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电大文学概论形考答案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第一套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X2.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V3.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V5.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而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V7.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V8.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V9.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V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诗歌评析感谢汪国真答案:散文评析感谢遗憾王文答案:小说评析回家皮特潞米尔(美)答案:八A八A,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
“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
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
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8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8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文学实用论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是有其合理性的。
T √F ×2. 锁闭式结构倾向于在戏剧中以最大的可能描写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保持戏剧行动的从容不迫。
T √F ×3. 文学批评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使用专门术语形成的语言系统。
T √F ×4. 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T √F ×5. 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
T √F ×6. 文学语言仅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和手段。
T √F ×7. 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T √F ×8. 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T √F ×9. 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T √F ×10. 文学媒介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和实现技术创新。
T √F ×主观题二、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100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B.情感C.文采 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c.假设D.蕴藉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 D.意识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 D.历史性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D.诗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IZl语 D.标准语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第一套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 × 2. 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 √ 3. 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 √ 4. 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T √ 5. 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面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 √ 6. 作者创作了一件本文,读者则在此基础上生成多种解释,因为读者的阅读语境可以是多重的。
T √ 7. 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 √ 8. 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 √ 9. 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 √ 10. 与再现型文本不露声色相反,表现型文本常常直接表露作者的主观态度。
T √ 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感谢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散文评析感谢遗憾王文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题目1获得0.20分中的0.20分编辑题目题干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对于古代的意象,今天的意象偏于。
选择一项:C. 含混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含混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2获得0.20分中的0.20分编辑题目题干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选择一项:D. 独创性反馈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独创性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3获得0.20分中的0.20分编辑题目题干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理想境界,意境往往和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选择一项:B. 空灵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空灵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4获得0.20分中的0.20分编辑题目题干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选择一项:C. 朦胧性Your answer is correct.正确答案是:朦胧性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5获得0.20分中的0.00分编辑题目题干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对于现今的意象,古代的意象偏于。
选择一项:C. 含混Your answer is incorrect.正确答案是:含蓄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6获得1.00分中的1.00分编辑题目题干从意象的表达方式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选择一项或多项:C. 转义D. 隐喻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隐喻, 转义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编辑题目题干A. 在细节中塑造典型B. 追求细腻感D. 追求真实感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在细节中塑造典型, 追求细腻感, 追求真实感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编辑题目题干选择一项或多项:C. 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D. “表意之象”的含义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表意之象”的含义, 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评论写评语或修改得分题目9获得1.00分中的1.00分编辑题目题干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其典型形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5-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5-6)判断题(共10 题,共40 分)1. 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T V 2.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F X 3. “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T V 4. 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T V 5. 大众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制作行为。
F X 6. 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
F X 7. 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T V 8. 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F X 9. 一般说来,同时代语境中的读者容易与本文人物产生共鸣。
T V 10. 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
T V 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 题,共60 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而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诗歌评析感谢汪国真答案:《感谢》是汪国真在20XX年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作者用收获、捧起、撷取、亲吻这四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表达出“我”对“你”真挚的感谢之情,同时收获春风,捧起浪花,撷取红叶,亲吻雪花,都无一展示出这四季之景的特点。
诗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表现出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
一年有四季,“我”写尽了四季,却也写不尽“我” 深深的感谢。
作者将白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2023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1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6分)1.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旳对象要素,其价值旳实现必须通过 。
(0.6分)A.消费导引B.商业炒作C.媒体宣传D.文学阅读☆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小说家旳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旳,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体现出对事物旳独特感受。
(0.6分)A. 母语B.书面语C.口语D.原则语☆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小说中旳时间是,它既遵照时间旳客观性,同步赋予人旳主观感觉原因。
(0.6分)A.主观时间B.论述时间C.客观时间D.心理时间☆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分评语:4. 是体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消灭旳戏剧。
(0.6分)A.悲喜剧B.喜剧C.正剧D.悲剧☆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分评语:5. 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是空间旳详细内容和重要标志。
(0.6分)A.社会环境B.地区范围C.景致器物D.文化范围☆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文学阅读波及四个基本要素,即、语境、文学文本、读解。
(0.6分)A.消费B.读者C.媒体D.交流☆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文学写作旳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0.6分)A.个人发明B.商业运作C.集体行为D.历史演绎☆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9.文学中旳“电影性”体目前现代小说文本中重要是 旳自觉运用。
(0.6分)A.语言符号B.论述场景C.详细形象D.人物活动☆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10.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旳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旳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种个流动旳构成。
(0.6分)A.形象B.场景C.画面D.动作☆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二. 多选题(共10题,共8分)1.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旳诗体。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及答案解释全套

C:严羽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文心雕龙》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D:康德《判断力批判》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别林斯基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错误)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错误)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
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
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五、论述题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2、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答: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电大文学概论形考答案最新电大专科《文学概论》判断题题库及
答案
判断题 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
之为文学。
( √ ) 2. 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 × ) 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
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 × ) 4. 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 ) 5. 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 √ ) 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 ×) 7. 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
成的。
( √ ) 8. 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 √ ) 9. 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 √ ) 10. 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 √ ) 1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 √ ) 1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 √ ) 1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 √ ) 14. 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 √ ) 1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 × ) 16. 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 ) 1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 × ) 18. 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 × ) 1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 × ) 2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 × ) 2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 × ) 2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 × ) 2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
象性具有间接性。
( √ ) 24. 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 √ ) 25.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
的内在含义。
( √) 26. 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 ) 27. 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
和真实感。
( × ) 28. 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予现实读者。
( × ) 29. 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
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 × ) 3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
有规范引导作用。
( × ) 31. 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
之为文学。
(√ ) 32. 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
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 ) 3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 3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 ) 35.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
(√ ) 36. 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 37. 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 ) 3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 ) 39. 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
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
(√) 4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
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 )41. 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 × ) 42. 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
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 √ ) 4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
象性具有间接性。
( √ ) 44.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 ) 45. 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
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 √ ) 46. 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 √ ) 47.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 × ) 48. 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
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 × ) 4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
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 × ) 50.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
发展。
( × ) 5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
(√) 52.文学
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
(×) 53.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不需要通过媒介。
(×) 54.与视觉
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 5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
(√) 56.典
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
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 5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
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
(√) 5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
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 5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
是一致的。
(×) 6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
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 6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
诗歌、抒情散文等。
(×) 62.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 6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
有间接性。
(√) 64.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
味多样,景象晦培,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 65.抒情性散文以
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
本构成的主体。
(√) 6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 67. 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 6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 6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
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
(√) 70.从批评者与
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