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浆ph调节机制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酸碱平衡三大调节机制:
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三大机制包括:
1.血液缓冲体系:血浆中的缓冲对,如碳酸氢盐、磷酸盐及蛋白质,能够中和体内多
余的酸或碱,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

2.肾脏调节:肾脏通过重吸收作用吸收酸和碱,或通过尿液排泄酸和碱,钠离子和氢
离子的交换以及分泌氨等机制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3.呼吸系统调节:通过调节体内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的浓度,从而影响pH值的变化。

肺是一种快速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器官,通过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来调节pH值。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二、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结合病例,说明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共案
个案
导入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共案
个案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6点最低,12-20点最高)。
2、体温随年龄及性别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女性较高。
3、气温变化对人体温有一定影响。
2、温度、PH的相对稳定——维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正常——保证极体的能力供应;
共案
防止机体中毒;
(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通过复杂的生理调节来完成的,使血浆pH值维持在7。

35—7.45范围内。

如果某些致病因素使体内酸和碱发生过多或不足,超过了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此时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一、测定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1.酸碱度(pH):是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log1/H+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的共同影响。

正常值:7.35-7。

45;平均值7。

40。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

03—0。

05。

<7.35为酸血症;>7。

45为碱血症. 2。

PaCO2:溶解于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

平均值40 mmHg。

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 mmHg。

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当PaCO2>45 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当PaCO2〈35 mmHg(4。

67kPa)时,应考虑为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3。

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SB是指血标本在37℃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aCO2为40mmHg 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值24 mmol/L。

正常情况下AB=SB;AB↑> 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值24 mmol/L.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22 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27 mmol/L,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4.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负性离子总和)HCO3—、、Hb-、HPO42—等。

5。

剩余碱(BE):指在标准条件下(37℃、PaCO2为40mmHg、Hb150g/L、SaO2为1),将1L全血滴定至pH为7。

酸性体质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性体质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性体质’ 与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胡秀平(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职教中心053400)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的pH值稳定维持在7.35—— 7.45之间,称酸碱平衡。

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三大调节系统:①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②人体呼吸系统会快速排掉很多CO2;③体液本身就是一个缓冲系统。

1 体内酸碱性物质的来源体液中的酸碱性物质主要来自物质代谢过程,部分来自食物、饮料和药物等。

一般膳食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多于碱性物质。

1.1 酸性物质的来源人体酸性物质大多由代谢产生,少量来自食物、饮料等。

根据酸性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挥发酸和固定酸两类。

糖、脂肪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最终产生CO2。

成人在休息时每分钟产生CO2约200mL(10mmo1),每日产生400—600L(18~21mo1)。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由于H2CO3可以再被分解为CO2和H20,而CO2能通过呼吸作用排出,所以称碳酸为挥发酸。

固定酸是指代谢产生的ß一羟丁酸、乙酰乙酸、乳酸、尿酸、磷酸和硫酸等不能挥发的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的总量相当于每日50~90mmolH+,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酸性物质能进一步代谢生成CO2,但长期饥饿、激素分泌失调等原因可能引起酸性物质在体内产生过多或在体内积累而引起中毒固定酸的另一个来源是食物和某些药物。

1.2 碱性物质的来源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蔬菜、水果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均与Na+和K+结合以盐的形式存在。

当有机酸根被代谢氧化成CO2之后,剩下的Na+和K+生成具有碱性的碳酸氢盐。

2 酸碱平衡的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血液的缓冲作用、肺对CO2的排出和保留以及肾脏对碳酸氢盐的分泌和重吸收作用。

2.1 血液缓冲系统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碱性物质不断进入血液,但正常情况下,血浆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并无明显的变化,原因是血液中存在很多能够缓冲这些酸碱物质的缓冲体系。

人体内环境pH值缓冲调节原理分析

人体内环境pH值缓冲调节原理分析

2020年第9期(x )寸?4i 抬各f ⑯教学链接----------------人体内环境p H 值缓冲调节原理分析甘肃省临夏中学(731100) 杜永新摘要人体血液的pH 通常维持在7. 35 ~7.45之间,存在多种缓冲溶液,结合实例说明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和抗城成分是如何调节酸城度的。

关键词缓冲溶液;抗酸成分;抗域成分;p H调节 文章编号 1005 - 2259(2020)9x -0065 - 02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代谢产物,这 些酸性或碱性的物质进人血液,会使血液的pH 发生 变化。

但是通过实际测定发现,正常人体血液的PH 通常维持在7. 35 ~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这种相 对稳定的环境依赖于血液中的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有 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能够抵抗外来少量的酸和碱,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pH 稳定,下面就缓冲溶液及缓冲 机理进行分析。

1缓冲物质人体内缓冲溶液中含有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称 为缓冲对。

常见的缓冲对有5种类型:弱酸和弱酸 盐,如H 2C 03 -NaHC 03;多元酸的两种盐,Na 2HP 04 -NaH 2P 04;弱碱和弱碱盐,NH 3 • H 20-NH 4C 1;氨基酸 溶液;蛋白质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剪取根尖2 ~3 mm —解离3 ~5 min — 清水漂洗约1〇 min —染色3 ~5 min —压制装片—显 微镜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加盖玻片时,防止产生气 泡;压片时尽可能使细胞分散开。

参考文献[1] 刘为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模式生物的系统构建[J ].中学生物教学,2017(5) :50 -52.[2] 江东海,罗琦.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佼佼者:洋葱[J ].中学生物学,2011,27(2) :49 - 50.[3] 于伟东.以洋葱为素材的高中生物实验及相关试题[J ].中学生理科应试,2016(8) :52 -54. A2缓冲机理人体血浆缓冲溶液能抵抗外来的酸和碱,依赖于 缓冲溶液中的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当血浆中进入从 食物吸收或代谢产生的酸(H +)时,血浆中抗酸成分 与酸(H +)起反应,形成难电离的弱酸或其它化合物, 使血浆中的[H + ]几乎没有增大,血浆的PH 几乎没 有变化。

人体血浆PH调节机制ppt课件

人体血浆PH调节机制ppt课件

正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这些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才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
稳定的状态。
人体血浆PH调节机制
9
缓冲物质
概念:对酸碱度其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 对。
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NaH2PO4/Na2HPO4、 H2CO3/NaHCO3等 )
马铃薯匀浆 6.0 5.5 5.5 4.8 4.6 4.6 4.4 6.0 6.0 6.5 6.5 7.0 7.0 7.5
鸡蛋清 7.0 7.0 6.5 6.0 6.0 6.0 6.0 7.0 7.5 8.0 8.0 8.5 9.0 10
黄瓜匀浆 6.0 5.5 5.1 4.6 4.1 4.1 3.8 6.0 6.0 6.5 6.5 7.5 7.5 8.5
实验试剂
自来水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5.5 5.1 4.6 4.1 3.5 3.0 2.5 5.6 6.6 7.5 8.5 7.0 10 11
肝匀浆 6.0 6.0 5.5 4.8 4.6 4.6 4.6 6.0 6.0 6.5 6.5 7.0 7.5 7.5
测定pH 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
管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出pH并作记录。 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测试溶液的pH值时,不可事先用蒸馏
水润湿,这就相当于稀释了。
人体血浆PH调节机制
4
试剂 PH
加入0.1mol/L的HCl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的PH
加入0.1mol/L的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的PH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碱时, 能使pH的变化减弱.

人体缓冲剂作用

人体缓冲剂作用
人体缓冲剂的作用
血浆中的缓冲对
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H2C03/NaHCO3
磷酸氢盐缓冲体系
NaH2PO4/Na2HPO4
血浆蛋白缓冲体系
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在人体血液中pH值的调节,主要是依赖血液中 H2CO3/HCO3-缓冲溶液系统来维持。
H2C03←→H+ +HC03- (1); NaHC03←→Na++ HC03- (2);
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和氧合血红蛋白 缓冲体系
血红蛋白缓冲体系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体系
由于血红蛋白的酸性比氧合血红蛋白弱,故前者的共轭碱 是较弱的碱,它对碳酸的缓冲的能力比氧合血红蛋白的共 轭碱 强。当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氧合血红蛋白的 释放氧气(O2 ) ,转变为去氧血红蛋白,这时增加了对来自 组织细胞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的缓冲能力。而当血液流 经肺泡毛细血管时,血红蛋白结合氧转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碳酸被酶催化分解为CO2 和水,CO2 通过肺泡排出体外, 此时血液缓冲碳酸的能力降低,酸性相对强,这样正好抵消 了由于CO2 的排出造成血液酸性降低的影响,使血液的pH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 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 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 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
反之,碳酸电离出氢离子使pH值并不明显增高。
调节实例
当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血液 和肌肉之间的H+、CO2和 O2会发生扩散现象,O2的 扩散方向为从血液到肌肉细 胞,H+和CO2的扩散恰为 相反方向,从肌肉细胞到血 液。这些扩散会改变物种的 浓度,对缓冲系统的平衡产 生改变,因而导致血液中的 pH值变化,如图所示。

体内的酸碱平衡

体内的酸碱平衡
摘自中国新闻网
饮食对人体酸碱性的影响:观点4
食品能改变体质缺乏临床依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 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 教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 质”、“碱性体质”这些词。他解释说,只 有当人体酸碱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人体内的 酸碱平衡才会打乱,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 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3.人体内酸碱度与健康
在一定条件下,人体内的酸碱度会 发生改变,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资料卡
人体血液pH若较长时间低至7.3,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 态其表现为:
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女性的皮肤就会过早的黯淡和衰老; 少年儿童会造成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中老年人则会可能引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当人的体液pH低于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 当人的体液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 如果人体体液pH只有6.8到6.7时人就会死亡
唾液和眼球内液pH为约7·2
脑脊液、胆汁pH约7·4
大肠液pH8·3~8·4
胃液pH0·9~1·5(相当于2%盐酸)
正常皮肤pH为5·2~5·8
Hale Waihona Puke 流讨论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液的 酸碱度的?
学习方法
1.大胆提出自己的 假设; 2.反思自己的假设 的依据。
2.人体内酸碱度的维持
H2CO3
HCO3-+ H+
饮食对人体酸碱性的影响:观点2
饮食习惯会改变体质,碱性食品可治病
赵先生检查出了高血糖,妻子从电视上 看到一则健康广告,说人要多喝碱水,保持 体内的弱碱性,人患上高血脂、糖尿病等主 要原因就是吃了太多酸性食物,吃碱性食品、 喝碱水可治病。为此,妻子强迫他只能吃蔬 菜水果,并且为他买了很多碱水以及一些碱 性的保健品。赵先生整天直叹这种和尚日子 太难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