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腹腔积液

合集下载

2于壮-恶性胸腹腔积液典型病例(1)

2于壮-恶性胸腹腔积液典型病例(1)

精品课件
J. Clin. Invest. 110:433–435 (2002)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研究—Ⅲ期注册临床
牵头单位:北京307医院
研究设计:分层随机对照分组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有效率(ORR)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安全性,生活质量
入组:169例患者,多为难治复发的恶性胸腹水
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2010: 283-6. Clin Cancer Res 2006:1928-35.
精品课件
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产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恶性浆膜腔积液发生的关 键介质: 1 VEGF刺激血管生成 2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VEGF高表达,血清和浆膜腔积 液中VEGF水平升高 3 VEGF不仅参与了血性胸腔积液的发生,也参与了积液 的积累过程 4 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可减少恶性浆膜腔积液生成
• 2014-6-24 复查B超:少量腹水 • 2014-8 CT检查未见腹腔积液
2014-6-24 B超
精品课件2014-8 CT检查未见腹腔积液
小结
➢ 恶性积液患者的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机制以及 治疗机制需深入研究
➢ TNF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有效率高,安全性良好,值 得尝试
恶性胸腹腔积液典型病例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于壮
精品课件
恶性浆膜腔积液
➢ 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 严重地影响抗肿瘤治疗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 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除卵巢癌、淋巴瘤外,中 位生存期一般<6个月
➢ 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量和生长速度与生存期密切相关,选 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难题和挑战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超声分度标准
腹腔积液即腹水,指在人体腹腔内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量腹水的现象。

根据B超检查可将腹水含量分为少量腹水、中量腹水、大量腹水,具体标准如下:
1. 少量腹水:多由于肿瘤、炎症或多种脏器功能障碍引起,通常无明显症状,且不易被察觉,只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腹水,B超检查可见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2cm。

2. 中量腹水:多由于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病变引起,B超检查可见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为3\~10cm。

因腹水量相对较多,会出现中
度腹胀、对称性腹部膨隆等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3. 大量腹水:多数是由于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导致,B超检查可见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也被腹水填满,深度>10cm。

腹胀明显,可能出现腹
部膨隆,甚至形成脐疝,还会伴随下肢严重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肝癌的恶性腹水和腹水引流的方法

肝癌的恶性腹水和腹水引流的方法

肝癌的恶性腹水和腹水引流的方法恶性腹水是指由于肝癌等造成的腹膜转移或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腹膜腔内积液现象。

腹水的积聚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肝癌恶性腹水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恶性腹水以及腹水引流的方法。

一、肝癌的恶性腹水恶性腹水是肝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肝功能不全、肝癌腹膜转移、门脉高压等情况下。

肝癌的恶性腹水通常呈黄色或血性,可伴随腹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症状。

腹水的积聚会导致腹部扩张,进一步压迫脏器,造成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恶性腹水引流的方法恶性腹水引流是治疗肝癌恶性腹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腹腔穿刺引流腹腔穿刺引流是一种常用且简便的方法,适用于腹水积聚较少、无感染症状的患者。

该方法通过在腹腔穿刺点插入一根细长的针管,将腹水引流出来。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控制引流速度,避免引起低蛋白血症及其他并发症。

腹腔穿刺引流可缓解腹水积聚带来的不适,但并不能彻底解决腹水问题。

2. 全腹腔引流全腹腔引流是指将导管置入腹腔内,通过引流器将腹水排出体外。

该方法适用于腹水积聚较多、引流时间较长的患者。

全腹腔引流不仅可以缓解腹水带来的不适,还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然而,全腹腔引流需要患者长时间平卧,对患者的生活和行动带来一定的限制。

3. 腹腔导管引流腹腔导管引流是指将导管置入腹腔内,通过导管将腹水引流出来。

相比于腹腔穿刺引流和全腹腔引流,腹腔导管引流更为方便和安全。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腹水引流,避免大量积液带来的不适。

腹腔导管引流适用于多次引流的情况,可以减少频繁穿刺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4. 经皮植入式腹腔镜引流经皮植入式腹腔镜引流是一种新型的腹水引流方法。

通过小切口植入腹腔镜导管,可直接观察腹腔情况,并将腹水引流出来。

该方法具有微创性和可控性强的特点,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植入式腹腔镜引流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需定期更换引流管。

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

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

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胸腔或腹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5~8月间在我科治疗的6例恶性胸腹水患者,予以胸腔或腹腔内灌注贝伐单抗200 mg,分别1~3次,评价患者胸腹水控制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和毒副作用。

结果6例患者中,CR 1例,PR 3例,SD 2例,除1例腹水患者出现轻度肠粘连,对症治疗后恢复外,余病例均未发生明显的毒副反应。

结论胸膜腔内或腹膜腔内注入贝伐单抗治疗癌性胸腹水疗效明确,可短时间内迅速控制胸腹水,争取尽早进行全身治疗机会,对不能接受全身化疗的患者起到姑息减症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未发生静脉应用的相关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仍安全有效。

标签:贝伐单抗;腔内灌注;恶性胸腹水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大约50%的晚期肿瘤在其病程中可能会出现恶性浆膜腔积液,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的负荷、胸腹腔积液量及肿瘤生长速度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1,2]。

因此对于出现恶性胸腹水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迅速抑制胸腹水的增长,以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中的一部分患者由于症状的迅速改善而获得全身治疗的机会,达到延长生存的目的。

既往单纯胸腔穿刺术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协助诊断,有效率为53.2%~53.7%[3],胸腔闭式引流术可多次引流胸水,并可分次向胸腹腔内灌注药物,有效控制胸腹腔积液的产生及增长速度。

常用于胸腹腔灌注的药物主要分三类:第一类为硬化剂(滑石粉等),总有效率可达71%~96%,但会产生胸痛、发热、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等相关并发症[4]。

第二类为化疗药物,如铂类、阿霉素等,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达83%[5]。

第三类为生物免疫制剂如IL-2、TNF、干扰素、香菇多糖、OK-432等[6]。

近年来研究显示:恶性胸腹水的产生与某些介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增加有关[7]。

贝伐单抗是抗血管抑制剂,可与VEGF结合,阻碍VEGF与其受体在内皮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同时降低组织间的液压,使肿瘤组织周边微环境正常化。

中医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中医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中医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展开全文恶性肿瘤累及腹膜引起的腹水,称为恶性腹腔积液,并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占腹水的30%左右。

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出现是疾病进一步恶化的表现,提示肿瘤已转移,病情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一旦发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约仅为数周至数月,有学者统计,在恶性腹腔积液癌细胞检验阳性者,约70%在6个月之内死亡,平均生存期只有3.3个月,一年生存率低于10%。

卵巢癌和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较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较胃肠道肿瘤患者长。

大量腹水的存在,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及消化功能,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加速病人死亡。

尽管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生存期有限,但是成功的姑息性治疗对选择恰当的患者也有相对好的预后。

【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正常腹膜腔内约有100ml液体,对脏壁层腹膜起润滑作用。

如腹膜腔内有过量的液体存在临床上称为腹水。

腹水可由一系列疾病引起,如炎症,心、肝、肾疾病,原发性腹膜癌,各种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等。

引起恶性腹腔积液的常见肿瘤有:卵巢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输卵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子宫内膜癌、腹膜间皮瘤等。

其中男性以消化道肿瘤为最多见,女性以卵巢癌最为多见。

这些肿瘤占所有恶性腹腔积液病例的80%以上。

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引起的腹水亦有报道。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与下列原因有关:液体产生过多,由散布于腹膜表面的肿瘤结节刺激液体分泌而引起,或是血管活性物质促进腹膜液体从正常腹膜快速转运入腹膜腔;正常引流通道和膈下淋巴丛受肿瘤浸润,使其移除过多液体的功能作用减弱;血浆血管紧张肽原酶活性升高及醛固酮水平升高;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所致的流体动力学失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血浆白蛋白低于25~30g/L时,不能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致血浆外渗;肾脏因素,腹水形成后,腹腔内压力增高,影响肾静脉血液的回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排尿减少;肝转移;门静脉阻塞;静脉或淋巴管被肿瘤压迫阻塞。

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

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疗效
a n d p e r i t o n e a l e f f u s i o n.M e t h o d s F r o m Ma y 2 01 2 t o Au g u s t 2 01 2 ,6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a l i g n a n t p l e u r a l a n d p e r i t o n e a l e f f u s i o n i n o u r d e p a r t me n t we r e p e r f u s e d wi t h b e v a c i z u ma b 2 0 0 mg i n t o t h o r a x o r a b d o mi n a l c a v i t y ,r e s p e e — t i v e l y 1 - 3 t i me s . T h e c o n t r o l s t a t u s o f p l e u r a l a n d p e r i t o n e l a e f f u s i o n ,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s y mp t o ms a n d t o x i c o r s i d e e f - f e c t s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 Re s u l t s Amo n g 6 p a t i e n t s , t h e r e wa s 1 c a s e o f CR,3 c a s e s o f P R a n d 2 c a s e s o f S D,e x c e p t f o r 1 p a t i e n t wi t h a s c i t e s h a d mi l d i n t e s t i n a l a d h e s i o n a n d r e c o v e r e d a f t e r s y mp t o ma t i c t r e a t me n t ,t h e r e ma i n i n g c a s e s s h o we d n o o b v i o u s t o x i c a n d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e f f i c a c y o f b e v a c i z u ma b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ma l i g n a n t p l e u r a l a n d p e r i t o n e l a e f f u s i o n i s d e f i n i t e ,i t c a n c o n t r o l h y d r o t h o r a x a n d a s c i t e s i n a s h o t r t i me ,wi n o v e r o p p o r t u n i t y f o r e a r l y s y s t e mi c t r e a t me n t , a p p e a s e a n d r e l i e v e s y mp t o ms i n p a t i e n t s wh o c a n n o t b e t r e a t e d wi t h s y s t e mi c c h e mo t h e r — a p y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p a t i e n t S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 No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r e l a t e d t o i n t r a v e n o u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b e v a c i z u ma b h a s

恶性腹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国内孙燕等报道用短小棒状杆菌(CP)治疗 恶性腹水有效率为67%。
国外有报道400例恶性腹水患者,用OK-432 0.5mg~2mg腹腔内注射1次后,治疗有效率高达 60%,其中20%的原发肿瘤病灶缩小,并显著改 善了生存期。
有关研究表明,OK-432可破坏肿瘤细胞RNA合成,使之出现肿 胀、空泡化及坏死,近而软化、缩小癌灶;作为免疫调节剂,OK-432 尚能同时释放多种相关细胞因子,有效增强细胞免疫活性,从本质上 巩固疗效。
腹腔积液VEGF升高,肿瘤细胞浸润活性增加,促 进腹腔积液形成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基质金属蛋白酶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MMP不仅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而且通过一些信号功 能来促进肿瘤增长
MMP抑制凋亡,编码血管的发生,调节自然免疫, 促进转移与肿瘤生长
➢ 原发病灶疾病进展 ➢ 腹腔积液压迫脏器,导致脏器功能受损 ➢ 合并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感染等。
二.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受侵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组织液外渗
癌栓阻塞静脉及淋巴管致组织液回流障碍
肿瘤所致低蛋白血症影响组织液回收导致腹腔积 液的生成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3. 手术治疗 1. 腹腔静脉分流术 将腹水通过导管引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 适于对一线治疗失败或难治性腹水,病人全身
情况好,预期生存>3月。 2. 腹膜膀胱导管,将腹水引入膀胱经尿道排
出。 3. 大网膜肿瘤切除术 卵巢癌及其它积液的药物治疗现 状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1 化疗药物:腹腔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药
物注入腹腔后,由淋巴管或腹膜吸收,大部分经 脏层腹膜吸收的药物进入门静脉。

腹腔积液良恶性表现与鉴别

腹腔积液良恶性表现与鉴别

h
50
CT
➢ CT可以了解腹水的密度、分布、腹膜结构的 改变、肠管的分布状况;
➢ 腹膜血管的显示及改变情况; ➢ 可进行多轴位观察,全面准确显示腹水。
h
51
能谱CT
能谱CT作为先进的影像检查手段,可以提供 更多的定量分析工具,如单能量图、能谱曲线、 基物质成像、有效原子序数等。其中能谱曲线 可以通过CT值衰减的差异来区分不同物质,利 用这个原理有学者对胸腹腔积液的能谱CT鉴别 做了相应研究。
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良性腹水包含的病种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低心源性布加综合征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男性患者18岁msct示肋腹部壁腹膜光滑增厚同时腹腔内大量积液ct值约12hu随访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男性患者52岁腹盆腔大量积液腹膜均匀性增厚局部大网膜呈饼状改变随访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患者女腹盆腔积液大网膜增厚术中探查阑尾穿孔其内可见粪患者女腹盆腔积液大网膜增厚术中探查阑尾穿孔其内可见粪ascite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急性胰腺炎胰腺形态饱满其周可见多发渗出影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no1hospitalshanximedicaluniversity44岁肝硬化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侧枝循环腹水脾大肠壁水肿增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AG与门脉压力呈正相关,SAAG越高说明门脉压 就越高。而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出现淤血 性肝硬化前就表现出高的SAAG,所以可认为 SAAG反映的是门静脉压的绝对值,而不是其与腔 静脉的压力差。
Thank you!
少量:300~500毫升(ml)(可无明显不适而不易 被觉察)。
中等量:500~3000mL(自觉腹胀,呈膨隆的腹部外 形,体检时可有移动性浊音)。 大量:3000mL以上(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等)。
不同疾病引起的腹水常表现出不同的伴随症状,如发热、黄疸、贫血、肝脾 脏肿大、心力衰竭等症状和体征。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3放射性粒子:32P是恶性腹水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 放射性粒子;是一种不溶解、不发生生物化学作 用的惰性物质,属于β发射体。 将32P注入到有癌性积液的腹腔内,待其分布 均匀后,大部分胶体颗粒会粘附在腹膜、腹腔种 植癌和腹水中的游离癌细胞表面,通过β射线的辐 射作用杀死、杀伤癌细胞,并导致浆膜的纤维化 及其小血管和淋巴管的闭塞,起到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缩小病灶、减缓或消除积液的作用。
从文献报道来看,对于不同肿瘤引起的腹水,利尿剂 的平均有效率约为31.5%。利尿剂的疗效与血浆肾素/ 醛固酮水平、血浆/腹水蛋白梯度有关,血浆肾素水平高, 血浆腹水蛋白梯度>1.1g/dl者疗效好,反之疗效差。
全身抗肿瘤治疗
有效的化疗是控制恶性腹腔积液有效办法之一。 特别是化疗敏感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 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不仅能缩小原发病灶而 且使腹水明显减少。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45位恶性腹水患者 (卵巢癌46%、淋巴瘤1l%、膀胱癌9%、原发灶不 明13%)予针对肿瘤的全身化疗后,43%的患者腹 水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为了使药物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腹腔,与各个 部分充分接触,在大量腹水引流后,注入化疗药 物后输入1 500—2据以下几点:(1)药物必须 能通过自身或其代谢产物杀死肿瘤细胞;(2)药物 必须有较高的腹腔渗透能力;(3)药物必须很快从 血浆中清除;(4)药物必须有较强的穿透肿瘤组织 的能力。常选择的药物为腹腔/血浆AUC比值高 的药物。 化疗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以2~3种组成联 合方案,有效率为30%~60%,较全身静脉化疗 高。 常见副反应为腹痛、骨髓抑制和腹膜炎等 (见表1)。
治疗
1,全身治疗。
2,局部治疗。
全身对症治疗
1,限制水、钠的摄入 (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 者 )、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每 天盐不超过2g)。
2,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
全身对症治疗
3,应用利尿药 :晨起单次口服螺内酯和呋塞米。 起始剂量(次):螺内酯100㎎;呋塞米40㎎。 最大剂量(日):螺内酯400㎎;呋塞米160㎎。
水肿液的蛋白含量可体现该水肿液的渗透压, 其与血清蛋白含量之差可反映相应的毛细血管静 水压梯度。并认为在所有渗出性腹水中门静脉与 腹腔毛细血管之间的静水压梯度均升高,故血清 与腹水之间的渗透压差也相应升高,而白蛋白是 构成血清及腹水渗透压的最主要成分,所以可以 通过SAAG间接反映门静脉。
SAAG的理论基础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1,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2,膈下淋巴管或静脉回流受阻。 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4, 肝广泛转移,肝静脉回流受阻。
恶性腹腔积液常见肿瘤
卵巢癌、胰腺癌、大肠癌、胃癌、 肝癌、 淋巴瘤、乳腺癌。
临床症状和体征
1,局部症状和体征:腹胀、疲劳、腹围增加、足水 肿、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IHCP)是热疗与化疗相 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热疗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40— 44℃,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与死亡的一种治疗 方式,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发挥协同效应。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目前与热疗发挥协同作用的药物有铂类、拓 扑异构酶抑制剂、双糖胞苷、紫杉醇、环磷酰胺 等。 14例恶性腹水患者(胃癌5例、肠癌3例、卵巢癌 3例、乳腺癌2例、腹膜间皮瘤l例)予腹腔热灌注化 疗,化疗药物因原发肿瘤不同而异,局部热疗温 度达42℃,持续90分钟,治疗后腹水完全消失, 且持续有效时间长达6个月。 IHCP治疗恶性腹水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 方法。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3,手术治疗 1. 腹腔静脉分流术 将腹水通过导管引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 适于对一线治疗失败或难治性腹水,病人全身 情况好,预期生存>3月。 2. 腹膜膀胱导管,将腹水引入膀胱经尿道排 出。 3. 大网膜肿瘤切除术 卵巢癌及其它妇科肿瘤。
预后
预后与原发肿瘤类型密切相关。一般卵巢癌(平均 生存期>10月)和淋巴瘤的腹水预后相对要好,乳腺癌 要比胃肠道肿瘤好。 胸腹水病人预后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腹腔注射的药物主要可分为(1)化疗药物:如博 莱霉素、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羟基喜树碱、 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2)生物反应调节剂:白 介素、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沙培林(OK-432); (3))放射性核素32P等;(4)中药制剂如榄香烯乳、鸦 胆子油乳、康莱特、香菇多糖等。 (5)硬化剂:如 四环素、滑石粉、强力霉素,但副反应较大,现 较少使用;
SAAG测定注意事项
血清白蛋白和腹水白蛋白的测定要同步
梯度是差值,而不是比率
一般测定一次即可,SAAG为10~11.1G/L时需重复 补充白蛋白短时间内可能影响SAAG
SAAG测定的意义
SAAG 11.1g/L认为存在门脉压,漏出液。
SAAG < 11.1g/L为非门脉高压,渗出液。
SAAG的理论基础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1 化疗药物:腹腔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药 物注入腹腔后,由淋巴管或腹膜吸收,大部分经 脏层腹膜吸收的药物进入门静脉。 腹腔内化疗有以下特点:腹腔内药物浓度较静 脉给药后能达到腹腔的药物浓度高几十到几百倍, 提高了局部细胞毒作用;门静脉内药物浓度高, 有利于控制门静脉内癌细胞和肝脏内的微小转移 灶;血浆药物浓度较低,全身的毒副反应较小。
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 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合或 单独作用所致。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2)钠水潴留
(3)内分泌障碍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局部性因素:
(1)液体静水压增高 (2)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
(3)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
(4)腹腔内脏破裂
生存期(月) 6 12 24 48 胸水(87例) 32% 13% 8% 6% 腹水(202例) 12% 4% 1%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 SAAG)
SAAG的概念
SAAG=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
(在同一天检测的血清白蛋白和腹水白蛋白)
恶性腹腔积液
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是肿瘤晚期的表现, 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常常为数周或几个月,平均生 存期4个月,1年生存率低于10%。
腹水的定义
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在肠曲间及肠道蠕动时 起润滑作用 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的腹腔液体的聚积,超过 200ml 时称为腹水 可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水肿
腹腔积液量
2,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二,腹B超、腹CT。 三,腹水实验室检查 1. 腹水细胞学(检出率60~70%)。 2. 腹水性状(多血性)、生化检查。 3. 腹水中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LDH、 HCG等。 4. 细胞遗传学检查 。 四,鉴别诊断 排除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核、化放疗并发症。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国内孙燕等报道用短小棒状杆菌(CP)治疗 恶性腹水有效率为67%。
国外有报道400例恶性腹水患者,用OK-432 0.5mg~2mg腹腔内注射1次后,治疗有效率高达 60%,其中20%的原发肿瘤病灶缩小,并显著改 善了生存期。
有关研究表明,OK-432可破坏肿瘤细胞RNA合成,使之出现肿 胀、空泡化及坏死,近而软化、缩小癌灶;作为免疫调节剂,OK-432 尚能同时释放多种相关细胞因子,有效增强细胞免疫活性,从本质上 巩固疗效。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集 中于利用纳米载体系统将化疗药物送入体内,腹 腔化疗也不例外,相关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最新的动物试验证明,在腹腔内注射紫杉醇 纳米粒可以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腹水量, 注射48小时后腹腔紫杉醇纳米粒的浓度是游离紫 杉醇的20倍。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适应症:
1,大量腹水。
2,化疗不敏感肿瘤。
3,全身治疗效果差者。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1,放腹腔积液治疗:每次抽取腹水量以1000~ 3000ml为宜;抽完腹水后可向腹腔内注射多巴胺 20mg,可增强利尿效果。由于大量或多次放腹水 可导致白蛋白与电解质的丢失,腹水感染的机会 也会增加故应避免。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应逐步收紧腹带,及 时补充丢失的白蛋白。若患者经济许可,平均每 抽出1 000ml腹水后,可给予静脉输注约6g左右白 蛋白,以维持身体有效循环体积。
文献报道中腹腔导管最长放置引流时间为18个月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腹腔内给药 优点:腹腔局部药物浓度高,提高疗效;血浆 浓度较低,全身不良反应较小。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2 生物反应调节剂:就肿瘤发生的病因而言,机体 免疫水平低下是其基础之一,而化疗药物在抑制 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及免疫亦有负性作用。 因此腹腔内治疗中应用一些生物制剂,可以增加 抗癌的治疗效果。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与单用化疗药物相比疗效增强,副反应减少。 常用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有干扰素、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短小棒状杆菌(CP)、 OK-432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