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摘要】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腔镜手术作为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临床价值。

本文从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其优势与局限性、临床效果评价、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通过对宫腔镜手术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它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宫腔镜手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临床价值、治疗、效果、护理措施、并发症、生活质量、重要性、评价。

1. 引言1.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在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出现子宫出血不规律或增多的情况,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出血量增多或频繁:正常月经周期的出血量通常在80毫升以内,如果出现月经量增多、频繁的情况,可能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表现。

2. 出血时间延长:正常月经周期为3-7天,如果月经时间延长超过7天,甚至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需要警惕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

4. 伴有症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能会伴有腹痛、腰酸、乳腺胀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等。

以上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及时就医并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2 宫腔镜手术的定义和介绍宫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宫腔镜器械在子宫腔内进行操作的微创手术技术。

宫腔镜手术的主要特点是无需开腹,通过自然孔道或小切口进入子宫腔,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和疼痛,恢复快速,并发症少。

宫腔镜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进行,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清醒状态,能够感受到操作过程,但不会感到明显疼痛。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2 9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1 02 8 期
I H N,Jn a 0 2 o 1 N . M G a u r 2 1 ,V 1 8 o1 y .
理 检查 无法 作 出准 确 判断 。宫腔 镜检 查 可 以直 子宫内膜 增厚 4 例 ,宫腔 内异常 视下观察宫颈 管 、宫颈 内 口、宫 内膜及输卵管开 6 光斑 5 2例 ,考虑子 宫 内膜息 肉 3 例 ,子 宫肌瘤 口,直接窥视 宫腔 内病变部位 、大小 、形态 、范 2
宫 出血 ,说 明对 于绝 经后 子 宫 出血 的患 者 必须 患者应 该通 过官腔 镜检查 联合 多处选 择性 活检 ,
影 响 预后 。
[] 司守娜. 2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 出血 中的应用 价值 [ . J 中 ]
国实用医药 ,2 1 ,6( :9 — 5 01 7) 4 9 .
【】 王文 , 3 郭艳艳 . 官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 l 生刮宫术在诊 断子宫内膜癌 中的应用[. 妇产 科杂志 , 0 2 J 中华 ] 20 ,
因素有关 ,其发病机制复 杂多样 ;传统 的诊 断方 内膜组 织 送 检 ,进一 步 通过 病 理组 织 学检 查 确
式一般是采取 B超 检查及诊断性 的刮宫 ,通 常难 诊 。 以明确其病 因 ,容 易造 成漏诊 、误诊 。近 年来 ,
我院 临床上 推广应用宫腔镜 与 B超联合检查 ,对 参考文献 张小玲. 宫腔镜联合 阴道 B 检查诊 断绝经 超 异 常 子 宫 出血 的诊 治 有 非 常 重 要 的临 床 意义 。 [] 尚艳 红 , 1
3 ( :5 0 5 2 7 6) 5 — 5 .
1 38-1 . 51
予 以高度 重视 。王文等『主张对 绝经后 子宫 出血 『1 关 铮. 3 】 4 微创妇科学【 . M] 北京 人 民军 医出版社 ,0 4 20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802020年第4卷第23期2020 V ol.4 No.2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诊疗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应洁瑜,张金花(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300)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AUB )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AUB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检查与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

结果 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8.18%)高于阴道超声检查(60.00%)(P <0.05);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3.55%、90.48%、83.33%、93.33%,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74.19%、61.90%、41.67%、40.00%(均P <0.05);宫腔镜检查的总符合率为88.79%,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59.81%(P <0.05);宫腔镜检查AUB 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8.79%、87.27%,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AUB 的59.81%、59.09%(均P <0.05)。

结论 相比于阴道超声检查,采用宫腔镜检查AUB 的诊断效能较好,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并有效判断疾病出血病因,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 ; 宫腔镜技术 ; 阴道超声 ;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3.0080.03作者简介:应洁瑜,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 )指月经过多或正常月经周期所产生的子宫出血,若长期存在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引发贫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81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81例临床分析
2 1 年第 2期 01 N . ,2 1 o2 0 1
九江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fi agU e i (a r cecs o mM o j n mvm ̄ n t a si e )  ̄i ul n
( 总第 9 ) 3期 ( u o9 ) Sm N .3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8 例临床分析 1
7 岁 ,平均 4 1 5岁 。
21 . B超检查结果 术前 B超 检查提示 官腔异 常 回声 2 2例,占
12仪器设备 .
采用德国狼牌官腔检查镜 (. m 45 m
硬镜) ,配有冷光源 ,电视摄像系统 一,液体膨宫 装置 ,采用 5 %葡萄糖膨宫液 ,官腔 压力设 置在
5 一10 O 0 mmHg 。
利完成官腔镜检查。术后常规应用 1服抗 生素预 2 1
防感染。本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3讨 论
3 1B超超声影像检查具有无仓唾、方便、经济、 . 易行及无痛苦等优点 B超检查对于子宫腔 内小 的病变仍很难发现。夏恩兰 报道单纯 B超检查 副 不能发现 2 m以下韵官内占位病变。我院 B超检 e 查未发现官腔异常的 5 例之中,官腔镜检查发现 9 内膜息 肉 l 2例 ,黏膜下 肌瘤 9例 ,胚胎 残 留 2 例 ,子宫 内膜炎:5 ,术后病理均得 以证实。因 例 此,对于异常子宫 出血 的患者 ,既往超声检查没 有官内异 常,仍不能排 除官腔 内小 的 占位 病变。 我院 8 l例 患 者 中 B 超 宫 内异 常 发 生 率 仅 为 2 .% ,而官腔镜诊 断宫 内异常 占6 .% ,可见 71 17 官腔镜检查明显优于 B超检查 ,是诊断异常子宫
争议的问题 ,因此 ,为避免不必要 的纠纷 ,或 带 来预后恶化,对 可疑子宫 内膜癌患者行官腔镜 检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异常子宫发生出血治疗中应用宫腔镜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包括:57例属于子宫内膜息肉疾病, 13例属于宫颈管息肉疾病, 4例属于子宫粘膜下出现肌瘤, 17例属于妊娠物遗留, 5例属于子宫的内膜炎症, 1例属于子宫内膜癌症, 14例属于宫腔粘连疾病, 13例属于节育器发生移位, 80例患者的宫腔检查结果正常。

结论使用宫腔镜能够对子宫的病因准确的查找出来,然后实施对症治疗,治疗的时间大大减少,临床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应用阴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包括:由于卵巢内分泌紊乱引起异常的子宫出血症状、妊娠导致子宫出血症状、生殖器发生病变或出现肿瘤的症状等。

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对生殖器实施b超检查、实施刮宫、药物治疗等。

目前宫腔镜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对异常子宫出血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次研究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在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共收治20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

患者年龄段为:18~63岁,患者属于已婚或经历过性生活。

致病原因有: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宫颈管息肉疾病、子宫粘膜下出现肌瘤疾病、妊娠物遗留疾病、子宫的内膜发生炎症、子宫内膜出现癌变、宫腔粘连疾病以及节育器移位疾病和子宫的功能紊乱疾病。

1. 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在实施手术之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患病史、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对血液常规以及血型进行检查、对尿液常规以及尿液的hcg进行检查、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对白带常规进行检查、实施妇科b超检查、实施心电图检查、实施宫颈tct检查,将妇科出现急性炎症患者、心脏功能和肺部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妇科出现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排除。

患者在月经后的3~7 d进行检查,手术前的3 d内停止进行性生活,阴道发生出血患者要在阴道不再出血以后或者出血得到控制以后实施检查。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不规则或过多的子宫出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存在效果不佳或复发率高的缺点。

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并促进宫腔镜手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探讨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比较其与传统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差异。

3. 研究宫腔镜手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促进技术进步:宫腔镜手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助宫腔镜手术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妇科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3.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2. 正文2.1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通常在绝经前5年内发生。

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月经不规律、持续时间延长、周期缩短等。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整探查 宫腔形 态 、 内膜 、 双 侧输 卵管开 口、 官角深 度 、 宫颈 管 形态及黏膜情况等 。官腔镜检查后 , 行子 宫 内膜诊 断性刮 宫 8 3例 , 不全流产清宫术 6例 ( 其 中 3例 因粘连严 重不 易刮 除
而收住 院) , 收住 院 2 6例 , 择期 行宫 腔镜 手术 。入 院后需 完
癌早期病变或局灶 性子宫 内膜癌 , 超 声诊断及 诊断性 刮宫均
善肝 肾功能检查 、 胸片 、 凝血功能 检查 , 并进 行 2 d的阴道 清
洗, 术前 4 h于 阴道后 穹 窿放置 米索 前列 醇片 4 0 0 g , 以 软 化宫颈 , 利于宫颈 扩张 。手术选 择 硬膜外 麻醉 , 依 次扩 张 宫 颈至 1 0 I / l I l l , 置镜探查后 手术 : 子宫黏膜下 肌瘤 , 于蒂部先行 电凝 , 然后 分次以 电切环切 断蒂部后 , 卵 圆钳 取 出, 1例 3 e m 大的肌瘤 , 因蒂部暴露不清 , 先行 肌瘤切 割成块 , 卵 圆钳取 出 后, 剩余 蒂都 直接 电切 除。1例 2 e m 的 1型黏 膜下 肌瘤 , 将 电切环越过突 出官腔 的肌瘤 表面至其后 部 , 自子宫底 部 向宫 颈方 向逐 层切 割 , 至 肌瘤 完全切 除 ; 子宫 内膜息 肉行 电切环 切 除取 出; 官腔部分粘连以单极电针分离 ; 不全 流产官腔残 留 组织 以电切环小心切 除 ; 节 育器嵌顿 者 以异 物钳经官 腔镜取 出。创面予 以电凝止血 , 不易 止血者可 以官腔 内放置 F O L E Y
官腔镜具 有在直视下观察子 宫内病变部位 , 并 可 同时取 活检进行病理 检查等优点 , 是发现宫 内病变 的理 想工具 。宫 腔镜手术切 除子宫 内 良性 病变 微创 、 保 留子宫 , 使 妇科 手术 实现 了质 的飞跃 … 。对 于异常子宫 出血 的患者 , 以先 作官腔 镜检查 明确病灶部 位后再作活组织检 查或刮宫 更为合理 、 有 效 。尤其是萎缩性 子宫内膜的诊断更 具有优越 性 , 子 宫 内膜

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杜贤莉

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杜贤莉

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杜贤莉发布时间:2023-07-05T09:49:42.019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6期作者:杜贤莉[导读]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四川达州宣汉县人民医院 636150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

然后将其1:1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试验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

统计宫腔镜检查结果,对比手术治疗结局。

结果:1)82例患者中,宫腔镜检出80例,检出率为97.56%。

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4.88%vs12.2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性高,其中宫腔镜下电切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刮宫术,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示医生合理选用。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效果;并发症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指的是月经频率、经期出血量或持续时间发生异常,俗称为“月经失调”。

该疾病发生后,不仅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还可能造成排卵功能障碍,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

临床诊疗时,宫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具有安全无创、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得到患者的认可与支持。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对象,分析了宫腔镜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制作随机数字,将其1:1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1例。

对照组基本资料:已婚33例、未婚8例,两者构成比为80.49%和19.51%;年龄范围20~63岁,平均为(31.46±11.2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为(7.46±2.80)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宫腔镜检查及部分行镜下治疗的90例异常子宫出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治疗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8~49 min,出血量大约为30~70 ml,术后3~5 d出院,随访3~24个月,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未见异常。

结论宫腔镜在妇产科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宫腔镜检查及部分行镜下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例,年龄25~68岁,平均43岁,病史4个月至5年。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紊乱、经期延长、经后淋漓不净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等。

其中绝经后病例38例,未绝经期52例。

1.2 方法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检查,已婚患者可以采用阴式B超检查,并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白带常规、肝功、血糖等。

月经正常者在月经停止后3~7 d进行检查;对于不规则出血患者则应先给予对症治疗,待血量减少或干净后再接受宫腔镜检查。

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段剖宫采样,然后行宫腔镜采样,对两次采样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宫腔镜操作方法: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对外阴、阴道及腔颈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探针探明宫腔的大小及方向,扩张宫颈,将宫腔镜缓缓置入宫腔,用5%葡萄糖加压溶液进行膨宫,由内至外,由远至近的观察子宫的后、侧、前壁及子宫底、左右子宫角和输卵管开口等部位,如发现可疑病灶,进一部局部观察及重点采样关送检病理。

然后缓慢退出宫腔镜体,并在退出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宫颈管,对可疑病灶部位定点采样送检。

围术期应用抗生素3 d,嘱患者禁止性生活2周,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2 结果
2.1 检查诊断结果
2.1.1 B超检查结果B超检查提示90例患者中有宫腔异常回声共38例,其中提示子宫内膜增厚20例,提示宫内占位性病变18例。

2.1.2 诊断刮宫结果诊断刮宫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32例、子宫内膜炎17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5例、子宫肌瘤9例、胎膜残留3例、子宫内膜癌2例,不明原因出血12例。

2.1.3 宫腔镜检查结果宫颈息肉13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黏膜下肌瘤17例、胚物残留7例、子宫内膜炎9例、疑似子宫内膜癌9例、子宫畸形5例、宫腔粘连3例,正常9例。

2.1.4 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子宫内膜单纯增生18例、单纯伴复杂增生10例、局灶非典型增生7例、子宫内膜癌5例、宫内妊娠3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子宫内膜炎16例、内膜息肉样增生5例、正常9例。

2.2 治疗结果所有治疗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8~49 min。

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大约为30~70 ml,均于术后3~5 d出院。

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未见异常。

2.2.1 黏膜下肌瘤宫腔镜下1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在宫腔镜直视下行切除术,经术随访,显效率达94.1%,有效率5.9%,无效率为0。

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显示宫腔恢复正常。

2.2.2 宫颈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1例,治疗后随访,显效率达87.1%,有效率12.9%,无效率为0。

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显示28例患者宫腔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宫腔内膜部分粘连,行分离术后宫腔恢复正常。

2.2.3 胚物残留及宫腔粘连胚物残留及宫腔粘连于宫腔镜下行刮宫术和分离术后,复查宫腔镜显示子宫恢复正常。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宫腔内的多种病变都可以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传统的检查方式多为病史、查体、B超及诊断性刮宫来明确病因。

但传统的刮宫术仅依靠医师根据宫腔内的不平整感觉来操作,即使是有多年经验的专业医师也只能刮掉60%~80%的内膜,对许多宫腔内病变仍有漏诊的可能[1]。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其可以直视下清楚的观察整个宫腔,对宫腔的占位病变具有最直接的定位判断及对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很好的辨识作用,但对于子宫内膜的病变性质,在宫腔镜下观察还不能直接辨识,但宫腔镜下采集病变位置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减少传统刮宫术造成的漏诊,提高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率[2]。

B超检查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无痛苦的特点,但其对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宫腔内较小的病变,B超检查很难发现,如当子宫内膜厚度小于5 mm的子宫内膜病变或息肉[3]。

综上所述,宫腔镜可以在直视状态下进行宫腔的检查与治疗,可以直观、准确、有效的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不仅可以准确的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还可以准确的采集病变部位的组织送检。

因此,宫腔镜在妇产科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路丰华.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92-93.
[2]朱君红.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3):414-415.
[3]范伟荣.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4例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9,21(8):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