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ppt
合集下载
隋朝大运河ppt

大运河的开通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胡曾
隋朝的大运河
原因 概况 作用 评价
原因:
1、传说。
2、运输粮食,巩固统治。
3、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
从605年起,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 用;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南 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 北送的主要渠道。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陈苑)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 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 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 界遗产数量共46处。 “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 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 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 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 、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 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 响力的水道。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
1、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问题; 2、促进了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弊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胡曾
隋朝的大运河
原因 概况 作用 评价
原因:
1、传说。
2、运输粮食,巩固统治。
3、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
从605年起,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 用;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南 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 北送的主要渠道。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陈苑)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 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 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 界遗产数量共46处。 “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 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 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 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 、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 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 响力的水道。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
1、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问题; 2、促进了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弊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
大运河—我们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展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大运河沿线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民族,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分布
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途经河北 、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 市,全长约2700公里。
特点
大运河穿越多个水系,连接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 大水系,具有沟通南北水路运输 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的水文特征及功能
水文特征
大运河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流 量和水位变化较大。同时,大运河水 质较为浑浊,部分河段受到污染。
06
大运河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大运河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01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大运河将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推动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02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大运河将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非
遗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03
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大运河将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
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大运河的国际
影响力。
大运河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大运河沿线地区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隋唐时期的开凿
隋唐时期,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隋朝开 始开凿大运河,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大运 河。
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展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大运河沿线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民族,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分布
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途经河北 、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 市,全长约2700公里。
特点
大运河穿越多个水系,连接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 大水系,具有沟通南北水路运输 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的水文特征及功能
水文特征
大运河的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流 量和水位变化较大。同时,大运河水 质较为浑浊,部分河段受到污染。
06
大运河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大运河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01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大运河将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推动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02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大运河将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非
遗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03
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大运河将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
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大运河的国际
影响力。
大运河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大运河沿线地区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隋唐时期的开凿
隋唐时期,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隋朝开 始开凿大运河,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大运 河。
主题0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长安
589年
陈朝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炀帝暴政,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隋朝灭亡。
盛世:开皇之治
分裂后又统一的朝代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夏金
秦 西晋 隋 元
统一而短暂的王朝: 秦朝、西晋、隋朝。 原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
3. 907年朱,温 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考点11:五代十国
1.五代:北方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出现。 2.十国:南方9个政权和北方北汉先后并存。 3.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武将专权、政权分立 5.影响:①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趋势。(P25)
(2022·甘肃天水)“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
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B 这直接导致了( )
A.八王之乱版权B.安史之乱
C.官吏冗余
D.宦官专权
(2022·黑龙江牡丹江)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
考点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确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政治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虚心纳谏,善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治 经济
贞国
观措 之施
民族 关系
治
对外 关系
589年
陈朝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炀帝暴政,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隋朝灭亡。
盛世:开皇之治
分裂后又统一的朝代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夏金
秦 西晋 隋 元
统一而短暂的王朝: 秦朝、西晋、隋朝。 原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
3. 907年朱,温 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考点11:五代十国
1.五代:北方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出现。 2.十国:南方9个政权和北方北汉先后并存。 3.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武将专权、政权分立 5.影响:①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趋势。(P25)
(2022·甘肃天水)“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
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B 这直接导致了( )
A.八王之乱版权B.安史之乱
C.官吏冗余
D.宦官专权
(2022·黑龙江牡丹江)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
考点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确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政治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虚心纳谏,善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治 经济
贞国
观措 之施
民族 关系
治
对外 关系
繁盛一时的隋朝之隋朝大运河PPT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运河风采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炀帝赏琼花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 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朝 帝知道后,急切的要到扬州去 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 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 他就发动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 大运河。隋炀帝乘坐龙舟从洛 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 一百多个房间,还有一个宽敞 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 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 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 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
想一想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2、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1、大运河开凿时间 2、大运河开凿原因 3、大运河路线(三点、四段、 五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隋炀帝 商人
普通百姓
河工
材料一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汴河直进船》
—《汴河怀古》皮日休
运河风采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炀帝赏琼花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 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朝 帝知道后,急切的要到扬州去 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 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 他就发动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 大运河。隋炀帝乘坐龙舟从洛 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 一百多个房间,还有一个宽敞 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 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 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 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
想一想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2、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1、大运河开凿时间 2、大运河开凿原因 3、大运河路线(三点、四段、 五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隋炀帝 商人
普通百姓
河工
材料一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汴河直进船》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大运河漕运兴衰.ppt

清中期后弊端重重
由于年久失修,运河河道日见窄浅,有些地段 竟成为了“死河”,严重影响了南北的运输。加 上旱涝灾害及湖堤决口造成河道不畅,以致漕运 屡次受阻。多年来,清朝廷不断拔出专款用于修 理河道,采取“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等措 施确保漕运。地方官员也将治河作为一项重要任 务,但也只能解决一时问题,难以根治漕运不畅 的顽疾,收效甚微。
元代改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 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在洛阳拐了一个大弯子 的隋代大运河,就显得不是很顺畅。1289年, 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会通河,北始临清,南到 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在北京到通县 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旧河道沟通。这样 一来,由北京直下杭州,就可以不绕道洛阳。隋 朝开掘的运河,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未加清理, 逐渐废弃了。元朝开凿的运河较隋朝大运河大幅 度东移,采取“弃弓走弦”的线路连通北京和杭 州。如此走势,全长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运 河缩短近800公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 运河。
昔日辉煌虽已不再,但是大运河一直在期待着,期待着淹 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运河两岸文化珍珠串成链,散发出熠熠 光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绚丽奇葩,期待着在新时期 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大运河漕运兴衰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 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 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 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 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 京、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
隋代初成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于584年下令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 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 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 造通济渠,同年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百万河北民工开凿永济 渠,610年沟通长江。至此,运河工程基本完成,从长安到江都, 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并建有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隋 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 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当时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 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后,唐、宋、 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ps演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过程图解

隋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南北物资交流频繁,需要 大运河来促进贸易和交流。
军事需求
为了方便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隋朝决定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
流
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南北物资得以 快速、便捷地流通,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
大运河的建立使得中央政府能够 更好地控制全国的水上交通,加 强了中央集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运河的开凿对后世的运河建设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水 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隋朝大运河的地理环境
01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02
03
水文条件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华北平原和长 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穿越了黄河、 淮河、长江等河流。
大运河沿线地形地貌复杂,需要 克服河流、湖泊、山地等多种地 形障碍。
运河的修建和管理需要强大的中央政府进行协调 和调度,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推动文化交流
通过运河,南北方文化得以相互交融,丰富了中 华文化的内涵。
对后世的影响
成为历史遗产
隋朝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其开凿过程和 历史意义被载入史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01
促进区域发展
大运河沿岸地区受益于运河的交通优势, 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相对繁荣的状态。
可持续发展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管理经验启示现代社会在追 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过程及意义
总结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过 程历经多个阶段,克服了众多技术和自然难题,最终实现了 南北水路的贯通,加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和南北经济文化 的交流。
军事需求
为了方便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隋朝决定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
流
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南北物资得以 快速、便捷地流通,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
大运河的建立使得中央政府能够 更好地控制全国的水上交通,加 强了中央集权。
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运河的开凿对后世的运河建设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水 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隋朝大运河的地理环境
01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02
03
水文条件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华北平原和长 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穿越了黄河、 淮河、长江等河流。
大运河沿线地形地貌复杂,需要 克服河流、湖泊、山地等多种地 形障碍。
运河的修建和管理需要强大的中央政府进行协调 和调度,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推动文化交流
通过运河,南北方文化得以相互交融,丰富了中 华文化的内涵。
对后世的影响
成为历史遗产
隋朝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其开凿过程和 历史意义被载入史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01
促进区域发展
大运河沿岸地区受益于运河的交通优势, 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相对繁荣的状态。
可持续发展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管理经验启示现代社会在追 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过程及意义
总结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过 程历经多个阶段,克服了众多技术和自然难题,最终实现了 南北水路的贯通,加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和南北经济文化 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炀河
隋 朝
江 山 一
只 把 琼
皇 帝 下
水 , 荡
民旦花扬悠
谣丢看州悠
。,。,
在 英 语 的 师范 类学生 需要书 写教育 调查报 告时, 需要结 合调查 内容进 行书写 , 那 么 应 该 如何写 呢?下 面是美 文网分 享给大 家的教 育调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希 望 对 大 家 有 帮助。 教 育 调 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一 】 一 、 调 查 背景 新 课 程 实 施 以 来,课 堂教学 改革也 在不断 推陈出 新,在 我市教 学改革 如火如 荼开展 的 情 况 下 , 我校也 在不断 的推进 教学改 革,从 2009年 提出“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 的 高 效 课 堂教学 模式后 ,不断 讨论、 研讨、 到外地 学习、 请名师 指导, 寻找适 合 我 们 学 生 的课堂 教学。 从 理 论 上 讲,我 校的“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教学 模 式 是 以 教 材为依 据,教 师课前 设置以 问题为 主的导 学案, 并且对 问题进 行分层 次 设 置 , 使 A类 问 题学生 自学即 能解决 ,B类问 题经过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能解决 , c类 问 题 老 师要详 细分析 讲解, 它不仅 重视教 师诱导 、点拔 、示范的教的过程, 更 尊 重 学 生 的自主 性,强 调自主 探索、 自主发 现、自 主质疑 、自主 应用等 自主学 习 活 动 , 使 学生的 情感、 智力、 个性诸 方面得 到有效 的发展 ,而这 种发展 是主动 的 发 展 、 和 谐的发 展、异 步的发 展、全 面的发 展和全 体的发 展,从 而实现 培养学 生 的 主 动 精 神和创 新能力 。 二 、 调 查 目的 新 课 程 教 学改革 面临的 突出问
为利也博哉!”(出自古人赞颂大运河)
作用:
1、促进了沿岸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2、贯通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的 高 效 课 堂教学 模式后 ,不断 讨论、 研讨、 到外地 学习、 请名师 指导, 寻找适 合 我 们 学 生 的课堂 教学。 从 理 论 上 讲,我 校的“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教学 模 式 是 以 教 材为依 据,教 师课前 设置以 问题为 主的导 学案, 并且对 问题进 行分层 次 设 置 , 使 A类 问 题学生 自学即 能解决 ,B类问 题经过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能解决 , c类 问 题 老 师要详 细分析 讲解, 它不仅 重视教 师诱导 、点拔 、示范的教的过程,
望 对 大 家 有 帮助。 教 育 调 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一 】 一 、 调 查 背景 新 课 程 实 施 以 来,课 堂教学 改革也 在不断 推陈出 新,在 我市教 学改革 如火如 荼开展 的 情 况 下 , 我校也 在不断 的推进 教学改 革,从 2009年 提出“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胡曾
材料: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消极影响: 征收了大量赋役,耗费了大量的物力 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们带 来了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
原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 产不需要运输通道 ✓近代以来铁路交通发展 ✓内战与外国入侵毁坏河道
古为今用 大运河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生机
题是如何处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看琼花吗?
如果不是,那么他的目的何在?
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1、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
人口
三千多万 人
四千六 百多万
人口激增 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
垦田 一千九百 五千五
2、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
多万顷 百多万 垦田扩大 定,使得征发两百多万人
目的 条件 作用 概况
总结: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经济实力,国家统一, 古运 河为基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三点”:涿郡(北京)——洛阳——余杭(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更 尊 重 学 生 的自主 性,强 调自主 探索、 自主发 现、自 主质疑 、自主 应用等 自主学 习 活 动 , 使 学生的 情感、 智力、 个性诸 方面得 到有效 的发展 ,而这 种发展 是主动 的 发 展 、 和 谐的发 展、异 步的发 展、全 面的发 展和全 体的发 展,从 而实现 培养学 生 的 主 动 精 神和创 新能力 。 二 、 调 查 目的 新 课 程 教 学改革 面临的 突出问
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
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
运河作为基础。
洛阳
涿郡 永
济
黄河
渠
通 济 渠 淮河
邗沟 长江江 南
余杭 河 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谢谢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知识点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一课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时间:605年 皇帝:隋炀帝(杨广)
在 英 语 的 师范 类学生 需要书 写教育 调查报 告时, 需要结 合调查 内容进 行书写 , 那 么 应 该 如何写 呢?下 面是美 文网分 享给大 家的教 育调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希
隋 朝
江 山 一
只 把 琼
皇 帝 下
水 , 荡
民旦花扬悠
谣丢看州悠
。,。,
在 英 语 的 师范 类学生 需要书 写教育 调查报 告时, 需要结 合调查 内容进 行书写 , 那 么 应 该 如何写 呢?下 面是美 文网分 享给大 家的教 育调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希 望 对 大 家 有 帮助。 教 育 调 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一 】 一 、 调 查 背景 新 课 程 实 施 以 来,课 堂教学 改革也 在不断 推陈出 新,在 我市教 学改革 如火如 荼开展 的 情 况 下 , 我校也 在不断 的推进 教学改 革,从 2009年 提出“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 的 高 效 课 堂教学 模式后 ,不断 讨论、 研讨、 到外地 学习、 请名师 指导, 寻找适 合 我 们 学 生 的课堂 教学。 从 理 论 上 讲,我 校的“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教学 模 式 是 以 教 材为依 据,教 师课前 设置以 问题为 主的导 学案, 并且对 问题进 行分层 次 设 置 , 使 A类 问 题学生 自学即 能解决 ,B类问 题经过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能解决 , c类 问 题 老 师要详 细分析 讲解, 它不仅 重视教 师诱导 、点拔 、示范的教的过程, 更 尊 重 学 生 的自主 性,强 调自主 探索、 自主发 现、自 主质疑 、自主 应用等 自主学 习 活 动 , 使 学生的 情感、 智力、 个性诸 方面得 到有效 的发展 ,而这 种发展 是主动 的 发 展 、 和 谐的发 展、异 步的发 展、全 面的发 展和全 体的发 展,从 而实现 培养学 生 的 主 动 精 神和创 新能力 。 二 、 调 查 目的 新 课 程 教 学改革 面临的 突出问
为利也博哉!”(出自古人赞颂大运河)
作用:
1、促进了沿岸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2、贯通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的 高 效 课 堂教学 模式后 ,不断 讨论、 研讨、 到外地 学习、 请名师 指导, 寻找适 合 我 们 学 生 的课堂 教学。 从 理 论 上 讲,我 校的“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教学 模 式 是 以 教 材为依 据,教 师课前 设置以 问题为 主的导 学案, 并且对 问题进 行分层 次 设 置 , 使 A类 问 题学生 自学即 能解决 ,B类问 题经过 学生讨 论、教师点拨能解决 , c类 问 题 老 师要详 细分析 讲解, 它不仅 重视教 师诱导 、点拔 、示范的教的过程,
望 对 大 家 有 帮助。 教 育 调 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一 】 一 、 调 查 背景 新 课 程 实 施 以 来,课 堂教学 改革也 在不断 推陈出 新,在 我市教 学改革 如火如 荼开展 的 情 况 下 , 我校也 在不断 的推进 教学改 革,从 2009年 提出“ 问题导 学,自 主发展
——胡曾
材料: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消极影响: 征收了大量赋役,耗费了大量的物力 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人们带 来了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
原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 产不需要运输通道 ✓近代以来铁路交通发展 ✓内战与外国入侵毁坏河道
古为今用 大运河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生机
题是如何处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看琼花吗?
如果不是,那么他的目的何在?
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1、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
人口
三千多万 人
四千六 百多万
人口激增 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
垦田 一千九百 五千五
2、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
多万顷 百多万 垦田扩大 定,使得征发两百多万人
目的 条件 作用 概况
总结: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经济实力,国家统一, 古运 河为基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三点”:涿郡(北京)——洛阳——余杭(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更 尊 重 学 生 的自主 性,强 调自主 探索、 自主发 现、自 主质疑 、自主 应用等 自主学 习 活 动 , 使 学生的 情感、 智力、 个性诸 方面得 到有效 的发展 ,而这 种发展 是主动 的 发 展 、 和 谐的发 展、异 步的发 展、全 面的发 展和全 体的发 展,从 而实现 培养学 生 的 主 动 精 神和创 新能力 。 二 、 调 查 目的 新 课 程 教 学改革 面临的 突出问
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
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
运河作为基础。
洛阳
涿郡 永
济
黄河
渠
通 济 渠 淮河
邗沟 长江江 南
余杭 河 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谢谢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知识点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一课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时间:605年 皇帝:隋炀帝(杨广)
在 英 语 的 师范 类学生 需要书 写教育 调查报 告时, 需要结 合调查 内容进 行书写 , 那 么 应 该 如何写 呢?下 面是美 文网分 享给大 家的教 育调查 报告师 范类英 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