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3第二章-第三节-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力的存在》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80N
300
力的作 用效果
力
的
取决于
三
表示
要
素
力 的 大 小
力 的 方 向
力 的 作 用 点
力的 示意图
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 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
变,如果F1=F3=F4>F2,那么,比较图甲和乙可知,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大___小__有关;比较图_甲__和__丙___可知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D、无法确定
测力计的种类
GM
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课堂练习
1、使用弹簧秤测力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得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 量范围。
2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也就是说: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的作 用效果才不变。
力的示意图(能体平桌面 上的小车,你应当如何完整表示这个力?
.
80N
力的大小:80牛 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力的作用点:作用在小车上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三定两标
1 定受力物体(画一个受力物体的示意图) 2 定作用点
N 0
1
2
如图:弹簧秤的量程是
3
__5_N__,指针所示
4
物体重_2_.2_5 N_.
5
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
___0__.5___N
____1____N
___1_._5___N
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公开课

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面对它20牛、垂直于地面向上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3.提升作图: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4.再提升作图:放在斜角为20º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12牛的拉力。
5.深度提升: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受到两个力,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120牛,一个是受到60牛水平向右的拉力,请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二、力的示意图
引入:“用20牛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让你找出这个力的关键部分(三要素),如何描述?如何更直观简洁地描述?
1.认识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小结作图规律:三定三标
2.练习作图
1)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2)水平向右拉小车的力为60牛。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施加20牛、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压力的示意图。
重点: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理解不同的力效果为何不同,作力的示意图。
导入: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产生作用效果,要么物体发生形变,要么改变物体的运状态。比如用力拉弹簧,就发生形变,那么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展示起钉子图,让学生分析。
新课:一、力的三要素
展示拉弹簧,说明。
展示拉与压弹簧,说明。
展示关门,说明。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议一议:看图片,说一说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个因素有关?
1)拉弹簧2)商场的大门“推”
3)洒水壶4)起钉子
小组讨论:
1.讲台上摆了许多生活工具,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正确用法,并说明理由
2.生活中找出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实例,并说明理由。越多越好。
3.提升作图:与地面成300角向右斜拉小车的力为80牛,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4.再提升作图:放在斜角为20º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12牛的拉力。
5.深度提升: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受到两个力,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120牛,一个是受到60牛水平向右的拉力,请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二、力的示意图
引入:“用20牛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让你找出这个力的关键部分(三要素),如何描述?如何更直观简洁地描述?
1.认识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小结作图规律:三定三标
2.练习作图
1)用200N的力提起一袋粮食
2)水平向右拉小车的力为60牛。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施加20牛、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压力的示意图。
重点: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理解不同的力效果为何不同,作力的示意图。
导入:当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产生作用效果,要么物体发生形变,要么改变物体的运状态。比如用力拉弹簧,就发生形变,那么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展示起钉子图,让学生分析。
新课:一、力的三要素
展示拉弹簧,说明。
展示拉与压弹簧,说明。
展示关门,说明。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议一议:看图片,说一说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个因素有关?
1)拉弹簧2)商场的大门“推”
3)洒水壶4)起钉子
小组讨论:
1.讲台上摆了许多生活工具,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正确用法,并说明理由
2.生活中找出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实例,并说明理由。越多越好。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第二课时导学案

(4)测量前,最好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秤钩,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
(5)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摩擦,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
(6)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
达标检测
1.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N B.2.5N C.2.7N D.2.9N
3.下列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热气球B.测力计C.火箭D.杆秤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1、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2、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4、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弹簧秤及细绳重力不计,砝码G重0.5N,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
A.1N B.0.5N C.0N D.2N
A.0N B.3N C.6N D.12N
5.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 B.30N C.20N D.15N
6.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A. B. C. D.
第二节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5)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摩擦,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
(6)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
达标检测
1.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N B.2.5N C.2.7N D.2.9N
3.下列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热气球B.测力计C.火箭D.杆秤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1、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2、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4、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弹簧秤及细绳重力不计,砝码G重0.5N,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
A.1N B.0.5N C.0N D.2N
A.0N B.3N C.6N D.12N
5.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 B.30N C.20N D.15N
6.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A. B. C. D.
第二节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力的存在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读图:说说弹力产生的条件
(a)有接触
(b)有弹性形变
1. 产生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 不能完全恢复本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2. 生活中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它们都使物体产生了 形变而企图恢复形变产生的力,都属于弹力。
课前复习
1. 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产生力的条件:存在两个物体
3.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作用是___相__互____的。
1 新课导入
手的力使弹簧产生形变
1. 分析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涉及几个力?有什么特点?
(1)选:
(2)调: (3)测:
(4)读:
(1)选: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量程、最小刻度
量程:1N
一大格表示:0.1N 一小格表示:0.01N
最小刻度:0.01N
量程:2.5N
一大格表示:0.5N 一小格表示:0.05N
最小刻度:0.05N
量程:5N
一大格表示:1N 一小格表示:0.1N
最小刻度:0.1N
(2)调: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处
(3)测:测量力的大小
1. 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轻 轻来回拉动几次,以免弹簧 被壳卡住。
2. 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 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 在一条直线上。
(4)读:读出示数大小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相垂直。
拓展:
弹簧会反抗形变
3.2.2 力的存在
2 新知探究 任务一: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七年级科学第2节第3课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第2节 力的存在
新知学习
新知一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大_小____、__方__向____、___作_用__点____有关,它 们被称作力的三要素。
第2节 力的存在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力的三要素
[情景展示]
第2节 力的存在
[问题探究]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力的存在
[归纳提升]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 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 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作力的示意图。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力的存在
课堂小结
力
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第2节 力的存在
新知二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 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作力的示意图。
[七年级科学 课件]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七年级科学 课件]力的存在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11cac0f26fff705cd170a19.png)
力的大小(牛) 约0.001 约1 约700 约3×103 约3×104 ~4×104 约2×105 ~3×105
返回
弹簧秤读数练习
弹簧秤的读数
红色指针所指的读
数是:
2.4N
黄色指针所指的读
数是:
4.8N
巩固练习:
1、弹簧秤的刻度是 均匀 (填“均匀”或“不均匀 ”)。
2 、有一只弹簧秤,秤钩上不施力时,指针不是指在
零刻线处,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
秤秤钩C,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弹簧秤的实际拉力
是(
)
A、4.2N B、4N C、3.8N D、无法确定
3 、用两只手同时用5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C簧测 力计的秤钩和秤环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0N B、 2.5N C、5N D、10N
▪ 弹簧不受力时的长度为原长,用L0 表示;
▪ 弹簧受力时的长度为弹簧的长度, 用L1表示;
▪ 则弹簧的伸长量为L1-L0.
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形变,不受 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 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对 手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发生的条件: 物体 大 弹簧的形变也就越大,弹力也越大。
讨论:
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实例。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牛,单位符号:N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 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 命名的.我国也用牛顿 作为力的单位.
你拿起两个鸡 蛋所用的力,大约
就是1N.
测量力的工具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第3节 力的存在
活动:
浙教版科学《力的存在》ppt优秀课件2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根据题意,作用在A点和B点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作用点不同。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第 2 节 力的存在
常考透视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①用力揉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改变
C.②③
D.②④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A.汽车开动,由静止运动起来
(1)这项研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
第 2 节 力的存在
会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能根据力的示意图说出某个力的三要素。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方法透视 解答此类问题要全面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一个物体为施力物体,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便是受力物 体,而且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科学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ZJ)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2节 力的存在
第 3 章 运动和力
第 2 节 力的存在 方法透视 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飞机所受举力的方向,再按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步骤完成即可。
通过图形能直观地体现出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外力F 每增加0.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第 2 节 力的存在
7. [ 绍兴中考] 如图3-2-24 所示实验,用力F 按压平面镜M、 N 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P 上的光点位置 将 下降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
第 2 节 力的存在
解析 用力F按压平面镜M、N之间的桌面时, 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 力的存在课件(2)

12/13/2021
(手掌对两只鸡蛋的托力)
第六页,共十一页。
实验:
3、增大(zēnɡ dà)手的拉力,使指针对准某一刻度线。
此时,弹簧秤的长度
,手对秤钩的拉力是
牛。
4、用弹簧秤的秤钩(chènggōu)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
面上作匀速直 线运动,此时你的手的拉力
是
牛。
5、测量你和你同桌的头发(tóu f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No 的拉力。1、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4、下列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错
误的。D、弹簧秤只能测量竖直方向的力
Image
12/13/2021
第十一页,共十一页。
D、弹簧秤只能测量竖直方向的力。
12/13/2021
第十页,共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力的存在(二)。11/26/2021。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例子吗。这时你的手的感觉。3、将弹簧拉 的更长,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1、观察(guānchá)弹簧秤的面板:辨认指针、零刻度线、。处,感受1 牛力的 大小,注意弹簧的长度。5、测量你和你同桌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面上作匀速直 线运动,此时你的手
。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gōngjù)是
有
。
3、力的单位(dānwèi)是
12/13/2021
,用符号
第九页,共十一页。
,我们常用的
表示。
4、下列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错误的
是( )
A、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最大范围。
B、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要先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 不是(bù shi)应该矫正后再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的现象是 ①②③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的现象是 ④⑤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的现象是 ⑥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
运动状态的改变 4.右图中,能反映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有 甲 能反映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有 乙、丙
5、用红色气球压绿色气球,观察到 红色气球和绿色气球都发生了形变 这个现象说明
【课前预习】
1.力是 不能 直接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但可根 据 力的作用效果 来感知力的存在。
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对下列力的现象归类:①手挤矿泉水瓶壁 ②压力将铝板压成锅 ③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④运 动员将标枪投出 ⑤飞来的足球被守门员接住 ⑥扣 过来的排球被挡了回去。
力的体会一
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
B、不一定吸引磁铁,看情况而定
C、同样吸引磁铁
C
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体会二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运动员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 仍然受到推力作用
B、我们通常说某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实际上一定 存在着施力物体
C、只有彼此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形变,有些在力消除后能恢复, 有些则不能。(如拉长弹簧,和过度拉长弹簧)
3.下列不一定属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D ) A.物体由运动逐渐变为静止 (速度大小变了) B.物体的运动速度由慢到快(速度大小变了)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D.物体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4. 运动方向 5.光脚踢足球,球飞了出去,但脚也有点痛。球飞走了是 由于脚对 球 的作用力的结果,脚感到痛的是 球 对 脚 的作用效果。以上事实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地空导弹向前前进的力来自于 导弹本身喷射的物质的反作用力
第3节 熟悉而陌生的力
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你 获得了什么结论?
原 因
撑杆弯曲
拉力
树弯曲
风力
弓变形
拉力
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人、风、人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 竹竿、柳树、弓箭,是受力物体.
小结: 1、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 间的推、拉、提、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效果
挤 压 力 使 球 拍 变 形
力的效果
挤 压 力 使 球 拍 变 形
力的效果
力 能 改 变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归纳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D 7.C
3分钟时间完成课堂小测
作业
• 复习力的存在,完成《全能导学》相关练 习,周二交 • 预习力的测量和弹力部分
总结、扩展练习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拉 力,力 2.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 使弹簧发生形变 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 3.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 使桌子的运动状态改变 ________________ 。 4.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 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________。
原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体会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
B、两个物体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 结
一、力的具体表现 推、拉、提、压、吊、弯、扭、折……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铁吸引铁钉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小组讨论:船是如何离开岸边的?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 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 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在力的作用下,标枪、足球和排球的 运动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标枪: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足球: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排球: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巩固练习】
1.D
2.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描述正确的是( D ) A.大的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小的力不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B.力的作用在软的物体上会发生形变,作用在硬的物 体上不会发生形变 C.手指用力按在石头上,石头不会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
运动状态的改变 4.右图中,能反映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有 甲 能反映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有 乙、丙
5、用红色气球压绿色气球,观察到 红色气球和绿色气球都发生了形变 这个现象说明
【课前预习】
1.力是 不能 直接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但可根 据 力的作用效果 来感知力的存在。
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对下列力的现象归类:①手挤矿泉水瓶壁 ②压力将铝板压成锅 ③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④运 动员将标枪投出 ⑤飞来的足球被守门员接住 ⑥扣 过来的排球被挡了回去。
力的体会一
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
B、不一定吸引磁铁,看情况而定
C、同样吸引磁铁
C
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体会二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运动员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 仍然受到推力作用
B、我们通常说某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实际上一定 存在着施力物体
C、只有彼此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形变,有些在力消除后能恢复, 有些则不能。(如拉长弹簧,和过度拉长弹簧)
3.下列不一定属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D ) A.物体由运动逐渐变为静止 (速度大小变了) B.物体的运动速度由慢到快(速度大小变了)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D.物体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4. 运动方向 5.光脚踢足球,球飞了出去,但脚也有点痛。球飞走了是 由于脚对 球 的作用力的结果,脚感到痛的是 球 对 脚 的作用效果。以上事实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地空导弹向前前进的力来自于 导弹本身喷射的物质的反作用力
第3节 熟悉而陌生的力
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你 获得了什么结论?
原 因
撑杆弯曲
拉力
树弯曲
风力
弓变形
拉力
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人、风、人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 竹竿、柳树、弓箭,是受力物体.
小结: 1、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 间的推、拉、提、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效果
挤 压 力 使 球 拍 变 形
力的效果
挤 压 力 使 球 拍 变 形
力的效果
力 能 改 变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归纳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D 7.C
3分钟时间完成课堂小测
作业
• 复习力的存在,完成《全能导学》相关练 习,周二交 • 预习力的测量和弹力部分
总结、扩展练习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拉 力,力 2.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 使弹簧发生形变 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 3.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 使桌子的运动状态改变 ________________ 。 4.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 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________。
原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体会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
B、两个物体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 结
一、力的具体表现 推、拉、提、压、吊、弯、扭、折……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铁吸引铁钉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小组讨论:船是如何离开岸边的?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 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 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在力的作用下,标枪、足球和排球的 运动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标枪: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足球: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排球:速度—改变 方向—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巩固练习】
1.D
2.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描述正确的是( D ) A.大的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小的力不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B.力的作用在软的物体上会发生形变,作用在硬的物 体上不会发生形变 C.手指用力按在石头上,石头不会发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