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课文

《我的母亲》课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种,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2课《我的母亲》老舍

思考探究练习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母亲 并 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 育。”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 “生命教育”呢?
• 母亲用一言一行,从性格、习惯、为人处 事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就是所谓的生 命教育。
• 份礼:fèn 若干人 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 刮痧:shā 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 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 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病情。
学 习
字 • 绞脸:jiǎo 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 妇女脸上的细毛。
词 • 庚子闹“拳”庚::gēng 天干的第七位, 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庚子, 指庚子年,庚子闹“拳”即1900年发生 的义和团运动。
学 习 字 词
母亲出生、出嫁
“我”的出生
“我”一岁半
按
(庚子闹“拳”那一年) 时
“我”小学毕业
间 顺
“我”师范毕业
序 来
“我”廿三
记
叙 “我”廿七
七七抗战
去年
今年
理 清 思 路
自学提示:根据下列提示整体感知课文
•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 第1—2段:母亲...... • 第3—6段:母亲...... • 第7—10段:母亲...... • 第11—12段:母亲...... • 第13—14段:母亲...... • 第15—16段:母亲...... • 第17段:儿子
• “笑”——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 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愣” 、“叹” 、“递”——包含了母亲丰 富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言语不多,但令人 感动。
2《我的母亲》

一、走进作者及母亲
母爱抒情
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篇流传千古的诗文。 从类出现的那一刻起,母亲的爱便是那最感人的风景。 母爱,是自私的,但母爱更是伟大的。母亲的爱 是酿造了千年的美酒,浓得化不开、褪不去。 母亲的眼光永远是温柔的,母亲的爱总是纯得让 人不敢正视。看着那位母亲含笑的眼,我莫名地有一种 负罪的感觉。 母亲的爱像无形的空气,永远在我们的身边, 永远都能感受到。母爱要细细地去品尝、去理解。只 有用心,才能感受到母亲无私博大的胸怀。
胡适(1891—1962),原
名胡洪騂,字适之。笔名有 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 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 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 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 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 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 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 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 政府驻美大使等职务。
冯顺弟 年幼时勤快贤惠。 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 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 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 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 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 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 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 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 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 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 长孙胡思明。 冯顺弟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zh ō u m éi zh ì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sh ù yì ti ǎ n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sh ù zé mò 责罚 广漠 宽恕
2.胡适《我的母亲》

❖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 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 母亲的感激。
❖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 之一二。”
严格 宽容善良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 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 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容忍温和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当面 质问,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直刚烈
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 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 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
母亲与家人的相处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 夏, 噢妈妈相信我, 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xīnɡ), 字希疆,后改名胡适,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诗人、学者。
胡适,字适之,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 倡导者。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有较大 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 九二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一九二八年 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 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 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 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 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 特点。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精选15篇)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我的母亲优秀作文(精选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1我有一位善良又朴实的母亲,她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过着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在我心中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母亲,在她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位朴实的人。
从小母亲对我的教育十分严格,记得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有征求母亲的同意就到同学家住了一夜,母亲十分生气,气得火冒三丈,当时,回到家后,母亲痛打我一顿,从母亲打我的时候,可以看出母亲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气愤和担心,我的心里十分难过,觉得自己真不听话,让母亲为我操心,顿时,我一人独自跑到我的卧室里,坐在床上,静静的想着,觉得母亲打我是为我好,我不能责怪她,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母亲,过了一会儿,我走到母亲是身边走向母亲认错,母亲听了我一番话说:“孩子,你永远是妈妈的好孩子!”听了母亲这句话,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我和母亲都被相互的真诚感动了,我感到了母亲对我爱是那么的深啊!让我永远记在心中,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啊!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我家的管教是十分的严格,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来到这个美好幸福的家庭我感到很幸运,感谢母亲为我付出的心血,我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是多么伟大啊!我爱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优秀作文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邻家小弟又背起了古诗。
听见这首孟郊的《游子呤》,我便会想起您——我的妈妈。
还记得去年夏天,您去学校带我回家。
那时,天空中乌云密布,地面上狂风大作,霎时间,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站在风雨体育里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您拿着雨伞跑过来接我了。
您让我坐在后座上,自己一边吃力地蹬着自行车,一边举着雨伞为我挡雨。
一路上,您还在不断问我:“你淋着了没有?”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们终于到家了。
我的母亲阅读附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附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的母亲阅读附答案我的母亲阅读附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附答案,借助阅读附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2、我的母亲

2 我的母亲教学目的: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母亲形象,以及作者是怎样用平淡的语言将母亲形象展现出来的。
教学重点: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2、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一个称呼,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百年前的母亲,她以自己的仁爱,宽厚,感染造就了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胡适。
今天,我们就随着胡适的文笔,来了解胡适的母亲。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
14岁到上海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1962年在台湾病逝。
三、资料助读。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
顺弟16岁这年春天,嫁给了比她大32岁的胡传(胡适的父亲),当时胡传已经48岁,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比顺弟大好几岁,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就续娶了个填房。
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
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
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
小胡适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
然而,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
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于是,顺弟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
2.《我的母亲》2

E (eyes)您注
视我的目光总 是充满着爱.
R (right)您
从不欺骗我们, 教导我们去做 正确的事情.
世界上其他 一切都是假 的、空的, 唯有母爱才 是真的、永 恒的、不灭 的!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 谢’,今天我要说一 句‘谢谢您,妈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 远需要报答的最美好的 人——这就是母亲
归纳:这是一个
母亲?
严中有爱
3.文章除了写母亲对自己的训导之外, 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 情形,母亲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 的状况?
母亲在家中是的身份: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 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 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 【资料】 • (母亲)十七岁嫁到胡家,是父亲的 第三个妻子。父亲前妻有六个儿女,那 时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 大七岁,大哥也比母亲大两岁。父母结 婚后第二年,生下我。我才三岁零八个 月时,不幸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二十三 岁开始守寡,独自撑持家道中落、经济 困窘的门户,忍辱负重,倍费辛劳,终 年四十六岁,一直守了二十三年的寡。
• 2、探究: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 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 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有人认为1-4段 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你怎 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
•
胡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其 实,一个接受过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 回首童年——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 跑跳都不行,这一些缺憾和母亲多多少少 都会有一些关系。本文选自《胡适自传》, 自传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作者 这样剪辑材料,既保证了真实,又真实地 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可再一次感 受到,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对错, 有的只是敬仰和感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的母亲(胡适)【诵读积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对母爱尽情的讴歌。
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的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的万分之一呢?绝妙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概括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神会感情。
2、从母亲的言行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性格特点。
2、体会母亲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与感激之情。
3、用心感悟生活,用笔抒写母爱。
【教学难点】从母亲的言行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三分钟: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欣赏一组母子情的图片(视频)3.集体朗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学者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胡适(1891~1962),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学者,提倡白话文。
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曾任教于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
胡适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年幼时勤快贤惠。
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
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
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
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
三、预习平台1、熟读课文。
2、给加点的字注音、理解几个词语的含义。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佃()户锁匙()轻薄()管束()侮辱()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认识母亲形象。
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理清文章思路一部分:(1-4)我的童年生活二部分:(5-12)记叙母亲:1.对我(5-7);2.对家庭(8-11);3.对自己(12)三部分:(13)对我的深远影响3、写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是对“我”的管教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学习上的督促2)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做人上的训导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3)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4)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1)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2)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3)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4)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5)正直刚烈3、再度课文,进一步认识母亲形象。
读课文,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 ______________ 的母亲。
分别是通过什么事情体现出来的?(1)严厉对我的管教(教之严):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2)温和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3)刚强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五、深入探究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怀念、感激、敬爱。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六、拓展延伸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验反思,品味质朴的语言,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问题探究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作了铺垫,与结尾呼应。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
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语言探究完成课后第二题,体会胡适用词的分寸感。
三、拓展延伸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作者母亲在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在教子方面:较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四、读后感悟感悟1: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
胡适用情、用爱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也让我们感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爱有度,严有格。
感悟2:感悟3:归纳主题: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品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五、课堂总结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母爱无私,母爱深沉,母爱广阔。
同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沐浴在母爱的温情中。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亲爱的母亲说点、写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敲响警钟: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事业、爱情、理想,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
一个声音总是再说:现在还早,等我成功了,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有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岁月沧桑,不知不觉间曾经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
所以让我们用行动来“报得三春晖”吧!1、给妈妈一个拥抱2、和妈妈换位,用妈妈的心态,对你自己唠叨几句。
知道吗?仔细想想,原来母亲一词是可以这样解释的: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您为我流过不少泪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您从不欺骗我们,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六、课外拾遗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七、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警句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英国)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法国)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马克·吐温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
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自古以来民间的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养男不知娘辛苦,养女点点报娘恩。
八、布置作业搜集、查找资料,准备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活动。
读一读,写一写字词注音写两遍。
课后一 1、2、课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