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经络辨证类型与CT、MRI影像诊断的关系
中风病各证型与脑CT表现研究

中风病各证型与脑CT表现研究发表时间:2016-05-24T16:24:20.7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沈洪梅[导读]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技艺中,中风病辩证分析能够有力的进行患者本体脑内病变缓急现状反应.(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福泉 550599)摘要:目的:旨在对中风病症脑CT基础性表现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之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中风病各证在具体脑内的病变特性。
方法:选取本院110例中风病患者群体进行全方位观察,其本体CT检查阳性特征为核心考证对象,分别涵盖了病变性质内容、病变部位内容和病变大小内容等,统计学处理环节也应随后跟进。
结果:脑梗死症状是中经络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中腑脏证核心部分则为脑出血症状,中经络证整体中,小病变现状为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并且此时经络证1型中,脑梗死为其重点,2型中,脑出血为重点内容,中脏腑证主要形式为大病变,中腑脏阳闭病变位于患者本体脑部深处。
结论: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技艺中,中风病辩证分析能够有力的进行患者本体脑内病变缓急现状反应,虽如此但却不能进行脑出血部位确定和脑梗死部位确定,通过临床分析和辩证治疗,对脑CT表现予以融合操作具有重大临床操作意义。
关键词:中风病;各证型;脑CT;表现;研究需知,中风病以常见病症形式产生,从实际角度而言,其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病病死率和基本致残率在多年内居高不下,其临床症状主要包含了不省人事状况和突然昏厥状况以及口外眼斜状况等,本文对院内110例中风病症患者群体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其中内含CT证实脑梗死患者群体和CT证实脑出血患者群体,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中医学对中风病辩证分型操作可以起到病情轻重知晓效用,以下是深度介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中风病患者群体信息均来自于我院2013年-2014年就诊资料,男性中风病患者数量为55例,女性中风病患者数量与前者等同,中风病患者群体年龄在37岁-87岁之间,中风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7.4岁。
中风病中医辨证与颅脑CT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中风病中医辨证与颅脑CT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司明文;李长生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4)012
【摘要】中风病即西医之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2种。
中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广泛运用,中风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为使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更客观、更规范,从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疗效,许多中西医学者就中风病颅脑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现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回顾。
【总页数】2页(P1665-1666)
【作者】司明文;李长生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
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R814.42
【相关文献】
1.中风病辨证与CT相关性研究概况 [J], 李家言;范冠杰
2.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近况 [J], 方媛媛;张波
3.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 [J], 朱彦玫;余得芳;杜来福
4.中风病TCD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 李侠;徐燕
5.中风病的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附中风病50例临床分析 [J], 张汉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风中经络5种分型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研究

关 键词 :中风 ; 中经络 ;辨 证 分型 ;CT;MRI;影像 学
doi:lO.3969 ̄.issn.1672—2779.2018.07.024
文章 编号 :1672—2779(2018)一07—0061—02
stunt on the Im aging Features of CT and M RI in Five Types of M eridian-type in Stroke
patients of 100 cases was made.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traditiona l Chinese medicine.the implementation of M RI and CT scan. check the lesion size and distr ibution of cha n nels and collatera l s in f ive strokes classif ication of CT and MRI ima ng character istics were summarized.Results On CT and M RI manifestation,stroke in the mer idian distr ibution of parts of the 5 kinds of parting is relatively close,the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lesions in radiation coronary area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an d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collaterals lesions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is relatively on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T lesions.W hile the size of phlegm and MRI lesions were mainly large sheets.the remaining four were ma inly small sheets.while in the size of the les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legm and the other four type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T and MRI imaging,there ar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type of mer idians in the stroke,in which the positive lesion of phleg m is mainly large an d the rest is smal1.The lesion of qi deficiency blood sta sis is more common in radio—coronal region,and the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is more common in base. Keywords:stroke;meridian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omput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 aglng
临床分析中风患者脑部CT影像的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中风患者脑部CT影像的临床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风(stroke)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给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临床分析中风患者的脑部CT影像,有助于对中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本文将对风患者脑部CT影像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一、脑部CT影像的基本原理脑部CT(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采用X射线透射原理,通过对头部进行多层次的平行断面成像,能够显示脑的结构和组织的情况。
脑部CT影像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灵敏度以及较短的成像时间等优势,成为中风患者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
二、中风类型及其特征表现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脑部CT影像特征。
1. 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动脉堵塞或狭窄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在脑部CT影像上,缺血性中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脑梗塞区域的低密度区域,即梗死灶。
此外,还可观察到梗死灶周围的脑水肿和梗死灶的灶周半透明圈。
2. 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所引起的。
在脑部CT影像上,出血性中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出血灶。
出血灶的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可见为明显的密度增高区域,并且形态多样化,有时表现为斑点状出血,有时则呈现为局部血肿。
三、脑部CT影像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脑部CT影像广泛应用于中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初步判断中风类型通过对中风患者的脑部CT影像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能够判断中风的类型,即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
根据患者脑部CT影像所显示的密度变化,可以初步断定中风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确定中风范围和严重程度脑部CT影像的临床分析能够帮助医生确定中风患者中风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中风范围;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出血灶的位置和面积确定中风范围。
同时,通过评估脑部CT影像中梗死灶或出血灶的密度变化,可以了解中风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中风与痉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尽管它们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角度,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
一、中风的鉴别要点:1. 病因: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
2. 症状: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性的面瘫、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
患者常常出现一侧身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症状。
3. 体征:中风患者可出现瞳孔异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体征。
4. 诊断:中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
对于急性期的中风患者,需要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治疗。
5. 治疗:中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恢复期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药物治疗等。
二、痉证的鉴别要点:1. 病因:痉证是一种痉挛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2. 症状:痉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抽搐,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口角歪斜、舌腭运动障碍等症状。
3. 体征:痉证患者的肢体可出现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等体征。
4. 诊断:痉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抽搐情况、检查肌张力、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来确诊。
5. 治疗:痉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病因的治疗和对抽搐症状的控制。
对于痉证的病因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对于抽搐症状的控制,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中风与痉证的鉴别要点总结如下:1. 病因不同: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痉证的病因主要是痉挛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2. 症状不同:中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面瘫、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而痉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研究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以提高对该疾病的准确诊断。
通过对中医辨证分型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实现两者的结合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治。
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与经颅多普勒技术在诊断中风病急性期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互补充的特点更能提高准确性。
建议临床医生在诊治中风病急性期时,结合中医辨证和经颅多普勒技术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这一研究为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经颅多普勒、相关性研究、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诊断、临床诊治。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急性病变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中风病急性期是指病情发生后的头几天内,患者的症状急剧加重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高压等。
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关键。
中医辩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的脉象、舌苔、面色、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将患者的症状归纳为不同的辨证类型,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而经颅多普勒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可以实时观察脑部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脑血管是否存在阻塞或狭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技术在中风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和相关性,探寻二者结合在临床诊治中的优势,为中风病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诊疗方案。
通过研究不同辨证类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客观的数据支持,提高中风病急性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旨在通过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探讨两者在诊断中风病急性期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影像学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高 致 残 率 已严 重 危 害 了 人 类 的 健 康 与 生 存 质 量 … 。 祖 国 传
统 医 学 对 中风 病 有 独 特 而 深 刻 的 理 论 认 识 , 也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诊 疗经 验 , 尤 其 是 “中 风 康 复 理 论 ”已 得 到 世 界 医 学 的 认 同饵 。但 中 风 辨 证 分 型 的方 法 更 多 依 赖 临 床 经 验 , 而 缺 乏 客 观 指 标 。 为 使 中医 辨 证 更 加 规 范 化 、 国际 化 , 笔 者 将 磁 共 振 弥 散加 权 成 像 技术 (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d i f f u s e w e i g h i n g i m a — g i n g , MR—D WI ) 引入 到 中 风 中 经 络 的 辨 证 分 型 中 , 以 期 探 讨 二者的内在联 系, 为 中 风 辨 证 分 型 提 供 新 的客 观指 标 , 也 为 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1 7 . 0 9 . 0 3 6
[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4 5 . 2 ; R 7 4 3 .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8 4 9 ( 2 0 1 7 ) 0 9—1 0 1 0—0 3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其 中病 灶 部 位 在 脑 叶 以 气虚 血 瘀 证 多见 , 病 灶部 位 在 基 底 节 、 丘脑、 小 脑 以风 痰 阻络 证 多
见 。 缺 血 性 梗 死 灶 的 大 小 亦 与 中 医证 型 间 存 在 一 定 的联 系 ( P <0 . 0 5 ) , 腔 隙 性 脑 梗 死 和 大 面 积 脑 梗 死 以风 痰 阻 络 证
汉、维吾尔族中风病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的关系

汉、维吾尔族中风病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的关系王伟;刘文亚【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30)005【摘要】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的关系,旨在根据脑CT检查的客观指标来指导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方法:378例中风病患者行CT扫描,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的关系以及汉、维吾尔族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变性质间的关系.结果:(1)中经络证CT表现脑梗塞占80.7%,中脏腑证脑出血占76.0%,病变性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脏腑脱证者脑出血发生率(91.2%)明显高于闭证患者(67.7%)(P<0.05);(2) 中经络证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脏腑证脑出血量多于中经络证,中脏腑脱证患者脑出血量多于闭证者(P<0.01);(4)中经络证以小病灶为主,中脏腑以大病灶为主,中脏腑脱证大病灶发生率高于闭证患者(P<0.01);(5)汉、维吾尔族中经络证以脑梗塞为主,汉族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P<0.05);(6)中经络证Ⅰ型者汉族发生脑梗塞的机率高于维吾尔族(P<0.01).结论:CT是中风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辨证为中风病者,需做CT检查协助诊断,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及病变大小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总页数】4页(P494-497)【作者】王伟;刘文亚【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R445.3【相关文献】1.中风病各证型与脑CT表现分析 [J], 姚毅;徐小旻;吴洪涛2.急性期中风病类诊断与颅脑CT扫描关系分析 [J], 范刚启;金润泉3.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J], 渠慧芳;甘洁(指导)4.出血性中风病人的脑CT,中医辨证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J], 梁清华;黎杏群;李家邦;陈昌华;何刚5.中风113例辨证分型与颅脑CT定性定位关系浅析 [J], 王志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9月
S e p t e mbe r . 2 01 4
中风 中经络辨证类型与C T MR I 影像诊 断的关 系
陈永 芊
( 德 阳市 第二人 民 医院 , 四川
德阳
6 1 8 0 0 0)
『 摘要1 目的: 研究 中风 中经络5 种分 型C T 与MR I 影像 学特点 。 方法 : 对9 7 例 中风 中经络患者采用辨证分型 并进行 C T 与MR I 扫描 , 检查病灶分布部位及病灶 大小 , 分析 不同 中风 中经络分 型C T 与MR I 特 点。 结果 : 在病 灶分布部位上 , 中风 中经络 不同分型 在C T 与MR I 表现上较为接 近。 其 中, 风痰 阻络证病 灶主要 集 中在基底 节区( C T : 6 7 . 6 %; MR I : 6 6 . 7 %) ; 气虚血瘀 证病灶主要 集 中在 放射 冠区域( C T : 5 0 . 0 %; MR I : 5 0 . 7 %) ; 两者C T 病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火0 . 0 5 ) 。 在病灶大小特 点上 , 痰热腑 实 ̄ - C T ( 8 4 . 6 %)
第2 0 卷
Vo 1 . 2 0
第 9期
No . 9
中 廷荫 鲁舴
Gu i d i n g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主。
【 关 键 词】 中风 中经络 ; 辨证分型; C T ; MR I 【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5 5 . 2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9 5 1 X( 2 0 1 4 } 0 9 - 0 0 6 6 — 0 3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Di a g n o s i s o f CT a n d M RI a n d S y n d r o me s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S t r o k e
s y n d r o m e w e r e ma i n l y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 e b a s a l g a n g l i a ( C T : 6 7 . 6 %;MR I : 6 6 . 7 %) ; Q i d e i f c i e n c y a n d b l o o d s t a s i s s y n d r o m e w e r e ma i n l y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 e c o r o n a r e g i o n ( C T : 5 0 . 0 %;MR I : 5 0 . 7 %)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C T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wi t h s t r i k i n g t h e c h a nn e l s a nd ne t wo r k v e s s e l s
CH EN yo n g —q i a n
f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 D e y a n g , D e y a n g S i e h u a n 6 1 8 0 0 0 )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T a n d M R I i m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i n 5 t y p e s o f s y n d r o m e s o f S t r o k e w i t h s t r i k i n g t h e c h a n —
与MR I ( 8 4 . 6 %) 病 灶 均 以 大 片状 病 灶 为 主 , 而其余4 型C T 与M R I 病 灶 均主 要 为 小 片状 病 灶 。 痰 热 腑 实证 与 其 余4 型C T 、 MR I 病 灶 大
小 分 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o 结论 : 中风 中经 络 5 种 分 型 中部 分 分 型 在 C T 、 MR I 影像 学 具 有 一 定 的特 点 , 风 痰 阻络 证 病 灶 部 位 多 集 中于基 底 节 区 , 气 虚 血 瘀 证 病 灶 以放 射 冠 区较 为 多见 , 痰 热腑 实证 以 大 片 状 梗 死 灶 为主 , 其余4 型 以小 片状 梗 死 灶 为
n e l s a n d n e t w o r k v e s s e l s .Me t h o d s :T h e 9 7 p a t i e n t s o f s t r o k e s t ik r i n g t h e c h a n n e l s a n d n e t w o r k v e s s e l s w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f o r s y n — d r o me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e d w i t h C T a n d MRI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l e s i o n s l o c a t i o n a n d l e s i o n s i z e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T a n d MR I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l e s i o n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t h e C T a n d MRI p e r f o r ma n c e i s c l o s e i n d i f e r e n t s y n d r o me s .W i n d p h l e g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