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课堂作业
长江作业本鄂教3年级科学上册参考答案

连接点
一、1. √ 2.× 3.× 4.× 二、1. ①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② 3. ② 4. ③ 三、略 四、略
9 开 关
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
一、1. √ 2.× 3.× 4. √ 5.× 二、1. ② 2. ① 3. ② 三、1.× 2.× 3. √ 4.× 5.× 6.× 现象略 四、略
增加 减少 氧气 二氧化碳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15 建筑中的材料
一、
茅草
钢材
木材
玻璃
二、1. ② ⑤ ⑥ 2. ① ③ ④ 三、略
一、三角形 二、示例:
石块
16 建筑中的结构
三、1. ① 2. ① 3. ④ 4. ④
参考答案 7
长江作业本·课堂作业·科学·三年级上册(鄂教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食物与消化
一、略 二、1. ② ④ ⑤ 2. ① ③ ⑥ ⑦ ⑧ ⑨ 三、1.× 2. √ 3. √ 4.× 5.× 四、② ⑦ ④ ⑥ ③ ① ⑤ 五、
1 多种多样的食物
参考答案
六、食用时间 来源 加工方式 食用人群
2 食物的营养
一、
蛋白质
有油迹
第二单元 溶解与分离
5 盐和糖的溶解
一、② 二、填表略。 不一样。 三、从上到下:② ⑥ ⑤ ⑦ ③ ④ ① 四、√ × √ × 五、略
一、① ③ 二、略 三、略 四、√ × × × 五、扭扭棒上有白色的晶体。
6 把盐析出来
一、② 二、从上到下:④ ⑤ ③ ① ② 三、√ × √ √ 四、略
7 把它们分离
一、1. ③ 2. ① 3. ① 4. ② 二、1.× 2.× 3. √ 4. √ 5.× 6. √
单元回顾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测量气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测量气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若想知道一天气温的变化,需要用到 O2.气温计在使用的要放在的地方。
3.气温计在读数时,要让视线和保持齐平。
4.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 一般出现在。
5.气象预报通常会报24小时内的最高温和最低温,最低温一般出现在 O二、选择题L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午夜12时B.下午14时C.日出前后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A.室内温度B.手心温度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温度3.为了较准确地读取百叶箱内气温表的示数,应该()A.将气温计拿下,拿到室内读数B.将气温计去下,站在百叶箱附近有阳光的地方读数C.在百叶箱内直接读数4.小明计划在学校测量气温,应该选择()测量更为准确。
A.教室里B.操场上C.大树下5.夏天的时候,容易被晒伤,最不适宜在室外日光下工作的是()oA. 14 点B. ∏ 点C. 6 点三、判断题1.测量气温时,我们要把气温计插在泥土中。
()2.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气温计时玻璃做的,打湿了也不影响测量气温。
()4.晴朗的午后,教室内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5.气温计只要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即可。
()四、综合题一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12月10日这天测得了七个时间点的气温, 如下表所示:1.根据以上信息,帮助该小组同学将一天的气温柱状图画出来。
2.从(1)题图可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3.根据图表信息,推测该天20点的气温大约为()参考答案一、L气温计 2.阳光照射不到 3.液柱顶端5.凌晨5—6时4.最高气温下午二、1.A 2. C 3. C 4. C 5, A三、× √ × × ×四、1.图略2.先升高,后降低3. 5〜8℃之间的数均可。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综合训练(含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根据土壤()的多少,可以将它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A.含沙量B.含水量C.所含营养2.下列材料可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制造的是()。
A.火柴B.石英C.木炭3.下列物体能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的是()。
A V1≡磷,C∙4.下列矿物中,硬度最软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云母5.花岗岩的特点是()。
A.多呈黑色、深灰色等,光泽较暗,很硬B.花斑状,多为浅肉色、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C.多呈白色或有花纹,较软6.常见的岩石中多呈黑色、深灰色、褐红色或灰绿色,光泽较暗,很硬的一类岩石是()o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7.在做土壤渗水实验时,()是一样的,并且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以便对比。
A.土壤种类和水量B,水量和土壤量 C.土壤种类和水的种类8.把土块放入水中,出现了大量气泡,证明土中含有()。
A.空气B.水分C.腐殖质9.()是花斑状,一般是黄色带肉红的,也有黑色、白色的,很硬。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10.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上观察。
A.断面B.老断面C.新断面二、填空题11.有开采价值的、等称为矿产。
12.()、()、()、白云石等都是矿物。
13.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
14.我们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候要用加热。
15.土壤里有很多成分组成, ____ 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6.土壤中的()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7.含沙多的土壤是o18.矿产和人类的关系非常()o三、判断题19.土壤是地球上可有可无的资源。
()20.我国南方的红色土壤比较适合种植茶树等作物。
()21.用于鉴别岩石种类的稀盐酸具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和眼睛上。
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清洗干净。
()22.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矿物,不是岩石。
()23.西瓜适宜在沙质土中生长。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本附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本目录植物我问周围的材料1我看到了什么(1)1观察我问周围的材料(23)2校园的树木(2)2哪种材料硬(25)3大树和小草(3)3比较韧性(27)4观察水生植物(5)4它们吸水吗(29)5植物的叶(7)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8)6砖和陶瓷(33)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9)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35)单元练习(10)单元练习(36)动物水和空气1寻访小动物(12)1水(38)2蜗牛(一)(13)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9)3蜗牛(二)(15)3谁流的更快一些(41)4蚯蚓(16)4比较水的多少(43)5蚂蚁(17)5我们周围的空气(45)6金鱼(18)6空气占据空间吗(47)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20)7空气有重量吗(49)单元练习(21)单元练习(51)综合练习(54)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活动记录我用简短的语句,记录大树的特点(如:树皮光滑)。
★课堂练习我观察大树的时候用到的方法(在括号内打“√”)。
★资料阅读树木的分类:更具树木的生长类型,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乔木类: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类:书体矮小,主干低矮。
(3)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4)匍匐类:干、枝等均匐地生长。
12校园的树木★活动记录参照教科书第7页的形式,完成树的观察记录。
★课堂练习判断题(1)树冠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大多数树木生长在泥土中。
()(3)树木的上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树皮都是很光滑的。
()23大树和小草★活动记录1.观察一株狗尾草,并记录你的观察发现。
2.记录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大树小草3★课堂练习选择题。
(1)有一种小草,开黄色大花,每个叶柄上长上着三张叶子。
这种小草是()。
A.蒲公英B.黄花醡浆草(三叶草)C.狗尾草(2)()的叶子有特殊的香味。
A.柳树B.樟树C.梧桐树(3)香樟树一样比较硬的茎叫()。
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我会填: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
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2、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3、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
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
4、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5、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6、植物可以使土不被水冲走。
7、晒干以后的土壤,颜色浅,手感粗,气味淡。
二、实验探究:
用下列材料材料设计实验: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使用工具:筛子、白纸、土壤、
我的方法: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将筛子放在白纸上,然后把土壤放进筛子用筛子筛土壤。
实验结果:在白纸上有粘土,在筛子里留下砂。
三、我会答:
1、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答: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肥沃作用,能促进植物生长。
2、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答:因为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暴雨或洪水把黄土冲进河里来,所以是黄的。
3、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会将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4、你能想一些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吗?(至少两条)
答:1)、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2)、绿化荒山,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1-7课练习题、单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1-7课练习题、单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单元第1-7课练习题附答案1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活动记录1、观察并记录制作周围物品的材料,请在相应材料下打“√”。
通过统计,、、是我们身边使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材料。
2※课堂练习选择题。
(1)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一种B.两种C、两种以上(2)我们吃饭用的碗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
A. 纸B. 塑料C. 金属D. 木材E. 玻璃F. 陶瓷2、哪种材料硬※课堂练习1、将木头、铁、塑料三种材料相互刻划,然后观察是否有划痕,有划痕的用“√”表示。
给铁、木头、塑料这三种材料从硬到软排序。
2、把你了解的铁的特性记录在气泡图中。
3、请记录你知道的金属以及你周围的金属制品的名称。
◆资料阅读金属是具有光泽且不透明,具有延展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一类物质。
常见的金属有铁、铝、铜、锌等,稀有金属有锆、铌、等。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钢是指含一定量的铁。
将开采的铁矿石放入高炉中冶炼后即得到铁,生铁按不同的冶炼工艺和用途可分为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钢是一种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同时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元素,其中硅和锰是有用元素,按一定比例存在于钢铁种可以显著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耐磨性。
选择题。
(1)下列金属中属于稀有金属的是()。
A. 铁B.钽C. 铝(2) 钢是一种()。
A. 铁碳合金B. 生铁C.铁铜合金3比较韧性★活动记录1、把宽度和厚度都相同的木条、金属条与塑料条的一端分别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并在末端挂上相同的重物,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弯下去了多少。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的弯曲度最大,的弯曲度最小。
从韧2、在气泡图中填写你知道的塑料的特性。
※课堂练习把塑料与用塑料制作的物品相连接。
导线的外表皮一次性手套炒菜用的锅子毛巾电视机的外壳矿泉水瓶杯子雨衣资料阅读塑料从发明至今已经100多年了,自从塑料袋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就给人们出门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三单元带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大家在这一学期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有趣的科学现象。
我们大家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①水的浮力 ② 3 ③ 毛细现象 ④水 ⑤尝 ⑥ 溶解 ⑦污染 ⑧表面张力 ⑨65% ⑩水的压力 ⑪ 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⑫ 5 ⑬ 人类活动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④ 。
2. 用粉笔吸墨水利用了水的 ③ 。
3.水的表面有一种相互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
这种力叫做水的 ⑧ 。
4.曹冲称象的原理: ① 。
5.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 ⑦ 。
6.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 ⑨ 。
7.消防队员灭火时,使用水枪将水喷射到较高、较远的着火处。
水之所以能喷射出去,是因为 ⑩ 。
8.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⑪ 。
9.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 ⑫ 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10.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占总量的 ② 份。
11.把方糖放入水中,如右图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
像这样的现象就是 ⑥ 。
12.对于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⑤。
14.我们生活的家园绝大多数水的污染是由⑬引起的。
15.水黾能在水面上行走是因为水的⑧。
二、构建思维导图(梳理题目中科学名词之间的关系,将序号填写在下面的大树中)科学名词:①没有味道②水有压力③人类活动④毛细现象⑤用眼看⑥水有浮力⑦水有温度⑧表面张力⑨用鼻子闻三、实验探究1.艾珂雪为了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小草的根浸入水中,②在水面滴少许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记录如下a.在水面滴少许油是因为防止水分蒸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电子版

1水到哪里去了活动记录1.2.课堂练习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敞口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进行实验。
(1)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杯里的水()。
A.没有变化B.变多了C.变少了(2)玻璃杯中的水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水蒸发了B.有阳光C.有风(3)用透明保鲜膜密封玻璃杯的杯口,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保鲜膜在杯内的一侧出现()。
A.灰尘 B.水蒸气 C.小水珠凝结水在不停地变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又是如何变成水的呢?原来,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教科书中塑料薄膜和倒扣的塑料盒上的水珠,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夏天,我们将饮料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会儿,饮料瓶外壁上就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饮料的温度较低,而它周围的空气(包括水蒸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上。
夏日或初秋的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植物叶片上有露珠,这是因为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叶片上,形成露珠。
……现在,我们知道水蒸气与小水珠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呢!人们把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称为()。
A.蒸发B.凝结C.融化植物叶片上的露珠2水沸腾了给水加热,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B.将温度计靠在容器内壁上C.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2.下列有关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B.用嘴吹灭火焰C.用灯帽盖灭火焰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3.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给物体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4.一般情况下,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为()。
A.37℃B.60℃C.100℃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为78.2℃,食用油的沸点约为250℃。
液体的沸点会随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比如,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烧水,只要烧到73.5℃,水就烧“开”了。
但是,这样的“开水”,不能把饭菜煮熟,也不能杀死某些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
第三单元课堂作业
班级:
姓名:
命题人:沈红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
一、判断。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棉花、陶瓷和皮革。
()2,棉花是农作物,不是材料。
()3,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4,金属材料都很坚硬,而纸质材料一般都比较软。
5,材料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二、选择。
()1.吃饭的碗大多使用的材料是( )
A.木材
B.玻璃
C.陶瓷
()2.绸缎都是由( )加工而成的。
A.棉花
B.蚕丝
C.人造纤维
D.塑料
()3.下列关于木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太重,能削得动
B.黄白色,表面有纹路
C.沉入水中
()4.文具盒不可能是用( )做的
A.金属
B.玻璃
C.塑料
()5.下列材料中,( )是制成车轮胎的主要材料。
A.木头
B.橡胶
C.塑料
等第:日期:
命题人:沈红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2课哪种材料硬
一、判断。
()1.衣服是常见的材料
()2.材料的硬度越硬,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3.木头和金属相比较,木头更硬一些。
()4.古代没有玻璃镜子,人们都使用铜镜。
这是利用金属的坚硬特性。
()5.金属、木头、塑料、纸、玻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二、选择。
( )1.下列每组材料中都属于金属的是()。
A.铁、铜、玻璃
B.金、银、水银
C.橡胶、铝、不伤钢
( )2.下列几种材料从软到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绵、木头、石头、金属
B.金属、石头、木头、海绵
C.海绵、金属、木头、石头
( )3.材料的( )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硬度
B.初性
C.导热性
( )4.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金属的( )。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 )5.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刻划,只有甲物体上留有划痕,则可知( )。
A.甲物体较硬
B.乙物体较硬
C.无法判断
等第:日期:
命题人:杜秋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3课比较韧性
一、判断。
()1.木条、金属条、塑料条这三种材料相比,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大,说明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2.塑料不易被分解,所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在比较物体的柔韧性时要求被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等都要相同
()4.有颜色的塑料袋一般不能用来包装食物。
()5.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6.电线的外包装用塑料的是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
二、选择。
( )1、下列物品中是用塑料做的是( )。
A.钥匙
B.矿泉水瓶
C.课桌
( )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 )。
A.硬度
B.初性
C.导热性
( )3.下列物品柔初性最差的是( )
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
( )4.下列是塑料特性的是( )。
A.比较重
B.在水中会浮起来
C.初性差
( )5.下列对使用过的塑料制品的处理办法正确的是( )。
A.烧掉
B.送到废品回收站
C.扔掉
等第:日期:
命题人:杜秋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4课它们吸水吗
一、判断。
()1.表面越光滑的材料吸水性越差,表面越粗糙的材料吸水性越强。
()2.写毛笔字的宣纸,是利用了宣纸吸水性好的特性。
()3.容易吸收和渗透水分的材料吸水性强。
()4.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5.把纸的边缘撕开,会看到许多细毛,这就是纸纤维。
二、选择。
()1.下列材料可以作为造纸材料的是()
A.塑料
B.破渔网
C.玻璃
()2.下列跟材料吸水性有关的因素是( )。
A.材料的颜色
B.材料的结构
C.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3.下面这些纸中,吸水性最好的纸是( )。
A.白纸
B.牛皮纸
C.餐巾纸
()4.我们在作业本上可以写字,是因为作业纸具有( )的特性。
A.有弹性
B.轻
C.着色好
()5.目前,世界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
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列材料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
A.陶瓷
B.塑料
C.纸
等第:日期:
命题人:万菲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5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一、判断。
()1.材料的硬度、柔初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反映了材料的物理性质。
(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材料有关。
( )3.大轮船是用金属制成的,它可以在水中航行而不会沉下去,所以金属在水中是会浮的。
( )4.把一根蜡烛和胡萝ト放入水中,蜡烛上浮,胡萝ト下沉。
( )5.造纸过程中会排放很多的污水,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
二、选择。
( )1.下列物体不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
A.实心石头
B.实心木头
C.实心塑料
( )2.把大小、形状相同的塑料块与木块放入水中,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多一些,说明轻一些的是( )。
A.塑料块
B.木块
C.无法判断
( )3.人们利用木材( )的特性,制成各种木船。
A.具有柔韧性
B.比较坚硬
C.能浮在水中
( )4.一次性筷子大多是用木头做成的,这利用了木头( )的特性。
A.容易加工
B.吸水性好
C.有韧性
等第:日期:
命题人:万菲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
一、判断。
()1.陶器、瓷器都是珍贵的工艺品,我们平时很少见到。
()2.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3.瓷器的吸水性比砖好。
()4.砖和陶瓷都是黏土烧制而成的。
()5.砖和瓷器是用不同的黏土烧制而成的。
()6.碎瓷片在水中很容易下沉。
()7.砖块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砖块中有空气。
二、选择。
()1.砖和陶瓷的共同特性是( )。
A.比较软
B.在水中是浮着的
C.比较硬,在水中下沉
()2.下面每组物品中,一般都是用陶瓷制成的是( )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铅笔
C.脸盆和牙刷
()3.下列三种材料中吸水性最好的是( )。
A.砖
B.陶器
C.瓷器
()4.用黏土制成的砖坯容易碎裂,但砖坯经过加热,黏土的( )发生变化,变成了坚固的砖
A.性质
B.形状
C.手感
()5.和瓷器相比,陶器的胎体质地疏松,因此陶器具有较好的( )。
A.硬度
B.颜色
C.吸水性
等第:日期:
命题人:万菲时间:11月27日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
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一、判断。
()1.一次性竹筷既方便又环保,我们应该提倡多使用它。
()2.瓷器是我国的创造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3.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所以我们要节约木材。
()4。
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二、选择。
()1.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利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A.光盘 B.竹木片 C.纸张
()2.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沙子、石材
B.蚕丝、塑料、石油
C.煤矿、大豆、钢铁
()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治炼厂排放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窖放出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4.不能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的是( )。
A.空铝罐
B.矿泉水罐
C.破瓷碗
等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