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 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恢复了中央集权,而大运河作为隋朝统一和国家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隋朝统一隋朝的统一是由隋文帝杨坚所主导的。
在隋朝建立前,中国历经南北朝的连年战乱,国力衰落,社会秩序混乱。
杨坚在不断攻打北周的战争中,最终击败北周,继而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隋朝统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杨坚的改革措施。
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缩减了豪门势力,并设立了检察机构以监督地方官员。
此外,杨坚还推行了农田改良政策,增加了产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为统一铺平了道路。
二、大运河的建设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时期修建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
大运河起自北京的世纪井,至杭州的西湖,全长约1800多公里。
它将中国东部的黄、淮、长江流域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动脉。
大运河的修建对隋朝统一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大运河使得北方各地的粮食能够便捷地输送到南方,解决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难题,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大运河加强了北方与南方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帝国的统一。
最后,大运河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各地人民得以互相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三、大运河的影响大运河的建设不仅对隋朝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运河的开凿和维护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大运河的运输功能为中国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其次,大运河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互相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大运河也为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后世的工程师们提供了借鉴。
总结起来,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是隋朝取得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隋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各项改革,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隋朝大运河ppt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胡曾
隋朝的大运河
原因 概况 作用 评价
原因:
1、传说。
2、运输粮食,巩固统治。
3、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
从605年起,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 用;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南 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 北送的主要渠道。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陈苑)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 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 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 界遗产数量共46处。 “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 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 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 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 、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 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 响力的水道。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
1、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问题; 2、促进了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弊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PPT课件

• 什么叫运河,你都知道哪 些著名的运河?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起点
中点
三点、四段、
五河流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
南
止点
河
隋朝大运河
3.隋朝的强盛: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1、隋朝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2、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长江
钱塘江
C
。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C(今杭州)
尽道大隋大亡促为进此了河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 巩至固今统千一里和赖社通会波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 作若用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开论凿功大不运较河多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 级矛盾—激—化唐。•皮日休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 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A.永济渠 C.邗沟
B.通济渠 D.江南河
• 4、(2010·山东威海)隋朝,犹如一颗流 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 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大运河—我们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展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大运河沿线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民族,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分布
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途经河北 、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 市,全长约2700公里。
特点
大运河穿越多个水系,连接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 大水系,具有沟通南北水路运输 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的水文特征及功能
水文特征
大运河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流 量和水位变化较大。同时,大运河水 质较为浑浊,部分河段受到污染。
06
大运河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大运河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01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大运河将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推动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02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大运河将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非
遗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03
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大运河将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
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大运河的国际
影响力。
大运河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大运河沿线地区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隋唐时期的开凿
隋唐时期,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隋朝开 始开凿大运河,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大运 河。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

图解京杭⼤运河,地图上⼈字形的⼀折,折断了天下在隋炀帝众所周知的“暴⾏”当中有⼀条就是劳民伤财,尤其是京杭⼤运河修建,被认为是隋朝崩塌的⼀⼤象征。
《隋书》当中更是评价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之功不息。
”;直指隋炀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但历史往往属于胜利者书写,这也不免会丧失很多真相本来的模样,例如⼤运河的修建,在⼀般⾓度看来。
隋炀帝修建⼤运河是为了能满⾜私欲,留恋于江南的富⾜。
可事实运河修建的意义并⾮⽌步于此,《⼤运河⽂化的灵魂》⽂章中就提到:“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可见在运河修建上,京杭⼤运河的出现不但不是隋炀帝⾃掘坟墓的做法,反⽽是有远见的举措。
隋唐⼤运河,呈现“⼈”字形通过上图隋唐时期的京杭⼤运河显⽰,能够进⼀步论证运河的重要性和意义。
如今我们看到的京杭⼤运河已经是南北贯通的直线形状,但在隋唐时期京杭⼤运河却以“⼈”字形展开在淮河流域之间。
在“⼈”字的顶端则是隋朝时期的都城洛阳,两条分⽀的交汇贯通,实现了洛阳通过⽔路抵达各处的⽔路运输⽹络。
那么京杭⼤运河的作⽤能体现在哪些⽅⾯呢?运河修建的根源谈及运河修建的原因,就要说到⼀个影响了中国历史⼏个朝代的问题,那就是门阀制度。
杨⼴虽多有负⾯评价,但在治国理念上并⾮⼀个昏庸君王。
特别是有关于杨⼴私德不佳的评价,评价本⾝也缺乏证据。
若说杨⼴荒淫,但在《南史》、《尧⼭堂外纪》及《隋书》的记载⾥,只有7位确信⽆疑的后宫嫔妃,⽽且杨⼴有史可考的⼦⼥⼤部分出⾃萧皇后,可见杨⼴并⾮沉迷后宫美⾊。
所以杨⼴⾃毁长城可以归咎在其他原因上,⽽不是单纯“荒淫⽆度”四字就可概括的。
隋炀帝出⾏之所以论证杨⼴的私德,是为了体现杨⼴在⾝为君王⽅⾯的过⼈之处。
在隋⽂帝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门阀贵族是国家弊端,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则倾向⼀次到位,决定动⽤⼯程来解决问题,这个⼯程便是京杭⼤运河。
那么运河的为什么能起到抑制门阀贵族的作⽤呢?之所以门阀贵族可以牵制皇权,原因在于门阀贵族根深蒂固,在⾃⼰的地盘上更是有着很强的势⼒。
考点: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卧运河之上。运河悠悠扬扬穿过嘉禾大地,润泽众生,
留下十里繁华。这座桥见证了 ( ) D ①运河促进当地城乡经济发展
②隋炀帝乘龙舟沿运河下江南
③唐朝嘉禾粮食由此运往长安
④运河依然起着水路运输作用Fra bibliotek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 看图说话
(1)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起点:长安;终点:大秦(欧洲、古代罗马)
开凿大运河想象图丝绸之路概况西域的地理位置出使时间与目的路线作用西汉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开凿时间与下令开凿者基本地理情况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 期末复习系列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本考点丝绸之路部分不仅要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 位置,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影响;知道西汉对西 域的管理;还要知道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作用。本考点 隋朝大运河部分,要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基本的 地理情况及影响。
2、文化上: 中国
西方
音乐、舞蹈、宗教……
史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隋朝大运河
(1)开凿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人物:隋炀帝
时间:从605年起,历时六年
(3)原因: ①我国主要河流的走向是自西向东,南北交通很不便利。 ②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而当时中国的政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 的?有何意义?
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 设置“使者校尉”(西域都护府)管理。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隋朝和唐朝大运河与盛世文化

隋朝和唐朝大运河与盛世文化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而繁荣的时期,而大运河则成为了这两个朝代之间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和运营对于盛世文化的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繁荣。
1. 大运河的意义与建设大运河,是中国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横贯了中国的东部地区,将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连接起来。
隋朝的皇帝杨坚下令开凿了大运河,而唐朝继承并完善了这一工程,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畅通了水上运输,方便了物资和人员的流通。
2. 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大运河的通行使得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不仅加速了产品的流通,也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大运河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且有序的贸易体系,从北方到南方,从内地到海外的商品都通过大运河进行运输和交易。
大量的商贾、工匠和行商们沿着大运河的两岸聚集,形成了许多繁荣的市镇和商业中心。
3. 文化交流与艺术繁荣大运河连接了中国的南北,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大运河两岸的城市逐渐成为文化的中心。
这一时期,随着文化的繁荣,文人墨客、学者和艺术家纷纷聚集于运河沿线的城市,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大运河沿线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活动地,水乡的景色和运河的壮丽景色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4. 城市与建筑的繁荣大运河的发展也推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和建筑的兴盛。
随着商业的繁荣,沿运河地区的城市逐渐兴起了繁华的市镇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庙宇等建筑。
许多城市以运河为中心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扬州、杭州和北京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壮丽建筑和繁华街市成为了当时盛世文化的重要象征。
5. 物资与工艺的传播大运河作为一个贸易航道,不仅促进了货物的流通,也推动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隋唐时期,运河两岸的城市积聚了大量的产品和原材料,各地的特色工艺品和珍宝也通过大运河传到了其他地方。
隋朝大运河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①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如涿郡、江都、余杭等城市迅速繁荣起来。 ③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 南北动脉的作用。
5、大运河的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 运 河 开 凿 的 原 因 及 条 件
①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②隋统一后,南北、政治、文化联 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③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 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 ④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
海
河
隋 运 河 图
隋朝大运河 长四五千里, 以洛阳为中心, 北起涿郡(今 北京),南到 余杭(今杭 州),是古代 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
第15课 隋朝大运河
隋文帝(581─604),姓杨 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弘 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父 杨忠,北周时封「随国公」。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 袭封父爵,长女为太子妃。 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 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 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 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 杀周室诸王。大象三年(581 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
隋运河示意图
永 济 渠 黄河 通 济 渠 淮河 邗沟 长江 江 南 江苏 安徽
京、津 涿郡 河北 海河
河南
洛阳
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