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制油方法和混合油精炼工艺探讨

合集下载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炒籽一般锅内放1/4~1/3的容量,炒得均匀,勤翻翻透,火力不能太大,以免壳发焦。

炒后棉籽在槽中扒平,用棍桶,使热蒸汽散失,冷后便于过筛清理。

过筛用人工筛或固定筛筛去泥土、杂质。

磨碾磨时下料要少,要匀而不断棉籽油流,磨子速度适当地快,使棉籽易于破碎。

加水随碾辊环槽洒水,碾磨时,一边洒水,一面翻籽,使坯吃水均匀,碾磨一致,约碾20分钟,直至细坯不成团。

蒸坯粉坯倒入蒸桶要用手扒平,使蒸桶内透气均匀,坯温、水分一致。

蒸桶底呈圆的如筲箕背形,受热均匀,蒸锅水位保持一致,蒸桶底与水面的距离在16厘米以上为宜、烧火要匀。

包饼包饼应掌握分散包饼,要快,要包装平紧,上榨要集中和快。

单圈薄饼,压榨后厚约2厘米左右,应尽量缩短时间,防止坯中热量的散失。

压榨初榨时饼对正,调整圈与圈的距离,以免饼打得凹凸不平。

加尖时,要直到油流不成线为止。

油线断时,再空榨2小时才能松榨。

澄清过滤压榨出来的毛油杂质很多。

应很快冷却,静置一段时间再过滤,以免色泽加深,增加炼油损耗。

食用功效1、中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

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甙,是很强的杀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

游离棉酚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

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0.02%。

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3、棉籽油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概要

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概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1.1 棉籽油的概述所谓棉籽油即棉花中间的棉籽通过油脂工业加工而成的一种植物油料[1],在植物油料中大豆油居首位其次便是棉籽油[2]。

我国又是世界上产棉量最大的国家,这更加有利于我国棉籽油的生产。

我国大量的优质棉花和大量的优质棉籽都是由新疆优质棉基地提供的[1]。

他们提供的这些棉花和棉籽为国家带来了很多利润,这些棉花可以用于我国纺织行业,也可出口;而棉籽可以制成棉籽油,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棉籽油除了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之外还可应用于食品工业——主要应用于煎炸油、人造奶油、蛋黄酱、起酥油、可可代脂[3]。

棉籽油作为可食用油,其组成中既含有营养成分——亚油酸[4];又含有有毒成分——棉籽色素腺体(主要成分是棉酚)[5]。

亚油酸:它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不仅可以增强血管的渗透性而且可以增强血管的柔性,在人体中起到利尿,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4];棉籽色素腺体:它的主要成分是棉酚[5]。

棉酚可分为游离态棉酚和结合态棉酚[2],游离态的棉酚是有毒的而结合态的棉酚是没有毒的[6]。

有毒的棉酚会使血清镁降低,而血清镁的降低会导致人感觉到精神错乱、定向力失常,甚至会惊厥[5],游离棉酚的毒性对于不同的情况其毒性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的动物,毒性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对于人类而言女性中这种毒的病发率要高于男性;对于不同的季节,游离棉酚的毒性也是不一样的,夏季是游离棉酚中毒的高峰期,而在冬季却是游离棉酚中毒的缓解期[6]。

棉籽油除了本身组成中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作用外,其脱臭流出物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首先其脱臭流出物可用于制备人体中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天然维生素E其次可用于制备植物甾醇和脂肪酸甲酯。

生产出的天然维生素E是美容的良药,它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除此之外,天然维生素E即生育酚还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的行业中[1]。

11.2 生物柴油的概述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开始步入机械化时代,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但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

棉籽混合油精炼工业化应用实践

棉籽混合油精炼工业化应用实践

棉籽混合油精炼工业化应用实践崔平永;张燕飞;王成涛;韩文杰;杜延滨;邵会【摘要】The theory, process and key control points including controls of miscella concentration,degum-ming and alkali refining of cottonseed miscella refining were introduced. The refining yields, colours, acid values and peroxide values of refined cottonseed oils by conventional chemical refining and cotton-seed miscella refinin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cottonseed miscel-la refining was better.%介绍了棉籽混合油精炼理论、精炼工艺及精炼的关键控制点,包括棉籽混合油浓度控制、脱胶控制和碱炼控制;并且对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与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在精炼得率、成品油色泽、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得出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效果较好。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棉籽油;棉籽混合油精炼;传统化学精炼【作者】崔平永;张燕飞;王成涛;韩文杰;杜延滨;邵会【作者单位】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 邯郸市棉籽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邯郸057250;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7250; 邯郸市棉籽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邯郸057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6;TQ644.4棉籽油传统化学精炼工艺是将浸出车间提取的棉籽混合油经过一蒸、二蒸、汽提等工序脱溶得到棉籽毛油,然后输送到精炼车间毛油罐中进行脱胶、化学碱炼、水洗、脱溶等工序。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毛油精炼、除毒工艺毛油,指的是经过直接压榨获得而没有经过提纯的油脂。

棉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色素和蜡质等有害物质,呈棕红色或深褐色,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及妇女不孕。

棉籽油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

新疆地区年产各类油料300多万吨,而棉籽的产量占了3/4左右,达到200~250万吨。

棉油中还含有20%~30%的同酸甘油三酸酯,故它的脂肪酸凝固点较高,在低温下贮存时,同酸甘油三酸酯会从油中析出。

毛油主要是通过碱炼提纯。

另外,如果碱炼工段不能将棉酚脱除干净,那么未完全脱除的棉酚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升温时会变性从而使色泽固定,造成不可脱除的颜色。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中和、油脂皂化、磷脂、皂化、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

一、间歇式碱炼工艺,指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水洗、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间歇进行的工艺。

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

流程如下:过滤毛油预热水化加碱沉淀水洗脱水过滤精炼油皂角加电解质静置沉淀回收油皂角(中药)二、连续式碱炼工艺,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油的洗涤、油水分离和干燥、全部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

流程如下图:三、毛油碱炼新思想:原理,RHCOOH+NaOH RHCOONa+H2O RHCOOH+Na2CO3 RHCOONa+NaHCO32RHCOOH+Na2CO3 2RHCOONa+CO2+H2O即利用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烧碱或者纯碱来发生中和反应, 最终形成皂类而从油脂中被分离出来。

对粗油的水化操作可以比照其它粗油品的水化操作来进行。

水化后的粗棉油泵人碱炼锅中, 测定酸价后确定加碱量以及超碱量和碱液浓度。

根据经验, 粗油酸价在10以内时, 碱液浓度为14~16Be,, 超碱量为5%左右。

计量过的碱液要均匀地喷洒在油面上, 总反应过程为30~60分钟, 搅拌快速时为60转每分钟, 慢速时为20转每分钟, 反应结束时的油终温为60度左右。

棉籽精深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棉籽精深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4.8%。

棉酚及类棉酚集中在棉籽仁的球状色腺体中,色腺体中棉酚含量达20.6~39%,它是一种姜黄色结晶,呈微酸性,熔点181~185℃。

它能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醚、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也能溶于油脂,不溶于石油醚和水。

棉酚大量集聚在棉籽子叶内的棉酚腺内。

棉酚腺是坚韧的半固态,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很难被破坏,在榨取棉籽油时,因经受润湿高温处理便很容易被破坏而使棉酚游离出来。

在一定条件下,游离棉酚会变为变性棉酚或结合棉酚。

棉酚急性中毒一般发生在进食后0.5h~3d内,首先出现的症状是胃内灼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随后头痛、下肢麻痹,危急时昏迷、抽搐、便血、呕血,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慢性中毒的症状为,皮肤有烧灼感、心慌、体倦乏力、口渴、喜冷饮料。

2 传统加工工艺对产品的影响(见图1)状态。

具体的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液-液-固法工艺流程图该工艺是将清理去杂后的光棉籽,通过剥壳和仁壳分离装置进行仁壳分离,再经专用精选设备降低仁中含壳量和含短绒量,经过一系列低温调质处理后的胚料,送入浸出器浸出棉籽油,浸出后的湿粕直接在多级脱酚浸出设备中,通过脱酚溶剂进行脱酚处理,脱酚后经机械脱溶和低温烘干脱溶,得到脱酚棉籽蛋白成品。

浸出的棉籽混合油过滤后进入分级蒸发、汽提后得到毛油,送至精炼车间精炼。

萃取棉籽油和棉酚后的溶剂分别经综合回收系统再生后循环使用。

4.2 新工艺技术特点(l)全程采用低温一次浸出工艺处理棉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蛋白质变性和破坏,保证棉籽蛋白产品的营养效价。

(2)采用两种溶剂分步萃取棉籽油和脱除棉酚,保证提油和脱酚的快速、彻底。

图3 未来棉籽加工企业产品结构图随着液-液-固法工艺的诞生,棉籽以及产品价值的提升已不再是梦想。

通过棉籽精深加工以及新工艺技术的应用,企业生产食品级的棉籽蛋白,在废水中提取棉酚、棉籽糖、单宁、植酸等变得简单、便捷。

通过棉籽精深加工,企业棉副产品产业链逐步形成,并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价值的提升,实现了生产技术及产品的差异化,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后续盈利能力,可为企业及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2、加工工艺: 脱绒工段:脱绒时锯齿将棉籽破坏,裸露的仁在光、 空气、水分的作用下霉变 剥壳工段:尤其是圆盘剥壳机的剪切力较大,棉仁的 粉碎破坏率较高,同样造成油脂的分解和棉酚色素的 变性 蒸胚工段:蒸胚调质效果差,温度高,油脂也容易分 解,棉酚变性 预榨工段:炒胚温度过高(一般不高于120度)高温下 棉酚变性,油焦化 精炼工艺:超量碱过量,反应温度过高,反应时间长, 油脂皂化、乳化,分离机等设备问题,分离效果不好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1、毛油的品质:
毛籽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毛籽含水较高(大于13%),棉仁里面的黄曲 霉素大量生成,同时促进了解酯酶的活性,过氧化物增多,油脂在酶 的作用下水解、酸败
油脂品质劣变反应机理
能使油脂品质劣变或丧失的反应,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油脂与水的反 应,另一种是油脂与氧的反应,或者油脂与水和氧的同时反应。
0
怎样提高精炼率
怎样提高精炼率
三句话:
1、提高精练率是整个企业运行系统的总体 的问题
2、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的品质指标的变 化是可接受的
3、感谢大家参与,谢谢!
的含量,即:FFA%=AV/2(以油酸计时),再根据 酸价计算理论碱量。 也就是说精炼1g油,如果酸价为1,就需要1mg氢氧 化钾。
怎样计算碱液的添加量?
5、根据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有:
R---COOH+NaOH=R---COONa+H2O R---COOH+KOH=R---COOK+H2O 因为 氢氧化钾的分子数=氢氧化钠的分子数
8.0 1.09
9.50 11.06 12.68 14.36 16.09 17.63 1.11 1.12 1.14 1.16 1.18 1.20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浸 混 油 过 , 一 管 发 、 合 罐 油 量 出 合 , 滤 第 长 蒸 器 混 油 、 定 泵
指 标
碱炼棉籽油国 传统碱炼棉 炼棉籽油 标 籽油 混合油碱 新鲜溶剂 告
的,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 中和、 油脂皂化、 磷脂 皂化 、 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因而碱炼 中有几个 反应同时进行 ,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 但最主要的 反应是游离脂肪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此外 , 棉籽油 碱炼时, 有一些重要的特有反应, 就是能将棉籽油中 的游离棉酚脱除, 其原理是棉籽毛油中所含的游离 棉酚可与碱反应, 变成酚盐。这种酚盐在碱炼过程 中更易被皂脚吸附沉淀, 因而能降低棉籽油的色泽, 从而提高精炼棉籽油的质量。也就是说棉籽油必须 采用碱炼工艺, 才能达到人们的食用要求。 211 间歇式碱炼工艺 间歇式碱炼是指加碱 中 .. 和、 油皂分离 、 碱炼后水洗 、 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 间歇进行的工艺。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 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间歇式碱炼工艺具有整体投 资少, 工艺设备简单 , 操作易于掌握 , 油脂质量稳定 等特点。其工艺流程为:
告 能量消耗; 同时混合油中棉酚等色素成分在溶剂蒸 皂脚
发前的有效脱除, 还避免了高温造成的油的色素固 化, 因而在精炼脱色时油中色素易于脱除, 白土用量
毛 F( ) 油F % A
碱炼 油色泽 ( 色, 维 5 m ) 红 罗 朋2. m 4 脱色 油色泽 ( 色, 维 5 二) 红 罗 朋2 4 .
03 . . 、37
1. - . 10 62
2.3 85

内 ‘

03 . .  ̄37

、 户
.- . 5 6
0 ‘
凡 了
2 . %. 58 4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8、脱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 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 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 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的目的在于脱除油中固有的一些臭味物质或者 由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氧化产物。
——谢 谢——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1、蒸炒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 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 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
2、膨化 • 膨化机由榨螺与榨膛组成,在榨膛里加入蒸汽来
产生期望的膨化效果。
• 膨化机与其他预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其基本优点 是,通过增强油料的浸出特性,强化预处理效果, 使油料接近良好浸出的临界状态。在浸出阶段, 己烷与蒸汽的消耗量减少。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7时37 分20.12. 1307:3 7December 13,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3日 星期日 7时37 分19秒0 7:37:19 13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7时37 分19秒 上午7时 37分07 :37:192 0.12.13
棉籽油加工工艺知识介绍
2010年1月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

1、蒸炒 2、膨化 3、浸出 4、脱胶 5、酸炼 6、碱炼 7、脱色 8、脱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蒸混合油一过滤一加酸混合一反应一冷却一加碱混合一反应一加热一离心分离一加热一二蒸一加热一汽提一 l
干燥一冷却一中和棉籽油
皂脚一蒸脱机
2.2工艺描述 在浸出蒸发工段中当一蒸出来的混合油浓度为
。65%一70%时,经过滤,在55℃时加入磷酸,加入 量为油重的0.Ol%~0.05%。磷酸充分混合后,加 入11%一14%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的浓度和加入 量基于混合油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另需加 0.5%一l%的超量碱;加入后在反应罐内混合油中 的酸和碱得到完全反应,皂相得以形成。混合油和 皂的混合物加热到55~60℃,进入密封离心机,这 是混合油精炼的关键点。密封型离心机允许整个系 统加压,降低了溶剂蒸发引起的危险,也因消耗降低 减少了生产成本。皂脚和精炼的混合油因比重不同 很容易分离。混合油中皂的含量通常在10~50 mg/kg。精炼的混合油继续到浸出车间的第二蒸发
CHINA OII.S AND FA稿
6l
工艺,同时降低了溶剂损耗,减少了粕残油,提高了 棉籽粕的饲用性,浸出后粕中含0.10%一0.20%的 游离棉酚,只有料坯含量的一半左右。
棉籽毛油中含有2%以上的棉酚、磷脂、脂肪酸 等非甘油酯成分,影响棉籽油的风味和感官指标,必 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达到食用标准。 常用的精炼方法有传统的化学碱炼工艺和混合油精 炼工艺。
精炼是棉籽油生产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 响油的品质、得率和消耗,精炼工艺不同效果也不
同。传统的碱炼工艺是以棉籽毛油为原料,通过两 次中和碱炼得到颜色较浅的中和油,炼耗较高且颜 色很难达到要求;混合油精炼是用棉籽浸出混合油 经一蒸后进行碱炼,此法可提高棉籽油的得率,改善 油的色泽和省去常规碱炼水洗步骤,是近30年来比 较受欢迎的一种工艺。20世纪60年代以来,混合 油精炼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成为最常用的棉籽油精 炼方法,因为它省去了棉籽毛油的脱酸处理,色泽较 常规中和棉籽油浅,利于后续加工。

[1]苏望懿.油脂加工工艺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0.
[2]HUI Y H.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M].徐生庚,裘爱 泳,译.5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张根旺.油脂化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232.
万方数据
中国油脂
2008年第33卷第11期
:应用技术:
中国油脂
CHINA OⅡ5 AND FATS
2008 V01.33 No.II
棉籽制油方法和混合油精炼工艺探讨
王爱辉1,李国恒2,徐涛3
(1.山东雅美纤维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500;2.青岛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3.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500)
器和汽提塔以除掉溶剂。产生的皂脚打入蒸脱机 内,回收溶剂。 2.3 产品质量
混合油经精炼后(一般称为中和棉籽油),可以 达到国家棉籽油三级标准(GB 1537—2003),经检 测,中和棉籽油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中和棉籽油质量指标
指标 游离脂肪酸/% 胶质/% 不溶性杂质/% 水分及挥发物/% 色泽(25.4 mill槽) 含皂量/(ms/kg) 游离棉酚/(ms/ks)
摘要:主要阐述了棉籽制油方法和混合油精炼工艺过程及特点,介绍了目前棉籽加工先进的膨化浸
出和混合油精炼工艺。该工艺可有效改善棉酚的脱除效果,降低精炼损耗,改善油品色泽,提高产
品质量,简化油脂加工环节,是一种适宜于棉籽油精炼的工艺。
关键词:棉籽;混合油精炼;节能减排;膨化;离心机
中图分类号:TS224.4
收稿日期:2008一04—10;修回日期:2008-09—02 作者简介:王爱辉(1978),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脂工 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Tel)15053291685(E·mail)wangah@
bohi.net.cno
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对棉籽制油方法和混合油精炼 工艺进行介绍。 1棉籽制油方法
发系统中得到的混合油(包含溶剂和油的混合液) 在没有完全蒸发脱除溶剂前,在其黏度和密度低于 毛油时进行脱胶和脱酸。由于没有经过高温脱溶, 混合油中所含的棉酚等色素尚未完全固定,容易脱 除,混合油和皂脚的比重差大,可以减少皂脚内的中 性油,同时容易脱皂分离,使处理量增大。
该工艺是对油和溶剂的混合物进行脱酸,故 所有装置必须是密封且防爆的,必须在浸出车间 内建设。为防止溶剂气体外逸,带来安全隐患,通 常离心机采用氮封设计,使离心机内部充满氮气, 以隔绝氧气,提高安全性。氮气可以用精炼厂制
2006,31(7):38—39. [5]刘军海,刘斌.米糠浸出和米糠油精炼技术研究新进展
[J].中国油脂,2001,26(3):17—20.
OCI油脂毫用抑晶剂
常年提供OCI油脂专用抑晶剂,根据油脂的结晶原理进行有效地抑制结晶,从而可以有效地
保证油品质量。 本产品可以有效地延长油脂产品的冷冻试验时间,是不添加抑晶剂的3~5倍。本产品不仅保证
测定值
m m m

m民8% ∞:兮:窖吆昭2巧
万方数据
中国油脂
62
CHINA OILS AND FATS
2008 V01.33 No.1l
2.4混合油精炼工艺的优点 混合油精炼不同于传统方法,它精炼的原料油
中含有溶剂,故要求设备全部密封,离心机要充氮保 护;此外混合油精炼的酸碱反应罐要比传统方法同 样毛油加工量的容积大20%一30%;同样也因为它 的黏度小,碱的添加量和浓度也有别于传统碱炼,相 应的脱酸效果要好于传统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化学 碱炼方法,混合油精炼的主要优点有:①混合油精炼 的棉籽油产品色泽好于常规碱炼后的棉籽油。棉籽 油的色泽主要是由于棉酚等色素的存在,游离棉酚 在高温下会变成结合态棉酚,不易脱除;混合油精炼 在没有经过高温的情况下脱酸,皂粒吸附大部分游 离棉酚,故色泽好于传统碱炼方法。②混合油精炼 不需要水洗,比传统方法省了水洗离心机及附属设 施。③由于混合油碱炼不容易乳化,皂不容易带走 油,因此油得率高。④混合油精炼脱除了胶质、色素 和其他杂质,降低了蒸发过程中的损耗,减少了在列 管加热表面胶质沉积物的形成,降低了能耗。⑤同 常规精炼一样,皂脚被加到蒸脱机的粕中,能回收皂 脚中的溶剂,同时增加了粕的利用价值。⑥混合油 精炼的棉籽油达到国家三级油的标准,可以直接投 入市场;后续精炼的各项能耗大大减小;混合油精炼 的棉籽油经脱色、脱臭可达到国家棉籽油一级标准。 3结束语
棉籽的膨化浸出和混合油精炼工艺的配套使
·广告·
用,可使我公司精炼棉籽油产量达350 t/d。膨化 工艺可以提高出油率,减少溶剂损耗;混合油精炼 工艺首先省去了常规碱炼方法的水洗工序,不仅 节约了用水量,还可减少40 m3/d的废水排放量,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其次,该工艺从原料油浸 出就开始脱酚,再经脱色、脱臭可使脱酚效果更 好;再次,该工艺将脱酸移到浸出工序,大大简化 了棉籽制油工艺,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土建占 用面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工艺所生产的混 合油精炼棉籽油可直接进行脱色、脱臭等处理,不 用再碱炼,将是一级油生产厂家的理想原料。混 合油精炼不仅适用于棉籽油也适用于菜籽油、米 糠油等,该工艺的成熟将促进我国油脂行业总体 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HUI Y H.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M].徐生庚,裘爱
棉籽毛油的提取方法通常有机械螺旋压榨法、 预榨浸出法和直接溶剂浸榨出来并以毛油的形式直接消费,这种油没 有经过加热处理,毛油中游离棉酚含量很大,直接食 用会造成男性不育,因此已禁止直接食用这种棉籽 毛油,棉籽毛油一定要经过再加工。预榨浸出法是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此方法也适用含油量较 高的油料。棉籽毛油加工工艺的最新进展是膨化机 的使用,膨化出来的物料采用溶剂浸出,简化了加工
4结论 浸出米糠毛油酸值高、色泽深、杂质多,精炼工
艺复杂,生产中应选择合理的工艺和设备。高酸值 米糠毛油碱炼损耗大,且易引起色泽加深,所以脱酸 不宜选用碱炼工艺,而应选用物理脱酸工艺。由于 高酸值浸出米糠毛油的特性,用其生产一级油有一 定的困难,建议中小型米糠油精炼厂把产品定位为 二、三、四级油比较合理。 参考文献:
会变成深黄色;②三价铁离子与脂肪酸的螯合物在 碱的作用下,色泽更深;③碱炼过程中部分无色的二 价铁离子与脂肪酸的螯合物氧化为深色的三价铁离 子螯合物。 3.3成品油酸值回升
我们在生产中发现,高酸值米糠毛油精炼成低 酸值成品油后,若不加以处理,酸值回升较快。我们 曾从精炼线取出米糠油随即化验,酸值为0.12 mg/g,在常温下保存l d后酸值已升至0.68 mr,/g, 1周后酸值回升到1.0 mr,/g,此后酸值回升开始放 缓,1个月后酸值仍保持在1.1 mg/g以下。在油中 加入抗氧化剂,并不能完全阻止酸值回升。但将酸 值为0.12 mg/g的米糠油用2%的碱液洗涤后脱水。 则其酸值回升明显放缓,1个月后酸值仅回升至 0.15 mg/g。
了油脂的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油脂在低温下的外观质量,从而提高高级食用油的档次。本产 品还可以有效降低油脂产品的倾点。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添加量少、效果好、价格低 等优点。
万方数据
目前比较先进的棉籽制油工艺为:
棉籽一剥绒一剥壳一轧坯一膨化——浸出一混合油一一蒸(混合油浓度65%一70%)——


工业绒

皂f脚一湿粕一l 脱溶一棉籽粕
酸反应一碱反应一升温一离心分离——二蒸一汽提一中和棉籽油——脱色——脱臭——精炼棉籽油
2棉籽混合油精炼工艺 棉籽混合油精炼是将从棉籽浸出工艺中第一蒸
泳,译.5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杜玮.棉籽油的特性与常用精炼工艺比较[J].中国油
脂,2005,30(1):37—39. [3]刘新芳.棉籽混合油精炼技术与产品质量[J].粮油加工
与食品机械,2005(11):57—58. [4]魏骞,张志强,杨盛华.浅析混合油精炼[J].中国油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