环境。
华1井于1956年10月26日开钻,钻至古生界井深1936.7米完钻,取芯收获率为18.32%,未发现油气显示。
华1井虽未钻遇第三系海相地层,但获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胜利探明千万吨级油区块

研究 》 并顺利通过 了验收。 , 这一 项 目主 要是针对 油 田勘探 中出现 的油气水
关 系混 乱 提 出的一 项临 时 陛生 产研究课 题 。
评审组认为 , 这项研究分析了盆地东 、 西部 “ 低 阻油层 ” “ 和 高阻水层 ” 的机理 , 总结了油气层的特
征及 识别 规 律 ,有针对 性地 建立 了解释模 型并 确定 了相 应 的解 释参 数 , 提 出 了优化 测井 系列 的建议 。 并
( 张云普 刘 娟 )
采集系统又不能及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 ,导致对井 底 欠平 衡状 态 的控 制滞 后或 不 准确 。
这 个 研 究 院 历 经 3 刻 苦 攻 关 ,WD研 究 不 断 年 P
田 外 测 井 技 术
2 1年 ・ 1 0 0 第 期
限公司 日前在2/ 区块钻获重要天然气发现流花 96 2
3— ,在 钻 杆 测 试 中 ,流 花 3 — — 可 1产 天 然 气 42 42 1 3 5 0 万立方 英尺 。 50 在此 之前 , 中海 油与 哈斯基 在该 区 域 附 近发 现 了我 国第 一个 大 型 深水 天 然气 田荔 湾
胜 利 油 田胜利 采 油 厂 坨 一 二 八 区块 的探 明储 量 由
1 4 吨跃 升 到上 千万 吨 ,一 个 千 万 吨级 “ 万 1 原油 大
长城 钻探 乍得 邦 戈 尔盆 地
储层 评 价 通 过验 收
由C DC NO 勘探 部 组织 的评 审 组 , 日参 加 了 由 近 长城钻 探解 释研 究 中心承 担 的中油 国际 ( 乍得 ) 公 司的研 究项 目汇报 —— 《 邦戈 尔 盆地储 层测 井评 价
鳄 ” 浮 出水 面 。 将
胜利油田发展历程

胜利油田发展历程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了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
当年7月,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东营凹陷进行重点勘探。
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
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
1964年1月25日,国家正式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形成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的又一场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会战。
1965年3月,坨11井和坨9井分别获日产1134吨和1036吨的高产油流,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千吨级油井。
由于该油井位于东营地区胜利村一带,为了纪念石油会战取得的巨大胜利,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1972年6月15日更名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
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结束了20多年的会战体制。
1998年6月,划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
2000年5月28日,根据中石化重组上市的整体部署,“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胜利油田的机构、资产、人员从法律上分开为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上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存续)两部分。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是隶属于中石化集团公司的企业。
2011年是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生产原油10亿吨。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孙焕泉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孙焕泉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在举国上下迎接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这里召开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这是对胜利油田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在此,我代表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胜利油田的发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不朽功勋的老领导、老会战、老石油,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胜利油田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1961年4月16日,经过我国老一辈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华8井喜喷工业油流,由此发现了胜利油田,并揭开了渤海湾地区大规模油气勘探的序幕。
50年来,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0亿吨,这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一项重大成就,是我们向建党90周年献出的一份厚礼!五十年艰难创业,十亿吨灿烂辉煌。
半个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罕见的复式油气区,面对异常艰苦的条件环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胜利油田广大干部职工以国家主人翁姿态,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建成我国第二大油田。
五十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6亿吨,生产原油10亿吨,均占我国陆上油田探明储量和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实现利税6039亿元;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800多项,以复式油气聚集区理论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和技术系列,支撑了在高勘探程度探区连续28年年均探明储量1亿吨、在含水90%的特高含水期连续15年稳产2700万吨以上并实现储采平衡;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继承和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培育和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胜利铁军队伍,荣获“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称号;建成现代文明的石油家园,辐射和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胜利之路。
五十年风雨沧桑,十亿吨豪情满怀。
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