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研究体会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例体会

精索 或 大 出血 .术 中应 常 规探 查 对侧 腹 股 沟 内环
口,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我们认为 ,行半荷 包 缝合 时二进 针 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腹 腔 内 内环 口出针 点应 尽量 靠 近 ,可 有效 防止 内环 口缝 合 不完 全 ,是 减 少术 后 复发 的关键 .
2 结 果
全 组 l 均 顺 利 完 成 手 术 ,手术 时 间 1 2例 0~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资料 .
2 n 5mi,术 后 住 院 1 2d出院 .未 发 生 因 阴囊 血 肿 、感染 等 并发症 . 术后 无复 发.
全组 1 例,男 9 ,女 3 2 例 例.年龄 1 月 ~ 0 1 岁 .单侧 疝 1 例 ,双侧疝 1 1 1 例. 术前 均有 腹
李 留峥 ,于 杰 ,肖仲贤 ,王宏 武 ,李 恒
( 沧市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云 南 临 沧 临
[ 关键词]腹腔镜 ;/ J ;腹股沟斜疝 bL
670) 7 0 0
[ 中图分类号]R 2 [ 7 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4 0 (0 0 1 1 5 2 0 3— 7 6 2 1)0 —0 2 —0
咳嗽 者.手 术 优点 : ()手 术操 作简 单 易行 ,手 1
拔除套管将两根丝线打结 ,再将皮肤切 口处 的两 根线 拉 出收 紧荷 包 打 结 ,线 结 埋 入 皮 下 .若 疝 环
术 时 间短 ; () 易 于 处 理 双 侧 斜 疝 和 对 侧 隐 匿 2 疝 ; () 创 伤 小 ,恢 复 快 ,住 院时 间短 ; () 3 4
[ 基金项 目] 云南省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基 金资助项 目 (0 6 Y 1 6 ) 2 0 P 0 — 3
36例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的护理体会

患儿 去 枕平 卧 , 头偏 向一 侧 , 避免 误 吸导 致 吸人 性 肺
炎。 同时 , 肩下 垫一肩垫 , 头部后仰 , 下颌抬 高 , 证气道 开 保
放. 防止 因舌 后坠 引起窒 息 的发 生 。必 要 时可 以放置 口咽
吸[。 5 术后应 仔细观察 呼 吸节律 、 ] 频率及 呼吸深度 , 皮下气
・
临床护理 ・
3 例腹腔镜下d J 疝囊高位结扎术后 的护理体会 6 ,L
李赖芳 谢春香 林彩银 何画珍 ( 州省 五 华 县人 民 医院 外科 , 东五 华 54 0 ) 广 广 14 0
【 要 】 目的 摘 总结 腹腔镜 下/J 疝囊高位结 扎术后 的护理体 会 。方法 ]L , 对 3 例 腹腔镜 下小儿 疝囊高位 6
【 关键 词 】 腹 腔镜 ; ,L d J疝囊 高位结扎 术 ; 复苏期 ; 管理
中图分类号 : 7 35 R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9 6 2 0 )4 0 1— 1 10 — 7 X( 0 7 0 — 38 0
随着腹腔镜 手术技 术 的 日渐 成熟 , 儿腹 腔镜手术 以 小
呕吐 , 例 患儿 出现舌 根后 坠 ,经及 时 处理后 无窒 息 的发 1
生。
其创伤 小 、 恢复快 等优 点逐渐取 代传统 的手术 方法 [ 现 1 _ 。
总结我 科 2 0 0 5年 1 ~ 0 7年 3月 间 3 小儿腹腔镜 下 月 20 6例
23 体 温 的 观 察 及 护 理 .
和血氧 饱和度 。
22 保 持 呼 吸 道 的 通 畅 .
人工 气 腹 的 C : 过 穿刺 部位 进 入 皮下 残 留于 疏松 O穿 组 织 可引 发皮 下气 肿 。轻 度 的皮 下气 肿 2 3d可 自行 吸 — 收 . 重的皮下 气肿如 胸部气肿 , 限制胸部 运动 , 响 呼 严 可 影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护理体会

直视 下 插 入 操 作 钳 。探 查 患 侧 及 对 侧 内 环 口 ,在 患 者 内 环 口 化 碳 气 腹 机 、腹 腔 镜 手 术 专 用 操 作 钳 ,另备 自制 特 殊 的带 线 的
体 表 投 影 处 作 1.5 mm 长 切 1:3,刺 入 带 线 雪 橇 针 ,荷 包 缝 合 内 钩 针 等 ,并 严 格 灭 菌 消 毒 备 用 。2)配 合 麻 醉 ,手 术 使 用 静 脉 全
对 侧 存 在 的 隐 性 疝 82例 。 l例 2年 前 曾 做 过 传 统 的 单 侧 斜 阴 部 皮肤 。用 棉 鉴 蘸 松 节 油 彻 底 清 除 脐 部 污 垢 ,然 后 用 清水
疝 高 位 结 扎术 ,术 后 发 现 对侧 有斜 疝 ,再 施 行 腹 腔 镜 患侧 斜 疝 清洗 脐部 。4)胃肠 道 准 备 :婴幼 儿 术 前应 禁 饮 食 4~ 6 h,儿 童
镜 下 d,JL腹 股 沟 斜 疝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 160例 ,男 121例 ,女 常 有 污 垢 和 细 菌存 留 ,因此 术 前 脐 部 皮 肤 清 洁 是 预 防切 口感
39例 ;年 龄 82天 ~ 12岁 ,平 均 4.6岁 。术 中 同 时 发 现 并 处 理 染 的 重要 措施 。术 前 1 d常 规 清 洁 消 毒 腹 部 、腹 股 沟 区 和 会
Journal 0f Qiqihar M edical College,2010,Vo1.31,No.8
腹 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护理体会
李翠 霞 张 杰 阎 玉矿 洪 华 易卫 东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治 疗 小 儿腹 股 沟斜 疝 的新 术 式 及 配 合 中常 见 的 护 理 问题 。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2004年 1月  ̄2009年 12月 间 我 科 收 治 的 160例 腹 股 沟 斜 疝 患儿 行 腹 腔 镜 下 疝 囊 高 位 结扎 术 的 术 后 并 发 症 及 护 理 方 法 。 结 果 护 士做 好 术前 访 视 ,及 时 准备 手 术 器械 与 物 品 ,术 中 洗 手及 巡 回护 士 密切 配合 术 者 取 得 了预 期 的 效 果 ;术 后 病 人 均 安 返 病 房 ,术后 并 发 症 均 得 到 及 时 处 理 ,预 后 良好 。1例 复 发 ,经传 统 手 术 方 法 治愈 。结 论 腹 腔 镜 下 小儿 腹 股 沟斜 疝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是 安 全 、有 效 的 手 术 方 式 ,术后 并 发 症 少且 轻微 ,通 过 加 强 对 患 儿 围手 术 期 的 护 理 ,提 高 了患 儿 的 治愈 率 ,减 少 了术后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降低 了 复 发 率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体会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68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使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
针对两组治疗过程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病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较观察组长,手术过程中切口较观察组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疝囊结扎相比,造成的伤口更小,愈合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的患儿极少,操作简单,并发症的情况很少出现,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by 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A total of 68 children with inguinal her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reatment proces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lapse case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longer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and larger incision during operation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laps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has smaller incision,shorter healing time and less postoperative pain. This method is easily operational with few complications and good clinical effect,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Laparoscope;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High ligation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是对小儿疝囊进行高位结扎。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属 配合 + J 禁 食 , L 禁食 8h 禁水 4h 至送 入手 术 室 , 讲 述 , , 并
禁食 、 水的原 因和 重要 性 , 禁 叮嘱 患儿 手腕 带不 要 随意脱 出 。
了解手 术野皮 肤清 洁准 备 , 检查 各项 常规 检查 报告 结 果 对 患 儿做好 心 理护 理 , 除 其及 家 属 的紧 张感 , 少焦 虑 及 恐 解 减
例发 生意 外 , 术后恢 复 良好 , 院 3 7d, 住 ~ 无术 后并 发症 发生 。
1 . 术 配 合 2手
幕 、 像头 、 光源 、 腔机 。 摄 冷 气 用小 弯钳 、 钳夹起 腹膜 , 合 , 皮 缝 剪线 , 结束 手术 。如 果是 双侧 疝囊 , 用 同一 方法 施行 另一侧 则
无继 发 出血 , 无并 发 症发生 。 论 : 结 拥有 良好 的仪器 设备 , 上充 分仔 细 的术前 准备 以及 专业熟 练 的手术 配合是 保障 加 手 术成功 的关 键 。 【 关键 词】 腹腔 镜 下 ; 疝囊 高位结 扎 ; 手术 配合
【 中图分类 号1 6 62 2 5. R +
意 效果 。现将护 理 配合体 会报 道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有 出血情 况 , 把腹腔 内 C 清 。 并 O放 如无 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况 , 电视屏 关
本组 患儿 共 3 5例 , 3 例 , 2例 , 龄 2 6岁 , 中 男 3 女 年  ̄ 其 双侧 2例 , 均在 腹 腔镜 系统 监 控 下顺 利 完成 手 术 , 中无 一 术
【 文献标 识 码】C
【 编 号】17 — 7 1 2 1 )2 b 一 7 一 1 文章 6 4 4 2 (0 0 0 ( )1 O 0
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部位进入皮下残 留于疏松组织可引发皮下气肿 。 度的皮下 轻
21 .. 2一般护理 ①按 常规 准备 皮肤 ,避免擦红局部皮肤 , 特 别 注意脐部 的清 洁; 督促患儿 完善各项 相关化验 、 ② 检查 , 了
收稿 日期 :07 1— 6 20 — 0 l
( H) Ⅱ' 将成 为新的经典术式[ 与传统 的手术方法 比较 , 有 1 1 , 具 手术 时间短 、 微创小 、 恢复快 、 美容效 果好等优点 , 正逐步 普
及并广泛应用 。 院于 2 0 年 5月 20 我 07 0 7年 9 间行腹腔镜 月
做 到快而准 , 避免患儿长时 间哭 闹, 如疝囊突出 , 时把脱出 及 的疝 囊复位 ; ③术前 健康教育 : 责任 护士详细 向患儿家属 接 受腹腔镜手术知识及术前注 意事项 ,消除术前不 良因素 ; ④
后 体温恢复正常 。
曾做 过传 统的单侧斜疝 高位结扎术 ,术后发现对侧有斜疝 ,
再施行腹腔镜患侧斜疝 治疗手术 。
1 . 法 与结 果 2方
一
般患儿采用 3 孔技术操作 , 在氯胺酮麻醉或氯胺 酮加
222保持 呼吸道通畅 患儿 去枕平 卧 , .. 头偏 向一 侧 , 避免 呕
吐和误 吸 , 防治 因舌后坠引起窒息 的发生 。对 呼吸道分 泌物 多的患儿应及 时清理分 泌物 , 保持气道通 畅 , 注意观察患儿
发生应保持患儿安静 , 减少耗氧量遵医嘱 给予镇静剂和激素 类药物 ,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 管。本组病例 中 4例患儿 出现呕 吐, 经及时处理后无窒息的发生。
2护 理
21 . 术前护理
’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21 0 0年 1 O月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o13 No5 .3 .
ACTA ACADEMI AE MEDI NAE CI ZUNYI
Oe .2 0 t 01
腹 腔 镜 下 小 儿 疝 囊 高位 结 扎术 的手 术 配合 及 体 会
何莉莉, 练 , 吴 周建 飞 , 李太 霞, 罗丹丹
机 压力 , 以确 保手术 J N进行 。 I D  ̄ ,
3 进入手术间后 , . 4 合作 的患儿可建立静脉通道 , 不
伤[ ④住 院时间短 , 组患儿住 院时间为 3 5 , 3 1 , 本 ~ d 手 术 费 用相对 开 放手 术无 太 大悬殊 。
・
51 ・ 1
第3 3卷第 5期
技 术 上更 安 全 , 手术 风 险小 , 儿 切 口疼痛 轻 , 需 患 无
要我们 熟 悉仪 器及 器械 的使 用方 法 ,及 手术 配合 的 过程 , 提 前做 好充 分 的准 备 , 查设 备 、 应 检 线路 、 源 光 是否完 好 ,气腹 压 力大 小应 根 据 患儿 年 龄体 重 调节
适 中。器 械护 士应 提前 1 — 0 i 手 上 台 , 5 2 m n洗 检查 器
拆 线 , 留瘢痕 , 不 治疗 效 果好 , 得 临床推广 应用 。 值
刀, 于内环 口体表投影处切开 0 c . m小 口, 2 递有孔直 针带 02 / 爱惜帮卓越缝线(6 7) w 9 7于腹膜外潜行 内半 圈后 , 注意避开输精管及睾丸血管 , 将针退出, 线留 腹 腔 内 , 雪 橇 针 沿 同一 切 口进 入 , 行外 半 圈后 , 递 绕 将线带出腹腔 , 挤出阴囊内气体 , 体外打结 。 排气 , 撤 出用物, 包扎伤 口。
腹腔镜小儿疝囊颈高位结扎术90例临床体会

版 社.
1 破伤 风 抗 毒 素致过 敏 的回 顾分 析 例
蔡 霞
阜宁 24 0 24 0 江 苏 省 阜 宁 县 人 民医 院 , 苏 江
f 关键词 】 破伤风抗毒 素; 过敏
di1.9 9 jis.06—15 . 0 10 .4 0:0 36 /.s 10 n 9 9 2 1 . 11 5 文 章 编 号 :0 6—15 ( 0 1 O —0 3 0 10 9 9 2 1 )一 1 1 3— 1
此例提示 , ①在临 床应用 该药 时 因个体 差异 较大 , 药前 要询 问过 敏 用 史, 为了对照观察皮试结果应 由皮试执行者观察 , 对病人 出现任何不适 都应 提高警惕 。②若皮试局部为强阳性伴有全身不适症状 应尽量避免使用抗 毒 素。条件允许时可选用高效安全的人体破 伤风免疫球蛋 白代替_j 1。如果必 须使用应在采用脱敏注射的同时做好随时抢救 的一切准备 。③对 于过 敏体 质的人 , 脱敏注射必须严格掌握 注射剂 量 , 间隔时 间, 注射 过程要密切观 察,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_’ , 2 并告 之患者如有 不适立 即汇报, 3 J 以便及时处理。④嘱病 人及 家属牢记对 T T过 敏, 需注射 时告知 医护人 A 再 员, 谨防变态反应发生 , 同时要 做好健 康教育。⑤建议积极 大力推广破伤风 类毒索的预防接种 , 一般接种后 的免疫 力可维持 5年 。如 遇创伤 , 再注射一 针 类 毒 素 就 不 需 要 注射 抗 毒 素 , 样 就 可 减 少 临 床 上 多 数 外 伤 患 者 常 规 应 这 用破伤风抗毒素来预防破 伤风 , 是减 少破伤 风抗毒 素滥用 和过敏反 应 的有 效 措施 。 转
医学信 息
・
14・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研究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09月至2015年03月我科120例腹股沟疝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15~35 min,平均20 min,术后3~4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术中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55例(45.8%)。
120例患儿经门诊或电话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术中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腹股沟区隐匿性疝,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儿童【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20-03Pediatric laparoscopic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Zhu Shichun, Dai Jiayuan, Liu Zhenyong.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aparoscopy to children with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120 cases of inguinal hernia children from September 2013 to March 2015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l sac. Results 120 cases of surgical success. Operation time 15-35 min, an average of 20 min, 3 a 4 days after discharge,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traoperative found on inner side not closed 55 cases (45.8%).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the outpatient service or telephone follow-up afer 6 months, no recurrence cases.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small trauma, pain slight,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horter operationtime and hospital stay, and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afe and reliable, intraoperative can discover and deal with the contralateral groin area occult hernias,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Inguinal hernia; Laparoscope;Children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主要由睾丸降入阴囊时引起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引起。
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原则与成人不同,一般只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无需修补。
相对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外表美观、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可发现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
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为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儿中男10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1.4岁。
术前诊断双侧疝10例(8.3%),单侧110例(91.7%)。
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性疝55例(45.8%),120例患儿中共有嵌顿疝4例。
1.2 手术方法1.2.1 术前准备:患儿术前禁水、禁食6h,排空膀胱,必要时应用开塞露通便1次。
1.2.2主要器械:腹腔镜(直径5 mm),分离钳(直径3 mm)、20mL注射器带侧孔针头。
1.2.3手术方法:采用喉罩静脉全麻,患儿取平卧位,臀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取脐部纵切口约5mm,开放进腹,置入5mm Trocar,建立气腹并维持腹压在8~10mmHg,导入腹腔镜,注意观察双侧内环口,如健侧存在未闭的鞘状突一并处理。
在脐左侧腹直肌外缘作3mm横切口,置入3mm Trocar及分离钳。
腹腔镜监视下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作lmm小切口,先以20mL注射器带侧孔针头带入2-0强生不可吸收线穿刺至内环口腹膜外,缝合内环口腹膜内侧半圈,注意避开输精管和精索血管,退出穿刺针将缝线留在腹膜外,再以同法带线缝合内环口腹膜外侧半圈,由外侧缝线带出内侧缝线,挤压疝囊残余气体,收紧缝线,皮下打结,将疝囊内口高位结扎。
解除气腹,拔出Trocar并缝合各穿刺点,术毕。
嵌顿疝首先在腹腔镜监视下手法复位,观察肠管无发黑坏死后,同法高位结扎疝囊。
2.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0 min。
术中出血少,术后3~4天出院,切口瘢痕轻微,无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
术中发现55例(45.8%)对侧鞘状突未闭,其中男52例,女3例,一并予以高位结扎处理。
120例患儿经门诊或电话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
3.讨论3.1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优点:(1)传统开放手术寻找疝囊时需切开提睾肌、分离精索,易造成精索血管、输精管损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囊水肿、血肿,疤痕粘连,甚至睾丸萎缩。
Perlstein J等[1]研究表明,即使精索血管未受损伤,仍有2.3%~15%的患儿在开放手术后出现睾丸发育不良或萎缩,嵌顿性疝术后睾丸委缩比例更高。
如果损伤输精管,则可能会影响患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另外,开放手术处理复发疝及局部注射药物、疝气带治疗的病例时,手术难度和误损伤的风险均明显增加,而且术后局部粘连可致医源性隐睾[2]。
而腹腔镜手术可清晰显示内环口附近的精索血管及输精管,无需解剖腹股沟区,避开局部粘连,降低手术难度,术中稍加注意,几乎不会误伤精索血管和输精管。
术后腹股沟区无瘢痕粘连,故一般不会出现医源性隐睾。
腹腔镜手术不影响睾丸侧支循环,睾丸萎缩极为罕见。
相对于传统方法,腹腔镜手术对嵌顿性疝的处理更有较大优势[3]。
(2)传统手术寻找疝囊有时比较困难,李宇洲等[4]报道,腔镜疝术后复发率约为0.9%。
而有文献报道,开放手术疝复发率约为0.8%~3.8%,术后约有5.6%~30%的患儿出现对侧疝。
[5]本组患儿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
(3)术中如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可及时修补。
虽然未闭鞘状突不一定会发展为腹股沟疝,但术中同时结扎是必要而可行的,降低了近远期对侧疝发病率,避免二次麻醉及手术的创伤与风险。
[6](4)女性患儿滑动性疝,卵巢和输卵管常突入腹股沟区,传统手术需注意避免误扎部分输卵管导致远期不孕,腹腔镜手术能更清晰的观察卵巢和输卵管的位置,很容易地避免类似并发症[7]。
3.2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1)1~14周岁的患儿,无腹壁缺损及薄弱者,而Turial等[8]认为手术年龄可放宽至23周。
(2)6~12个月患儿,发生过多次疝嵌顿,需尽早行腹腔镜手术。
禁忌证[9]:(1)疑有肠绞窄的嵌顿性疝,手法复位不能回纳;(2)1岁以内患儿腹腔空间较小,如果发作次数少,有自愈机会,可暂时不考虑手术;(3)严重便秘、咳嗽患儿;(4)合并心、肺疾病及其他手术禁忌证。
3.3 手术注意事项(1)麻醉后患儿取仰卧位,头低足高2O度,往健侧倾斜20度,便于显露与操作,气腹压力根据患儿年龄及体质酌情调整,腹压过高易引起膈肌运动受限,限制通气,引发皮下气肿;(2)小儿腹腔空间小、腹壁薄,术前排空膀胱,开塞露通便,以免膨胀的膀胱及肠管影响术中操作,腹壁穿刺及操作时应避免损伤腹腔脏器;(3)内环口腹膜外缝合应仔细,避免损伤精索血管、输精管及腹壁下动脉 (4)结扎前排出疝囊内气体,防止术后阴囊气肿;3.4 术后常见并发症3.4.1复发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虽然操作简单,疗效满意,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主要原因有:(1)患儿内环口较大,腹膜松弛,术后哭闹或剧烈活动可导致腹压升高,使腹膜再次下移进入腹股沟管,导致复发;对于疝囊内环口巨大的病例,我们采用脐正中或侧脐韧带覆盖高位结扎后的内环口,其可行性已得到了证实。
有研究认为,这种方法可完全消除腹腔镜手术复发,尤其适用于:①疝囊颈>1.5 cm的巨大疝;②复发性疝;(2)缝合腹膜时有遗漏,缝合不严密;总之,术中仔细操作,以及对疾病和手术指征的掌握尤为关键。
3.4.2术后戳孔疝术后戳孔疝多见于较大的观察孔和操作孔,分析原因主要是:(1)术毕穿刺孔未缝合关闭;(2)排气过快,腹压迅速下降,网膜随之疝出,术毕未仔细检查;术毕我们常规缝合观察孔和主操作孔,解除气腹以后拔出Trocar,很好地避免了戳孔疝的发生。
3.4.3术后阴囊积气主要系内环口荷包收紧前未排出阴囊内气体所致。
一旦发现,少量气体可不予处理,等待其自然吸收;如阴囊肿胀明显,可用细针头穿刺排气。
综上所述,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外表美观、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Perlstein J,Du Bois JJ.The role oflapa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rectuTent pediatric hemias[J].J Pediatr Surg,2000,35(8).[2]刘振勇,戴家瑗,曹海波.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研究经验[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9).[3] Barqawi A,Furness P3rd,Koyle paroscopie Palomo varicocelectomy in the adolescent is sMe after previous ipsitateral inguinal surgery[J].BJU Int,2002,89(3).[4]李宇洲,梁健升.微型腹腔镜下斜疝手术的改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1(5).[5] Parelkar SV,Oak s,Gupta R,et 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the pediatric age group一·experience with 437 children[J].J Pediatr Surg,2010,45(4).[6]Turial et paroscopic inguinal hemiorrhaphy in premature infants[J].Eur J Pediatr Surg,2010,20(6):371-374.[7] 黄贵和.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3):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