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第十九章 元代散曲

《春晚次韵》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 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 人何在,门掩残红。
《雪中游虎丘》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何阑干。雪晴天气,松腰玉瘦, 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 碑休打,宝剑羞看。
《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 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 灯夜雨,白发秋风。
《吴门怀古》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 鲈脍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 乌夜月,犹怨西施。
《春日湖上》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那人如玉, 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 花心事,残柳眉梢。
2.曲中李杜—乔吉
《折桂令·荆溪即事》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 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 白水黄沙。倚偏阑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西湖忆黄氏所居》
多时不到儿家。想绳挂秋干。弦断琵琶。眉淡兰烟。钗 横梭玉。粉褪铅华。软龙绡尘蒙宝鸭。烂倩脂雨过金沙。隔 个窗纱。梦断东风。门外啼鸦。
《折桂令·客窗清明》
【南吕 红绣鞋】《 西湖雨》
删抹了东坡诗句,糊涂了西子妆梳,山色空蒙水模糊, 行云神女梦,泼墨范宽图,挂黑龙天外雨。
【中吕 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璧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黄中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 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 花酿酒,春水煎茶。
散曲教学文稿

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情怀。 2、艺术特点: (1)精心选景,巧妙构思,连用名词,描画出一幅萧瑟悲
凉的秋景图。 (2)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三)白朴
• 内容可分为叹世、写景与描写恋 情三类。
• 风格较为朴实俊秀,文字清丽婉 约,具有较为浓郁的诗意。
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 望前程万里。
刻画女子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可与柳永《雨霖铃》对读。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P35
关汉卿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可视为“浪 子”的一篇宣言,也是他风流放诞生活的自我表白和桀骜不驯性格 的真实写照,也可视作以关氏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精神面貌的写照。 在这一“浪子”的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 神、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以及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 意志,实际 是向市民意识、市民文化认同的新型文人人格的一种 表现。作者的故示狂诞,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寄迹风月, 实际上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外表形式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凸现 的是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与刚毅倔强永不妥协的铮铮风骨。 艺术特点: 行文恣肆,挥洒自如,风格豪放明快,气势磅礴有力。 语言诙谐洒脱,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具有口语化、 散文化的特点。在行文中,大量使用衬字,普遍采用对偶、排比、 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 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在规定的格律中,比词更富于变化;在 规定的格律外,允许较大幅度的自由发 挥。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 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大量的运用俗语和口语,活 泼灵动,浅俗袒露。
凉的秋景图。 (2)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三)白朴
• 内容可分为叹世、写景与描写恋 情三类。
• 风格较为朴实俊秀,文字清丽婉 约,具有较为浓郁的诗意。
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 望前程万里。
刻画女子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可与柳永《雨霖铃》对读。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P35
关汉卿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可视为“浪 子”的一篇宣言,也是他风流放诞生活的自我表白和桀骜不驯性格 的真实写照,也可视作以关氏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精神面貌的写照。 在这一“浪子”的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 神、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以及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 意志,实际 是向市民意识、市民文化认同的新型文人人格的一种 表现。作者的故示狂诞,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寄迹风月, 实际上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外表形式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凸现 的是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与刚毅倔强永不妥协的铮铮风骨。 艺术特点: 行文恣肆,挥洒自如,风格豪放明快,气势磅礴有力。 语言诙谐洒脱,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具有口语化、 散文化的特点。在行文中,大量使用衬字,普遍采用对偶、排比、 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 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在规定的格律中,比词更富于变化;在 规定的格律外,允许较大幅度的自由发 挥。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 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大量的运用俗语和口语,活 泼灵动,浅俗袒露。
第六章+元代散曲

第六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 较浓厚的、可雅俗共赏的、可和乐而唱的新诗体。 只用于清唱,又称“清曲”。
❖ 散曲之名,相对于剧曲(杂剧)而言 ❖ 剧曲:有曲词、宾白、科介,专在舞台演出 ❖ 散曲:没宾白科介,用以清唱 ❖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如散曲集子: ❖ 杨朝英《大平乐府》 ❖ 无名氏《乐府新声》、《乐府群玉》等 ❖ 明初朱有墩《诚斋乐府》,方有散曲之称,但单指
第二节 元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二百多人,小令 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套。
❖ 内容:大多有关山林隐逸、叹世写景和男女 风情,也有一些反映元代特定社会现实
❖ 元代散曲的创作,也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元前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 前期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和白朴
❖
重要作家还有杨果、卢挚、姚燧
图,篇末画龙点睛,点明
游子思乡的主题。全曲情
景交融,富于诗情画意,
有唐诗的韵味。
“秋思之祖”——周德清 “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
句”——王国维
3.白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今存小令三十六首,套数四套。
❖ 内容:多写男女情爱,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
❖ 风格:质朴自然,清爽秀美,
❖ 有的曲子阑入词境,婉约清丽,流宕疏朗,别具风 趣。如[喜春来]《题情》: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散曲的体裁特点(与词相比)
❖ 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 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调规定之外自由加添的 字),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增加语言的生 动性,更为酣畅淋漓;如
❖ 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 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 较浓厚的、可雅俗共赏的、可和乐而唱的新诗体。 只用于清唱,又称“清曲”。
❖ 散曲之名,相对于剧曲(杂剧)而言 ❖ 剧曲:有曲词、宾白、科介,专在舞台演出 ❖ 散曲:没宾白科介,用以清唱 ❖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如散曲集子: ❖ 杨朝英《大平乐府》 ❖ 无名氏《乐府新声》、《乐府群玉》等 ❖ 明初朱有墩《诚斋乐府》,方有散曲之称,但单指
第二节 元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二百多人,小令 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套。
❖ 内容:大多有关山林隐逸、叹世写景和男女 风情,也有一些反映元代特定社会现实
❖ 元代散曲的创作,也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元前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 前期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和白朴
❖
重要作家还有杨果、卢挚、姚燧
图,篇末画龙点睛,点明
游子思乡的主题。全曲情
景交融,富于诗情画意,
有唐诗的韵味。
“秋思之祖”——周德清 “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
句”——王国维
3.白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今存小令三十六首,套数四套。
❖ 内容:多写男女情爱,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
❖ 风格:质朴自然,清爽秀美,
❖ 有的曲子阑入词境,婉约清丽,流宕疏朗,别具风 趣。如[喜春来]《题情》: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散曲的体裁特点(与词相比)
❖ 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 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调规定之外自由加添的 字),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增加语言的生 动性,更为酣畅淋漓;如
❖ 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 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
第二章 元代散曲

第二章
元散曲
第一节
概念
1. 元曲:元代的流行歌曲,包括散曲 和剧曲(杂剧)。 2.散曲: 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 包括小令和套数。 3.杂剧: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杂剧 元曲 散曲 小令 套数 寻常小令 带过曲
4.小令:“叶儿”,独立的只曲,调短字少。
例如:无名氏 《寄生草》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 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冷清清 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 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补充材料
(一)叹世颂隐类
1.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
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 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 腰里折,魏耶?晋耶?
5.无名氏 [越调·小桃红]〈别忆〉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伤心事, 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 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请谁似, 似俺那人儿。
6.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春情》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 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 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 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 一世害一世风流。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 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二)男女风情类:
1. 无名氏[仙吕·寄生草]《相思》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 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 湖山下,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 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 我香罗帕!
2.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 叶黄花。
元散曲
第一节
概念
1. 元曲:元代的流行歌曲,包括散曲 和剧曲(杂剧)。 2.散曲: 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 包括小令和套数。 3.杂剧: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杂剧 元曲 散曲 小令 套数 寻常小令 带过曲
4.小令:“叶儿”,独立的只曲,调短字少。
例如:无名氏 《寄生草》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 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冷清清 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 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补充材料
(一)叹世颂隐类
1.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
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 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 腰里折,魏耶?晋耶?
5.无名氏 [越调·小桃红]〈别忆〉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伤心事, 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 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请谁似, 似俺那人儿。
6.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春情》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 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 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 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 一世害一世风流。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 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二)男女风情类:
1. 无名氏[仙吕·寄生草]《相思》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 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 湖山下,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 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 我香罗帕!
2.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 叶黄花。
完整32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八章 元 代 散 曲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 [ 三煞] 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 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 [ 二煞] 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 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 问甚布绢纱罗。
? 散曲有南北之分。就元代散曲的创作情形而言,取得杰出成 就的主要是北曲;南曲也受到北曲的深远影响。
? 从诗词发展史来看,元代散 曲的形成,是作家重新选择 诗歌语言形式以求更直接、 更随意地表达其所感所思的 结果。
? 元代散曲的形成正是诗歌语 言进一步口语化、鲜活化的 具体表现。
二、散曲的体式
? 散曲的体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小令(单支曲子)、套曲 (多个曲调组合成一套曲子,亦称套数)和带过曲(由二、 三支音律相衔接的曲子组成)。
? [ 五煞] 要了二百钱放过听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囗栾 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 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
[ 四煞] 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
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
四、马致远与“东篱”曲风
? 存世套数有 16套,小令115首。而最能体现“东篱”曲风的要数【双 调·夜行船】(秋思)套曲。
?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 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渔樵无话说。纵 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 空辜负锦堂风月。
元代文学第五讲 元代散曲

融透辟哲理、深沉意境、奔放情感、旷达胸怀于一炉
通俗类的散曲作品:
• 《双调·寿阳曲》:从别后,音信绝, 薄情种害煞人也。逢一个见一个因话 说,不信你耳轮儿不热。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 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 得膘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 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 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 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虚字入韵)
《一半儿·题情》: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 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 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2、王和卿的散曲 王和卿:大名人,为人滑稽,与关汉卿
友情甚笃 。存小令11首,套数1篇。 • 取材低俗:《咏秃》、《胖妓》、
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2、散文化
可加衬字,句式伸缩自如 句法完整,不省虚词语助 衔接连贯,而不精炼含蓄
关汉卿《不伏老》【黄钟尾】:“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3、通俗化 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无名氏《塞鸿秋·村夫饮》: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 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 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 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 碗也碎。
1、关汉卿的散曲 小令57首,套数14套。用活泼灵动、豪放 风趣的语言为文人散曲建立一种独特的艺 术风格。 咏怀:《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 咏史:《双调乔牌儿·无题》套数 :“这两 个谁人似得: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 咏情: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 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 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通俗类的散曲作品:
• 《双调·寿阳曲》:从别后,音信绝, 薄情种害煞人也。逢一个见一个因话 说,不信你耳轮儿不热。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 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 得膘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 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 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 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虚字入韵)
《一半儿·题情》: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 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 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2、王和卿的散曲 王和卿:大名人,为人滑稽,与关汉卿
友情甚笃 。存小令11首,套数1篇。 • 取材低俗:《咏秃》、《胖妓》、
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2、散文化
可加衬字,句式伸缩自如 句法完整,不省虚词语助 衔接连贯,而不精炼含蓄
关汉卿《不伏老》【黄钟尾】:“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3、通俗化 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无名氏《塞鸿秋·村夫饮》: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 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 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 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 碗也碎。
1、关汉卿的散曲 小令57首,套数14套。用活泼灵动、豪放 风趣的语言为文人散曲建立一种独特的艺 术风格。 咏怀:《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 咏史:《双调乔牌儿·无题》套数 :“这两 个谁人似得: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 咏情: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 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 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6.元代散曲专题

“一”-“尾”
三、散曲的用韵特点
1、活用衬字:即在句中规定字数外任意增添的字。以虚词 为主,一般为俗话的语词,如“半点儿”“弄一个”“兀 自”“恨不得”“则落的”。不定多寡,不定平仄,不能加 在句尾。
马致远《汉宫秋》“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 百载该拨下的配偶,脸儿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
六、散曲的分期和作家
1、前期(金末至成宗大德年间,1234—1307): 风格质朴、豪迈,许多也是杂剧作家,揭露现实,较少雕
琢。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卢挚、姚遂、贯云 石等。 关汉卿(小令57,套数14),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 伏老》,其它多写男女恋情。 王和卿:【醉中天·大蝴蝶】 马致远:小令104,套数17,为前期作品最多者,主要写怀 才不遇、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双调夜行船·秋 思】、【天净沙·秋思】、【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导的时代结束。
二、元曲的成就:足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为“一代 之文学”。
元曲
剧曲(杂剧):结合科白用于表演 ,属戏剧范畴,综合艺术。 散曲:只供清唱,属新体诗歌,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散曲:
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是金元时期在北方 民间流行的一种配乐的长短句。是在金代“俗谣 俚曲”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的诗歌形式。以尖 新生动,说尽道透为尚,追求诙谐的韵味。包括 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内容通俗,形式自由, 是古代韵文史上的最后一种形式。
周德清【双调】蟾宫曲 别友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 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撤,盐瓶儿又告 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 折桂攀花。
今人任中敏《散曲概论》中归纳词、曲在 风格上的区别时说:
三、散曲的用韵特点
1、活用衬字:即在句中规定字数外任意增添的字。以虚词 为主,一般为俗话的语词,如“半点儿”“弄一个”“兀 自”“恨不得”“则落的”。不定多寡,不定平仄,不能加 在句尾。
马致远《汉宫秋》“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 百载该拨下的配偶,脸儿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
六、散曲的分期和作家
1、前期(金末至成宗大德年间,1234—1307): 风格质朴、豪迈,许多也是杂剧作家,揭露现实,较少雕
琢。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卢挚、姚遂、贯云 石等。 关汉卿(小令57,套数14),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 伏老》,其它多写男女恋情。 王和卿:【醉中天·大蝴蝶】 马致远:小令104,套数17,为前期作品最多者,主要写怀 才不遇、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双调夜行船·秋 思】、【天净沙·秋思】、【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导的时代结束。
二、元曲的成就:足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为“一代 之文学”。
元曲
剧曲(杂剧):结合科白用于表演 ,属戏剧范畴,综合艺术。 散曲:只供清唱,属新体诗歌,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散曲:
在元代被称为乐府或词,是金元时期在北方 民间流行的一种配乐的长短句。是在金代“俗谣 俚曲”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的诗歌形式。以尖 新生动,说尽道透为尚,追求诙谐的韵味。包括 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内容通俗,形式自由, 是古代韵文史上的最后一种形式。
周德清【双调】蟾宫曲 别友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 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撤,盐瓶儿又告 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 折桂攀花。
今人任中敏《散曲概论》中归纳词、曲在 风格上的区别时说:
第七章元代散曲

[南吕·四块玉](别情)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 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个人思想感情的作品。
﹠[南吕·一支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 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 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 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 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 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 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 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散曲的特点—兼与词比较
1、相同 都有牌名,词有词牌,曲有曲牌 都是以长短杂言组成 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格律
2、不同
⑴、词和曲都是长短句,但曲的句子 长短更为参差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 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⑵、曲中可以加衬字,词中不可加衬字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
叹世
[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的尾曲《离亭宴煞》: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 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 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 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 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喜春来·题情]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
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 何如?
[阳春曲·题情]
四、马致远
“曲状元”
小令115首,套数22 首—《东篱乐 府》
写景:
﹠ [天净沙·秋思]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 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个人思想感情的作品。
﹠[南吕·一支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 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 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 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 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 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 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 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散曲的特点—兼与词比较
1、相同 都有牌名,词有词牌,曲有曲牌 都是以长短杂言组成 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格律
2、不同
⑴、词和曲都是长短句,但曲的句子 长短更为参差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 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⑵、曲中可以加衬字,词中不可加衬字
﹠“我是(个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
叹世
[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的尾曲《离亭宴煞》: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 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 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 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 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喜春来·题情]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
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 何如?
[阳春曲·题情]
四、马致远
“曲状元”
小令115首,套数22 首—《东篱乐 府》
写景:
﹠ [天净沙·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令:又叫叶儿,是一种短小单支的曲子。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两 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连缀而 成的曲子。
◇套数的三个特征:
A.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 联缀而成;B.全套必须押韵相 同;C.有尾声。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老了栋梁材"、"恨无上天梯" "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双调·夜行船·秋思 ◇题解: 双调:套曲的宫调名 ;夜行船: 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名 ;秋思:套曲的题目,写的是秋天的思绪 。
◇主题思想: 抨击竞名逐利的世态
人心,美化远避尘世的隐 栖生活。是乱世文人的愤 世之作。
◇评价:
“万中无一 的叹世之曲”
关汉卿散曲
关汉卿现存的散曲包括小令57首,套数14首。内 容丰富,语言本色,雅中带俗,俗雅相并。
◇散曲基本内容: A.描写男女恋情
【双调•大德歌】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 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 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沉醉东风】《别 情》
咫尺的
◇散曲的分期:
近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收有名姓可考的散曲 作家二百多人,作品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
散曲的发展分前后期
◇前期以大都为中心 ,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白 朴、马致远等,他们的作 品真率爽朗,风格浑朴自 然,带有浓厚的市井生活 气息,体现散曲通俗化、 口语化的当行本色。
【南吕▪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 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 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 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 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越调▪天净沙】《江上》 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 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 画,渔歌唱入芦花。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二、关汉卿散曲
关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有“曲圣”之称。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 “世界文化名人”。
C.叹世归隐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D.男女风情
【双调▪沉醉东风】《别情》
◇词与曲比较:
A.语言上: 词典雅含蓄,散曲通俗活泼;
B.格律上: 词要求严格,散曲比较宽松;
C.体制上: 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数)
D.格式上: 宋词: 词牌+标题 《沁园春▪为友人寿》 元曲: 宫调+曲牌+标题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 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 年是彻。……
◇散曲的内容:
与词相比散曲内容较宽广,涉及各种社会生活层面。
A.写景咏物
【越调▪天净沙】《秋思》
B.怀古咏史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
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 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 《恬退》 马致远
绿水边,青山侧,二
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 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 归去来。
◇散曲的分期
◇后期以临安为中 心,主要作家有张可久、 乔吉、张养浩等,作品 大多含蓄凝练,风格清 丽典雅、格律谨严,体 现了元代散曲由通俗化 向文人化发展的趋势。
首二句以空间和时间的两组对比, 写出了情人相别时的内心感受。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次二句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和神态。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五六句紧承上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
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
本首曲子注重心理和动作的
描写,形象写出了情人离别时 的难舍难分。
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 归,学取渊明醉。
三、马致远散曲
马致远:号东篱 ,大都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诗酒自娱。在散 曲发展史上功居首位,有“曲状元”称号。
◇散曲特色: 他的散曲风格飘逸脱俗,以富有
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著称。
◇散曲内容: A.写景状物:《越调·天净沙·秋思》 B.叹世归隐:
生而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 为一时之 冠。 ——元· 熊梦祥 《析津志》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 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我玩的 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 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 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 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 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 上走。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 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引子:总写流光不驻、人生短暂,寓及时行乐之意。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 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 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锦堂风月。
最后一句以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体
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 调。此乃此曲独特之处。
◇散曲基本内容:
B.反映自我风骨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
珰珰一粒铜豌豆” ——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C.表现归隐之志
【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 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
第一节
元代散曲
一、元代散曲
散曲:与剧曲相对而言。它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 的一种可合乐歌唱的新型抒情诗体。又称“乐 府”“词余”。
◇散曲的地位: 代表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艺术特点: 俚俗化。它不避方言俚
语,要求便于传唱,市井 生活的色彩十分浓郁,传 播的程度十分广泛。
◇散曲的体制: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两 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连缀而 成的曲子。
◇套数的三个特征:
A.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 联缀而成;B.全套必须押韵相 同;C.有尾声。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 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老了栋梁材"、"恨无上天梯" "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双调·夜行船·秋思 ◇题解: 双调:套曲的宫调名 ;夜行船: 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名 ;秋思:套曲的题目,写的是秋天的思绪 。
◇主题思想: 抨击竞名逐利的世态
人心,美化远避尘世的隐 栖生活。是乱世文人的愤 世之作。
◇评价:
“万中无一 的叹世之曲”
关汉卿散曲
关汉卿现存的散曲包括小令57首,套数14首。内 容丰富,语言本色,雅中带俗,俗雅相并。
◇散曲基本内容: A.描写男女恋情
【双调•大德歌】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 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 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沉醉东风】《别 情》
咫尺的
◇散曲的分期:
近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收有名姓可考的散曲 作家二百多人,作品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
散曲的发展分前后期
◇前期以大都为中心 ,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白 朴、马致远等,他们的作 品真率爽朗,风格浑朴自 然,带有浓厚的市井生活 气息,体现散曲通俗化、 口语化的当行本色。
【南吕▪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 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 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 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 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越调▪天净沙】《江上》 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 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 画,渔歌唱入芦花。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二、关汉卿散曲
关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有“曲圣”之称。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 “世界文化名人”。
C.叹世归隐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D.男女风情
【双调▪沉醉东风】《别情》
◇词与曲比较:
A.语言上: 词典雅含蓄,散曲通俗活泼;
B.格律上: 词要求严格,散曲比较宽松;
C.体制上: 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数)
D.格式上: 宋词: 词牌+标题 《沁园春▪为友人寿》 元曲: 宫调+曲牌+标题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 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 年是彻。……
◇散曲的内容:
与词相比散曲内容较宽广,涉及各种社会生活层面。
A.写景咏物
【越调▪天净沙】《秋思》
B.怀古咏史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
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 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 《恬退》 马致远
绿水边,青山侧,二
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 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 归去来。
◇散曲的分期
◇后期以临安为中 心,主要作家有张可久、 乔吉、张养浩等,作品 大多含蓄凝练,风格清 丽典雅、格律谨严,体 现了元代散曲由通俗化 向文人化发展的趋势。
首二句以空间和时间的两组对比, 写出了情人相别时的内心感受。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次二句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和神态。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五六句紧承上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
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
本首曲子注重心理和动作的
描写,形象写出了情人离别时 的难舍难分。
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 归,学取渊明醉。
三、马致远散曲
马致远:号东篱 ,大都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诗酒自娱。在散 曲发展史上功居首位,有“曲状元”称号。
◇散曲特色: 他的散曲风格飘逸脱俗,以富有
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著称。
◇散曲内容: A.写景状物:《越调·天净沙·秋思》 B.叹世归隐:
生而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 为一时之 冠。 ——元· 熊梦祥 《析津志》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 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我玩的 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 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 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 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 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 上走。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 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引子:总写流光不驻、人生短暂,寓及时行乐之意。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 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 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 。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锦堂风月。
最后一句以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体
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 调。此乃此曲独特之处。
◇散曲基本内容:
B.反映自我风骨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
珰珰一粒铜豌豆” ——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C.表现归隐之志
【双调•碧玉箫】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 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
第一节
元代散曲
一、元代散曲
散曲:与剧曲相对而言。它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 的一种可合乐歌唱的新型抒情诗体。又称“乐 府”“词余”。
◇散曲的地位: 代表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艺术特点: 俚俗化。它不避方言俚
语,要求便于传唱,市井 生活的色彩十分浓郁,传 播的程度十分广泛。
◇散曲的体制: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