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doc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荆惠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的主要类群。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锻炼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初步体会分类在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3、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重点:1、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时,超市里的商品在摆放上有和特点?对,都是分类摆设的,比如我们想买笔就直接去文具类里找,所以商品分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那么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很多种,我们是一种一种去学习,还是一类一类学习呢?既然要一类类学习,那我们是不是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出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一)预习提示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分类的概念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 将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
2、生物分类的目的生物分类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和_______关系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4、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5、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____ ______和______.6、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_______和_______. (二)学生自学找答案三、自学检测自学检测(一)1、学生反馈预习提示问题2、三分钟时间对以上分类原则进行识记,同桌检测。
四、学以致用(一)利用以上分类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对课本上的植物进行分类1、根据种子的有无将六种植物分为哪两大类?2、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将三种植物分为哪两类?3、根据子叶的数目以及叶脉的形态将哪两种植物归类?4、无种子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的是哪种?有茎叶但是假根的是哪种?有了真正根茎叶分化的是哪种?5、这六种植物所属类群由简单到复杂是怎样的排列顺序、点拨一:植物分类主要观察其外部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通用4篇)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通用4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① 把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② 尝试对植物和动物依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2.力量目标① 培育同学的观看、思索、比较、分析推断力量。
② 培育同学逆向思维的力量。
③ 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育同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④ 通过小组争论合作,培育同学团结协作力量,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把握分类技能。
⑤ 通过分类活动,培育同学发散思维力量,增加学习自信念。
3.情感目标① 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同学充分体验科学讨论的乐趣。
② 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同学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爱护生物的多样性、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爱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③ 通过观看图片,影片观赏,使同学们在观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受到美育教育,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 尝试依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 探究并把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2.难点① 尝试依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 通过观看与思索,总结诞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策略方法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以同学实践活动为基础,侧重“自学加嬉戏”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
老师:主要用到实物展现法、激情激励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同学:主要用到观看法、比较法、资料收集、调查法、争论沟通法、合作学习、组间互动。
课前预备1.同学① 带7班级上册课本。
② 收集植物的种子,如玉米、菜豆、松子、葵花籽……③ 收集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的资料。
④ 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活动。
2.老师① 自制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特点是容量大,内容充实,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可作为同学课堂学习的导航标,对所学学问以直观形式准时归纳总结,并有助于同学课下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学问拓展。
最新word版初中生物《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精品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2.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标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分类技能。
3.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2.通过观看图片和影片欣赏,使同学们欣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难点: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植物类群的挂图。
学生:小组为单位,去书店看看各种书籍是怎样摆放的。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概念,依据〕⎩⎪⎨⎪⎧植物 形态结构⎩⎪⎨⎪⎧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动物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菌类⎩⎪⎨⎪⎧细菌真菌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根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学会徒手切片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通过对绿色植物叶片结构的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练习画生物图的根本方法,并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
情感目标1.通过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结合水影响植物分布的知识,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点,形成保护植物必须首先保护其环境的情感。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2.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3.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4.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和剪贴动物图片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5.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通过模仿科学家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7.通过对常见动植物进行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3.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4.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前的桌子上放有一个杂物盒,你们能迅速将里面的杂物区分开吗?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分得最细、最快!
我们学过很多种生物,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一、植物的分类
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分类?
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4.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那些类群?
5.能否把这些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
6.把种子植物排在最高等的依据是什么?。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通用3篇)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通用3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篇1知规律,培育同学逐步解决问题的力量。
2、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同学完成课堂探究时,我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音乐,建立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自主探究的课堂到处洋溢着师生民主公平的气氛,我用生动的语言、温顺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让同学乐观主动参加,使同学产生了剧烈的求知愿望。
从而亲其师,学其道。
3、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本节课对同学评价机会许多,对每一位(组)同学的发言,我都赐予乐观的评价,评价中留意关注和理解同学共性进展的差异,敬重和认可同学共性化的价值取向,让同学从评价中体验成长进展的欢乐,被人悦纳的幸福,受人欣赏的骄傲和奋勉向上的冲动。
4、通过调查激发爱好提高力量爱因斯坦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同学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四周世界,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现象,布满了激情,教学应从同学感爱好和比较熟识的问题和现象入手。
本节课前,我布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学校图书馆的书是怎样摆放的和超市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熬炼同学与人交往的力量、口头表达的力量和自学力量,同时也让同学自主获得分类学问;课堂上又让同学对自己特别熟识的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
这样老师通过引导同学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创设情境,增加了同学主动探究的愿望和爱好,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和制造性。
5、在主动参加中猎取学问本节课我支配了三个探究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常见植物的分类”、“书包里东西的分类”“常见动物的分类”,同学间的合作沟通能培育同学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同学参加、合作、沟通、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品质。
同学在小组合作的争论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争论使彼此的协作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加强,同时个人的力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在沟通过程中,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归纳总结力量、心理素养方面也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胜利,每个人在共享胜利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气的强大,增加了自信念。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7)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教材分析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各类群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类群的特征,这就为学习生物的分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圈中的各类生物的回顾、总结,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中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同时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本质、意义打好了基础。
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并介绍了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能力: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三、教学思路由于本节课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的类群较多,知识容量较大。
在设计本节课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按任何一个器官都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进行科学分类主要是根据生殖器官进行分类。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有种子和无种子。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设计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
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二、植物的分类1、跟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类,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重要的分类依据2、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动物分类分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哺乳动物四、细菌和真菌五、作业1、植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藻类植物C、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D、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2、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蜗牛、珊瑚、蜜蜂为一类,蝮蛇、鲤鱼、麻雀为一类,请问他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有无脊椎B、体温是否恒定C、受精方式D、生殖方式3、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根、茎、叶B、根、茎、叶和果实C、花、果实和种子D、叶、果实和种子4、通常不同的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上:()A、生活环境B、运动方式C、形态结构等特征D、基因六、教学反思下午完成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内容教学,在这节课里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的设计比较好,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分析、合作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掌握的很不错。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设计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2)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各等级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尝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2)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2)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2、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将分类方法应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生物图片,如动物、植物等,提问学生:“这些生物有什么不同?我们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生物分类的依据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如猫、狗、鸟、鱼、花、草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这些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并总结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
(2)生物分类的方法以动物为例,介绍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按照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再进一步细分,脊椎动物可以按照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无脊椎动物可以按照身体结构的不同分为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生物进行分类,并展示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
(3)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讲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通过举例说明,如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让学生理解每个等级单位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种的概念重点讲解种的概念,强调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生物之间可以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而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②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2.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②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③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小组讨论合作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掌握分类技能。
⑤通过分类活动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增强学习自信心。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②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③通过观察图片 ,影片欣赏 ,使同学们在欣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 , 受到美育教育 ,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 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2.难点
①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通过观察与思考 ,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策略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以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 ,侧重“自学加游戏”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
教师 :主要用到实物展示法、激情激励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生 :主要用到观察法、比较法、资料收集、调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学习、组间互动。
前准
1.学生
①7 年上册本。
②收集植物的种子 ,如玉米、菜豆、松子、葵花籽⋯⋯
③ 收集我身常的物的料。
④ 我生活中常的分活。
2.教
①自制多媒体件助教学。
多媒体件特点是容量大 ,内容充 ,可达到源共享的目的。
可作学生堂学的航 ,所学知以直形式及
,并有助于学生下行一步学和知拓展。
②准小游 : “ 物行分”的材料。
(将数量不一的大、不同色的曲、
子、、混在一个盒子里。
并告学生在活中要注意安全。
)
③准物展示 :a.玉米叶子、向日葵叶子 ;b.桃、松球果 ;c.准几种植物或物的
片及本。
④ 准有关生物种多性的片、像。
教学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 ,导入新课
( 教学策略 :小游戏──“给杂物分类”动,动手、想一想。
)
教师 :同学们 ,在你们眼前的桌子上放有一个杂物盒,你们能迅速将里面的杂物区分开吗 ?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分得最细、最快!( 游戏规则 :分好的小组请迅速举起手,音乐响起时开始动手 ,音乐停止时活动停止。
)
学生 :(动动手 ,交流成果。
)
教师 :很好 ,大家的速度也很快。
其实 ,刚才同学们把这些杂物分开的时候 ,就是在进行“分类”的工作。
请同学们想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 ,你还见过一些什么样的分类活动 ?
学生 1:超市肉、鱼、蔬菜等物品分放在不同的区域。
学生 2:家里的药品根据用途不同分类存放。
学生 3:邮局将信件分类后送出。
教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身边常见的分类现象 ,分类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分类需要一定的依据吗 ?
学生 :分类的前提条件是品种繁多。
学生 :分类需要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归类。
(二)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教师 :通过对分类现象的了解 ,看来 ,同学们对分类的技巧都已经各有心得了。
我们有没有信心 ,今天自己也来做一回分类学家 ?
学生 :有!
教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圈 ,在绚丽多姿的生物圈里约有生物 200 多万种 ,它们更有分类的必要了。
生物又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 ?请大家想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想 ,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类生物?
学生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
)
教师 :上学期 ,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 ,你能简单回顾一下 ,植物又分几大类吗 ?它们又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
学生 :(不知植物分类的依据。
)
教师 :现在 ,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安详宁静的植物王国 ,对植物进行分类吧 ! 同学们请观察几组植物的图片 ,这些植物都有种子吗 ?
学生 :有的有 ,有的没有。
教师 :请同学们以四边互动的形式,根据种子的有无将这些植物分成两大类。
学生 :葫芦藓、肾蕨、海带、衣藻没有种子;
玉米、雪松、向日葵有种子。
(教师根据图解辅助学生分类。
)
教师 :恭喜你们。
葫芦藓、肾蕨、海带、衣藻都是没有种子的植物 ,想一想 ,它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嘛 ?
学生 :(茫然 )
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几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吧。
学生 :衣藻、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和肾蕨具有茎和叶。
教师 :葫芦藓和肾蕨都具有真正的根吗 ?(引导同学再将有茎叶的葫芦藓和肾
蕨分成两类。
)
学生 :葫芦藓不具有真正的根 ,只具有假根 ,肾蕨真正具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简要分析 )
教师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同时还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哪位同
学能根据这四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给它们找到家──它们分别属于哪类植物 ?
学生 :D—蕨类植物 ;E—苔藓植物 ;F—藻类植物。
(实物展示 ,联系生活实际。
)
教师 :同学们已经成功地给无种子植物进行了分类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两种常见的植物的器官 ,(桃和松球果 ),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 ?
学生 :桃是果实 ,松球果是种子。
(简要分析 )
教师 :桃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是被子植物 ;松的种子是裸露的 ,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 ,
松树是裸子植物。
请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着这一结构特征将玉米、雪松、
桃三种种子植物进行分类。
学生 : 玉米、向日葵种子有果皮包被,雪松种子无果皮包被。
教师 :我们能不能把玉米和向日葵再进行分类 ?请大家一起来观察它们的叶子。
(实物展示 )
学生 :玉米叶脉是平行脉 ,向日葵叶脉是网状脉。
教师 :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常见到那些平行脉、网状脉的植物?
学生 :(举例 )
教师 :老师再来给你们介绍几种常见的平行脉植物和网状脉植物。
请大家留意 , 进行思考分析 ,植物的叶脉与植物种子胚的子叶数量有关系吗 ?梧桐树、君子兰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但却不容易见到它们的种子 ,你能根据今天学的知识判断一下它们种子里胚的子叶数量吗 ?
学生 :双子叶植物是网状脉 ,因此 ,梧桐是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是平行脉 ,
因此 ,君子兰是单子叶植物。
教师 :同学们找到的规律基本正确。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是网状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是平行脉。
教师 :我们再一起为这三种种子植物找找家──它们分别属于哪类植物?
学生 :A、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教师 :同学们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学生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教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寻一下植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规律。
生活环境──水生到陆生 ;细胞──单细胞到多细胞 ;结构──从接单到复杂。
教师 :在刚才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你是依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学生 :形态结构。
教师 :(小结植物分类的依据 )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 ,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 ,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在被子植物中 ,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 ,我们会发现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你想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分类吗 ?让我们集体来阅读理解吧 !
学生 :(齐声朗读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 ,并对每一类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三) 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 :告别安详宁静的植物王国 ,让我们带着对生物分类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领略博大神奇的动物殿堂的魅力吧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分享非洲的脉动。
这里介绍了几类非洲的动物 ?欣赏短片的过程中 ,请同学们速记说出屏幕中出现动物的名称 ,
学生 :(短篇欣赏 )抢答。
教师 :在 200 多万种的生物界中 ,动物自己就独占 150 多万种。
你能利用刚才我们给植物分类的经验 ,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正确的给他们进行分类吗 ?请尝试将老师给出的十种动物进行分类。
学生 :(四边互动 ,尝试给动物进行分类①──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
分类;汇报 ,互动学习。
)
教师 :(点评 )看来 ,仅凭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很难正确的给动物进行分类,往往
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同学们来摸摸自己背后 ,我们人类有脊柱 , 蚯蚓有脊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