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八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四、实验操作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八 动物组织中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动物组织细胞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提取DNA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中的DNA和RNA通常和蛋白质结合
成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而存在。这
两种核蛋白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有不同 的溶解度。在稀盐溶液(0.15mol/L)中, 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大,脱氧核糖核蛋白溶解 度小;而在高盐溶液中( 1mol/L)中,脱氧 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大,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小。 利用此差异,可见两种核蛋白彼此分开。
分离到的脱氧核糖核蛋白,用十二 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让 DNA游离出来,再用氯仿-异戊醇混和 试剂沉淀除去变性的蛋白质。然后加入 95%乙醇,可将DNA沉淀析出。
为了防止DNA酶解,在提取过程中加柠 檬酸盐、EDTA盐并要求在40C以下进行,以 抑制DNA酶的活性。
三、实验试剂及器材
4. 将沉淀物转入小烧杯中,加入5倍体积的 0.15mol/LNaCl-0.1mol/L, EDTANa2溶液, 搅拌均匀。
5. 边搅拌,边慢慢滴加5%SDS溶液约6ml, 直至终浓度为1%。
6. 加入固体氯化钠约2.2g,使终浓度为 1mol/L,边加边搅拌,持续20分钟加完, 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1. 称取动物肝脏10g,剪碎后加入预冷的 0.15mol/LNaCl-0.015mol/L,pH7.0柠檬 酸钠溶液10ml,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 浆。
实验五、动物细胞DNA的提取与鉴定

DNA酚抽提法示意图
主要试剂的作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
EDTA起两个作用:(1)鳌合细胞膜和骨架上的Ca2+、Mg2+ ,从而使细胞
更易破碎;(2)鳌合Mg2+ 使得内源性DNase没有Mg2+ 不能发挥作用,保持DA
的稳定性,Tris起缓冲pH值的作用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1)破坏细胞膜及核膜;(2)解聚细 胞中的核蛋白;(3)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4)抑制DNA酶 活性,使DNA分子尽量完整地分离出来
蛋白酶K:
水解蛋白质的作用,消化DNA酶和细胞中的蛋白质。
苯酚:蛋白质强变性剂
主要用于DNA提取时蛋白的去除,抑制DNA酶活性;
苯酚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提取DNA前苯酚用Tris-Hcl饱和,防止吸收过多DNA,降低DNA的 损失率; 氧化苯酚会破坏DNA。
氯仿:异戊醇(23:1):
主要用于DNA或者RNA提取时蛋白的去除; DNA提取时候,氯仿起变性蛋白质和将第一次抽提后的水相中的 酚带走的作用。异戊醇能降低分子表面张力,能减少抽提过程中 的泡沫产生,同时异戊醇有助于分相,增加界面的稳定性。
实验五 动物细胞DNA的 抽取与鉴定
指导:刘满清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提取动物基因组DNA的原理和常用 方法;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的原理和方法, 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
二 实验原理
动物DNA的提取是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操作。DNA提取的 基本程序包括细胞破碎、蛋白质变性并去除、沉淀DNA 并去除其他杂质3步;
不同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方法有所不同; 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组织因其 细胞结构及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离方法也有差异;
动物基因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的操作方法。
2. 理解并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的方法。
3. 学习DNA纯度与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破碎细胞膜和核膜,释放出DNA分子,然后通过特定的方法去除杂质,最终获得高纯度的DNA。
实验中,常用的破碎细胞膜和核膜的方法有:- 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蛋白酶K等试剂,使蛋白质变性并溶解细胞膜中的脂质,导致细胞裂解。
- 利用溶菌酶、蜗牛酶等酶类,水解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DNA。
获得细胞裂解物后,通过加入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并形成有机相和水相,从而分离核酸和蛋白质。
由于DNA不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通过离心分离获得含有DNA的上清液。
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DNA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将沉淀的DNA溶解于TE缓冲液中,即可获得高纯度的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检测DNA纯度和大小的重要手段。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在电场的作用下,根据分子大小和所带电荷的不同,在凝胶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DNA纯度可以通过紫外吸收法测定,根据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DNA的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动物肝脏组织样本2. 试剂:- DNA提取试剂盒-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蛋白酶K- 溶菌酶、蜗牛酶- 苯酚、氯仿、异丙醇- 无水乙醇- TE缓冲液- 琼脂糖- 电泳缓冲液- 标准DNA分子量标记物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 器材:离心管、移液器、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PCR仪等2. 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速离心机、微波炉等五、实验步骤1. 取动物肝脏组织样本,称重后加入适量提取试剂,进行细胞破裂和蛋白质水解。
2. 加入苯酚和氯仿,混合均匀,离心分离,取上清液。
3. 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混合均匀,离心分离,收集沉淀。
4. 将沉淀溶解于TE缓冲液中,即为提取的DNA。
提取动物dna 实验报告

提取动物dna 实验报告
提取动物DNA实验报告
在生物科技领域,提取动物DNA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动物的遗传信息,还可以为动物保护、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数
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项提取动物DNA的实验报告,以展示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实验目的:通过提取动物DNA,分析动物的遗传信息,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动物组织样本(如血液、组织等)、DNA提取
试剂盒、离心机、PCR仪等。
实验步骤:
1. 收集动物组织样本,如血液、皮肤组织等。
2. 将样本放入离心管中,使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出细胞。
3.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DNA提取。
4. 将提取得到的DNA样本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提取的DNA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5. 使用PCR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扩增,以获得更多的DNA样本。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DNA样本,并进行了质量检测和PCR
扩增。
最终获得了足够的DNA样本,可以用于后续的遗传分析、基因测序等研究工作。
实验结论:提取动物DNA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为科学家们研究动物的遗传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
遗传特征,为动物保护、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结:提取动物DNA的实验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为动物遗传信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动物保护和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动物D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探究动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样本(如鸡肉、鱼肉等)、细胞裂解液、蛋白酶K、异丙醇、氯仿、异丙醇、乙醇、盐酸、磷酸盐缓冲液等。
2. 实验步骤:
(1)取动物组织样本,将其放入离心管中;
(2)加入细胞裂解液和蛋白酶K,使细胞膜破裂,使DNA释放;
(3)加入异丙醇,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4)加入氯仿,使DNA与异丙醇分离;
(5)加入乙醇,沉淀出DNA;
(6)用盐酸和乙醇洗涤DNA,最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DNA。
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成功从动物组织样本中提取出了DNA。
在紫外光下,DNA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证明提取的DNA质量较高。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DNA,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通过对提取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了解动物个体的遗传信息,为动物遗传育种、种群遗传结构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提取DNA的
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利用提取的DNA,开展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探究动物遗传信息的更多奥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资源利用提供更多的
科学依据。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原理】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部分与蛋⽩质结合形成核蛋⽩。
核蛋⽩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95%⼄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10%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再籍酚将核酸与蛋⽩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醚抽提去蛋⽩质及其它杂质,最后⽤⼄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解产⽣磷酸。
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下列⽅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下。
还原成兰⾊的钼兰。
常⽤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素C 等。
H 3PO 4+12H 2MoO 4→H 3PO 4·12MoO 3+12H 2O H 3PO 4·12MoO 3H 3PO 4·6MoO 3·3Mo 2O 52、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形成针状结晶3、戊糖:(1)核糖:经与强酸(盐酸与硫酸)共热⽣成糠醛,后者可与3;5⼆羟甲基苯缩合成绿⾊化合物。
(2)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与⼆苯胺作⽤⽣成⼀蓝⾊化合物。
上述⼆反应如下【操作】(⼀)核酸提取l、⽤酚提取法:(1)取⼩⽩⿏⼀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玻璃少许,研磨⾄糊状后,加⼊蒸馏⽔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分钟后,倒⼊—-圆底离⼼管中,离⼼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圆底离⼼管中,加⼄醚2ml,⽤拇指将管⼝按住,⽤⼒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5分钟后,⽤⽑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圆底离⼼管中。
(4)于该管中加⼊95%⼄醇2ml,⽤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和鉴定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动物组织总DNA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
2.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核酸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核酸染色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为了研究DNA分子在生命代谢中的作用,常常需要从不同的生物材料中提取DNA。
由于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浓度不同,要选择适当的材料提取DNA。
动植物中小牛胸腺、动物肝脏、脾脏、鱼类精子、植物种子的胚中都含有丰富的DNA。
微生物中,谷氨酸菌体含7%~10%,面包酵母含4%,啤酒酵母含6%,大肠杆菌9%~10%。
从各种材料中提取DNA方法不同,分离提取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对于低等生物,如从病毒中提取DNA比较容易,多数病毒DNA相对分子量较小,提取时易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从细菌及高等动植物中提取DNA难度大些。
细菌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一般达2×109Da。
因此易被机械张力剪短。
细菌DNA,除核DNA外,还有质粒DNA等。
1.DNA的基本功能生物遗传信息复制的模板和基因转入的模板,是生命遗传繁殖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作为DNA分子中的某一区段,有复制、转录和翻译等主要功能称为基因。
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天然存在的核酸有两类,一类为脱氧核苷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另一类为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携带遗传信息。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达。
3.DNA的存在形式天然状态的DNA是以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要从细胞核中提取DNA时,先把DNP抽提出来,再把P除去,再除去细胞中的糖、RNA及无机离子等,从中分离DNA。
DNP和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而不同。
DNP在低浓度盐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如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仅为在水中溶解度的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溶解度也增加,至1mol/L氯化钠中溶解度很大,比纯水高2倍。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核酸鉴定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实验中验证提取的核酸是否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原理:
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可利用
溶解细胞膜、蛋白质酶解、沉淀和洗涤等步骤提取核酸,并通过酶切鉴定分离所得核酸的类型。
核酸的鉴定主要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
此外,核酸的纯度可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
实验步骤:
1.取动物组织,并将其切碎放入离心管中;
2.加入溶解液(如Tris-HCl缓冲液 pH 8.0),彻底溶解组织;
3.加入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酶解,生成核酸;
4.加入溶液(如EDTA),停止蛋白酶的作用;
5.加入酒精,将核酸沉淀下来;
6.用乙醇洗涤核酸沉淀,去除杂质;
7.将核酸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进行测量;
8.通过酶切反应鉴定核酸的类型;
9.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核酸;
10.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核酸纯度。
实验结果:
提取的核酸样品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为DNA。
通过比色、电泳
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
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为1.8,表明核酸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DNA核酸,并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了其类型。
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并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评估了核酸的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仿;异戊醇(23:1)
(1)主要用于DNA或者RNA提取时蛋白的去除; (2)DNA提取时候,氯仿起变性蛋白质和将第一次抽提 后的水相中的酚带走的作用。异戊醇能降低分子表面张 力,能减少抽提过程中的泡沫产生,同时异戊醇有助于 分相,增加界面的稳定性
3.加等量的酚: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 4.取上层溶液至另一管,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 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5. 取上层溶液至另 一管,加入1/2体积的7.5mol/L乙酸氨加入2倍体积的 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沉淀2min ,离心12000 rpm ,10min。
• TE缓冲液(pH8.0): 100mmol/lTris.Cl(pH8.0)、1mol/lEDTA (pH8.0)、室温保存; • 氯仿-异戊醇(23:1):体积23:1 • 其他试剂:Tris饱和酚(购买)、无水乙醇、 75%乙醇。
*各种试剂的作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
(1)螯合细胞膜和骨架上的Ca2+、Mg2+,从而 使细胞更易破碎。 (2)螯合Mg2+使得内源性Dnase没有Mg2+不 能发挥作用,保持DNA的稳定性,Tris起缓存 pH值的作用。
(3)TE缓冲液(pH 8.0):高压灭菌,室温贮 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 (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盐酸,醋酸钠,琼脂糖,溴酚蓝,溴化乙锭。
*主要的试剂及配置:
• DNA提取液SET: 10mmol/LTris.Cl(pH8.0)、
100mmol/lEDTA、500mmol/lNaCl、20%SDS
动物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并掌握提取动物基因组 DNA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 2.学习和掌握琼脂糖电泳法鉴定 DNA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 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 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 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 溶液中析出。 • 琼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 因组 DNA。真核生物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 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 • 脂糖凝胶电泳是用于分离、鉴定和提纯DNA片段的标准方法。 琼脂糖是从琼脂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亲水性,但不带电荷, 是一种很好的电泳支持物。DNA在碱性条件下(pH8.0的缓冲液) 带负电荷,在电场中通过凝胶介质向正极移动,不同DNA分子 片段由于分子和构型不同,在电场中的泳动速率液不同。溴化 乙锭(EB)可嵌入DNA分子碱基对间形成荧光络合物,经紫外 线照射后,可分出不同的区带,达到分离、鉴定分子量,筛选 重组子的目的。
*鉴定:
1、安装电泳槽 将有机玻璃的电泳凝胶床洗净,晾干,用胶带将两端的 开口封好,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插上样品梳。 2、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称取琼脂糖溶解在电泳缓冲液中,(按0.3-1.5%的琼脂 糖含量,1-25kb大小的DNA用1%的凝胶,20-100kb的 DNA用0.5%的凝胶,200-2000bp的DNA用1.5%的凝胶) 置微波炉或沸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化(不要加热至沸 腾),取出摇匀。 3、灌胶 将冷却到60℃的琼脂糖溶液轻轻倒入电泳槽水平板上 4、待琼脂糖胶凝固后,在电泳槽内加入电泳缓冲液,然 后拔出梳子。
5、加样 将DNA样品与加样缓冲液按4:1混匀后,用微量移液器将混 合液加到样品槽中,每槽加10-20μl,记录样品的点样次序和 加样量。 6、电泳 安装好电极导线,点样孔一端接负极,另一端接正极,打 开电源,调电压至3-5V/cm,电泳1-3hr,当溴酚蓝移到距凝胶 前沿1-2cm时,停止电泳。 7、染色和观察 取出凝胶,放在含有溴化乙锭的染色液中染色30min,即可 在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有橙红色荧光条带的位置,即为 DNA条带,或在紫外灯下照相记录电泳图谱。溴化乙锭是致 癌剂,操作时要小心,必须戴手套。
5.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 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
6.用1ml 70%乙醇洗涤沉淀物1次,离心12000 rpm , 5min。
7.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 将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室温干燥。 8.加200ul TE重新溶解沉淀物,然后置于4℃或 20℃保存备用。 9.将提取物置于子之间的水,使DNA沉淀析出, 无水乙醇使用前冰冻,可以减少DNA沉淀析 出过程释放热量DNA的损伤。
75%乙醇:
洗涤DNA的作用,主要去盐和有机杂质。
四、实验步骤
*提取:
1. 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 量剪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的细胞 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 离 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 (500ug/ml)20μl,混 匀。在65℃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 入37℃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 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min离心5min,取上清 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2.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 状物,用100ul 吸头挑出,凉干,用200ul TE 重 新溶解。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 1. 仪器: 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 计、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 菌)、吸头(灭菌)、 电泳仪,电泳槽、 紫外透射反射仪、微波炉、微量进样器
2. 试剂: (1)细胞裂解缓冲液: Tris (pH8.0) 100 mmol/L EDTA (pH 8.0) 500 mmol/L NaCL 20 mmol/L SDS 10% 胰RNA酶 20ug/ml (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 的双蒸水中,20℃备用。
蛋白酶K
水解蛋白质的作用,消化DNA酶和细胞中的 蛋白质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 (1)破坏细胞膜及核膜; (2)解聚细胞中的核蛋白; (3)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 来; (4)抑制DNA酶活性,使DNA分子尽量完整 的分离出来。
苯酚:蛋白质强变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