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专项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试题专项集训(新高考地区专用)

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试题专项集训(新高考地区专用)

1.(2021·河北真题)“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

“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2.(2021·福建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eSO 4的分解产物X 为FeO B .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 .HNO 3的沸点比H 2SO 4的低D .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3.(2021·湖南真题)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X 常选用生石灰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2MgCl 制备金属镁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2MgO+C+Cl MgCl +CO 高温D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2MgCl4.(2021·河北真题)BiOCl 是一种具有珠光泽的材料,利用金属Bi 制备BiOCl 的工艺流程如图:专题07 金属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浸工序中分次加入稀HNO 3可降低反应剧烈程度B .转化工序中加入稀HCl 可抑制生成BiONO 3C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CH 3COONa(s)可提高Bi 3+水解程度D .水解工序中加入少量NH 4NO 3(s)有利于BiOCl 的生成 5.(2020·山东真题)实验室分离Fe 3+和Al 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第IA族(碱金属)(一)、包含的金属元素:(氢)锂钠钾铷铯(钫*)(铷和铯在高中阶段了解其危险性即可)(二)、物理性质:质软,具有金属光泽,可燃点低,锂密度小于煤油甚至小于液体石蜡,钠、钾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因此锂封存于固体石蜡中,钠钾保存于煤油中,铷铯因过于活泼需要封存在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安瓿中。

(三)、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①对于锂,R+O2→R2O(无论点燃还是在空气中均只能生成氧化锂)②对于钠,R+O2→R2O(空气中) R+O2→R2O2(点燃)③对于钾,R+O2→R2O(空气中) R+O2→R2O2(氧气不充足时点燃) R+O2→RO2(氧气充足时)因此,我们认为,钾在点燃时的产物为混合物④对于铷和铯,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生成复杂氧化物,高中范围内不做过多了解2、与酸反应:R+H+→R++H2(碱金属先与水解氢离子较多的酸反应,然后才与水反应)3、与水反应: R+H2O→ROH+H2①锂与水反应现象:短暂的浮熔游响(因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LiOH,附在锂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慢,直至完全停止)②钠和钾常温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密度小于水,漂浮于水面,,迅速“熔”成小球(实际上是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质量体积变小的共同作用,讲授时认为是反应放热),由于生成了氢气,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

③铷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入水中即发生爆炸反应,十分危险。

4、与有机物的反应:R+M-OH→M-OR+H2(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但仍可以看到低配版的浮熔游响红)5、与卤素反应:R+Cl2→RCl(现象:冒白烟)6、与硫反应:R+S→R2S(爆炸式反应,危险)7、锂与氮反应:Li+N2→Li3N(知道其为一种优良催化剂即可,高中范围内不需要掌握)8、钠与氢气反应:Na+H2→NaH(高温条件)(四)、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与酸及酸性气体反应,也可以与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OH-+H+→H2O OH-+CO2→CO3-+H2O(过量CO2:OH-+CO2→HCO3-)OH-+Al→AlO2-+H2↑2、碳酸钠(苏打,纯碱)可与酸反应,可与酸性气体反应,可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3-+H+→H2O+CO2 CO3-+CO2+H2O→HCO3-3、碳酸氢钠(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加热分解HCO3-+H+→H2O+CO2 NaHCO3—△→Na2CO3+H2O+CO2↑4、过氧化钠(优良制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酸反应(注意反应顺序为先水后酸!),可与水反应可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与三氧化硫反应可以与钠发生归中反应可吸收氮氧化合物Na2O2+H2O→NaOH+O2↑Na2O2+CO2→Na2CO3+O2↑Na2O2+SO2→Na2SO4 Na2O2+SO3→Na2SO4+O2Na2O2+Na→Na2O Na2O2+NO→NaNO2 Na2O2+2NO2= 2NaNO35、氢化钠(强碱性物质,极度危险品)NaH+O2→NaOH(潮湿的空气中极易自燃)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熔融金属钠中,是有机实验中用途广泛的强碱。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含答案1.(2023·浙江省浙里卷天下高三开学测试)硫化钠的水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多硫化钠:Na2S+(x-1)S=Na2S x。

多硫化钠易燃,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下列关于Na2S 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可能生成Na2S xB.足量氯水中,滴入少量Na2S x溶液,经振荡静置后,可能观察不到沉淀物C.Na2S x应在远离火种、热源的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D.酸性条件下Na2S x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答案】D【解析】A项,Na2S溶液久置在空气中,部分S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S,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可能生成Na2S x,故A正确;B项,Na2S x中的S能够降低到-2价,所以Na2S x具有一定氧化性,故足量氯水中,滴入少量Na2S x溶液,经振荡静置后,可能观察不到沉淀物,故B正确;C项,多硫化钠易燃,所以Na2S应在远离火种、热源的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故C正确;D项,酸性条件下Na2S x发生分解,如果生成一种淡黄色沉淀(S单质)与一种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在酸性条件下还应当有H2S生成,而H2S与SO2会发生反应,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同时生成,故D错误;故选D。

2.(2022·浙江省杭州教学质量检测二模)CuCl2的结构式如下图,500C︒时CuCl2会发生分解.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CuCl2是离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B.CuCl2·H2O加热可能生成Cu2(OH)2Cl2C.CuCl2分解的产物可能为CuCl和Cl2,同类化合物CuI2分解温度更高D.CuCl2溶于浓盐酸呈绿色,加水稀释溶液变蓝色,是因为2Cu+浓度减小【答案】B【解析】A项,根据CuCl2的结构式,CuCl2中只存在共价键,CuCl2是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项,CuCl2·H2O加热可能生成Cu2(OH)2Cl2和氯化氢,故B正确;C项,CuCl2分解的产物可能为CuCl和Cl2,Cu-Cl键比Cu-I键的键能大,CuCl2比CuI2分解温度高,故C错误;D项,CuCl2溶于浓盐酸呈绿色,铜离子主要以[ CuCl4]2-的形式存在,加水稀释,氯离子浓度减小,铜离子主要以[Cu(H2O)4]2+的形式存在,溶液变蓝色,故D错误;故选B。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突破训练15-高考真题集训3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突破训练15-高考真题集训3金属及其化合物
液等体积混合,起初无明显变化,随后溶液变浑浊并伴有气泡冒出,
不稳定
最终生成白色沉淀。上述现象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LiHCO3 __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解析] A项,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正确;B项,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正确;C项,合金的特点是熔点比
成分金属低,所以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错误;D项,赤铁矿的主要成
分为Fe2 O3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解析] 滤液1中含有Na+ 、Li+ 、Cl− 及Ca2+ ,结合sp 和沉淀2经过热解、
水合能生成石灰乳及后续流程可知,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固体Li2 CO3
的目的是将Ca2+ 转化成CaCO3 沉淀。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5 高考一轮复习用书
加热(或蒸发
(3) 为提高Li2 CO3 的析出量和纯度,“操作A”依次为______________
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 作
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

高考化学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1.[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

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

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填标号)。

A.NH3·H2O B.Ca(OH)2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卷]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

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l2O3、Fe2O3、CaF2等物质。

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n 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3)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沉铈”过程中,生成Ce2·n 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加入的NH4H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2O的K b=1.75×10-5,H2CO3的K a1=4.4×10-7,K a2=4.7×10-11);(6)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PO4,在高温条件下,Li2CO3、葡萄糖和FePO4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同时生成CO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专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专题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NaHCO3 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B A项,NH4HCO3 含有N元素,可用作化肥;B项,NaHCO3溶液具有弱碱性,常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项,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项,熔融状态下的Al2O3能发生电离,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钠单质熔点较低,可用于冶炼金属钛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C.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泡沫灭火器答案B A项,钠单质可以冶炼金属钛是因为钠的还原性很强;B项,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消毒杀菌;C项,NaOH易吸水潮解,可用作干燥剂;D项,NaHCO3能和Al2(SO4)3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大量CO2,可用于泡沫灭火器。

的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A.硫酸钡可用作白色颜料,并可作高档油漆、油墨等的原料及填充剂B.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C.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以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基底材料D.侯氏制碱法中,从过滤NaHCO3后的母液中提取的NH4Cl可用作化肥答案B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而镁不耐高温,B错误。

4.下列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粒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答案C A项,取出钠后先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且烧杯中的水不能装满,错误;B项,二者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错误;D项,K+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错误。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 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B .Al 、Cl 2均能和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C .Na 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 2CO 3D .制备FeCl 3、CuCl 2固体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答案】C【解析】A 、浓硝酸、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和铁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无剧烈现象,铁和稀硝酸能发生剧烈反应,故A 错误;B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NaAlO 2中+3价,只作还原剂;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元素从0价,变为NaCl 中的-1价为氧化剂,变为NaClO 中的+1价为还原剂,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故B 错误;C 、Na 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 2O ,反应为4Na+O 2=2Na 2O ,Na 2O 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 ,反应为Na 2O+H 2O=2NaOH ,NaOH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生成Na 2CO 3•xH 2O ,Na 2CO 3•xH 2O 风化脱水生成Na 2CO 3,故C 正确;D 、由于FeCl 3、CuCl 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铜,以至于得不到FeCl 3、CuCl 2,故D 错误;故选C 。

【考点】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 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 .30% B .70% C .47.6% D .52.4%【答案】A【解析】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为Fe 2O 3,可设原来的铝铁合金中含有铁的物质的量为x ,含有铝的物质的量为y 。

【2023高考化学刷题】保分卷+增分卷 专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2023高考化学刷题】保分卷+增分卷 专题3 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刷题大卷练3 金属及其化合物保分卷③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9·河南三门峡模拟]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

这种“碱剂”可能是( ) A.草木灰 B.火碱 C.食盐 D.胆矾答案:A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盐,溶液呈碱性,A正确;火碱是NaOH,属于碱,B错误;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溶液呈中性,C错误;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盐,溶液呈酸性,D错误。

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钾属于活泼金属,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A项错误;钠属于活泼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不能保护内层钠,B项错误;铁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铁表面生成的Fe2O3不能保护铁,C项错误;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形成Al2O3保护层,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D项正确。

3.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B.Fe→FeCl3→Fe(OH)3→Fe2O3C.Mg→MgCl2→Mg(OH)2→MgSO4D.Al→Al2O3→Al(OH)3→AlCl3答案:D解析:A项,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最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B项,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再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最后加热,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C项,Mg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再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最后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D项,Al2O3→Al(OH)3不能一步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6为单选题,17-18为多选题)1.(2010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B .将SO2通入2BaC l 溶液可生成3B aS O 沉淀C .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2.(2010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 O =Fe +2H O +N 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3.(2010安徽)将0.01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0福建)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5.(2010上海)将0.4gNaOH 和1.06g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6.(2010上海)由5mol Fe 2O 3、4mol Fe 3O 4和3mol FeO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 并在高温下和Fe 2O 3反应。

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 与Fe 2O 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 .4:3 B .3:2 C .3:1 D .2:l 7.(2010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浓H 2SO 4B .Agl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 .K 与水反应比Li 与水反应剧烈D .红磷在过量Cl 2中燃烧生成PCl 3 8.(2011福建)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 得到W 的一组化合物是( )9.(2011广东)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 的活泼性B 、将NaOH 溶液缓慢滴入MgSO 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 、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 2固体 10.(2011山东)Al 、Fe 、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 .制备AlCl 3、Fe Cl 3、CuCl 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 3、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 、Fe 、Al 11.(2011重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 、Zn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Li 、Na 、K 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 、P 、S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12.用含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过过量CO 2生成 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

A .①⑤⑥③ B.②③⑥③ C.②③④⑨ D .②③⑤③13.(09江苏)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 (OH )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 M gO 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 电解2M gC l 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14.(09广东理科基础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SO 4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B .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226N a OC aO SiO ∙∙ C .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 .含Ca 2+、Mg 2+的水都是硬水15.(09上海)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与时间(t )关系如右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 .物质的量之比为3:2B .质量之比为3:2C .摩尔质量之比为2:3D .反应速率之比为2:3 16.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氧化物酸或碱盐+O 2+H 2OA. 硅 B . 硫 C. 铜 D. 铁17、(多选)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氨水和NaOH 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 .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18、(多选)向100 mL 1 mol /L 的AlCl 3溶液中,逐渐滴入2 mol /L NaOH 溶液,得到3.12 g 沉淀,则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 180 mL B .200 mL C .60 mL D .120 mL选择题答题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19.(2011天津)图中X 、Y 、Z 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 俗称磁性氧化铁;E 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M 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R 的化学式是 。

(2)一定条件下,Z 与H 2反应生成ZH 4,ZH 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A 与1molAl 反应转化为X 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

放出aKJ 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 和D 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 的离子方程式:(5)向含4mol D 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 粉末至过量。

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 2+)随n (X )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 2+)的最大值。

20.(2011全国II)下图中,A 、B 、C 、D 、E 是单质,G 、H 、I 、F 是B 、C 、D 、E 分别和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① 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 I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 可以发生反应:2E +I点燃2F +D ,F 中的E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 在I 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5分)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 和C a ,并含有3.5%(质量分数)C aO .(1)C a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2)C a 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 形成化合物D ,D 的电子式为 ,D 的沸点比A 与S i 形成的化合物E 的沸点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 FeO+CaO()342Ca PO + Fe(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 aO H 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n M (O H ).则金属M 为______;检测n+M 的方法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5)取1.6g 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2H (标准状况),在想溶液中通入适量的2C O ,最多能得到3C aC O g .1、【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B错误,酸性:HCl>H2SO3>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O3沉淀,因为BaSO3+2HCl=BaCl2+H2O+SO2↑;D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CuO+H20,溶液中NH3不能还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2CO3>HClO,反应为:CO2+H20+Ca(ClO)2=CaCO3↓+2HCl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2、【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 +=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3、答案:A解析: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0.02moL,但前者有氧气生成,因此氢氧根浓度大,有①>②;③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

因此有A正确。

4、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带入又吐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应可以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5、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像数据的处理知识。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 Na2CO3= 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分析图像,可知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