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作者丨胡献国编辑丨寸心慢性肾衰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
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水湿、湿毒等病邪外袭,导致肺失通调,治节无权,脾失运化,水湿泛滥,肾失开合,气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造成水湿秽浊,壅滞三焦,清浊不分所为,当以清热利湿,泻浊解毒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风水泛滥型主要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热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伴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当以散风清热,宣肺利水为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赤小豆、菊花、茅根各10克,麻黄、竹叶、薄荷、甘草、淡豆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小柴胡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
水湿浸渍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当以健脾利湿,通阳利水为治,可选用五苓散加减,药取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二丑、车前子、黄芪、党参、法夏、苍术、木瓜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五苓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威喜丸,或舟车丸,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
脾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没,脉沉缓。
当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薏苡仁、莲米、扁豆、砂仁、黄芪、枣皮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和护理

1 1 一 般资 料 : 6 . 4 例均 为住 院患 者 , 断 符 合 慢性 肾功 能 衰竭 诊 断 诊 标 准均 为氮 质血 症期 ,6例 中, 断为 慢性 肾小 球 肾炎 2 例 , 4 诊 2 原发 性高 血 压病 l 例 , 1 糖尿 病 肾病 1 O例 , 疮性 肾炎 3例 , 中男性 3 狼 其 5例 , 女性 1 1 例 , 龄 3  ̄8 年 5 2岁 , 病程 6 月 至 8年 。患 者 人 院 时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精 个 神差 、 乏力 、 面色 灰暗 、 欲不 振 、 食 恶心 呕 吐、 双下 肢浮 肿等 临床 表现 。 1 2 方法 : . 患者入 院时 均给 予低 盐低 磷优 质 蛋 白饮 食 , 结合 护 肾 、 降 压 、 糖 、 正贫 血对 症 性 等 常规 治疗 , 降 纠 同时 予 以肾 病 治 疗 仪 理 疗 措 施 。 在此 基础 上 加用 中药保 留灌 肠 。灌肠 方为 ( 生大 黄 1 g 蒲公 英 1 g 丹参 5, 5, 2 g 煅牡 蛎 3 g 槐 角 2 g , 晚一 次 ,0天 为 一 个 疗 程 , 程结 束 观察 0, 0, 0)每 1 疗
避 免的 , 以 , 者对 亲情 的 需要 明显 显现 。我们 预 先 做好 家 属 的心理 工 所 患
患者 呼 吸衰竭 应用 呼吸 机 治疗 初 期 , 属 及 患者 很 容 易 产 生排 斥 及 家 抗拒 。多 数患 者不适 应 。 绪低 落或 存在 恐惧 、 疑 、 张 、 情 怀 紧 焦虑 心理 。 2 1 恐 惧 和怀 疑 : 者 在 清 醒状 态 时被 使 用 呼 吸机 这 一 陌 生 的仪 . 患 器, 对其 而 言是一 种 既紧张 又 恐怖 的体 验 , 意识 到 病情 的 严 重性 , 濒 死 有 感, 造成 心理 紧张 、 慌 。继之 而 来 的是 对 治疗 效 果 的 怀 疑 , 生 存 的不 恐 对 确定。 2 2 孤 独感 : 用呼 吸 机后 , U 陌生 的 面孔 和 环 境 , . 使 I C 不能 交 谈 , 无 法 正 常交流 , 自忍受 着疾病 和 治疗带 来 的痛苦 , 生 了强烈 的孤 独感 。 独 产 2 3 烦 躁和 抑郁感 : . 患者表 现 出对长 时 间使用 呼 吸机 带 来 的极 度 不 适及 长 时间 卧床 不能 忍受 , 虑烦躁 , 焦 对治疗 失 去信 心 。对 自己 的身 体 状 态 由无奈 转 为抑 郁 。 3 心 理 护 理 针对 患者 出 现的上 述心 理问题 , 我们 采取 了灵 活 多样 的护理 方 法 , 效 果显 著 。 3 1 疏 导法 : . 这是 贯穿 患 者 治疗 始 终 的方 法 , 治 疗 前 向 患者 说 明 在 机械 通气 的 目的 和方法 , 神上 给予 安慰 和鼓励 , 指 导其 配 合 治疗 。在 精 并
肾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病因 ------滥吃药可能引发肾病
• “肾脏很健康的人群吃这些药物如果剂量很 少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本身有胃肠道、肾脏 方面的疾患,就应列入易感人群,在用以上药 物的剂量和时间长度上应严格控制。”肾 毒性药物的毒性大小有异且中成药可以不 经医生处方自行在药店购买,所以患者应提 高用药安全警惕,避免盲目服药,最好遵医嘱 。
少,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 治法 温补肾补,化气行水。
2020/6/27
治疗
• 中医治疗肾病的来源已久,一般采取对症治 疗,有内服、外用(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 敷、中医直肠滴入等)
2020/6/27
2020/6/27
治疗 -----贴敷
• 战国时期,我国中医发现了“内病外治”的 方法,把膏药贴在有病的位置,将药力渗透到 病灶,达到治病的目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人 们又使用各种仪器将药物导入病灶,
• 闻诊
语声弱,虚喘,呃逆。
体格检查
2020/6/27
体格检查
• 问诊
寒热、疼痛、饮食、二便 小便清长色白
2020/6/27
• 切诊
脉沉滑。
体格检查
2020/6/27
诊疗计划
• 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 诊断,查三大常规、心 电图、血生化等。
2020/6/27
诊疗计划
治则治法: 1、中药拟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方,每日1付,分2次温服。 2、西药降压扩管、护肾对症治疗。
病 例 介绍
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 无潮热盗汗、咳嗽及咯血 ,无黑蒙及视物模糊、旋 转,无意识障碍等症,逐来 我院就诊, 门诊以中医诊断: 1.眩晕 2.水肿-阴水 西医诊断: 1.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期)1.高血压病3级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正虚诸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溏,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溏,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
5.阴阳两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
舌淡有齿痕。
(二)邪实诸证1.湿浊证: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2.湿热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3.水气证:全身浮肿,尿量少,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4.血瘀证: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5.浊毒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瘙痒,尿量少,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倦怠乏力1.加强患者安全宣教,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二)腰酸膝软1.指导患者起卧势缓。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3.遵医嘱艾灸,取肾俞、气海、关元等穴位行温和灸。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神门等穴。
5.遵医嘱低频脉冲治疗,取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每日治疗2次(或遵医嘱加减),每次治疗时间40~60分钟。
(三)恶心呕吐1.观察及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及时报告医师。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等穴。
(四)皮肤瘙痒1.协助患者剪指甲,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搔抓皮肤。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
水肿明显者不宜采用。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 0・ 2
中国 现 代药 物 应 用 2 1 0 0年 8月第 4卷 第 1 6期
C i JMo rgA p , u 00, o. , o 1 hn dDu plA g2 1 V 14 N .6
间 隔 时 问 4—6h 。
32 术 后 护 理 .
12 2 镇痛效果观察 ..
参 考文 献
[ ] 周 炬, 1 陈保增 , 何荣泉 , 氧化亚氮镇痛 用于人工流产术. 等. 中
华 妇 产科 杂志 ,93,3 6 39 19 2 ( ):3 .
影响 , 说明大部分疼痛是 可 以控 制 的, 并告知 患者止 痛药物 极少产生 依赖性 , 消除患 者疑虑 , 教会 患者估 计 自己的疼痛 程度 , 并如何与护士交 流疼痛感受 。 3 12 心理护理 .. 对使用 P E c 安 慰体贴 患者 , 轻其对 手术 及术 后疼 减 虑者 , 向患者 及家属解释 P E C A的作 用原 痛的恐惧 。向患者说 明保持 良好 的情 绪 , 可减轻疼 痛感受 。
2 1 疗效判 断标准 … : . 参照 中西 医结 合会 肾脏病 诊断 与治 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的标 准。显效 : 症状减轻 或消
1 1 一般资料 .
9 6例慢性 肾功能不全患者均符合王海燕 主
失, 肌酐 清除率 ( c) Cr 增加 ≥3 %或 血肌酐 、 素氮下 降 ≥ 0 尿 3% ; 0 有效 : 症状减轻或消失 , c增 加 >2 % 或血肌酐、 Cr 10 尿素 氮下 降 ≥2 % ; 效 : 状 无 改 善 , 0 无 症 肾功 能 无 明显 改善 或
同时监测 两组患 者生 命体征 , 部 肺
止感染 , 日查 看置 管局部并保持无菌 , 日更换敷料 ; 注 每 每 ⑤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三大主要疗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三大主要疗法
导语:肾衰竭是肾内科一种比较高发的肾病,肾衰竭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一般发病时间短,往往发现比较及时。
而慢性肾衰竭是在肾脏长期病变
肾衰竭是肾内科一种比较高发的肾病,肾衰竭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一般发病时间短,往往发现比较及时。
而慢性肾衰竭是在肾脏长期病变的情况下逐渐导致的肾功能减弱,那么,此病该怎么治疗呢?
治疗慢性肾衰竭方法一
中医的中药辨证施治,中医的治疗慢性的肾衰竭它是最好的方法,是可有效缓的解症状和延缓CRF的进展的,部分的患者是有用中药的导泻、洗剂能减少透析的次数的,是为患者减轻了很多的痛苦的。
治疗慢性肾衰竭方法二
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的治疗也是治疗慢性的肾衰竭的方法,它的效果是较好的,只要坚持长期对原发或是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的肾病等合理的治疗,避免或是消除了使CRF恶化的因素,这样就是会取得较好的治疗的效果的。
治疗慢性肾衰竭方法三
清除毒素的治疗,一些患者是在得病以后,体内的毒素的累积的过多,是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的。
对于轻症的患者是可口服包醛氧淀粉的、口服透析盐的、尿毒清或是肾衰宁等药物的,部分的患者是利用甘露醇盐水制剂或是中药的灌肠的。
总之,慢性肾病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首先应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因素,改善精神状态和不良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早防、早治,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患者大多有焦虑症状 ; 加上对 中药治 疗有怀 疑态度 , 产生不 安 易
甚至恐惧心理 , 护理 人 员 应 耐 心解 释 、 慰 患 者 , 绍 本 疗 法 的 好 安 介
达 到 根 治 疾 病 的 目的 。 综 上 所 述 , 用 中 医 特 色 疗 法 ( 花 针 叩 刺 ) 刺 以 上 经 络 运 梅 叩
2 0 1 9 0 4:4 .
[] 2 刘敏 如 , 万信 . 谭 中医妇产科 学. 1版 .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人
社 .0 2:4 2 0 4 4.
7例 (94 ) 总有效率 占 7 % 。经治疗后 , 1 .% , 5 肾功能均有所改善 , 上述症状减轻 , 统计 学处 理有 显著差异 。
3 护 理
3 1 心理护理 .
由于此 病病 程长 , 病情 反复 , 家庭 经济 负担重 ,
保 留灌肠起到结肠透析 的作用 , 直接作用于结肠 , 到通肺降浊 , 起
以疏 理 , 肾血 流量 增 加 , 善 血 液 循 环 、 功 能 。黄 芪 、 母 草 、 改 肾 益 丹 参 还 具 有 降 血 脂 、 节 免 疫 的 作 用 , 而 延 缓 肾 衰 的 发 展 。 中 药 调 从
本 组 患 者 中 , 果显 著 9例 ( 5 ) 好 转 l 效 2% , 8例 ( 0 ) 无 效 5% ,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4 月 第 8卷
第 8期
C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HI E E A DF R I N ME I A E E R H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治疗肾病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肾病的核心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会进行辨证施治,即辨别病机,然后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目的。
1. 阳虚型肾病阳虚型肾病表现为面色发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频繁,性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温阳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人参等。
2. 阴虚型肾病阴虚型肾病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夜间盗汗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滋阴养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山药、枸杞子、石斛等。
3. 湿热型肾病湿热型肾病表现为小便短赤,口苦口干,尿黄短少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茯苓等。
二、中药调理中医在治疗肾病时,常常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中药调理在治疗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病人整体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减缓病情的进展。
1. 补虚药物中药中的补虚药物对于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补虚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调整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利水药物利水药物在中医治疗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利水药物有茯苓、车前子、海藻等,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的浮肿等症状。
3. 清热药物清热药物在肾病患者中也常常使用。
常用的清热药物有黄芩、黄连、栀子等,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消炎解毒,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插入特定的针刺点,调节患者的气血和脏器功能,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穴位:1. 大血海穴大血海穴位于小腿外侧的肚肠横纹与小腿前外侧髌骨之间。
刺激大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2. 中极穴中极穴位于足底中央凹陷处。
刺激中极穴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供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尿液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病例汇报
• 望诊 • 闻诊 • 问诊
• 切诊
五、病例汇报
诊疗计划
1 2 3 4
完善相关检查 以明确诊断, 查三大常规、
中药拟健脾益 肾、活血化瘀 方;中药直肠滴 入100ml Bid治 疗。
西药利尿、扩 管、控制血压、 纠正贫血、支 持对症等治疗。 根据病情变 化酌情调整 治疗方案。
心电图、血生
化等。
六、护理问题
1、 水 肿
护理措施
• 勤清洗观察皮肤情况,避免在水肿部位针 刺、指压,以免损伤皮肤而引发感染。控 制每日进水量,具体为今日进水量=前1 天尿量+500ml
六、护理问题
2、 皮肤瘙痒
与体内尿素氮及毒素经汗腺由皮肤毛孔排出有关
护理措施
• 中药消风散汤剂外洗,勤剪指甲,防止抓 伤皮肤。注意患者皮肤有无发生压疮。鼓 励病人在不影响疾病治疗情况下积极自主 活动 。
七、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慎用食物
• 荸荠、柿子、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 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 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 菊花、盐、酱、白酒及香烟等要忌吃或 少吃
七、健康指导
2、药物知识指导
常用药物及中药调制剂的 治疗作用,用药时间,不 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强调 用药安全。
六、护理问题
3、恶 心
护理措施
• 出现恶心、呕吐时对症处理,如指压内关。 因呕吐服药困难者可试用生姜汁、姜汁汤、 呷服或生姜片擦舌面。
六、护理问题
4、潜在并发症:口腔炎 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漱口及刷牙 方法,选用软毛牙刷。
(1)生理盐水;
• 常用的漱口液有:
(2)10%银花水;
(3)10%板蓝根水
七、健康指导
3、生活指导
注意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
注意保暖,季节变化时避免风、寒、湿的侵害。
七、健康指导
慎服止痛剂
控制体重和血压,以减轻肾脏负担 多运动,劳逸结合,锻炼身体,
八、护理新进展
高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
我科根据临床实践,在传统中药保留 灌肠法的基础上行高位中药直肠滴入, 则是在滴入后继续抬高臀部10cm,保持 体位30 min。
一、概
2、解剖
述
肾脏位于身体的两侧,偏 向后方,形似蚕豆,肾脏 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人体 新陈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 体。
一、概
3、分期
• • • •
述
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肾功能不全期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二、病 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肾病 主要病因 糖尿病肾病 由结石等引起的梗阻性肾病
三、临床表现
• 困倦、乏力 • 面色泛黄 • 浮肿 • 尿量改变 • 高血压 • 胃口不佳
四、治疗
肾病的中医治疗
• 内服 • 穴位贴敷 • 针灸 • 穴位注射 • 中药 保留 灌肠
五、病例汇报
五、病例汇报
姓 名:刘长春 年 龄:78岁 性 别:男 住院号:732478
患者于2010年3月15日因劳累后感头晕、四肢 无力、纳差伴下肢水肿,皮肤瘙痒,呃逆,恶 心,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肾功能不全” 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 30 年,“慢 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
• • • • • • • • • •
九、健康保健
• •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开水, 海参, 将黑木耳和香菇配合在一起炒,
-----饮
食
•
• • •
每天吃炒南瓜子(或白瓜子)50克。
“黑五类”,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核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还有李子、乌鸡、乌梅、紫菜、香菇、海带、枸杞子、何首乌、山药、干贝、鲈 鱼、黑葡萄、板栗等,也都是营养十分丰富的食物。 板栗怎样吃最养肾?板栗几点吃最养肾?
九、健康保健
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九、健康保健
• 盐养肾,咸---养肾,过咸---伤肾 • 一般人一天以6克盐为标的,但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度调整。 醋:正解:醋养肝,调血,达到了血管通畅。 酸养肝,苦养心,甜养脾,辣养肺,咸养肾。
九、健康保健--知识点链接
• 补肾中医补肾的学问其实很讲究,下面介绍一些基本的常识。
• • 检验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可以简单地区分是怕冷还是怕热来辨别,阴虚的大 多脸发红、五心烦热;阳虚的则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 再如,补阳药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补 阴药多是甘寒药,主要有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西洋参 等。 补阴中成药的代表是六味地黄丸,补阳中成药的代表是金匮肾气丸。同时,由于中 医还讲究“阴阳互根”
(4)2%黄芩水。
六、护理问题
4、潜在并发症: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变化,严 重酸中毒时呼吸深、大、慢,应立即给予 氧气吸入。
七、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 控制蛋白质的食入量 • 足够的热量(30-35kcal/kg.d) • 限制水、盐及含钾、磷高的食物摄 入
•
九、健康保健 --- 运 动
九、健康保健 ---按摩腰眼巧养肾法
六、自我保健
---晃腰健肾法
九、健康保健
---摩耳健肾法
九、健康保健 ---瞬间强肾法
九、健康保健
---脚底按摩护肾
感谢聆听
八、护理新进展
3、用 物
八、护理新进展
4、操 作
•将100ml药液加温至37℃后装瓶,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将输液器 上橡皮管连同过滤膜、针头一并取下弃去,露出光滑的输液器末
端,从而替代了一次性肛管,以减轻肛门刺激。调节药液滴速,
一般70—100gtt/min
左侧卧位
八、护理新进展
4、操 作
• 治疗中观察病人有无心慌、出汗、腹部胀痛等不适。 治疗期间大便2—4次/d,为软便或溏便,如为水样 便,>5次/d,应暂停滴入,并及时处理。
八、护理新进展
4、操 作
• 直肠滴入完毕后患者即取右侧卧位, 抬高臀部
10cm,保持体位30理新进展--操作
5、注意事项
• 灌肠液统一封装,专人负责,定点放置于冰箱 备用由专职护士执行,灌肠前药液加温至38~ 39℃。 •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 • 水样便>5次/d,应暂停滴入
八、护理新进展
6、结果
• 恶心症状改善达100%。 治疗前
尿酸:614umol/l 酐:153umol/l
治疗前
335umol/l 70.7umol/l 肌
尿素:16.1mmol/l
10.3mmol/l
八、护理新进展
7、优点
.减轻了肛门刺激症
.延长药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 .增强了疗效
八、护理新进展
• 有研究证实尿毒症病人肠道内每日含 尿素70g,肌酐2.5g,尿酸2.5g,磷 2g,明显高于每日尿内含量。采用中 药直肠滴入后大便次数增多,促进上 述物质的排泄,几种药物合用有祛邪 扶正,清热解毒,祛瘀生新的功效。
九、健康保健--知识点链接
-----肾虚自测法
• 尿液倒入一杯清水中,如果水仍很清,表示身体健康;如果变得混浊或有物 质浮于水面,绝大多数是肾虚。 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1小时左右。 小便无力,滴滴答答,淋漓不尽。 早晨起床,眼睛浮肿。 不提重物,走到三楼,就两腿无力。 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2小时就感到腰酸。 做饭、站立时间超过1小时,就感到两腿发软。 闭目养神,不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头发大量脱落。 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却睡睡醒醒。 以上情况同时出现3种以上,就可能有肾虚存在。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中医病房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概 述 病 因 临 床 表 现 治 疗 病 例 汇 报 护 理 问 题 健 康 指 导 护 理 新进展 健 康 保 健
一、概 述
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
•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 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 10%左右时,则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状, 形成尿毒症。
五、病例汇报
体格检查:
T 36.5℃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160/90mmHg
五、病例汇报
肾功能检查
尿酸:614umol/l (正常值 120-430umol/l ) 肌酐:153umol/l (正常值 33-133umol/l ) 尿素:16.1mmol/l(正常值1.79-7.14mmol/l)
八、护理新进展
1、制作方法
• 将大黄15g,黄柏12g,栀 子12g,甘草10g等加冷水
400ml浸泡30min后,煎沸
20min,浓缩至200ml,制 成灌肠药液,分瓶装备用。
八、护理新进展
2、健康指导
• 直肠滴入前:给病人及家属讲解药液的药理作 用、注意事项。 • 直肠滴入后:
体位及保留时间;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