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交通流线分析

合集下载

杭州南火车站流线分析

杭州南火车站流线分析
23 XXXXXXXXXXXXXXXXXX
设效 果图
24
杭州南站规划
新杭州南站被定位为“以交通枢纽为依托,以 交通换乘为核心、集现代服务业、旅游集散和居住 职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为了衔接好交通,铁路南站枢纽还专门完善了
配套的道路网规划。规划形成“一纵一横”快速路、 “三纵两横”主干路、“四纵六横”次干路的方格 网状路网布局,地铁5号和11号线形成十字交叉经 过。
视频
*
25
杭州南站规划
“一枢纽、二绿肺、八片区”
根据规划,杭州南站综合枢纽区被 分为“枢纽区”、“核心区”和“南站 地区规划范围”。 重点构筑铁路枢纽地区便捷、高效 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并结合枢纽、地 铁(站点)、商务办公等资源优势和特 色,优化用地布局,积极引导商业金融、 商业办公、休闲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 业的发展;形成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 现代化城市中心区和城市门户,及配套 完善、和谐居住的品质新区。 围绕这一目标,枢纽工程将形成 “一枢纽、二绿肺、八片区”的规划结 构。 *
26
杭州南站规划
“一枢纽”:即以杭州南站枢纽区为中心,形成集交通疏散、换乘、旅游
集 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枢纽核心区。
“二绿肺”:即以长山和北干山自然山体绿化为依托,形成本区绿色生态
的供给中心。
“八片区”:即以道路、河道、绿化带为分隔,以表性集聚为特点的八大
功能区块。具体为一个交通枢纽片区、一个现代商贸片区和六个居住小区。
杭长场2台5线
越江场2台4线
结合既有普速场2台6线一起,杭州南站 将形成4个车场,总规模为7台21线的格 局。
*
5
杭州南站平面分布图

6 XXXXXXXXXXXXXXXXXX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港站与枢纽》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小组成员:指导教师:苗建瑞、吴先宇引言 (1)正文: (1)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 (1)1.1 北京南站站场主要结构 (2)1.2北京南站空间布局结构 (2)第2节交通流线 (4)2.1流线的概念 (4)2.2 流线的种类 (4)2.3流线的特点 (5)第3节交通流线分析 (5)3.1外部进出流线分析 (5)3.2内部流线分析 (9)3.3高架层流线分析 (10)3.4平面层流线分析 (11)3.5换乘大厅流线分析 (11)3.6 停车场流线 (13)第4节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冲突点分析 (14)4.1平面层冲突点分析 (14)4.2地下一层冲突点分析 (15)第5节总结与感想 (15)第6节小组分工(按学号排序) (15)第7节个人感想 (16)7.1【个人感受与总结】: (16)7.2【个人感受与总结】: (17)第8节附件(部分参观照片) (17)引言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涉及大量复杂的交通流线,包括站内外的人流、车流及物流。

结合《港站与枢纽》这门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了进一步理解交通枢纽的各种流线及其分布特征,我组于2014年12月21日对北京南站进行了参观。

重点观察了旅客流、行包流、站外车流以及站内各项设备设施布局等等。

本报告从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系统角度,基于北京南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运用以人为本、系统协调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实地参观对流线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并为流线组织提出建议,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提供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流线疏解和配套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参考。

正文: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北京南站是北京铁路局直属客运特等站、是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坐落于西城区、东城区及丰台区交界处,南二环路、南三环路、马家堡东路、马家堡西路之间,凉水河北侧。

北京南站作为京津城铁以及京沪高铁的始发站和终到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客运专线、北京动车段与京山、永丰铁路,是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也是中国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客运专线大型客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火车站交通流线及广场交通布置汇报

火车站交通流线及广场交通布置汇报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公交车进出
东往西公交
车线路14条
西往东公交 车线路4条 大车专用掉头区
(掉头半径R=12m)
10m
大车掉头区
进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旅游大巴进出
2500m2
进场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旅游大巴进出
进场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贵宾车辆进出
广场交通布置
方案汇报
南广场交通功能分区图—地面层
北广场
站房
2600m2
社会车辆停车 (180)
1463m2 贵宾区(13)
4100m2 5500m2
社会车辆停车 (180)
12000m2
旅客集散广场
7700m2
公交枢纽站(26)
2500m2
旅游大巴(30)
南广场交通功能分区图—地下层
站垂1路
通道与北广场衔接 通道与北广场衔接
站垂2路
地面层至地下层车道
楼梯
5600m2
出站旅客疏散广场 楼梯
上地面层车道
出租车待客区(52辆) 出租车蓄车区
南广场交通组织
1. 社会车辆 2.出租车进出 3.公交车进出 4.旅游大巴进出 5.贵宾车辆进出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社会车辆
地面-地下车道
地下上地面车道
180辆
信号灯控制 信号灯控制 地下上地面车道 站平1路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社会车辆
地下-地面
180辆
社会车辆掉头区 (掉头半径R=4m) 社会车辆掉头区 (掉头半径R=4m)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港站与枢纽》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小组成员:指导教师:苗建瑞、吴先宇引言 (1)正文: (1)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 (1)1.1 北京南站站场主要结构 (2) 1.2北京南站空间布局结构 (2) 第2节交通流线 (4)2.1流线的概念 (4)2.2 流线的种类 (4)2.3流线的特点 (5)第3节交通流线分析 (5)3.1外部进出流线分析 (5)3.2内部流线分析 (9)3.3高架层流线分析 (10)3.4平面层流线分析 (11)3.5换乘大厅流线分析 (11)3.6 停车场流线 (13)第4节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冲突点分析 (14) 4.1平面层冲突点分析 (14)4.2地下一层冲突点分析 (15)第5节总结与感想 (15)第6节小组分工(按学号排序) (15)第7节个人感想 (16)7.1【个人感受与总结】: (16)7.2【个人感受与总结】: (17)第8节附件(部分参观照片) (17)引言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涉及大量复杂的交通流线,包括站内外的人流、车流及物流。

结合《港站与枢纽》这门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了进一步理解交通枢纽的各种流线及其分布特征,我组于2014年12月21日对北京南站进行了参观。

重点观察了旅客流、行包流、站外车流以及站内各项设备设施布局等等。

本报告从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系统角度,基于北京南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运用以人为本、系统协调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实地参观对流线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并为流线组织提出建议,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提供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流线疏解和配套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参考。

正文: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北京南站是北京铁路局直属客运特等站、是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坐落于西城区、东城区及丰台区交界处,南二环路、南三环路、马家堡东路、马家堡西路之间,凉水河北侧。

北京南站作为京津城铁以及京沪高铁的始发站和终到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客运专线、北京动车段与京山、永丰铁路,是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也是中国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客运专线大型客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沪通铁路南通西站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一个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对于提高旅客运输效率和方便旅客出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南通西站的旅客流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提升南通西站的服务质量和旅客体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南通西站的旅客流线主要包括进站、候车、换乘、出站等环节。

进站环节是旅客从进站口进入车站的过程,候车环节是旅客在候车室等待列车出发的过程,换乘环节是旅客从高铁列车或动车列车换乘到城市轨道交通或公交车的过程,出站环节是旅客从车站出站的过程。

进站环节的流线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帮助旅客快速找到进站通道。

进站通道的宽度应保持一定的宽敞,以便旅客能够便捷地进入车站。

在高峰时段,可以设置进站通道的分流通道,避免人流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候车环节的流线应考虑旅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候车室的位置应靠近车站售票厅和进站通道,以方便旅客进出。

在候车室内应设置座椅和候车信息屏幕,为旅客提供优质的候车环境和实时的列车信息。

候车室还应设置洗手间、餐饮店、商店等服务设施,满足旅客的各种需求。

换乘环节的流线应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引导旅客从高铁或动车到达城市轨道交通或公交车。

在换乘通道和站台的位置应设置充足的标志和指示牌,帮助旅客快速找到正确的出口和通道。

在换乘区域还可以设置充电宝租借处、饮水机等设施,满足旅客的需求。

出站环节的流线应设置明显的出站通道,引导旅客顺利出站。

在出站通道的位置应设置出站口和出站标识,方便旅客离开车站。

出站口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市区交通枢纽,方便旅客继续前往目的地。

南通西站的旅客流线分析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提供方便的服务设施、保持流线的通畅等方式来优化。

旅客流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和心理感受,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南通西站的优化提供参考,提升该站的服务质量和旅客满意度。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沪通铁路南通西站是一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重要铁路客运枢纽,作为沪通铁路的起点站之一,南通西站在连接南通市与上海市之间扮演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南通西站的客流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其旅客流线进行分析,对于优化车站周边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旅客流线进行分析,以期为车站周边交通系统的智能化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

一、旅客流量分析1.高铁客流量分析作为重要的高铁客运枢纽,南通西站日常客运量巨大,特别是在节假日以及各类大型活动期间客流更是巨大。

还有相当一部分旅客是经过南通西站中转到其他城市,因此高铁客流量具有较大波动性。

车站周边高铁客流数量与内部高铁车站停靠的车次数量成正比,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客流量情况,优化高铁车次的运营计划,合理调整车站内部的引导系统,减少客流塞堵,提高运输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南通西站附近正在规划的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扩大周边地铁客流。

合理规划地铁线路,设置地铁站点,优化地铁换乘通道以及提供良好的换乘条件对于降低地铁高峰期的客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地铁线路的客流流向,可以合理规划周边商业、餐饮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供更全面的便捷服务。

公交客流量是城市周边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的一环。

南通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南通西站的公交客流量通常会出现明显的节假日、周末和假期出行高峰,需要通过加强公交线路运力投入、优化线网覆盖、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等手段来满足公交出行需求。

针对不同乘客群体,营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提供高效的公交站台设施也是重要的。

南通西站的高铁客流主要分为进站旅客和出站旅客两部分。

进站旅客需要通过站内通道前往候车厅,然后乘坐扶梯到达月台,最后再根据车次换乘需求到达不同的站台。

而出站旅客则需要从到达站台乘坐扶梯下到月台,再从月台到达站内通道,进入到达楼层完成出站手续。

火车站交通流线分析

火车站交通流线分析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10.01.11•【字号】冀工信消费[2010]11号•【施行日期】2010.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通知(冀工信消费〔2010〕11号)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省政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通知》(工信部消费〔2009〕597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切实把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提到重要地位我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全省拥有工艺美术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值逾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年产值25亿元。

形成雕塑工艺、金属工艺、内画艺术、陶瓷艺术、抽纱刺绣、珠宝首饰、草柳编织、文房四宝、儿童玩具、文化用品、花画工艺、民间工艺等21大类,上千个产品类型,上万个花色品种,成为我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养了一批高级工艺美术人才,现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9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2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30名。

加快全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促进我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工作责任制为进一步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工作,200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将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管理职责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分析沪通铁路南通西站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沪通铁路线的重要中间站。

本文将对该站的旅客流线进行分析。

南通西站的旅客流线可以分为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两个部分。

进站流线主要包括旅客从进站口进入站台的流线,以及旅客从站台进入候车区域的流线。

出站流线主要包括旅客从候车区域出站台的流线,以及旅客从出站口离开车站的流线。

进站流线的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进站口到站台的流线分析,二是从站台到候车区域的流线分析。

从进站口到站台的流线主要包括进站口人流的汇集、排队和进站口的道路设置。

为了提高旅客进站的效率和便利性,可以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设施,引导旅客有序进站。

从站台到候车区域的流线分析可以考虑站台和候车区域之间的连通路线,例如设置楼梯、扶梯、电梯等设施,方便旅客从站台进入候车区域。

出站流线的分析主要考虑旅客从候车区域出站台的流线和从出站口离开车站的流线。

从候车区域出站台的流线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出站通道和闸机等设施,引导旅客有序出站。

出站口的设置也需要考虑周边交通环境,方便旅客离开车站后继续到达目的地。

除了进出站流线的分析,还需要考虑旅客在候车区域内的流线。

候车区域通常设置有座椅、候车信息显示屏、便利设施等,需要合理布局,以提高候车区域的利用率和旅客的舒适度。

还可以设置引导标识、指示牌等,方便旅客找到所需设施和服务。

在旅客流线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对旅客流线的影响。

旅客的座位分配和乘车过程中的服务设施等都会对旅客流线产生影响。

在设计和管理上,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流线的分析是设计和管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流线设计和设施设置,可以提高旅客出行的方便性和效率,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人流交通线是公共建筑平面设计中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不同类型的建筑 物交通流线的特点有所不同,有的是集中式 的人流,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快聚集和疏散大 量人流,如影剧院、体育馆、火车站等;有 的是自由的流线,如商业建筑、图书馆等; 而有的则是持续连贯的流线,如展览馆、博 物馆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合理的组织大量 人流进与出的问题,并应满足各种使用程序 的要求。
总之,交通人流的组织要以人为主, 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主要使用者为原则, 应该顺应人的活动,不是要人们去勉强 地接受或服从建筑师所强加的“安排”。 正因为“人的活动路线”是设计的主导 线,因此,交通流线的组织就直接影响 到建筑空间的布局。
谢谢观赏
对于有多种使用人流的建筑,如火车站, 它有一般旅客人流,又有贵宾等其它人 流,显然应该以广大旅客进、出站的人 流为“主要人流” 并以它为设计的“主 导线”
在车站建筑设 计中,人流路线的 组织一般要符合进 站和出站的使用程 序。进站旅客流线 就应符合问讯—售 票—寄行李—候 车—检票等活动程 序。出口路线就要 使出站后能方便地 到行李提取处或小 件寄存处,并且能 尽快地通到市的交通组织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相互的联系,二是彼此的分隔。合理的交 通路线组织就是既要保证相互联系的方便、简 捷,又要保证必要的分隔,使不同的流线不相 互交叉干扰。
公共人流线按其流线的动向,都可以 分为进入人流线和外出人流线两种。在 车站建筑中就是旅客进站流线和出站流 线.
内部工作流线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
辅助供应交通流线车站中行包流线
公共人流交通线中不同的使用对象 也构成不同的人流,这些不同的人流 在设计中都要分别组织,相互分开, 避免彼此的干扰。例如车站建筑中的 进站旅客流线就包括一般旅客流线、 母子旅客流线、软席旅客流线及贵宾 流线等等。一般旅客流线中通常按其 乘车方向构成不同的流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