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池上之鳞,若以手探之,不见底也。

置鱼于北海,鲲化而为鸟,鸟飞去,鱼乐见其成也。

巨鹿之角,可置鸡钩,挂之钓鹿者,则鹿飞。

鹿飞则无所往,山林之间必有余音。

三、庄子逍遥游翻译逍遥游:北冥有一种鱼,名为鲲。

鲲的体型非常庞大,不知道有多大千里。

它变化成了一种鸟,名叫鹏。

鹏的背部也是无尽的千里。

当鹏愤怒飞翔时,它的翅膀宛如挂在天空中的一团云彩。

这种鸟若要飞离海洋,将会往南方飞往南冥。

南冥是天空之池。

如果以手触摸池中的鳞片,是无法感觉到底部的。

将鱼放在北海中,鲲变成鸟飞离,鱼会乐于见到鲲的变化。

如果将鸡钩挂在巨鹿的角上,鹿追逐飞起,鹿一旦飞起,就没有固定的方向,山林之中必定会有回荡的余音。

四、庄子逍遥游解析庄子的《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以其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作品以神话的故事手法,描绘了鲲鹏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以寓言式的描述,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无知和对生命变化的敬畏。

同时,通过比喻巨鹿挣脱鸡钩,表达了人类追求逍遥自在的心理诉求。

庄子通过鲲鹏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穷。

鲲的体型不可测量,它可化身为鹏,飞翔于天空。

这表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对于巨大和无法预知的事物,人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

庄子以南冥为天池的形象,突出了自然的神秘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天池的鳞片深不见底,让人感到无法企及的辽阔。

这也表达了庄子对于天地、自然力量的无限景仰。

庄子通过将鸟鱼的变化和鹿的挣脱相结合,寄托了人们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

鲲鹏之鸟飞离海洋,象征着人们对于局限环境的追求自由。

而鹿追逐飞起的情节,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束缚和约束的反叛。

逍遥游的含义并不仅限于生活状态的追求,更表达了人们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题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前往去拜访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有的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代替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于是惠施害怕了,在国都搜寻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它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鵮经过它,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鵮,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白鲦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自然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确定的!”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来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

”。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全文及译文

《庄子》全文及译文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畾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謂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今予病少瘁,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

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导语: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庄周出生于宋国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庄子四则原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

”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

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今徒不然。

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

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

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

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

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庄子四则译文: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原文及翻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原文及翻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原文及翻译
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原文和翻译如下:
原文: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一的要而归之虚无缥渺之说。

间作《渔父》、《盗跖》、《肤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画空空,抑墨翟、禽滑厘之徒。

故世虽不能出德于孔氏,皆怪怨畏周之言。

翻译:庄子是蒙人,名周。

周曾担任蒙地漆园的官吏,和梁惠王、齐宣王生活在同一时代。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归结到一点就是虚无飘渺之说,间或写《渔父》、《盗跖》、《肤箧》等文章,用来诋毁孔子及其门徒,阐明老子之术。

他的《畏累虚》、《亢桑子》等篇都是空话没有事实根据。

不过他的善于属书离辞,指画空空,胜过墨翟、禽滑厘之类的人。

所以时世虽然不能超出孔子的门下,都奇怪怨恨庄周的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備(ti d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
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鳏。
3.是:这。
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
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
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 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 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備鱼在河 水中游得
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 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 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 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 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
(他
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 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 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8)梁之上。庄子曰:“侑(ti8)鱼出庄子 曰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
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赏析:
1、人物比较: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欣
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 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 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 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 风貌。
2、中心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
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 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在辩论中,可见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的愉 悦心境的一种折射。练习:
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 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
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 摇尾巴呢? ”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练习:
复述这个故事。
第四课《惠子相梁》
原文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蓬蓬(qU惊喜的样子)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 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 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 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 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 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 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