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马化腾介绍全

移动梦网:成就正现金流——移动梦网通过手 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运营商分二 成、SP 分八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直至2000年4月,QQ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 500万大关,5月,同时在线人数超过十万, 6月,注册人数便已过千万,同时,移动QQ 进入了联通的“移动新生活”。 “注册收费风波” “Q币风波” 虚拟商品增值服务
家人的帮助——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与 张志东等5人凑齐了50万元人民币。马化腾拿着 母亲的退休证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 司。马化腾的母亲,这位法定代表人几乎没来过 公司,可是她很负责任地帮我整理财务报表。后 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的都是家里人,因 为公司要减轻负担。 创业时的困难——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 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创业 的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QQ 的卡通形象),赚钱的模式看不到。
圳注册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软件。 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发出第一个“中国 版”ICQ-OICQ,即QQ的前身,并免费投向当时刚刚兴起的 中国互联网市场,用户的热烈回应是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 们远远没有料到的。最初,他们只是想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 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 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 QQ只是公司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
面对融资:负责、务实——融资后腾讯购买 了服务器和带宽。不过,有了钱的马化腾依 旧节俭,依旧是自己组装服务器,这与当时 互联网企业普遍大手大脚地花投资人的钱形 成了鲜明对比。马化腾表示: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前,融资是一轮一轮 的,大都想着赶紧花完钱再去融资,但当时 我就不是这样想。做公司要对股东、对投资 者负责任,所以现在看新兴公司花钱看不惯 ……
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和优秀案例分析

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和优秀案例分析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融资。
然而企业在融资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篇文章将探讨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和优秀案例分析。
一、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借贷和发债、股权融资等方式实现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金融渠道,不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这样的大型资本市场融资。
因此,很多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融资。
第一种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
通过与银行签订合同进行贷款,通常是企业获得融资的最重要的途径。
但是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的财务资料时,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申请,在审核过程中往往会有高的门槛和审查难度。
对于新上市的公司和有一定度的成长企业,在信用资质的审查上也可能会遭遇较高的要求。
此外信贷风险和贷款利率也会对企业造成压力。
另外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是票据贴现。
企业通过贴现商在市场上出售自有的票据,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
这种方式的资金成本通常会比银行贷款高。
对于那些在暂时的流动性危机中的企业来说,票据贴现可能是一项很有用的选项。
最后一种融资方式是向投资基金融资。
这一方式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择优选择不同的融资方案,而融资方也会在投资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战略资讯。
然而,投资基金并不是全部项目的合适选择。
项目本身必须具有资本可行性和应有的回报水平,而非所有投资基金机构都会针对同样类型的项目提供同样的投资方案。
二、优秀案例分析1.还呗还呗是一家旨在致力于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2018年4月,还呗获得由美国硅谷风投公司Plum Ventures领投、南山之友基金、滴滴出行、震升资本、中青旅等跟投的3.4亿美元C轮融资。
据悉,这笔融资将针对融资科技、用户触点、资产端管理、企业文化四大方面进行深度投入和布局。
同时,还呗的R&D中心也将随着融资显著扩充,并计划与国内顶尖高校进行重新协商。
2.考拉征信考拉征信是一家专注于个人信用评估领域的企业,其希望打造全球领先的Fintech生态系统,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巨大的市场价值将成为腾讯利用全球(跨国公司)的重要经济杠杆,这是中国第二代企业建立大型商业组织的战略选择。
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每半年增加一倍,并且该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从1997年到1999年,网易,腾讯,新浪,搜狐,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语公司。
2000年,新浪,网易和搜狐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21世纪初,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进入萧条期,这反映了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人们对网络经济的高度期望。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和行业寒冬之后,许多大型和小型网站都被关闭。
三个主要门户网站的股价已暴跌,网易在2001个月被纳斯达克暂停。
但是,中国政府对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发展的态度,以及电信运营商对网络接入等硬件建设的投资,使中国互联网产业仍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1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约有1254台计算机,约有3370万互联网用户,在CN下注册了127319个域名,277100个WWW站点,以及7597.5个米国际出口带宽。
与1999年12月底相比,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用户数量分别增加了258%和278%。
这种情况为那些务实,旨在提供灵活的网络内容和服务,继续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相对充裕的资本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基础,从而迅速抢占了潮起潮落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此期间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在2003-2004年,中国的网站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但是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形象及其在细分市场中的地位,例如三大门户网站,百度(搜索引擎),腾讯(即时消息),盛大网络游戏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此外,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明确了其盈利模式。
其中,互联网广告已成为用户群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最受认可的盈利模式。
一些大型网络公司通过在2004-2005年公开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
在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的帮助下,这些公司获得了很高的市场价值。
腾讯融资史1

融资规模扩大
2011年,腾讯获得了规模达 20亿美元的第十三轮融资, 这再次创下了公司历史融资 记录。
投资阵容强大
本轮融资由软银、IDG等多 家知名投资机构牵头,反映 了资本市场对腾讯的高度认 可。
资金用途广泛
这笔庞大资金将用于加大在 关键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 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2012年:腾讯获得第十四轮融资
融资时间
2000年
融资金额
4000万美元
投资方
美国凯鹏华盈、 Horsley Bridge Partners
2000年,腾讯获得了第二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主要来自于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和Horsley Bridge Partners。这笔融资帮助腾讯进一步壮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矩阵,为公司后续的快 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腾讯获得第八轮融资
资金注入
2006年,腾讯获得了第八轮2亿美 元的融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 资金实力。这笔资金将用于深化 技术创新、扩大人才队伍和加快 海内外市场开拓。
投资团队
本轮融资由软银中国、IDG资本 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主导,进一 步彰显了腾讯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和发展潜力。
发展扩张
2001年:腾讯获得第三轮融资 Nhomakorabea提升产品力
1
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
加强团队建设 2
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优化业务布局 3
拓展海内外市场
2001年,腾讯成功完成了第三轮4500万美元的融资,主要由投资基金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和 IDG Capital Partners 领投。这笔资金的注入帮助腾讯进一步优化产品线、壮大技术团队,并为海外市场的拓 展奠定了基础,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在最新披露的腾讯2018年财报中,金融科技第一次被写入”浓墨重彩地。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我们增强了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丰富了金融科技服务的产品。
"对于2018年的财务表现,财报提到,”收入同比增长32% ,主要是受金融科技服务、社交及视频广告、数字内容订购及销售的推动。
”在监管环境趋紧、"去金融化〃泛滥的当下,素来审慎的腾讯正式使用"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值得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在2016年"支付相关服务〃被纳入核心业务之后,第一次出现在财报中的〃金融科技服务"同样被归为核IL'业务的范畴。
这意味着,腾讯金融被"扶正"了,腾讯对金融终于不再遮掩——以金融科技的名义。
在惹眼的业务数据面前,腾讯盖不住了,很难再以"其他业务”的形式去轻描淡写了。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以支付、金融科技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营收达到780亿元,同比增长80% ,是腾讯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达到25%O事实上,随着支付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在备付金集中存管全面实施之后,支付业务本身的营收前景难以令人乐观。
这促使腾讯近年来大力拓展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变现能力。
去年9月,腾讯FiT线(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整体形象对外呈现,此后FiT的官方网站及公众号肖悄变更为"腾讯金融科技〃。
下文,我们将透过腾讯过去6年来的财报新闻稿,梳理腾讯金融的崛起轨迹。
01管窥财报:—部腾讯金融崛起史相比阿里巴巴很早就重视支付及金融业务”腾讯要晚的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于腾讯而言,支付不过是电商、游戏的底层工具, 从支付到金融的延展同样姗姗来迟。
我们以支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为关键词,从财报中探寻腾讯金融业务的发展轨迹。
2012年财报:仅有1处提到了 "支付"。
张磊:腾讯、京东背后的百亿美元掌舵者

张磊:腾讯、京东背后的百亿美元掌舵者作者:赵俊来源:《新财富》2015年第05期他是腾讯、京东等明星企业背后的投资者,通过研究找到有前景的商业模式,再去寻找契合的企业,敢于下重注,信奉长期持有,投资于变化。
从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的一个实习生到百亿美元资金的掌舵者,基金自成立10年来年化收益率达39%,张磊是如何做到的?高考状元、人大本科、耶鲁硕士、师从投资教父大卫·史文森(David F. Swensen),拿着恩师提供的3000万美元创业,启动投资生涯。
2005年,创业伊始,他就投资了腾讯,当时腾讯市值不足20亿美元,如今腾讯市值已经超过了1900亿美元,他依然持有腾讯股票。
入股京东,账面收益翻40倍。
他,是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创始人张磊。
张磊的履历金光闪闪,际遇和能力让人羡慕。
他投资的企业在各自行业都是数一数二,如腾讯、百度、京东、去哪儿、蓝月亮、美团、万得资讯、滴滴打车等(附表)。
截至2014年年底,高瓴资本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180亿美元。
张磊也以65亿元财富跻身“2015新财富500富人榜”,位居第279名。
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高瓴资本采用的是长青基金(Evergreen Fund)的模式,特点是不用担心退出压力,公司上市后,只要业务发展前景可期,基金可以长期持有。
实现这种模式,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所投公司的经营理念需要和基金一致,要有长远的格局观、胸怀和执行力;二是出资人(LP)中短期没有退出需求,基金管理人(GP)可以按自己的理念进行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对LP的要求很高,LP需要对GP非常信任。
高瓴资本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目光长远的全球性机构投资人,包括大学捐赠基金、慈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及家族基金等。
当资本是长期持有时,GP才有条件花时间思考什么是具有长期前景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张磊之所以可以得到这些海外长期资本的青睐,不仅靠的是独到的投资眼光,也与其经历息息相关。
qq企鹅之父 马化腾 简介

腾讯开通了移动QQ业务,发展收费会员,并针对收费会员开展更多的增值服务。一时间,腾讯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最多的时候,腾讯占据了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七成的业务份额。
第三,马化腾做人也非常严谨,即便是在各种富豪榜上,他的个人财富不断增加,排名不断跳跃上升,马化腾也从不张扬,关于马化腾私生活的报道非常少,更没有和他个和工作有关,马化腾专注于工作,而工作也回馈他乐趣和荣誉。
也许腾讯并不完美,小企鹅QQ也不完美,但马化腾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却几近完美。马化腾成了很多创业者的偶像,成了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时代英雄。
1993年深大毕业,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年经验。当选为深圳大学校友会副主席计算机系大学校友会主席。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马化腾,腾讯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本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全面负责腾讯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腾讯集团。出任现职前,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首先,马化腾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当初做即时通讯,根本就找不到盈利点,没办法挣钱,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马化腾坚持了下来。他可能动摇过,但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据说,当年在腾讯最艰难的时刻,在为QQ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手术后,马化腾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笔记本电脑工作的。
腾讯融资发展过程

2010年腾讯的净利润是95亿,2019年腾讯的净利润达到了1042亿,10年增长了近11倍,在这10年里,腾讯不但没有任何亏损,连利润增速每年都是正增长。
腾讯的ROE逐年下滑,是因为它的净资产增速高于利润增速,但是ROE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连续10年ROE大于20%的公司,港股上市企业中仅有9家公司,如果再剔除毛利率小于40%、负债率大于60%的公司,就只剩下腾讯和另一家公司了。
毛利率的下滑,是因为腾讯的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前腾讯的收入来自增值业务、网络广告和其他,前两项都是高毛利业务,但是到了现在,腾讯的收入在这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项业务只有27%的毛利,随着这一项业务收入的扩大,腾讯的毛利自然就被拖下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坏事。
腾讯的三费占营收的比率,近5年一直维持在20%左右,并呈逐年下滑的趋势,说明腾讯的费用控制非常优秀。
近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在135%-160%之间,说明腾讯的现金流非常健康,所有赚到的净利润都变成了现金回到了公司账户上。
腾讯的负债比较高,负债总额4652亿,占总资产9540亿的48.7%,其中数额较大的科目有:应付账款807亿,其他应付452亿,应付票据938亿,递延收入682亿,短期借款227亿,长期借款1042.6亿。
应付款就是占用上游企业的资金,这项加起来2197亿,占总负债的47%。
递延收入就是待确认的收入,相当于预收款,比如游戏的充值、广告的预付款等等,相当于下游客户提前支付的货款,占总负债的14.7%。
腾讯的短长期借款几乎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贷款利率非常低,账户上的准货币资金1821亿,足够偿还借款,没有偿债风险。
腾讯的业务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4大业务:增值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网络广告、其他,这4个业务之间的收入占比如下图。
增值服务——游戏、音乐、视频等付费收入,这一块目前占比最大,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3%,其中一半都是游戏收入,1014亿,同比增长10%,另一半是社交网络收入,852.8亿,同比增长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腾讯创业初期(约1999年),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各自分享腾讯20%的股份,做为交换条件,二者共向创业初期的腾讯投资220万美金。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手中腾讯20%的股权,接手方为南非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此后,MIH米拉德集团公司又从IDG手中收购12.8%的腾讯股份。
此时,腾讯的股权架构处于腾讯团队占60%、MIH集团33%、IDG占7.2%。
3、2002年6月,MIH集团再度从腾讯控股马化腾之外创始人手中购得13.5%的股权,此时腾讯股权结构变为腾讯及其合作创业者占据46.3%、MIH占据46.5%、IDG占7.2%。
4、2003年8月,出于上市方面的原因,腾讯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在将IDG手中7.2%股权悉数回收的同时,同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此时控股结构变成腾讯与MIH各持50%的局面。
5、2004年,腾讯IPO发行4.2亿股公众股,此次IPO采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释原有股东比例。
12位自然人与MIH所占腾讯控股比例各从50%减到37.5%。
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亿腾讯股票,占已发行股份的10.43%。
至此,腾讯股权结构变为,腾讯及其创使人37.5%、MIH集团37.5%、ABSA Bank10.43%。
其中马化腾个人持股约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