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制度(标准版)
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制度范文(5篇)

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船舶安全航行,防范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航运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的安全航行管理。
第三条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防范为主。
始终把船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防范措施,预防各类事故。
2. 法律依据,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确保船舶安全合法合规。
3. 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第四条船舶安全管理包括船舶安全设备管理、船员安全培训、船舶维修保养等。
第五条船舶安全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维护设备完好。
船舶所有安全设备应经常检查,确保设备功能完好。
2. 及时更换损坏设备。
对于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对船舶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第六条船员安全培训应遵循以下要求:1. 严格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的船员安全培训体系,包括理论教育和实际操作培训。
2. 强化意识教育。
培养船员对安全的重视意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3. 定期考核评估。
定期对船员进行安全培训成效的考核和评估,确保培训有效果。
第七条船舶维修保养应遵循以下要求:1. 定期检修。
对船舶设备和构件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现场质量监控。
对维修保养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维修质量符合要求。
3. 记录保存。
维护详细的维修保养记录,方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第三章航行安全管理第八条航行安全管理包括航行计划制定、航行监控、危险品管理等。
第九条航行计划制定应遵循以下要求:1. 充分考虑天气条件。
制定航行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天气条件、能见度等影响因素。
2. 合理规划航线。
根据港口、航次和货物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航行路线。
3. 高效利用资源。
充分利用导航设备和通讯设备,提高航行效率。
第十条航行监控应遵循以下要求:1. 实时船况监测。
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及船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航运行业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航运公司所属所有船舶,包括但不限于客船、货船、油船、化学品船等。
第三条船舶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船舶安全责任第四条船舶安全责任主体为航运公司,船长为船舶安全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船长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航运行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本制度,对船舶安全全面负责。
第六条船员应遵守船舶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船舶安全管理,确保船舶安全。
第三章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第七条船舶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船舶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等。
第八条船舶安全管理组织应设立船舶安全委员会,负责船舶安全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
第九条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船舶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船舶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二)船舶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船舶设备完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三)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管理制度:确保消防、救生设备齐全、有效,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四)船舶污染防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国际有关船舶污染防制规定,确保船舶清洁、环保。
(五)船舶航行安全管理规定:规范船舶航行行为,确保航行安全。
第四章船舶安全操作规程第十条船舶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船舶航行操作规程:规范船舶航行行为,确保航行安全。
(二)船舶装卸操作规程:确保装卸作业安全,防止货物损坏和人员伤害。
(三)船舶消防、救生设备使用规程:规范消防、救生设备的使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船舶应急演练规程: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船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船舶安全检查第十一条船舶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第十二条日常检查由船长负责,每日对船舶进行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定期检查由船舶安全委员会组织,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船舶航行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沿海、内河和港口从事船舶航行活动的所有船舶。
第三条船舶航行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全面管理,责任到人;(三)科学规范,持续改进。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第四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第五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按照国家规定,对船舶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船舶适航。
第六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配备合格的船员,并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七条船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八条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遵守航行规则,保持安全距离,不得超载、超速。
第九条船舶应定期进行航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航行,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船舶安全。
第三章船舶安全监督第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负责船舶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船舶的监督检查,确保船舶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三条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存在安全隐患,应责令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立即整改。
第十四条船舶违反安全法规,海事管理机构应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五条船舶发生事故,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六条船舶发生事故,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如实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配合事故调查。
第十七条船舶事故调查结束后,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船舶航行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我们可以看出,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
只有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规,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才能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及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船舶及船舶所属船员。
三、安全责任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船舶安全工作的实施。
2. 船舶船长为船舶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船舶及船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 船员应严格遵守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安全职责,保证船舶及自身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船舶检验与维修(1)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船舶适航。
(2)船舶维修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2. 船舶设备管理(1)船舶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船舶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排除,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 船员培训与考核(1)船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船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船舶航行安全(1)船长应合理规划航线,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船长应密切关注航行环境,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 船舶防火与防爆(1)船舶应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确保消防设备完好。
(2)船员应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
6. 船舶救生与应急处理(1)船舶应配备齐全的救生设备,确保救生设备完好。
(2)船员应熟悉救生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救生技能。
五、事故处理1. 船舶发生事故时,船长应立即组织船员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船舶及船员生命财产安全。
2. 船长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事故处理后,船长应总结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船舶出海航行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船舶出海航行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船舶出海航行的安全,预防船舶事故的发生,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船舶出海航行的单位和个人。
船舶出海航行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管理。
第三条船舶出海航行安全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落实。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船舶出海航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确保船舶出海航行安全。
第五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资质要求的船舶驾驶员和船员,确保船舶的操纵和操作安全。
第七条船舶出海航行个人应当持证上岗,接受相应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安全检查第八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船舶的安全检查,确保船舶设备完好,消防设施齐全,船舶结构牢固。
第九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船员的体检,确保船员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岗位。
第十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对船舶进行日常维护,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和损坏设备,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遇险和救助第十一条船舶出海航行遇险或者出现其他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保全。
第十二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与海事部门和相关单位建立有效的联络机制,确保遇险时能够及时获得援助和救助。
第五章信息报告和记录第十三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海事部门报送船舶出海航行计划和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船舶出海航行单位应当建立船舶出海航行记录,记录航行路线、时间、速度等相关信息。
第六章处罚和责任追究第十五条对违反船舶出海航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进行处罚,严肃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发生船舶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前发布的有关船舶出海航行安全管理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船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船舶及其在航、停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船舶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船舶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制定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处理船舶安全事故。
2. 船舶安全管理员:负责船舶日常安全管理,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监督船舶安全操作,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船员:严格遵守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四、船舶安全管理职责1. 船舶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组织船舶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4)处理船舶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 船舶安全管理员职责:(1)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监督船舶安全操作,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组织船舶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4)及时报告船舶安全状况,向上级汇报船舶安全管理情况。
3. 船员职责:(1)遵守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掌握船舶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4)积极参加船舶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船舶安全管理制度1. 船舶安全检查制度:(1)船舶安全管理员定期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设备、设施、船员操作等进行全面检查。
(2)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确保船舶安全。
(3)船舶安全检查记录应完整、准确,及时上报。
2. 船舶安全操作制度:(1)船员必须遵守船舶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船长负责船舶安全航行,对船员操作进行监督。
(3)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船舶安全培训制度:(1)船舶安全管理员组织船员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船只安全航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只安全航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船只的航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客船、货船、渔船、游船等。
第三条船只安全航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监督;(三)提高船只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第二章船只安全管理责任第四条船只所有人、经营人、船员及相关部门应共同承担船只安全航行管理责任。
第五条船只所有人、经营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船舶所有权或使用权;(二)具备合法的船舶检验、登记手续;(三)配备符合要求的船员;(四)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条船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持有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二)熟悉船舶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
第七条相关部门应加强船只安全航行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依法对船只进行检验、登记;(二)开展船舶安全检查,确保船只符合安全要求;(三)加强对船员的管理,提高船员安全素质;(四)宣传船舶安全航行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第三章船只安全航行管理措施第八条船只所有人、经营人应采取以下安全航行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二)定期对船只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状态;(三)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消防器材等;(四)加强对船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五)严格执行航行计划,遵守航行规定。
第九条船员应遵守以下航行规定:(一)严格遵守船舶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二)保持瞭望,注意周边环境,防止碰撞、搁浅等事故发生;(三)遇到恶劣天气或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船只和人员安全;(四)遵守无线电通讯规定,保持通讯畅通。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事故处理第十条船只安全航行管理实行监督检查制度。
我国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

一、概述船舶航行安全是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和海洋权益。
为保障我国船舶航行安全,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船舶航行行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水平。
二、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保障船舶、旅客、船员和货物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沿海、内河及港口从事船舶航行活动的各类船舶。
第三条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和船员共同负责制度。
2. 船舶技术管理第二章船舶技术管理第四条船舶必须符合国家船舶检验标准,持有有效的船舶检验证书。
第五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应加强对船舶的维护保养,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状态。
第六条船舶应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验、维修。
3. 船员管理第三章船员管理第七条船员必须持有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第八条船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九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应加强对船员的管理,确保船员遵守船舶航行安全规定。
4. 航行安全监督第四章航行安全监督第十条交通部主管全国船舶航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船舶航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船舶航行安全监督包括船舶检验、船舶安全检查、船舶违法行为查处等。
5. 应急处置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三条船舶发生事故时,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第十四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管理人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 法律责任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船舶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结语我国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船舶航行行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船舶安全航行管理制度(标准版)
1.船舶开航前必须按《最低配员证书》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持证船员,船员必须严格遵守制度,提前回船准备开航工作,不许无故耽误船舶开航。
2.开航前,船长应组织船员召开航前会议。
研究部署装载和航行计划,落实安全措施,并把会议内容记录在《航行日志》中。
3.各船员按自己的岗位职责,开航前对自己负责的航行设备、操纵设备、信号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机械设备、堵漏器材实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船长、船东或公司,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后再开航。
船长应把发现的隐患和整改措施记录于《航行日志》以备日后查阅。
4.自卸砂船严格按《货物装载手册》装载,装砂后立即把砂推平、推匀,确保船舶装货之后处于正浮状况,严禁超载运输。
5.自卸砂船装砂时,同时开启抽水泵,抽出舱内积水,防止积
水形成自由液面影响船舶稳性。
6.船舶航行期间,驾驶台应保持安静;不能从事对航行无关的其他活动,防止分散当班人员的精神。
7.航行中,当班人员应严格遵守航行规章,在感潮河段坚持靠右航行的原则,加强了望、慎重驾驶、使用安全航速。
夜间航行正确使用夜航灯号,会船时确保与来船统一会船信号后再驶过。
8.船员应当熟练掌握雷达、GPS等导航设备的使用,并善于使用船上的导航设备协助了望,及早发现接近船舶、做出正确判断,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9.船舶在桥区水域航行时,应按助航标志标示的通航桥孔通过,并与桥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禁止在桥区水域内追越、掉头、试航或并排航行。
10.当班人员应当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搜集航行安全信息,遇到雷雨大风等危险天气,立即报告公司,及早做好防范措施,选择安全水域锚泊。
11.船舶进出港口,应主动向海事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
续,并呈交相关资料。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