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公开课:《读懂古诗中的颜色》教学实录(精品)

《读懂古诗中的颜色》群文阅读

教学实录

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施玲珠

执教年级:统编一年级上册

群文议题:诗中的颜色

阅读诗篇:《两个黄鹂鸣翠柳》《山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鹅鹅鹅》《天净沙.秋》阅读目标:

1、通过个别读、齐读、拍手读、对读等方式品读几首诗,在读中享受美。

2、通过读一读找一找、圈一圈的方法发现并读懂诗中的颜色,通过想象感受颜色给诗带来的美。

3、在讨论比较、归类中,发现诗中常用的几种颜色。

4、发挥想象,补写诗句中的颜色的词。

阅读过程:

一、看图猜一猜,感受色彩带来的美丽。

1、(出示一张黑白图)

师:初次见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画。猜猜,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生:冬天

师: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生1:很冷。

生2:一点颜色也没有,不美。

2、师:是啊,冬天草木凋零,万物都沉沉地睡去了,世界变成了黑白的了,多单调呀!这时候呀,来了一位魔术师,它挥一挥魔术棒,瞧!草变绿了,漫山遍野的花都开了,山更青了,天更蓝了。(课件一步步演示将黑白图变成彩图。)

师:什么季节到了呀?

生:春天。

师: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春天很暖和,小鸟唱着歌很好听。

师:你真会想象!

生:我也喜欢。因为春天可以开出五颜六色的花。

师:五颜六色的花真美,你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些花?

生1:五彩缤纷

师:小朋友们,画家很喜欢色彩,他们把各种色彩涂抹在白纸上,就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其实,写诗就像画画一样,也要有颜色。诗人也很喜欢色彩,他们把色彩写进诗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找诗中的颜色。板书课题。生读题。

二、找找诗中的颜色,读懂颜色。

(一)抓颜色的词,感受颜色给诗歌带来的画面美。(出示《鹅鹅鹅》)

1、师:我们先来看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诗,赶紧自个读读这首诗。

生自由读诗歌。

2、师:男孩子来读读这首诗。女孩子也来读读。

3、师:这首诗里,藏着一些颜色的词,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快速把它们找出来,圈一圈。

交流。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带有颜色的这句诗。读着这些带颜色的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白鹅

师:加上“我仿佛看到了……”来回答就更好了。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只白鹅在河里游。

生2:我仿佛看到了这只白鹅全身长着洁白的毛。

生3:我还知道白鹅的掌是红红的。

……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想象。看来边读边想象真是阅读的好方法。经过刚才的想象,我们把这首诗读成了这样一幅多彩的画面。(板书:画面美)

师: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读读这首诗。

生读。

(二)抓颜色的词,感受画面美,了解诗歌描写的季节。出示《绝句四首》其三

引:读得真好!孩子们,诗中的颜色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如画般的美丽之外,还藏着很多秘密呢!我们再来看看这首。

1、师:先自个来读读。

2、师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1、2生读)

3、这首诗里也藏着一些颜色的词,赶紧去把它们圈出来吧。

生自由圈颜色词

4、师:你知道翠和青是什么颜色吗?

生:翠是绿色。

师:你懂得真多!翠是一种绿色;出示图片:你看,这些新长的嫩叶,刚抽出的新芽都是翠绿色的。大家赶紧把翠也圈出来吧。

师:那谁来告诉我青是什么颜色?

生:就是很青的颜色,就像湖水。

师:其实,青就是一种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诗中的青天指这样碧蓝的天空。还有比如这些东西也都是青色的。(出示图片)

师:读词语的时候,如果带上想象,能把词语读得更好。咱们来一起边想象边来读读这些词。

1、读着读着,老师忽然有一个想法,诗干嘛非要用上颜色的词呢?比如这句我把它改一改。变成“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天空。”你们觉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1:这样的话,就不美了。

生2:我觉得这样我们就想不出它是怎样的了。

生3:没有了颜色,就不美了。

师:对啊,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体会到了颜色的词可以让诗歌的画面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看来,比较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2、师:那咱们就将比较进行到底吧。既然你们说非要用上颜色的词。老师看见过秋天的柳叶是黄色的。那我就将这句中“翠柳”改成“黄柳”。你们说好不好?

生1:我觉得不好。这样读起来不好听。

生2:不好。翠柳是绿色的,不是黄色的。

师:秋天的柳树叶就是黄色的,没错呀!

生3:我知道了,可能诗人写的是春天的柳树。

师:你真会思考,不是可能,诗人写的就是春天的景物。看,一个“翠”字,我们就读出了诗人描写的是早春的景物。诗中的颜色可真奇妙,它们不仅使诗的画面变得更美,还悄

悄地告诉我们诗歌描写的季节呢!(板书:季节)

3、师:让我们美美地再读读这首诗。

生读。

(三)迁移运用,读出诗歌描写的季节(出示《山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引:孩子们我们中国的古诗中,有很多很多诗是运用了颜色的,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两首。

1、师:先听我来读读这两首诗。

师:想读吗?那就赶紧自由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借助请拼音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

3、师:读得真认真!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个别读,师正音。

4、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读,那咱们来一边拍手一边读读。

生拍手读。

5、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把两首诗读通了,相信诗里有关颜色的词,一定不难找到。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三首诗,把颜色的词圈出来。

生自由圈颜色的词。

6、交流。师:你在哪首诗里圈出了哪些颜色的词?

生个别回答。

7、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颜色的词全找到了。那么,读着这些颜色的词,你们能判断这两首诗分别是写哪个季节的吗?

生1:我知道《山行》写的是秋天,因为说霜叶红了。秋天的时候霜叶才是红的。

师:你真能干,能从颜色中读出诗描写的季节。那谁能说说《笑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什么季节?

生2:我知道这首诗是写夏天的,因为有绿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

师:孩子们真会读书!这么快就学会从颜色中读懂诗歌描写的季节的方法。为了奖励大家,咱们来放松一下。同桌之间来个拍手游戏。我来示范一下。

生同桌边拍手边读诗。

(四)小朋友们,除了这几首诗,你还读过哪些带有颜色的诗句呢?

生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师:你积累的诗句真多!看来,咱中国的古诗真是色彩丰富!

(五)老师将这些带有颜色的诗做了个归类。(出示表格。)

自由读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

生1:我发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里带有绿、红的颜色。

师:对,每句诗都带有颜色,那我们来看看每种颜色用的次数,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生:我发现绿用了四次,红用了五次,白用了两次。

师:是啊,绿和红的颜色用得特别多。

师:孩子们,你在诗中读到红色、绿色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1:很美!

生2:有一个成语叫红红绿绿,红红绿绿就非常好看。

师:是啊,红红绿绿非常好看。能联系积累的成语思考问题,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课件演示图片,师讲述):师:是啊,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古时候是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都是依靠种田来生活的,人们经常和大自然接触。在大自然中,红和绿是最常见的鲜艳的色彩了。红色是丰收的果实,是朝霞和夕阳,是绽放的花朵;绿色则是春天的庄稼,滋润农田的河水,也是翠绿的树林。所以,红与绿可以说是古人对大自然的总结。中国古代的诗人也就很喜欢用这些颜色了。

引读:师:孩子们,颜色给诗带来了如画般的美丽,让我们一起读。

生:读表格中一二两行诗)。

师:颜色也给诗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生:接着读三四两行诗。

师:当然,颜色给诗带来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还需要细心的你们多多去想,去发现它们。

三、迁移运用补写颜色

(出示《天净沙.秋》)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带有颜色的诗,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先听我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天净沙》师读。)看看谁能联系诗的题目和前几句诗,把最后一句填完整。试着在书上写一写。

师:你填的是什么?

生1:青草绿叶红花。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生1:因为草是青的,叶是绿的,花是红的。

师:有不同的吗?

生2:我填的是绿草红叶黄花。

生3:不能填绿草。

师:为什么不能填绿草?

生3:因为前面有青山绿水了,这样就重复了。

师:说得有道理,到底为什么不能填绿草,你能因为你能在整首诗中找找原因吗?

生4:这首诗写的是秋天,因为题目就是“天净沙.秋”秋天的草是黄的。我填的是黄草红叶白花。(白草:)

师:看来联系诗的题目,也能帮助我们读懂诗歌。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么写的吧:白草红叶黄花。就像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每当秋天,草干枯时就会变成偏白的颜色。

师:孩子们,这首曲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大家看,整首曲中没有一个秋字,但却处处藏着秋天,比如白草、红叶,黄花,这些带有颜色的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写秋天。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颜色的词在诗中的妙用。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诗中的颜色,颜色不仅让诗歌变得绚丽多彩,还藏着很多

的秘密,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多去读,去发现。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把颜色用进你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让你的诗也变得像画一样绚丽多彩。像大自然一样神秘!

板书设计:

读懂诗中的颜色

画面美

季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