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安全管理制度0001

合集下载

导管 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 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健全导管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导管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导管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我国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交通等有关导管设施的管理运行单位。

三、安全管理责任1、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导管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2、所有设施使用单位应当负有安全管理责任,开展好导管的安全责任制工作。

导管设施的持有人应当依法负有导管设施安全质量责任。

3、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导管的安全工作。

四、导管安全管理机构1、导管安全管理机构是组织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

2、导管安全管理机构应当依法构建导管运输工具管理和安全检查设施。

导管安全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从业人员,具备专业工作能力,依法管理导管设施的运行安全、有序进行导管安全检查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1、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2、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导管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六、导管设施的安全保障制度1、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导管设施的使用单位安全清单。

2、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导管设施的管理制度,完善导管设施应急管理制度和导管设施事故及时报告制度。

3、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导管设施的事故预防制度,保障导管设施的安全生产。

七、导管设施的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1、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导管设施作业技能的培训,并每年组织一次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安全意识。

2、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对新招聘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3、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八、导管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1、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导管设施日常安全检查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定期检查包括导管设施的完整性、耐久性、技术状态和设施的安全性等。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8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8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一、一般规章制度1.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更换导管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

戴帽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不外露;外出送患者应穿外出衣、换外出鞋;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的衣、裤、鞋、帽、口罩、手套等放到指定地点。

2.手术医生凭胸卡向专管人员换取衣柜钥匙,离开时换回。

未更换隔离鞋者严禁进入导管室。

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30min到导管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导管室联系。

3.严格控制进入导管室人员,每台手术最多允许____位医生入内,其他人员一律不许入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进入导管室。

4.正常工作日第一台手术,手术助手必须8:10(以8:00上班为例)进导管室做术前准备,原则上8:30必须开始介入手术,以加快手术周转,增加手术例数。

5.手术人员必须爱护器械和设备,不得乱扔或破坏手术器械。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导管室物品和设备的位置,控制室设备严禁操作。

6.手术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举止要端正,不应坐、卧于手术间地上或手术床上。

手术间应保持肃静,搬动各种用具应尽量避免声响;不得喧哗、闲谈,不随意讨论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避免接打与手术无关的电话,无菌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7.严禁在手术间污物盆(桶)内丢弃纱布、纱垫或其他杂物,以免混淆清点数目。

皮肤消毒时,尽可能避免消毒纱布或消毒液体掉落地面造成污染。

8.除休息室外。

任何场所严禁吸烟、进餐,以保持导管室清洁卫生。

9.导管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导管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急救药品和器材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

10.导管室要加强岗前培训,所有新调入本院的医生和进修医生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导管室参加手术。

11.凡手术不许有本院医生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实习医生不能单独上台操作,否则,导管室有权不予安排手术。

12.特殊感染手术只能在特殊感染手术间实施,手术科室应提前通知导管室做好相应准备。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导管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管理、维护导管的单位及人员。

第三条导管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第四条导管安全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监管、应急预案、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

第五条导管安全管理由专业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机构共同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落实相应的权责。

第六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导管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条导管安全管理工作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导管安全管理体制第八条导管安全管理应制定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导管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

第十一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第十二条导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导管安全设施第十三条导管安全设施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建设和维护。

第十四条导管安全设施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五条导管安全设施应进行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四章导管安全责任第十六条导管使用单位及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并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第十七条导管使用单位及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责任。

第十八条导管使用单位及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导管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导管_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_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导管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导管的临床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

三、导管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导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导管安全管理政策、规章制度,监督指导导管安全管理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导管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导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导管安全管理制度1. 导管选择与评估(1)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预期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

(2)导管选择前,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估,确保导管使用的合理性。

2. 导管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类导管的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导管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导管插入时,注意患者舒适度,避免损伤。

3. 导管护理(1)保持导管通畅,定期进行冲洗,防止导管堵塞。

(2)定期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加强导管固定,防止导管脱落。

4. 导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医务人员应熟悉各类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时识别并处理。

(2)发现导管相关并发症,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5. 导管使用记录(1)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导管使用情况,包括导管类型、插入时间、拔除时间等。

(2)导管使用记录应规范、完整,便于追溯。

6. 导管安全培训(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导管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2)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导管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技能。

五、监督检查1. 导管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科室导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医院管理部门对导管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导管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导管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导管安全是指对导管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使用。

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有效管理导管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导管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设立导管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2. 制定导管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3. 实行领导岗位和操作岗位的轮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4. 实行一线员工的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履行安全责任。

二、导管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导管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定期对导管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2. 制定导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事故应急措施、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标准等;3. 定期进行导管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4. 设立导管安全培训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5. 建立导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安全信息,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三、导管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1. 建立导管安全监测体系,实施对导管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2. 设立导管安全检验机构,对导管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运行;3. 实行导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导管安全事故后,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4. 建立导管安全报告制度,定期编制导管安全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送,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四、导管安全改进措施:1. 建立导管安全管理改进机制,定期对导管安全管理实施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强化对导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3. 加强对导管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4. 定期召开导管安全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分享管理经验和安全技术;5. 加强对导管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导管符合安全标准。

五、导管安全评估和审核制度:1. 建立导管安全评估机构,对导管安全进行定期评估;2. 定期进行导管安全审核,确保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3. 对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实施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一、评估导管风险程度,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二、各导管要标识明显、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格交接、定期更换,重要导管要注明长度,严密观察,确保安全。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宣教,预防管道意外滑脱。

四、若发生导管滑脱,立即启动救护应急预案,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五、及时准确记录,填写管道滑脱登记表,48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分析讨论,不断改进管道安全质量。

附: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流程一、护理与评估1、导管皮肤出口:每次使用前后,要对插管处皮肤出口外观评估,有无红肿、分泌物、压痛、出血渗液等;如果是临时导管要查看缝合针的固定情况,如果是长期导管,观察有无牵拉、脱出的现象。

2、导管外接头部分:有无破裂、打折情况,管腔通畅程度,如果发现血流量不足,要及时报告医生,通过超声及影像等手段判断导管内有无血栓、纤维蛋白鞘形成。

3、病人体征:有无发热、寒战、疼痛等症状及程度,有无其他不适主诉。

二、连接上机操作1、准备阶段:(1)透析管路预冲完成,处于备用状态。

(2)用物准备:治疗车或治疗盘、消毒物品(碘伏或氯己定)、无菌物品(治疗巾、纱布、注射器、清洁手套等)。

(3)病人取舒适卧位,颈部插管病人要戴口罩,暴露插管位置。

2、操作步骤:(1)打开中心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2)戴手套。

(3)打开无菌治疗巾1/4面,垫于中心静脉双腔导管下。

(4)分别螺旋式消毒导管保护帽及导管管口、导管管夹2遍。

(5)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取下螺帽,弃掉。

将消毒后导管置于治疗巾1/2无菌面。

(6)操作前再次消毒管口。

(7)分别用2~5ml注射器回抽2ml导管内封管肝素液,推注在纱布上。

(8)检查纱布上是否有凝血块,如有血凝块,再次回抽1ml,推注。

推注距纱布距离>10cm。

(9)判断导管通畅后,连接体外循环的动、静脉管路,建立体外循环。

3、透析结束封管操作(1)治疗结束,回血完毕后,夹闭导管夹子,分别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头,与循环管路连接处断开。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1.有效固定各导管,做好各导管的标识,每班评估导管在位情况并作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2.对于清醒患者做好宣教,让其理解导管的重要性及拔管的危害性,使其配合治疗。

3.躁动患者合理进行肢体约束,每小时检查约束效果及评估约束处皮肤的完整性及肢端血运情况。

4.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剂。

5.翻身及转运时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避免牵拉。

6.发生非计划拔管立即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7.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当事人做出书面汇报,护士长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8.科室____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降低发生率。

约束工具使用制度1.使用时要尊重患者的权利。

2.使用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未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

3.使用前后应由当班护士或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

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之后及时解除。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二)(管道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用于管理管道系统安全的规范和措施,旨在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导管基本信息管理1.导管基本信息登记:包括管道的位置、长度、直径、材质等信息的登记,用于管道的准确定位和管道系统整体管理。

2.导管材质评估:对导管材质进行评估,确定材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确保导管材质的安全可靠。

二、导管施工和安装管理1.导管设计和施工:确保导管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导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导管安装监控:对导管的安装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准确性,防止不良安装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三、导管操作和维护管理1.导管操作规范:制定导管操作规范,包括操作程序、操作要求、操作人员的要求等,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3篇)

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3篇)

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1.有效固定各导管,做好各导管的标识,每班评估导管在位情况并作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2.对于清醒患者做好宣教,让其理解导管的重要性及拔管的危害性,使其配合治疗。

3.躁动患者合理进行肢体约束,每小时检查约束效果及评估约束处皮肤的完整性及肢端血运情况。

4.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剂。

5.翻身及转运时先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避免牵拉。

6.发生非计划拔管立即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7.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当事人做出书面汇报,护士长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8.科室____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降低发生率。

约束工具使用制度1.使用时要尊重患者的权利。

2.使用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未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

3.使用前后应由当班护士或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

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之后及时解除。

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2)引言:导管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装置,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泄漏、腐蚀、爆炸等问题。

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导管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2024年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未来制定该制度提供参考。

一、导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管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导管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同时,导管安全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导管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安全责任体系设立专门的导管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的顺畅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管道管理,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预防导管
脱落,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定《导管危险安全管理制度》。

、导管分类:
1.高危导管:风险系数高,拔管后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处理时创伤较大的
/瘤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 /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透 析管路。

2.中危导管:风险系数较高,拔管后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但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
症,需立即处理的一类管道。

包括:腹腔引流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痿管、感染伤口冲 洗引流管、双套管、 PICC 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鼻胆管、鼻肠管 /空肠营养管、T 型 管、骨髓腔冲洗引流管、肾盂造口管、腰大池引流管。

3. 低危导管:风险系数较低,需要处理的一般性管道, 症。


括:导尿管、鼻胃管、胃肠减压管。

二、导管标识
高危导管用 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 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 导管名称。

进行诊疗护理需要移动患者时,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拖、拉、拽。

****** 医院导管危险安全管理制度
一类管道。

包括: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胸腔引流管、心包
/纵膈引流管、动脉留置管
路、动脉测压管、 漂浮导管、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 CV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脑室引流 按分 类要 求 在导 管 上
贴 醒 目 的 标 识
1. 三、预防措施:
各导管上有醒目标识。

2. 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方法。

4. 对于躁动患者,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

5. 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

6. 进行床头交接班,记录管道长度。

7.告知患者或家属导管脱落严重后果及预防措施。

8.按要求进行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填写《导管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9.按照《防止导管意外脱管管理流程》(附件 1)认真落实预防措施。

4、意外脱管应急处理。

导管发生意外脱管,及时启动《意外脱管应急处理流程》(附件 2),并填写科室质
量监测指标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
医院护理部
2014
年11月5日
管、颅内血肿腔 不至于危及生命或引起并发
蓝色标识,并在各标识空白处注明
3.
附件1:
防止导管意外脱管管理流程
附件2:
意外脱管应急处理流程
进行原因分析、提岀整改
责任认定,护理部备案
整理范本编辑协议范本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导管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备注:1、评价标准:V 5分为正常;5-8分为危险;》9分为高度危险
2 、预防措施:a 按分类要求在导管上贴醒目的标识, 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 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 蓝色标识,并在各标识空白处注明导管名称。

b 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方
法。

c 进行诊疗护理需要移动患者时,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拖、拉、拽。

d 对于躁动患者,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

e 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

f 进行床头交接班,
记录管道长度。

g 告知患者或家属导管脱落严重后果及预防措施。

3
、评估导管包括:低危导管包括:LA-导尿管、LB-鼻胃管、LC-胃肠减压管等;中危导管包括:MA-腔引流管、MB-三腔二囊管、MC 各类造痿管、MD 感染伤口冲洗引流管、ME-双套管、MF- PICC 、MG 膀胱引流管、MH
深静脉置管、MI-鼻胆管、MJ-鼻肠管/空肠营养管、MK-T 型管、ML-骨髓腔冲洗引流管、MM-肾盂造口管、MN 腰大池引流管等;高危导管包括:HA-气管插管、HB-气管切
开套管、HC-胸腔引流管、HD 心包/纵膈引流管、HE-动脉留置管路、HF-动脉测压管、HG 漂浮导管、HH 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HI-CV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HJ-脑室引流管、HK-颅内血肿腔/瘤
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住院号:
诊断:
入院/转入日期:
评估项目
脱管后风险程度
患者意识程度
患者配合程度
项目分值
低危导管
中危导管 高危导管 中昏迷、深昏迷 1 嗜睡、昏睡 2 浅昏迷
3
意识模糊(错觉、幻觉、躁动、谵语)
分 分 分
4 分
完全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腔引流管、HL-吻合口以下的胃管/胰管、HM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HN-透析管路等。

、评估要求:评分V 5分,每周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评分5-8分,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评分》9 分,至少每班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意外脱管应急处理:导管发生意外脱管,及时启动《意外脱管应急处理流程》(附件2),并填写科室质量监测指标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整理范本编辑协议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