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合集下载

孩子犯错时的五条惩罚规则优秀

孩子犯错时的五条惩罚规则优秀

孩子犯错时的五条惩罚规则优秀孩子犯错是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来教育他们并纠正错误行为。

然而,给予孩子的惩罚应该是合理和有建设性的,以便能够帮助他们成长和改正错误。

下面是五条优秀的孩子犯错时的惩罚规则,来帮助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处理孩子犯错的情况。

第一,关注错误的根本原因。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该错误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背后的原因。

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并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是否有其他选择或行为模式可选。

通过深入了解错误行为的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态,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

第二,采取适当的惩罚方式。

一旦我们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但是,在选择惩罚时,我们应该重视合理性和建设性。

惩罚不应该严厉到使孩子受到伤害或心理压力过大,也不应该过于宽容而失去惩戒的效果。

例如,如果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可以让他花一段时间来完成未完成的任务,以及限制他在家里的娱乐活动。

这样的惩罚能够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有不良影响,并且激励他在今后更加勤奋完成作业。

第三,与孩子进行积极交流并给予关注。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他们的错误行为,而是需要花时间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们可以问他们如何感受,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思考他们能够从错误中学到什么。

这种积极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发他们主动改正错误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则。

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接受惩罚,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则。

这些规则要求孩子们在犯错后面对相应的后果,并激励他们改正错误。

在制定这些规则时,我们应该确保他们合理、公正,并且与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相匹配。

第五,给予孩子在改正行为上的支持。

对于孩子来说,改正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行为。

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

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

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

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

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

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

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

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

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七种新鲜、有效的惩戒方式帮您培育优秀宝宝。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办

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办

家庭教育中孩⼦犯错了家长怎么办 如果孩⼦犯了错,家长们怎么办呢?相信⼤多数家长的第⼀反应是会发怒,会⽣⽓。

然⽽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孩⼦家长都会闹得不愉快。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孩⼦犯错家长的正确做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孩⼦犯错家长的正确做法 ⼀、孩⼦发⽣⼩意外时 不要说:“你怎么⽼是这样?真笨!” 不妨说:“好好想想现在该怎么办?” “⽗母如何处理孩⼦的⼩意外(⽐如洒了杯⽜奶或损坏了⼀件玩具)关系到孩⼦对⽗母的亲密与疏远与否,信任与反感。

”——家庭精神治疗家、《⾃律》⼀书的作者内尔森说。

有时家长免不了要骂孩⼦,夺过孩⼦的卡通画,或是不帮他们倒⽜奶,可是这种严厉的⾏为难以令孩⼦变得更加⼩⼼谨慎。

如果对孩⼦⼤声斥令“马上清理⼲净!”这种清理似乎更像是惩罚,⽽不是孩⼦对⾃⼰⾏为理应承担的责任。

让孩⼦也参与对问题的解决⾄关重要,⽆需责备,只需让他知道问题需要解决就好。

⼆、孩⼦弄乱房间时 不要说:“赶快收拾好房间,不然不客⽓!” 不妨说:“快(或是⼗分钟内)把房间收拾好,为你的学习创造⼀个良好的环境。

” 家长们往往对孩⼦空发威胁,难以触及孩⼦的改过之⼼,结果很快使威胁演变为⼀场家长与孩⼦间意志的较量。

《说不的孩⼦》⼀书的作者杰⽶·温德尔说——“不要给孩⼦最后通牒,不妨对孩⼦说:如果玩具和⾐服都摆放整齐,你的房间会更漂亮!” 三、孩⼦早晨睡懒觉时 不要说:“起床!再不起来就别指望还会有⼈叫你。

” 不妨说:“早上好,已经7点了,现在该是你⼲什么的时候了?” 我们这些为⼈⽗母的为孩⼦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孩⼦在长出门⽛前⼀直都需要哄着才肯起床,他们⾃然便从经验中判断,⽗母还会⼀如既往地哄他们起床。

“唠叨不会培养孩⼦的责任⼼。

”内尔森说。

礼拜天,教教孩⼦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时的忙乱。

⽐如,前⼀天晚上就教孩⼦把⼲净⾐服准备好,把书本装进书包;给孩⼦买个闹钟,让他⾃⼰学着定时间。

让孩⼦决定好⾃⼰该做些什么⽽不是要让孩⼦做些什么。

孩子做了坏事怎么教育

孩子做了坏事怎么教育

孩子做了坏事怎么教育
小孩子做错事怎么教育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怀有困惑,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行使权力去打骂孩子,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一起解决问题。

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做了坏事怎么教育
1、当孩子出现一个不好的行为的时候,必须立刻表现出明确的否定态度。

2、在表达否定态度的时候,必须以讲道理为先,不要喝斥、打骂,情绪上显示出不高兴的样子,但不要发火。

3、要让孩子知道他做错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知道,不是嘴上敷衍。

、要让孩子知道他那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5、可以有一些处罚性措施。

但不建议打骂。

可以做做家务,限制零钱等。

不宜批评孩子的情况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孩子犯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孩子的心智常常会在犯错后快速的成长。

家长在面对犯错的孩子时不可太过苛责,更不能听之任之,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

在适宜的场合和情况下适当的教育孩子,让孩子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就是成功的教育。

家长如何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呢?

家长如何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呢?

家长如何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呢?
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批判,可以避开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一味地批判孩子则简洁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产生自卑心理。

如何妥当处理孩子的错误呢?
1、要悦耳而间接。

孩子对世界还不甚了解,很多时候犯错都是出于惊奇,所以在必需批判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宠爱的故事人物,悦耳的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样孩子不仅简洁轻松接受,还会感到爸爸妈妈很好玩。

比如,“小公鸡在抢别人的虫子吃,你说它有没有礼貌啊?”
2、要避开经常化。

父母说孩子做得不对,批判孩子时,孩子总不大兴奋,甚至会哇哇大哭。

假如父母常常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就会让孩子成天闷闷不乐,简洁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

专家指出,爱笑的孩子更聪慧,由于当孩子生活在轻松的氛围里,才更简洁享受童年的欢快。

3、要有理加有据。

父母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据,避开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为什么他会受到批判,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这样,孩子就会乖乖地接受家长的批判指正并且改正错误。

- 1 -。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
自己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相信大多数的家长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发火。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呢?那么,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一:必须对孩子的犯错有快速的反应,特别是危害自己孩子或者他人的行为2制止,要知道安全第一是最重要的。

二:要时刻保证自己情绪的冷静,不要冲动,如果实在压抑不住,不要辱骂孩子,可以说:“天啊”等等,即发泄了情绪,又不使孩子感到受辱。

三:要搞清犯错的原因。

不要光知道“到底发生了啥事”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孩子,不至于不明原因而冤枉孩子。

四:训孩子要语言简洁,不要太啰嗦,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简单的话往往比絮叨更管用。

让孩子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怎么做才是对的。

五:有的父母认为处罚对管孩子非常重要,但儿童专家们却不同意,认为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释和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很少见。

通常,你只要把孩子手里的巧克力拿走,同时告诉他:“今天不可以再吃巧克力了。

”就能达到目的。

六:强化效果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

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

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威胁的话。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1、及时教育每个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会有迷茫犯错的时候,家长在发现问题后应当及时纠正和引导,而不是纵容宠溺,这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

2、有效的沟通讲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习惯,建立良好的沟通,也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为,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大多只是协商、恳求、唠叨。

我们会发现,和孩子沟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轻易打孩子、骂孩子。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自尊心。

3、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错误孩子犯错,最需要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个勇于直面自身错误的孩子,即使偏离人生的道路,也能及时回头。

4、教孩子承担责任如果孩子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

家长和孩子一起弥补过失,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此外,在批评过程中,可以允许孩子对事件作出解释,但也要让他明白,解释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批评本没错,让孩子知道界线,知道对错,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5、教育孩子要坚持原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就一定得向别人道歉,这是原则,没得商量。

6、带着孩子一起弥补错误对于孩子来说,犯错并不可怕,妈妈不用对孩子的错误反复挑剔,而是要始终陪伴着孩子,让他对自己的错误能大胆的承认,并且积极的弥补,这对孩子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陪孩子弥补错误的过程中,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但不要吝啬言语上的鼓励和夸奖。

7、告诉孩子: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我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家长应该和孩子在一起,一起面对他犯错的结果,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推卸。

8、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成长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有些错需要时间慢慢改正。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耐心点给孩子发现错误并改正。

9、树立正面榜样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对象。

如果大人做了错事却不愿承认,孩子长期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如此。

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

”“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

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这事发生后你的感觉如何?”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一旦说出来,哭一哭,将那个让他难受的人或者事情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

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那么,你希望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吗?”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

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第五个问题:“你估计这些方法的可能导致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然后问他:“现在,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

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第七个问题:“你希望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