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第10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澳大利亚和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

澳大利亚和极地地区知识点总结1、地理位置⑴纬度位置:赤道以南,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10°S~44°S之间),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⑵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⑶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⑷领土范围: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小岛,面积769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地势最低处是北艾尔湖;东部有自北向南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自西南注入印度洋。
3、气候: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4、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植物:分布最广的树种是桉树。
动物:特有动物有大袋鼠、树袋熊(考拉)、鸸鹋、鸭嘴兽等。
自然景观: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5、澳大利亚的人文环境⑴经济特点: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支柱产业。
⑵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气候干旱,地下水丰富且含盐分,适宜发展养羊业。
【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⑶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出产铝土、煤、铁、镍、锰、铅锌等矿产品。
⑷人口与城市分布Ⅰ、人口:人口1939万。
澳大利亚居民中95%是白色人种。
居民以英国后裔为主,通用英语,信仰基督教。
Ⅱ、人口与城市分布:大分水岭东南沿海一带。
Ⅲ、主要城市: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海港(代表建筑:悉尼歌剧院);首都——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的称号。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课件20:5.2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考点整合·各个击破
读图析图·素能培养
近年北极航线问题逐渐升温的原因。 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以大圆为最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地区,其大 圆都经过北极地区,故北极上空是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空中通道的捷径。随着 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融化,使得北极航(海)线的价值也得到凸显。
①呈半环状分布:
气候类型
降水量分布
植被分布
a:_热__带__雨__林___气候
b:亚热带湿润气候
外环 c:温带海洋性气候 自 北 、 东 、 南 从北、东、南三面沿
d:__地__中__海____气候 __沿__海__向__内__陆___减少 中环 f:_热__带__草__原___气候
海向内陆的变化为: _森__林__、__草__原__、__荒__漠__
考点整合·各个击破
读图析图·素能培养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12讲 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考点整合·各个击破
读图析图·素能培养
考点导航
学习目标
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的分 布与成因。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并能分析它们之 间的相互联系。
2.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 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 3.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
考点整合·各个击破
读图析图·素能培养
解析:第3题,比较甲、乙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可见,两地降水变化幅度相似, 季节相反,甲地冬雨少。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可知,甲地年均温高于乙地且温 差较小。第4题,甲地降水主要是当地夏季西北季风带来,乙地降水主要是盛行西 风带来的,均与风带的移动有关。
答案:3.D 4.D
西部 宽广平坦的高原,一般海拔在200~500 m,约占大陆面积的60% ②河湖分布:___墨__累__河___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 入印度洋。__艾__尔___湖___为地势最低处。
高二区域地理----极地地区

谢谢大家
13.04.2021
生产计划部
2、冰架与冰山 (1)冰架:冰盖向海洋的延伸部分。 (2)冰山:冰架碎裂漂移到海洋,形成冰山。
3、冰山的利与弊: 利: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淡水资源、科学研究等 弊:冰山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会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漂移的冰山对航海安 全构成威胁
寒季:4-10月,极夜 暖季:11月-次年3月,极昼,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高二区域地理----极地地区
13.04.2021
生产计划部
南极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最高、跨经度最广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 围 主要半岛:南极半岛 主要岛屿: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 等
1、太平洋 2、大西洋 3、印度洋 4、澳大利亚 5.南美洲 6、好望角
1、冰雪高原 98%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
2.气候特点 酷寒、干燥、烈风
1.淡水资源 90%的冰雪,地球淡水储量的
72% 2.生物资源 企鹅、鲸、海豹、磷虾等 3.矿产资源 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等 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带
有蕴藏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 气 4.独特的旅游资源 5.原始的自然环境 天然实验室,科研价值高
位置: 地球的 最北端,北纬 66.5以北的广大区域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共42页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区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澳大利亚---极地地区

标
热
点
提
知
示
能
提
教
升
材
作
图
业
文
解
读
知
识
典
网
例
络
精
互
析
联
导
悟
目
录
(1)字母A代表的城市_________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
考
课 堂
点 点
港口城市;字母B代表的城市_________是该国的政治中心。
基 础
击 ·
达
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标
热
点 (12分)
提
知
示 (2)该国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______和_______。
升 作
图
业
文 块内部,东岸有暖流经过,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
解
读 之一。
知
识
典
网
例
络
精
互
析
联
导
悟
目
录
(2010·广州模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 课
考 点
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位
堂 基
点
础
击 于80°25′S,70°06′E,海拔4 087米。读图,回答5~7题。
考
堂
点
基
点
础
击
达
·
标
热
点
提
知
示
能
提
教
升
材
作
图
业
文
解
读
知
识
典
网
澳大利亚和极地地区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大洋洲范围
1、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四大岛: 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北岛 新几内亚岛
3、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பைடு நூலகம்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城市: 堪培拉(首都); 悉尼(最大城市、港口); 墨尔本(第二大城市);珀斯(西南部,地中海气候)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农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月 份
1
2 秋3 种4 5
6 冬7 长8 9 10春11收12
种
小 麦
犁地
播种
生长
收割
养
绵 牧场 羊 放牧
(二)气候:半环状分布
半环状的核心:
热带沙漠气候
外环:
自北向南分布着: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中环: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草原气候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第10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 2.地形与河流
塔斯马尼亚岛
• (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________,是世界上地势起伏 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地势低平
大分水岭 大自流盆地
(2)河湖分布:_墨__累__河___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 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_北__艾__尔__湖_,为地势最低处。
居民
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后裔,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 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 经济 业和工矿业。目前,服务业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
成为经济支柱
主要 城市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惠灵顿
• 2.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产业活动的关系
• 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 (1)地形——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2)气候——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
位置 范围
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形不同。东部是大分水岭; 地形 西部是低矮的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
平原,“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东南沿海流影响,气候温暖 湿润;内陆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新西兰属温带海
洋性气候
河流 最大河流是墨累河,注入印度洋。最低处是北艾尔 湖泊 湖;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
历史有关。 东南沿海 • (2)重要城市 • 首都:________; • 全国最大的堪工培业拉中心和港口城市:________。
悉尼
• 5.发达的经济
• (自1)然发条达件的适农宜牧发业展:农澳牧大业利,亚是__世__地界__广上__人重,稀要草的场羊和毛可生耕产地国多和; ____________输出国。
• 1.位置和范围
• (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 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东临 ________,西临________;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中考地理精品课件 中考考点解读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10章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提分点拨: 南极地区降水很少,气候干旱,但同时由于有巨厚 的冰层,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典例2、读某大洲略图,该大洲比北极地区的平均 气C温低,其原因是()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 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 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 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活的影响。
— 候的影响。
4.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
(2)两极的代表动物、 — 我国的极地考察站及
读图识记核心知识
过
关
1.1.读澳大利亚地图,完成下列填空。
(1)海洋:甲太洋平乙洋 印度
(2)主要地形区:大A分B水平岭原 中部
C高西原部
(3)首都:a堪。培拉
2.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大西
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
要点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的异同点及形成 原因 1.相同特征:严寒、干燥。原因:纬度高。 2.不同特征: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低,降水比北 极少,风力比北极大。原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和吸热比海洋快, 降温幅度比海洋大。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气温低。
黄河站
5.我国长的城站极地考察站昆仑:站 北极的, 南极的、中山站、、泰山站、
罗斯海新站(在建)。
要点突破聚焦中考
重难点 突破 英国移民首先到达东南沿海,开发最早,发展了农 牧业和工矿业,建设了城市
东南沿海一带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等,气候温暖湿润,适
合人类居住 东南沿海一带多优良港湾,对外联系方 交通 便 开发历 英国移民首先到达东南沿海,开发最早, 史 发展了农牧业和工矿业,建设了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第10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
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2.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温严寒②风速较平稳③海拔高,缺氧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是昆仑站;地方时是越向东,时间越早。
正确的是B项。
第2题,本题考查昆仑站建设难度大。
原因从纬度、自然环境、环保要求等方面分析。
选择D项。
(2014·巫山高三考试)该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该大陆一月、七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4.一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一月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形成低压,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在陆地中形成高压。
故导致该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月、七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第4题,根据一月份甲地等压线分布可知,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014·广东佛山)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5~6题。
5.I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对调入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5.A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信息判断,Ⅰ为半干旱的粗放畜牧业地带,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且该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故以草原、荒漠为主;该地区沿海为寒流流经,③④错误。
第6题,可借鉴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使调入地区水资源增加,缓解了用水紧张状况,利于缓解因干旱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故提高土地生产力,利于农业生产,但若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8.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营造农田防护林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图中P1、P2处的地形为大分水岭,因地势高,气温低,所以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故选A。
第8题,图中阴影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因处背风坡,降水少,需要跨流域调水,即东水西调。
(2014·北京朝阳区上学期期末)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印度洋海盗猖獗
C.传统航道拥堵D.北极沿岸多港口
10.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11.北极航道是( )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答案:9.A 10.B 11.A
解析:第9题,全球变暖,北极极冰融化,使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
第10题,结合图示知,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第11题,结合图示知,北极航道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12.下列岛屿或群岛中,不属于大洋洲的是( )
A.夏威夷群岛B.西印度群岛
C.新几内亚岛D.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西印度群岛位于加勒比海,不属于大洋洲。
(2014·宁波华茂外国语期末模拟)该图是大洋洲局部图,读图回答13~16题。
13.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
A.P岛B.Q岛
C.R岛D.T岛
14.甲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15.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世界上惟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D.西部是南北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高原
16.流经P岛附近的洋流按性质与成因划分,分别是( )
A.暖流、密度流B.寒流、补偿流
C.寒流、风海流D.暖流、上升流
答案:13.B 14.B 15.D 16.C
解析:第13题,图示Q岛为新几内亚岛,跨亚洲和大洋洲;P为塔斯马尼亚岛;RT为新西兰南北二岛。
第14题,图示甲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
第15题,澳大利亚的地形形成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D错误。
第16题,图示P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受西风漂流影响,按性质分,属于寒流,按成因分为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的风海流。
二、综合题
17.(2014·广西梧州模拟)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
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
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
(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
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
③地地表水较为丰富,集中在冬季。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分布的描述,应结合图1,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西部地区,铁矿石就在其中西部分布,准确描述其铁矿石的分布及出口地的地理位置;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应从原料地特点、市场、及与出口港口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去分析。
第(2)题,结合图3所给的①、③两地的气候资料,可看出①地是当地夏季多雨,③地是当地冬季多雨。
第二问气候特征成因的分析,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南亚季风成因基本相同。
第(3)题,应从水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方面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