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

合集下载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上课学习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处处都在进行。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关乎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关乎着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含义,以及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意味着教育无处不在。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父母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会成为孩子终身受益的财富。

在社会中,人们在和他人的交流中也是在进行教育。

无论是在商场上对客户的服务,还是在单位里和同事的相处,都是在进行着一种教育。

这种教育不是通过书本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塑造对方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还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往往注重的是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品德、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但实际上,这些方面的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有时比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决定了他的成长走向,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举止,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也影响着他的处世方式。

教育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包括知识、品德、思维、情感等各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体现。

比如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对老人、儿童的照顾和关心。

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文明礼仪,更是对后代的一种教育。

因为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从而在他们长大后也能够延续这种美德。

又比如在学校里,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扮演着引导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品德的角色。

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因为我们的行为举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形象,更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并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育无小事

教育无小事

教育无小事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学无小处,处处皆学问。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小事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要把教育工作的大事做到实处,学校必须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关注细节。

教育无小事表现在: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的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细小的言行举止来体现的,青少年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从言行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要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辅导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好每一份作业。

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习课、讲评课,都要从小处做好。

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学问,教师要做好自己岗位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摘要】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的细节决定着成功与失败。

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未来。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每一个细微的教育细节都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品质的塑造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我们应当珍视教育,关注教育细节,努力让每个教育环节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作用。

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关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关键词】教育、重要性、学校、家庭、社会、细节、力量、社会发展、基石、成败、皆育人、无处不在。

1. 引言1.1 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个人价值。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塑造人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生活。

教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从孩提时期到成年,教育无处不在。

在学校里,老师们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世界。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教室,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人们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

我们应该重视教育,为教育事业做出努力,让每个人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实现自身的梦想。

1.2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的知识传授,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每个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烙印,影响其一生。

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教育,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工作重点总结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工作重点总结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工作重点总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心灵。

在过去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工作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工作中,我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三、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思想动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工作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我也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家庭背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参考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工作中,我注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同时,我也注重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老师给一个人以深远的影响,也许是困顿境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关键时刻的一把扶持,也许是平常岁月里的一缕温暖……我国1442万名教师,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他们中,有很多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但不可否认,也有极个别人的失德丑闻,刺痛了公众的神经,玷污了教师的形象。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什么样?6月21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起讨论,截至7月2日,已收到网友评论618条。

追问师德,让我们一起思考。

有德无才当不好老师,有才无德绝不能让他当老师记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给我们明确了师德的标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您心目中,提起“师德”,最先想到了什么?左相平(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响水镇中学校长):首先想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责任心要强,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良心,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师德最重要的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当不好老师,有才无德不能当老师。

陈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级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比“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灵的指引和培育,解决他们思想深处的困惑和迷茫,我们需要更有人情味、真正懂得我们内心诉求的老师。

好的大学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传道育人,传递给学生正面、积极的东西。

现在,个别大学教师的言行值得警惕。

试想,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的老师,如何成为良师呢?把戾气和不满强加给学生的“愤青”,又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大学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德服人。

好老师有着共同的特质: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

当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不是告诉他哪个是所谓真理,而是告诉他如何去辨析真理。

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是体现在事无巨细的管教上,而是在他迷惑时多提供一种参考,困窘时多提供一种选择,看问题多提供一种角度。

【最新精选】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最新精选】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一、明确理念,以小看大。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滴水可穿石”…教育中亦是如此。

每一件小事都足以影响学生的成与败。

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引导教师做细心的人,让细心成为一种习惯,充分发现利用好每一个教育细节,巧妙育人,适时点拨,于丝丝细雨中润泽心灵,与人物无声中陶冶情操。

为在教师中牢固树立育人无小事的理念,我们可以利用专家讲座、德育讲坛、网络德育论坛、读书会等形式,让教师了解、理解育人的内涵,本质等问题。

进而组织教师对校园里的小事件、小事情进行解剖式反思,排查德育管理上粗放、盲目的现象,改变对“小事”的错误认识,将“教育无小事”的理念深深植入教师心中。

教育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

就以环境创设来说,看似简单的几幅画、几句话,其实中间蕴含的内容太多了。

我们就做足环境育人的篇章,在遵循“环境绿化、校园文化、卫生净化”的管理思路上,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朴实、美观、大方为原则,让无声的空地“活”化起来,让每一面墙壁成为无声的老师。

专用教学楼上,“四学习激励语”寄托了学校对全体师生的殷切希望,楼道里根据学校发展历程、特色活动等创作的诗句,营造了诗文化的浓厚氛围;台阶上“互礼让,要牢记,见师长,先行礼”等温馨的话语引导孩子成为“翩翩小君子和窈窕小淑女”。

新教学楼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以“爱家乡”、“爱祖国”、“知世界”为主题进行整体设计,由浅入深,将经典诵读、礼仪教育、爱国教育、爱科学等教育相融合,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整个校园情趣盎然,不仅体现出一种情趣,也体现出一种文化,并不失时机的将校园绿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绿色校园中形成“绿色品质”。

每一处细节的规划,都蕴含了别具匠心的教育内涵。

可见教育管理无小事,教育工作无小节,关键是看你如何思考,如何落实,因为细微之处往往可以见精神、管理得好让人赏心悦目。

二、建章立制,行为入手。

教育不仅要关注管理细节,重视“小事”,更要把“小事”做精做好。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2)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2)

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爱。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温总理讲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

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

”班主任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把同样的爱心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同样,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班主任存在的价值,乐于做班主任并享受班主任生活的乐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班主任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

师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

班主任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他们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但在他的世界里会如鱼得水。

班主任要有一双爱的慧眼在教学中,要用真情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用爱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当孩子在课堂上因紧张而回答不上问题时,班主任的鼓励就是轻松的引导,等待的笑容;当孩子的回答超乎常理,甚至是与教育信条背道而驰时,班主任也要保护他的想法,用爱的目光理解他,委婉地进行否定。

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班主任应该是责任、爱心和求知者的化身!把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甘愿为此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和青春,这是每个班主任的责任。

如何当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班主任大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才成就其毕生追求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教育事业,这中间最可贵的就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这种热爱最先是想把工作做好的朴素的愿望,然后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发展成为一种融入个人生命价值系统的专业情感。

加强班主任师德修养和自身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指出了教育的广泛范围和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培养人的品格、修养和人生观。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教育都无处不在,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我们都在接受着教育。

在学校里,老师们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在课堂上,老师们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

在校园里,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老师们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教导他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在家庭中,父母则是孩子们最重要的老师。

父母们不仅要给孩子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温暖和教育上的引导。

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尊重长辈、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的广泛范围。

教育远不止是在学校里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教育包括了文化、品德、礼仪、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在学校里,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交流。

这些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在家庭中,父母们教导孩子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尊重长辈、如何去理解他人。

这些也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在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举止、谈吐举止都在影响着他人。

这也是一种教育。

教育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它无处不在,它渗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的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在当下影响着人们,更是在未来影响着整个社会。

在学校里,老师们的教育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老师们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和品德。

良好的师德、良好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也会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

父母的态度、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工作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而精细化管理又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近年,我校把“树立精细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打造品牌学校”做为我们管理的目标,并把这个目标贯彻到学校的毎项工作之中,力争抓细抓实抓到位。

我们把“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做为学校发展目标,也是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学习的方向,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着快乐着幸福着。

这就要求管理的每一步都要精心,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毎一步做细做实,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一、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凡事是由许多细节组成,只有把细节做好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很容易完成了。

首先制定的制度要“细”。

学校的管理必须有一套细致的管理制度,要细化制度的条款,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的行动。

我校的一日常规制度,就学生进校门到离校这一时段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其中晨午读就规定学生到校后就进教室读书,早读弟子规午读古诗;下课后学生要鱼贯走出教室,下学楼门前排队并单行走出校门;间操流程要求,站队时要求两脚尖成六十度,目视前方与地面成十度,背向后微仰,两臂垂下两手和裤缝对齐。

班级值日生制度就细化到谁负责窗台卫生,谁负责讲台卫生,谁负责桌凳排放,谁负责教室卫生,谁负责室外卫生,所有卫生要求干净整洁地靣无杂物。

这些细化的制度对学生行为作了具体要求,起到指示行动作用。

其次就是管理者的心要“细”。

学校都是日常纷繁小事,这就要求我们做管理的人要有一颗细心,要善于观察,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还要能及时解决问题。

只有管理者面面俱到才会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制度执行的难度。

学校要求值日领导到校后先仔细观察学校周边和校内情况,如体育设施是否有隐患,学生活动是否正常,教师上课情绪是否正常等。

要求班主任每日査学生到校情况,未到的学生查明原因,并观察学生动态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要求做到精细化管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二、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是“小”
学校管理所做的事起点要小。

精细化管理不需先讲一大堆道理,就是要先从学生身边小事做起,因此只要抓住学校工作中的细节,使学生养成习惯,就是有效管理。

我校只是抓一些小事甚至是小节: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目视前方行注目礼,并站着不乱动;课桌上的东西要放到课桌的左上角,读书时要把起书并和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见到客人和老师要行队礼;放学前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好后,再离教室。

我们要求学生先把小事做好,特别是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学校管理所做的事动静要小。

精细管理就是要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精。

不需要造势,不需要弄出什么大的动静,只要认认真真落,平平淡淡做好就行。

就课改来说,我校没高深理论指导下的模式样本,我校只是对课堂做了细致可行的八个要求:导入新倮要注重激发兴趣;教学目标要明确让学生知道学什么;釆取先学后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许学生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找原因并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当堂训练,教师要设计好课堂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课堂要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总结(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应注意什么);课将结束时教师要设计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留给课后思考完成。

这些具体要求避免了教师上课搞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了高效课堂。

三、精细化管理的亮点是“精”
一所学校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其素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我们把学校的管理工作做“精”。

要以细做精,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让它成为一种校园文化,让师生通过制度、环境、提示、监督等手段时刻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存在。

只有把工作做精才能找到彰显特色的突破口,才能达到“內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目的。

在日常管理中,每个步聚都精心,每个环节都精细,自然每一项工作能出精品。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一抓班子学会“精细”。

要求“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明细化、具体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通过落实责任变一人管为大家管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

让每个成员都成为管理的一部分,都能找到自已的管理坐标,发挥成员聪明才智,建立主人翁意识。

二抓考核巧用“精细”。

精细化管理首要就是对人的管理。

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管理,没有人性化的精细化管理是死板的管理。

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捧:“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力,靠情感嬴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

”学校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向业绩倾斜向正气倾斜。

当然管理中,还要尊重教师,要以诚相待,用心沟通,做到“关怀温暖人,情感感化人,事业激励人”的管理。

三抓文化体现“精细”。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

学生在高品位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会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以此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我校按照“墙壁说话、经典伴随、名人熏陶”思路,努力创设环境育人境界,因此对学校楼道文化布置时突现“诚信、励志、成人”的内涵。

我校的文化长廊主要体现了一条主线、三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一条主线是“文化熏陶,励志成长”。

三个层
面是“爱国爱家乡”、“走近古诗园”、“名人伴我行”。

“爱国爱家乡”主要设计了“认识祖国,热爱祖国”和“了解世界,奔向未来”两个栏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走近古诗园”主要内容是国学经典及古诗,旨在让学生通过积累知识,激发求知欲望,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吸收古典文化的精髓,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名人伴我行”主要内容是中外百位名人简介及励志格言,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弘扬名人精神,从小立志,争做未来名人。

这些经典内容天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经典文化内容的熏陶,知礼明义,从小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些在等着学生去吸蕴精华,等着学生去施展才华,等着学生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加之个性化的文化班级创设,使得每个教室都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附:要想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必须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容,其含有办学目标和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班训、班级口号、班级简介等,这些内容为师生提供了精神食粮。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树德启智养习惯。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创建三晋名校。

校训: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校风:诚信、爱众、乐学(首先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其次让学生知道和人要和睦相处并要博爱他人,第三让学生做一个喜欢学习、乐于进取的人。


教风:爱趣实(爱就是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就是指教师传授知识要寓教于乐、富于趣味;实就是指备课要实际、授课要实在、作业要实惠。


学风:勤思活(勤:就是勤奋学习、勤于实践。

思:就是善于思考、用思想去学习。

活:就是活泼进取、活学活用。


校徽:校徽是由“西郭”的首写字母“XG”演化而成的一个欢舞的儿童,身是“X”,头是“G”同时“G”通过变成酷似一张开心的笑脸,彰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