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测量新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隧道竣工测量新技术

质 量 有 关 的 施 工 过 程 控 制 和 交 工 验 收 应 作 为 隧 道 建 设 的 一 个
重要 内容 。认 识 和 了 解 国 外 隧 道 测 量 技 术 的 新 发 展 对 提 高 中
国 高 速铁 路 隧道 的 质 量 检 测 技 术 水 平 具 有 重 要 借 鉴 意 义 。 以
隧道衬砌 表面扫描点 的坐标 ( 称隧道 限界测量 ) 上述测 ,
量成果构 成隧道竣工 验收 的基础数据 。
无碴 轨道结 构是 德 国高速 铁路 修建技 术 中 的一 个 重要 标志 , 无碴 轨道 是 一 种将 钢 轨 通 过 弹性 扣 件 紧 密
固定在 一个 以混 凝 土 为基 础 的 轨 道基 座 的建 筑技 术 。
隧道 区断层 密 布 , 洞 身 影 响 范 围较 大 。施 工 断 对 层 地 段时 , 加 强超 前支 护及注 浆加 固止 水 , 开挖 初 应 再 支施 工 , 并及 时施 作仰 拱 , 确保施 工安 全 。
起 科 学 的 工程 质 量 评 价 标 准和 体 系 , 疑 是 现 阶段 的 一 个 重 要 无 任 务 。 隧 道 作 为 客 运 专 线 中的 重 要 构 筑 物 , 工程 质 量 的 优 劣 其 直 接 关 系到 客 运 专 线 的 可 用 性 和 运 营 安 全 , 此 , 隧 道 工 程 因 与
测量和竣 工测 量 。G P 0 0是根 据铁 路 隧 道检 测需 求 R 50
研发 的一种轻 型隧道检查 小车 , 核心 装置是 一个超 高速 旋转 的激光发 射 器 , 车在 轨道 上 行进 时 , 光 器发 射 小 激 激 光并 以螺旋 线形 式对 隧 道表 面进 行全 断 面高密 度 扫 描 , 过分析发 射和 接 收激 光信 号 的强 度和 相 位差 , 通 可 以获得 隧道衬砌 内表 面的影像 ( 隧道状 态 测量 ) 称 以及
高新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理能 力也 大大增 强 。表 1为 目前路 面性 能测试 设 备
对 高新 自动化技 术 的应用 状况 。
2 1 路 面平 整度检 测新 技术 .
护方案 、 现科 学决 策 及 养路 资 金 优化 分配 提 供依 实 据 。而仅仅 依赖 人 工检 测 或 凭 经验 制 定 养路 方 案 , 往往错 过 了最佳 修 复 时 间 , 有 限 的养 路 经 费 不能 使
摘
要 : 过 对 沥 青路 面技 术性 能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介 绍 , 合 笔 者 在 实 践 中的体 会 , 述 了 目 通 结 论
前激 光 、 雷达 等 尖 端科 学技 术在 高速 公 路 路 面检 测 领 域 内的 应 用 情 况 ; 合 介 绍 了 国 内外 在 路 面 综 使 用性 能 无损 检 测 上 的 最 新 技 术 及 相 关 的 研 究 领 域 ; 路 面 自动 化 检 测 设 备 和 技 术 在 今 后 的 发 展 对 趋 势作 了详 细探 讨 ; 简要 总 结 了我 国路 面检 测 评 价 技 术 的现 状 与 存 在 的 问题 。
维普资讯
公
6 2Leabharlann 与 汽 运 第4 期
20 0 6年 月
H i wa gh ys & Au o tv t mo i eApplc i ns iato
高 新技 术在 高 速公 路 路 面 检 测 中的应 用
封 晓黎
( 河北 省 交 通厅 国 际金 融 组 织 贷 款 项 目办 公 室 ,河 北 石 家 庄 003) 5 0 1
充分发 挥效 益 。路面检 测评 价技术 水平 的不 断提高 带来 的经 济 、 社会 效 益非 常明显 。
平整 度检测 是通 过特定 方 法测 量路 面 的高差并
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探讨

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探讨本文探讨了RTK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了RTK的技术特点,通过RTK 实际观测作业得到工程实践数据。
用RTK实际测量的数据与常规控制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得出RTK技术可以满足公路勘测测量精度要求,精度可靠程度较高的结论。
标签:城市测绘道路勘察测绘技术0引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
在测量过程中操作条件下,易遭受作业条件和通视状况的限制,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操作作业低效率,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情况多。
实时RTK动态定位新技术,能够实现定位观测点的实时位置,以此技术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好和外量作业量小的优势。
1 RTK在公路勘测技术的应用1.1检核控制点当进行道路勘测设计中,首先要检核现有的控制点,控制点检核确定是否符合X,Y坐标的差值较差<±5毫米要求。
其他水准点的复测高差和初测高差的较高要满25毫米限差,保证各个点的稳定、完好保存,满足测量的要求设置。
某条公路的定测阶段,要进行复试控制点有92个,要是按照同级别的精确度复测,就相当于重新测量控制点,造成了繁重的工作量和不必要的浪费。
1.2测量横断面在横断面测量采用RTK过程中,采用RTK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测定任何位置的三维坐标,要使用华测手簿中它的放样道路功能,再选择需要测量的横断面里程道路文件和任务文件。
根据设计的需要测量横截面的里程来选择合适的里程,按照手薄提示来测量相应的横断面测量,这里只需要把前后偏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把左右的偏移量控制在规定的长度范围之内,选择合适地形变化点进行测量。
此种测量方法和全站仪测量横断面的方法一样,地形的变化点同样需要测量人员到达。
1.3测量纵断面设计师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定线后,要标定出来地面道路中心线。
利用RTK 对从断面进行测量时,我们使用华测手簿内业键入,或者使用内业软件直接键入。
将路线设计键入软件,从而使整条线路坐标与其里程能点对点对应,在业外中桩测量中,如根据所选择的道路文件与项目文件,手薄将自动根据里程放样自动提示放样点位置。
公路建设施工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公路建设施工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公路建设工程早已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便利性。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在公路建设工程中也越来越深入。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建设速度和施工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下面介绍一些公路建设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超声波波测定技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关系到千百万人民的出行质量和安全。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施工人员对路面质量的判定主要通过目视、手感和人工刮拍的方法来进行。
这种传统方法不仅要求工人对路面质量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时间和费用成本很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超声波波测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新技术使用了超声波测定仪器,可以快速、精确地测量路面层的厚度和密度,从而判断建设过程中路面层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这种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还能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实现了公路建设的快速高效。
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也广泛应用于公路施工中。
在传统的公路建设中,工人需要辛苦地进行大量的测量和标记作业,然而人工测量往往存在误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
现在有些企业在公路建设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切割机器人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路建设中还能做到辅助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多种作用。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智能化的路网规划、地形拓扑分析等技术,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能够提前预测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小风险,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
公路施工中的无人机技术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其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公路建设中,无人机可以在大面积的施工现场上提供快速、高效的影像测量平台,实现了对地表数据的简单快捷的实时测量。
无人机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推动公路建设工程更加智能化,实现了工程转型升级。
结束语公路建设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为公路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施工成本、增强了工程质量,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是一次浓郁的科技融合。
工程测量新技术

工程测量新技术一、引言工程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它涵盖了建造、土木、电力等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测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些工程测量中的新技术,包括激光测量、全站仪、无人机测量等。
二、激光测量技术1.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量距离的仪器。
它具有测量快速、精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激光测距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建造物测量、道路测量、隧道测量等领域。
2.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能够快速获取场景的三维点云数据,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建造物立面测量、地形测量、景观测量等领域。
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三、全站仪技术全站仪是一种集观测、测量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仪器。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定位。
全站仪具有自动跟踪、自动测角、自动测距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建造、桥梁、隧道等工程测量中。
四、无人机测量技术无人机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
无人机可以搭载测量设备,利用航拍图象进行测量和建模。
无人机测量技术具有高效、灵便、成本低等优势。
它可以应用于大面积地形测量、矿山测量、建造物立面测量等领域。
五、综合应用案例以某高速公路建设为例,综合运用激光测量、全站仪和无人机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测量任务:1. 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道路长度和宽度的测量,以及隧道内部尺寸的测量。
2. 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的立面测量,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3. 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定高速公路的坡度和坡角。
4. 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获取高速公路周边的地形数据。
5. 利用无人机进行建造物立面测量,生成建造物的三维模型。
六、总结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工程建设的发展。
激光测量、全站仪和无人机测量技术的浮现,使工程测量更加高效、精确和灵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测量新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测绘新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李贵军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大地测量队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摘 要: 本文就 3 S 技 术( 地理信息 系统 G I S , 全球定位 系统 G P S , 遥感技 术 R S ) 在公路勘 测中的应 用问题加 以探 讨。
,
公路工程白 勺 ] 啦巧生 程是由许多步骤组成的,其中决定工酗 的关 产资源信 线性分忻和图像处理可以被用来确定—个准确的资源的位 键赋卜. 步可以说提姗 工程中的设计。而公 路工 呈 设计又包括: 路路 置。 红外扫 描, 成像深 测器都是 R S 技术应月 捋; 段, 测量分布在地下的水流 线的选择; h 桥梁和隧道的形式选择 ; 曲 蝴 中的选择; 因此需要在前 可以很大幅度提高工 故率。 期 湖 中 逐步分 款 的完 戚 。这 中需 要大 量的 地质和 I 地 2 . 1 3地质凋查中如何更好的运用地理 息系统( G I s ) 技术 形数据 作为基础的计算 船 , 因为准确的地质数据 , 才能确保设计 的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 P (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或 G e o I n f o r - 性、 合理性。 在实际工作中, 公路没} 1 惭段 的弼 — 个相当复杂 陧: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G I s ) 有时又称为“ 地学信息系统” 或“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 首先,要计划设计施工一高速公路需经过调查及参观在地面上的工程环 统” 。 它是—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 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 软件系 境条件 , 了解实际的状况, 进而进行概括总结。开始这个阶段道路测绘需 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 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 掌握道路走廊地形 、 地面、 地质 、 水位条件等的测量及i 贝 4 绘工作, 以获得第 数据进行 采集、 储存 、 管理、 运算、 分析、 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逐步走 手资料。 涉及路基, 桥梁, 涵洞, 隧道和其他结构在实际的程序评估, 以确 向规范化和 科学化的 地理信息系统。为了 保其稳定性和适用性。 这就可形成—个全面和客观的信 隋况。 通过这些 分析地质, 地理信皂 . 通过通信系统和数据转换 , 地理坐标系统的规格 , 利 信息的提示就可以对公路项 目 的设计有全面及整体 的掌 握, 进一步细致 用计算机 技术 ,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 绘中的作用大大得到发挥。 图 形处理和 的研究问题的设计, 提供的数据映射到优化 韵 实际情况中, 从而选择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以用来创建—个三维坐标空间中的地址的基 种最经济、 最安全、 最合理的路线走廊 , 这是测绘工作在公路 匕 测量所 } I 止 的地图。地质资料势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使用 G I s 来制 。G I S 矢 起的重要作用。其次, 根据所述映 寸 信息, 可以输 入 到特定的 段, 这 量数据, 图形处理, 也使用广泛的搜索功能, 可以设计定I 匍 I 地图的比例 , 并 过程并不是不需要的映射技术的支持, 而是—个更具体的映射的数据, 因为设计的高速公路 匕 的可行性的过 2 2 多种 信息方法 的综 合运 用 程中工程解决方案的参数, 如: 地形 、 垂直和水平横截面的地质条件 、 对齐 在公路测绘调查和 3 S 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它会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 和平面位置、 路基边坡建设的指导信息 , 依靠信息映射不能一次就完全达 的 作用。同时随着相关技术 发展成熟, 作用会 越l 来愈大。 每个测量技术也 到指导建设的目 的, 需要进—步的测绘工作, 有缺点, 依赖于—个日 的测量技术, 完成所有任务的测量是困难的。三 种技术的融合, 互相学习 , 并充分发挥了三种技术的优点才是应用之道。 中,可以使腭— G P S 以满足施工工程的技术需要, 确保公路施工效果 , 实现改善的没计标准的 在实 目的。 确地区的地质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被集成到处理大量的数据, 为形 2 3 S技术的应用 成图形 、 图像分析 E 提供便利, 获取地理信皂 的实时监控。从而得到的是 电子信息 技术高速发展, 测绘技术也在电子信息 . 技术发展的 推动下 必要的, 更强大的技术的结合使 用。更难确 , 清楚地作为其他项目的工程 与时俱进, 测绘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并应用到实际测绘工作中, 效果 勘察资料, 绘制地质调查图, 从而为地质i f 哥 查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强大的技 显著。最突出的技术: 术保障。 Z 1 集成化白 勺 j 主 用技术 结束语 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公路测绘调查这项具有系统性和复杂 综 匕 所述, 随着 3 S 技术的开发应用 , 最先进的 自动测绘设备被应用 性工作的不断进步。 3 S 技术为地质调查 , 提供了路线规划 , 以及我们所 于公路勘测中。 有了自动化的数 吹 醚芝 术后, 公路勘钡 碍以高效的剜 £ 熟悉的发展规划, 和测绘等方面的服务 , 是一项集科研和管理并举, 在许 测绘项 目工作 。这些勃 技 术的应用, 不 了人力、 物力, 也肢 } 公路 多领域能够发挥效能的高效技术。随着时代进步继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勘察形成了—个 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6 l 而更加准确、 高效的为公路建设服 ( G I S ) 、 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遥感技术 R S 究竟如何更有效发挥效能 , 3 S技 务 。 术这个研究议程已经有扰结合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之中。应用好 3 S 技术 参考文献 (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 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遥感技术 R S ) 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 1 】 李红建. 现代测绘技术在 交通与公路工程 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 2 0 0 9 ,
高速公路项目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项目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在“攀大高速”公路项目中,对于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下:1.通风竖井采用“SMD”法“宝鼎2号隧道”中部通风竖井净直径9.6米,深238米(相当于80层的高楼)。
将采用通风竖井“二合一”的设计,施工规模大。
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隧道通风竖井的建设任务,本项目在施工中将充分借鉴“米仓山”隧道的系列科研攻关成果,采用通风竖井“SMD”法。
通风竖井“SMD”法是一种集地质勘察、设计理论、施工作业、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竖井建设方法,可有效攻克竖井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具有施工风险低、施工效率高的特点,能有效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不同规模的竖井建设。
“SMD”施工作业法的运用将使得整个竖井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单月最高进尺可达到120米,本竖井计划工期仅3个月。
2.等离子切割传统的切割工艺多数采用氧气乙炔气割,此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切割效率底、切缝参差不齐、使用成本高,而等离子切割是切割的一种新工艺,原理是利用高温在喷嘴处喷射出来的高速气流离子化形成导电体,当电流通过时形成高温等离子电弧使工件切口处的金属局部熔化和蒸发,并借助高速等离子气流的动力排除熔融金属以形成切口的一种加工方法,该方法切割领域宽可切割所有金属板材,切割速度快效率高、切割成本低等优点。
3.二氧化碳保护焊隧道施工存在大量的焊接工作,传统的焊接工作采用焊条电弧焊,此方法在现代隧道施工中正被二氧化碳(保护焊)逐渐取代,此焊接方法原理以焊丝和焊件作为两个电极,产生电弧,用电弧的热量熔化金属,以 CO2 气体作为保护气体,保护电弧和熔池,从而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
相比于传统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具有焊接成本底、成产效率高、操作简便、焊缝抗裂性能高、焊后变形较小、焊接飞溅小、杜绝了“锰烟、锰尘”的产生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等优点。
4.环向止水带卡钳现场采用钢筋加工成简易止水带卡钳,有效固定隧道(中埋)止水带,与传统止水带固定方式相比,具有定位准确、固定牢固、不易变形、有效保护止水带、易于操作等优势,有效保证了隧道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
公路新技术实施方案

公路新技术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度,不断推动公路新技术的实施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公路新技术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公路交通进行全面的监控、调度和管理。
该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路况信息的实时发布、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等功能。
此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交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智能交通信号灯传统的交通信号灯只能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灯切换,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调整。
而智能交通信号灯则可以根据路口的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等信息,实现信号灯的智能控制。
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传统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需要人工收费,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延误和错误。
而智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则可以通过车牌识别、电子不停车收费等技术手段,实现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
这不仅可以提高收费效率,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四、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智能算法,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车辆识别等技术手段,对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
通过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出行建议。
该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电子路牌等方式,向用户推送交通拥堵、路况变化、出行建议等信息。
通过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实施,可以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减少交通拥堵对用户出行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路新技术的实施对于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殞殞殞殞10.3969/j.issn.1001-358X.2011.05.018测量方法高速公路测量新技术探讨张丽(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11)摘要:文中通过云南昆明绕城、云南嵩明-昆明、云南曲靖-宣威及昭通-麻柳湾等四条高速公路基础控制与航测成图项目的实施,介绍了高速公路测量的一般流程,重点阐述了本项目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通过精度统计说明该项目成果的可靠性,对今后公路测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测量;带状摄影;地面基准站;七参数转换中图分类号:TB 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358X (2011)05-0049-032011年初,云南省交通厅组织有关单位先后进行云南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云南嵩山-昆明高速公路、云南曲靖-宣威及昭通-麻柳湾等四条高速公路的航测数字化成图项目。
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各个工序的工作,悉知该项目从总体规划、技术设计到方案实施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使这几条公路在短时间内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测绘成果,受到了客户高度赞扬。
笔者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对项目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阐述及总结,为今后更好的实施公路测量项目提供借鉴。
1高速公路测量的一般流程高速公路的测量与常规的地形图测量从技术上讲是一致的,从基础控制测量、航空摄影到数据采集、外业调绘以及数据编辑成图等。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高速公路测量流程示意但是,高速公路测量还有如下特点:1.1沿公路主线的带状摄影高速公路的航空摄影一般沿公路中线设计带宽为600-800m 的单一航线。
保证航线与公路主线基本一致,当遇到服务区、收费站及大型立交时,应在主航线两边布设辅助航线,确保将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包含进去。
高速公路航摄比例尺一般为1ʒ4000到1ʒ8000。
成图比例尺一般为1ʒ500到1ʒ2000,在隧道等重点地区有时采用1ʒ500航测成图或外业实测的方法,保证测量精度。
1.2多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目前高速公路测绘通常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但是对于东西走向的公路,当公路测量路线较长、测区地形起伏高差较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测区内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 /km ,通常采用自定义的多个公路抵偿坐标系,即公路独立坐标系。
1.3工期紧,高程精度要求高测量成果要求时间紧迫,经常是一边测量,一边设计,设计线路在测量时又不断改线,造成不停补测,有时补测量达总量的60%。
另外,公路测量对高程的要求较高。
一般要求在公路沿线测一定数量的高程点,这些点可供内业采集时参考,最后补充到测量成果中去。
1.4自由分幅,流水编号高速公路地形图一般沿公路走向自起点向终点自由分幅。
根据客户要求,有两种方案。
一是按顺序三位数编号,按整公里正方形分幅,部分破图廓分幅,即一般采用50cm ˑ50cm 正方形分幅,部分可采用50cm ˑ60cm 、50cm ˑ70cm 矩形分幅;另一种方94第5期2011年10月矿山测量MINE SURVEYING No.5Oct.2011案是根据数据量大小,将全区分若干个大块。
从整公里分开,便于设计使用。
2本次高速公路测量项目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2.1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航摄相机ADS80进行航空摄影ADS80相机是徕卡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最先进的线阵宽幅数字航空摄影系统。
它的独特的光学设计可为用户提供全色、真彩色、彩红外等分辨率最高可达5cm的高质量数字影像。
该系统采用惯导系统实时记录摄影过程中的定位定向姿态数据,高频GNSS接收机实时记录动态摄影瞬间空间坐标,实时获取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本项目数据源分辨率为20cm,可满足1ʒ2000公路成图要求。
采用的是布设地面基准站、无像控点的空三数据处理方法。
无需做地面控制点,大大减少了野外工作量,尤其对云南这种山岭重丘区,地形险要。
很多人力难以达到,避免了工作的危险。
同时也为后续工作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空三加密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都达到了1个像素即0.2m的精度,完全满足1ʒ2000地形图成图要求。
2.2平面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本项目在空三及数据采集阶段,采用了国家2000坐标系进行作业。
因为ADS80数字航空摄影系统获取的GPS数据是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
WGS-84坐标系与国家2000坐标系相差较小。
用七参数转换时产生的误差相对较小。
因此本项目空三及采集都在国家2000坐标系下完成,最终成果转换到公路独立坐标系下。
另外,为方便公路设计,在转换公路独立系时,采取以最长一段独立坐标系文件为基准,将其他段成果文件参考平移到该段的平面位置。
使所有文件前后相接,给设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3空中三角测量采用PIXLE FACTORY(像素工厂)简称PF完成本项目空三测量在PF上进行自动匹配,生成航向及旁向连接点。
由于ADS80是从前视、后视、下视三个方向100%重叠进行摄影,大大提高了连接点的精度和数量,保证了空三成果的可靠性。
全自动的空三加密也比框幅式相机加密效率提高了数倍。
以昭麻高速公路为例,全长180km。
若采用框幅式相机摄影,空三至少需要三到五天完成,但用ADS80摄影PF加密只需半天时间就可完成。
2.4正射影像图采用PF完成本项目因为是在PF上完成空三的,同样也可以用PF完成DSM的自动匹配。
再稍加人工干预,就可以得到满足1ʒ2000比例尺要求的DEM。
再用DEM和空三成果进行正射纠正,得到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
用PF做正射影像图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参考影像技术,即做一个做分辨率较低的彩色影像挂图,在这张挂图上调整影像色彩、处理云雾等问题,最后以参考影像为模板,将处理好的影像效果复制到成果影像中去。
这样使得影像调整很容易在photoshop软件上进行,而且调整好的影像质量也优于常规方法。
2.5外业调绘采用矢量与影像叠加技术在本公路测绘项目中,没有采用常规的像片调绘,而是采用正射影像图上叠加采集的线划图进行调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外业工作量大大减少。
比如房屋不用清绘,电杆内业模型上采集的外业不用实测,道路、水系等线状地物只需标明性质及宽度,不用再仔细清绘,从而使外业的工作量减少,为整个项目赢得了时间。
2.6DEM采用自动匹配及人工修测的方法DEM获取的一般方法有自动匹配和人工采集。
本项目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先进行自动匹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干预,将匹配精度超限的点删除,再采集必要的地形线、断裂线等。
它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全人工采集的繁琐,同时提高了DEM成果的精度。
这种方法的实现同样归功于PF能进行高精度的DSM匹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成本。
2.7采用新技术后地形图成果的数学精度高程精度及平面精度检测。
在外业巡视的过程中抽取部分图幅进行了地形图的成图精度检测,即在一个测段内均匀选取25个左右的高程及平面检测点,野外实测其高程值或平面坐标,与所对应的地形图中的高程及平面进行比较,计算地形图地物点平面中误差及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
对每条公路抽取10%的图幅进行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检测,这里摘录其中一条公路的平面及高程中误差精度统计表参见表1。
05第5期矿山测量2011年10月表1曲靖-宣威地形图精度检测成果表图号平面检测点数平面中误差(m)粗差率(%)高程检测点数高程中误差(m)粗差率(%)080190.300180.090 081300.400210.350 083170.420230.160 084230.540220.310 087210.370290.160 090240.540280.310 093250.510300.270 095290.533.1210.310 098310.353.2340.270 099300.540200.241.9 112260.400390.160 114260.290310.400 116260.230270.150 139290.600280.160 199260.750230.220 219250.610250.310 163300.810240.290 164270.520220.180 165250.470260.142.1 198280.562.9280.250 201260.450210.300 202210.360240.240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测区的最大平面中误差为0.81m,最大高程中误差为0.40m,而公路勘察规范中要求平面中误差限差为1.2m,高程中误差限差为0.8m,因此地形图精度指标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3结语由于本次高速公路测量采用先进的航测仪器及新的成图技术完成全部测量任务,使得本项目与以往的高速公路测量相比,去掉了外业像控测量及路线野外点测量,优化了外业调绘手段;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ADS80航摄系统与PF结合的方法完成数字空三及DEM、DOM制作,工期极大缩短、成果质量优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公路部门实现全部数字化、高效设计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高速公路测量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将在水利、管线、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地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李学友.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方法及实践[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2]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3]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S].[4]赵林等.遥感图像的解译在矿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4(4).[5]汤凯煌等.公路工程测量中坐标系的建立[J].矿山测量,2007(4).作者简介:张丽(1968-),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工程师。
1988年毕业于云南省交通学校公路专业,现在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公路勘察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11-06-22)15第5期张丽:高速公路测量新技术探讨2011年10月ENGLISH ABSTRACTS OF MAIN ARTICLES IN THIS ISSUEThe Method of Fast Mapping of 1:5000in the Coal Mine ———In the paper Digital Orthophoto Map (DOM )and high preci-s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re used as the main in-formation source to realize the topographic map fast mapping in the coal mine.Moreover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fast mapping and checks the precision of the topographic map by GPS.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apply the method of topographic map fast mapping to the mine because it can meet the need of the mine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ng Zhenjie et al.)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Open -air Side Slope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lead zinc ore open -air side slope in Yinshan ,Dexi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formation monitored by GPS including the technology design of monitoring network ,field survey ,data processing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PS static positioning technology can reach the precision of mini -me-ter ,which ensures its advantages in the open -air side slop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high -precis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Ma Daxi et al.)Analysis on the Change Detection of DEM with Multi -sourceSpatial Data ———The paper applies the object -oriented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to the change detection of DEM in Zhouqu ,the disaster area of the Debris flow ,and studies the change detection of DEM using multi -source spatial data.With the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ean Shift Algo-rithm ,the paper makes joint segmentation to the multi -source spatial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ast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bject to be studied.In this way the paper detect thechange of DEM of the obj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mud deposition area after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automatic change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disaster assessment.(Cao Jianjun et al.)Study on Warning System for Urban Land Surface Subsidence Based on “3S ”Technology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the provoking cause of subsiden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loitation and makes timely analysis on thechange of urban surface spatial data using “3S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of utilizing urban underground space.Those analysis can help to reflect the deformation which has occurred immediately and accurately ,and to forecast the de-formation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risk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avoid the accidents.(Fan Qiang et al.)Discussion on the Mining Rights GIS Database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PRC starts to investigates the na-tional mining rights in 2007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knowl-edge of our na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resources.Only in this way ,the national resources will be ex-ploited reasonably and the mineral properties will be protec-ted.Therefore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should take it as their purpose to develop the mining rights GIS database.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KYQHC ,the data collection by CASS9.1and the database es-tablishment of ARCGIS.(Dong Haiyu.)A Method of the Drilling Coordinates Output with CASS ———Before lofting of the reconnaissance drilling ,coordinates need to be drilled into the total station memory or RTK handbook.The common method is that the data file is generated one by one based on the drilling numbers.However ,it is tedious and error -prone.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CAD is adopted to output the drilling coordi-nates ,which proves to be significant and efficient in the drill-ing loft.(Fu Chongjiang et al.)Discussion on the New Technology of the Expressway Sur-vey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general workflow of express-way survey and emphasizes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solu-tion used in the paper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based control and the aerial survey mapping project of Kun ming city loop expressway ,Songming -Kunming expressway ,Qujing -Xuanwei expressway and Zhaotong -Maliuwan expressway.Moreover ,the accuracy statistics proves that the present pro-ject is reliable and feasible ,which provides meaning reference for the highway survey.(Zhang Li.)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n Expressway Aerial Survey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and IMU /GPS auxiliary aerial survey technology ,the paper makes the IMU /GPS system data processing test and analyzes the PPP accuracy and IMU /GPS joint -processing accuracy.What'smor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erial survey ,it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technology's im-plementation in expressway aerial survey workflow ,which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to highway aerial photography field ground work.(Li Zhongjun.)Research on Rule of Crack 's Plane Distribution Caused by Mining ———Surface cracks caused by mining matters the safe-ty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based on which ,the paper studies on the rule of cracks'plane distribution caused by mining.Be-sid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easured surface cracks ,the paper finds the angle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cracks and the rule of crack's dynamic develop-ment.Finally ,relation between cracks and plane deformation leading to them are analyzed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produc-tion safedy.(Zheng Hui et al.)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Land Surface Move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angue Filling ———The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ory of Gangue filling lane in Jining No.3coal mine Area 18provides the rules of the surface movement anddeformation ,which gives the basis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for mining area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Village ,water ,railway and main lane"pressure coal mining.It also ensures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s on the influenced range.(Zhang Guangxue et al.)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Network Engi-neer Survey ———Network has become the media representativefor its flexibility and interactivity ,which satisfies the demand of study manner to learning environment.Considering the cul-tivation go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h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gineering survey as well as the marketdemand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forming experience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refined course of Network Engineer Survey.Meanwhile ,it emphasizes that teaching means inno-va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network cours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which will final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Zhou Jiaxiang et al.)The Role Analysis of “3S ”Technology for Modern Cartogra-phy Course ———“3S ”includ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hich is important for modern cartographymapping and relative courses.This paper introduces “3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artography and analyzes its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cartography course.Finally the practice task with “3S ”of modern cartography course is designed in detail.(Gao Xiangwei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