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唐诗五首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和诗歌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诗五篇》收录了五首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古诗,这些诗作在文化和艺术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这五首古诗的原文和翻译: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ranslation: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and the Yellow Riverflows into the sea.If you want to see farther, climb to a higher floor of the tower.2.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Translation:Goose, goose, goose,With a curved neck it sings to the sky.White feathers float on the green water,Red webbed feet ripple the clear waves.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ranslation:The bright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I mistake it for frost on the ground.I lift my head and gaze at the bright moon, then lower it and miss my hometown.4.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原文《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为丛藓科扭口藓等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喻云亮,焜徐华胡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允文允武不不懈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泯并无相恋,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存有反问,平海夕长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畏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存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就是?烟波江上并使人恨。

《送友人》(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致意自兹回去,萧萧班马鹤。

《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在云上,便惹来诗情至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为,幽径连交厝爱好者。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并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屈将白发演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斜听到吹雨,铁马冰河睡去去。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叶唇柱。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陶醉无人知晓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闯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冲出去一滩鸥鹭。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倚桑阴学种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12.唐诗五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山尽处白天已经降临,黄河水流入海。

我想望尽千里美景,只为再登上一层楼。

2.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仿佛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3. 《登岳阳楼》 - 杜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古人曾乘黄鹤离去,留下黄鹤楼空空荡荡。

黄鹤离开后再也没有归来,长久以来,白云飘渺不定。

晴朗的小川边上有繁茂的树木,芳草丛生的鹦鹉洲。

夕阳西下,故乡的城关在何处?江面上烟雾氤氲令人感到忧郁。

4.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沉睡中毫不知觉,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夜晚时有风雨声,花儿掉落了多少。

5.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翻译:前方看不见古人,身后也看不见后来者。

思考着天地之间的浩渺无边,独自悲伤而流下了泪水。

以上为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五首唐诗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这份文档符合要求,共有855个字。

如果您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部编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

部编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

部编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部编八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1. 《观刈麦》 - 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陆游其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些古诗词不仅反映了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应深入理解其意境和内涵,感受诗词之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12.《唐诗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

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

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

八上十二课唐诗五首原文

八上十二课唐诗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唐诗五首》包括王绩的《野望》、杜甫的《望岳》、曹操的《龟虽寿》、刘禹锡的《秋词》和王维的《使至塞上》。

以下是对这五首诗的原文及赏析:一、《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诗人独自站在东皋,望着远处的山林和落日余晖,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孤寂。

诗人看到牧人和猎马归来的场景,心中不禁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壮观。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豪情壮志。

三、《龟虽寿》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诗人认为虽然神龟和腾蛇都有寿命的限制,但老骥仍然有志在千里之外的壮志。

曹操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有着强烈的壮志和追求。

诗歌最后表达了曹操对养生之道的理解,认为除了天命之外,还需要注重保养身体和精神。

四、《秋词》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加美好,因为秋天有着更加明朗的天空和更加清澈的空气。

诗歌最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五、《使至塞上》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和感受。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

唐诗五首八年级上册原文1.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借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以对仗工整的句式,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其中,“风急天高”表现出了秋季的肃杀之气,而“猿啸哀”则借用了猿的哀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同时,“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描绘了清澈的江水和白色的沙滩,以及飞翔的鸟儿,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以“无边”和“不尽”形容落叶和江水,表现出秋天的广阔和江水的绵长。

而“萧萧下”和“滚滚来”,则分别描绘了落叶和江水的动态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以“万里悲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而“百年多病”则表现出了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其中,“作客”和“独登台”,则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和独自登高望远的情景。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以“艰难苦恨”形容自己的一生,表现出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而“繁霜鬓”则描绘了老年时的自己,头发已经变得花白如霜。

同时,“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现出了诗人因为生活潦倒而不得不暂停饮酒的无奈心情。

总之,《登高》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诗人将自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深感震撼。

2.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离别的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 地漫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岭随着低平的原野出现而逐渐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 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 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 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 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一、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 鹤飞去,这地方只留 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八年级上唐诗五首
•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 的情调中,带有几分彷徨和苦闷, 是王绩的代表作,是现存较早的格 律严整的五言律诗。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 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 王绩(约590~644),初唐诗人,字无功,绛 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性情简放,“不喜 拜揖”,三仕三隐。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 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 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 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 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 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 经》 、《酒谱》 。
崔颢《黄鹤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勃《滕王阁序》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 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 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 (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 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 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 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其山水 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 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 做出重要贡献。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 律诗的奠基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 不相识,我长啸高歌 真想隐居在山冈
黄鹤楼
崔颢
崔颢(公元704—754年),汴州 (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 书司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长于 写诗,系盛唐诗人。最为人称道的 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 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旧唐书 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 浩然并提 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 究景物的画面感。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 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 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 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 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 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 。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 开元十二年(724年),心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 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 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 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 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 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黄鹤飞去后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 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 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 绿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 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 烦愁!
江南三大名楼与有关名诗文
湖北: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江西:滕王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 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
一、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 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 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 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 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 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山前线。
颔联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 法,以“征蓬”“归雁”自喻,既言 事、又写景,更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