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基本情况简介
涪陵区位状况

①区域概况涪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北纬29°21′至30°01′,东经106°56′至107°43′之间,幅员面积29 41.46平方公里。
最东点为焦石镇白鸡堡,最西点为增福乡大茶园,最南点为同乐乡金家店,最北点为丛林乡红墙院,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
在行政区划位置上,位于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武隆县、南川市,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垫江县。
涪陵城区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历来是川东南水上交通枢纽和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区境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顺长江西上120公里即达重庆市,东下通联华中、华东各省;逆乌江而上可至武隆、彭水、沿河等县,直达鄂湘边界及黔东各地。
②产业状况加快实现工业经济由重点企业主导型逐步走向产业集群型和园区基地型,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七大支柱产业集群,提升涪陵工业整体竞争力。
农业经济由零星松散型逐步走向规模基地型和特色品质型,围绕四大特色和十大产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商业经济由小散杂乱型逐步走向区域商圈型和专业市场型,加快建设专业市场,积极打造“百亿商圈”,努力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增强商业的辐射力;房地产业由低端品质型逐步走向环境品质型和功能配套型,在培育高档精品楼盘的同时,注重发展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满足市民多层次尤其是低收入者购房需求;旅游产业由弱小自娱型逐步走向资源品牌型和景区特色型,以城乡统筹扩大旅游领域,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味,以商业地产提高旅游效益,缩短旅游投资回报期,增强旅游开发的吸引力。
③其他相关概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
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素有渝东南大门之称,是乌江流域20多个县市区的物资集散地。
幅员面积:总面积2941.46平方公里。
绵阳市涪城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及对策

43 财 政 保 障 , 强 队 伍 建 设 。随 着 政 府 有 关 部 门 、 人 单 位 . 加 用 和 劳动 者 在 贯 彻 职 业 病 防 治 法 律 法 规 中 相 应 责 任 、 务 、 利 义 权 的进 一 步 明 确 , 生 行 政 部 门 应 当 按 照 《 业 病 防 治 法 》 要 卫 职 的 求 , 地 方 财 政 强 有 力 的 支 持 下 , 一 步 改 善 执 法 装 备 和 监 测 在 进 条 件 , 证 防 治 工 作 正 常 运 行 , 生 监 督 部 门 要 逐 步 做 得 思 想 保 卫 观 念 到 位 、 力 建 设 到 位 、 套 制 度 到 位 , 从 传 统 管 理 模 式 向 能 配 要 依 法 监 督 模 式 过 度 , 立 一 支 作 风 正 派 、 务 精 湛 、 律 严 明 的 建 业 纪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队伍 , 适 应 新 形 势 下 的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工 作 的 需 以
随 着 工 业 企 业 的不 断 发 展 及 其 各 种 理 制 度 、 业 病 防 治 专项 经 费 、 职 职业 卫 生 档 案 、 人 防 个 护用 品 、三 同时 ” 查 以 及 职 业 健 康 监 护 情 况 等 , 时 对 部 分 “ 审 同
本 次 调 查 的对 象 为 绵 阳 市 涪 城 区辖 区 内 1 镇 ( ) 5个 乡 的在
册工业企业 。
2 调查 内容与方 法
2 1 内容 : 人单 位 基 本 数 据 、 业 病 危 害 因 素 、 业 病 防 控 . 用 职 职
健康 检查 、 建立有职业卫生档案 。
3 11 被 调 查 企 业 和 劳 动 者 分 布 情 况 ..
表 1 企 业 总 数 和 存 在 有 害 因素 企 业 数 及 劳 动 者 人数 表
关于绵阳市中心在哪里

2023年绵阳市中心在哪里绵阳市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绵阳市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特色。
那么,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在哪里呢?本文将回答这个问题,并介绍绵阳市中心的发展想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绵阳市中心在2023年将会有所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绵阳市的中心地带也将随之调整和改变。
目前,绵阳市中心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中心地段,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周边是商业区、政府机关、文化娱乐场所等。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绵阳市中心将向着更大规模、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根据有关规划和发展战略,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逐渐向东扩展。
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具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以为城市的增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开发东部地区还可以分流绵阳市中心的压力,促进城市的整体平衡发展。
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
在这里,商业活动将非常活跃,各种品牌的商场、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购物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类商品,并享受高品质、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时,各类餐馆、咖啡厅、酒吧等也将纷纷入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绵阳市中心将成为时尚和美食的天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除了商业中心,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将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聚集地。
各种文化机构和艺术场馆将纷纷涌现,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音乐会、话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将在这里定期举办,为市民打开了欣赏艺术的视野。
同时,绵阳市中心还将修建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此外,2023年的绵阳市中心还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
随着城市的发展,绵阳的交通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绵阳市中心将修建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绵阳市中心还将建设更多的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市民可以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地到达绵阳市中心,享受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带来的便利。
四川绵阳简介

四川绵阳简介四川省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绵阳市总面积12,84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南河、涪城、游仙、安州、江油五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达到了700多万人。
绵阳市是中国的“机器之城”和“科技新城”,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历史文化绵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在古代,绵阳是川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宋代时期,绵阳是川南的重要商业城市,也是宋朝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
明清时期,绵阳市成为了四川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现在,绵阳市依然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南河古城、涪城古城、游仙古城、安州古城等。
这些古代建筑和文物,是绵阳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绵阳市是中国的“机器之城”和“科技新城”,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绵阳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等多个领域。
绵阳市的机械制造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之一,以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等为主要产业。
绵阳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十分发达,涉及电子器件、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领域。
绵阳市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
近年来,绵阳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双创”和“互联网+”等新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技创新绵阳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中心之一,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绵阳市拥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
绵阳市还建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
绵阳市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全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绵阳市还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旅游资源绵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绵阳市的自然景观以岷江、南河、安州河、游仙湖等为主要景点。
我的家乡 绵阳 ppt

著名景区
看9
5A级旅游景区 北川羌城旅游区 4A级旅游景区 梓潼七曲山大庙 江油窦圌山 江油李白纪念馆景区 三台梓州杜甫草堂 北川药王谷风景区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西羌九皇山猿王洞 平武报恩寺
城区景点
自然观光:仙海湖旅游度假风景区、三江自然风光休闲带、 人民公园、文化广场、火炬广场、五一广场、铁牛广场、 滨江广场、青年广场、洞天公园、南山公园、西山公园、 南湖公园、、渔父村公园等。
每年农历的二月、八月的上旬,绵阳梓潼县七曲山文昌庙都举办大型文昌庙会。文昌 庙会有春、秋两季庙会,每届庙会历时15天。是川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民俗节日。 文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影响颇为深远。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的祖 庭。两岸文昌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台湾民众对文昌帝君敬奉有加,文昌文化已经成为 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前来朝拜文昌帝君、交流文昌文化的台胞逐年增加。
1953年将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广元专区所属广 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 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辖15县。
1958年原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 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撤销彰明、江油2县,合并设 立江彰县(驻中坝)。绵阳专区辖21县。
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撤销昭化、罗江2县,将昭化县并入广 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绵阳专区辖19县。
1970年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地区驻绵阳县。辖绵阳、江油(驻 中坝)、青川、平武、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 梓潼、三台、盐亭、射洪(驻太和镇)、遂宁、蓬溪、潼南、中江、 德阳、绵竹、安县、北川等19县。
《这是绵阳》
旅游
美食
绵阳市情

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绵阳市情简介(2014年)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古名“涪县”“绵州”,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幅员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5.4万,辖6县2区1市,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城市建成区面积107.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18万。
绵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5.12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3.8亿元、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增长1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1亿元、增长7.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0.48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0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7元、增长12.7%。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64.9%。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公元前201年汉置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
这里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是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治水英雄及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的诞生地;是我国中医针灸发源地之一,双包山汉墓出土的经脉漆木俑是现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邓稼先、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司马相如、扬雄、蒋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
绵阳区位独特,交通便利。
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现状2023-11-11•绵阳科技城概述•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政策落实情况•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现状•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前景与展望目•案例分享:绵阳科技城内企业军民融合实践探索录绵阳科技城概述01成立时间绵阳科技城成立于1992年,由原国家科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批准建立,是国家级科技城和四川省重点开发区。
地理位置绵阳科技城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坐落在绵阳市涪城区和游仙区交界处,总面积约为59.1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绵阳科技城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绵阳科技城的基本情况绵阳科技城被赋予了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旨在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被定位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中心绵阳科技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军民融合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绵阳科技城享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包括财税优惠、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支持绵阳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利于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科教资源丰富绵阳科技城已形成了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基础雄厚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政策落实情况02绵阳科技城作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享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国家级政策支持四川省和绵阳市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科技城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地方政策保障。
地方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情况设立了军民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城内的军民融合项目。
四川绵阳的地理介绍

四川绵阳的地理介绍
四川绵阳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城市,位于四川省中部,两江之间。
作为四川省较大的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将以四
个方面介绍四川绵阳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绵阳市地处中国的西南部,是成都平原南缘的一片新兴工业城市。
它北与州市相邻,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乐山市和南充市接壤,东北部
与眉山市毗邻。
横跨两江三河,文物古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地貌特点
四川绵阳地理风貌复杂,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
全市地势平坦,是全国沃土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其特有的华蓥山与漳山,其
中华蓥山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被叫做“秀丽如画的南方阿尔卑斯山”。
气候条件
绵阳市气候条件较为温和,四季分明。
其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
润气候,全年降雨较为充沛,雨量集中在6月至9月。
在这些月份,
西南季风较为盛行,较为潮湿。
夏季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而冬季最
低温度在-5度左右。
水资源
四川绵阳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位于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四川绵阳的长江主干支流——嘉陵江沿西北边缘通过,而由南向北的
岷江主干流在绵阳境内交汇增流,形成更加稳定的水资源供给。
以上就是四川绵阳的地理介绍。
无论是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
候条件和水资源,都为这里的经济和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
未来,我们相信四川绵阳这座城市一定能够化自己的独特优势为不竭
动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与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