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终版)

合集下载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编制依据(1)《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5)《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T225-91)(6)《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设计图:LWS2012-42路通-02》二、工程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该试验段位于滨州市北海新区范围内,起讫里程为DK47+330~DK47+350段线路,线路主要以填方通过,根据地质钻探,本段所处地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下有软卧层,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粘性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

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2、主要技术标准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d=0.5m,桩间距1.2m,桩长10m,由路基面中心向两边按三角形布置;加固后水泥搅拌桩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9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DK47+330~DK47+350段水泥搅拌桩选定6种配合比,按每种配合比3根试桩,水泥搅拌桩试桩编号分别为1-1#~3#、1-4#~6#、1-7#~9#、1-10#~12#、1-13#~15#、1-16#~18#。

配合比如下表:材料配合比方案固结材料掺入比粉煤灰含量PO42.5山铝水泥(Kg/m)水(Kg/m)粉煤灰(Kg/m)1 15% 30% 1(37)0.77(28.6)0.43(16)2 15% 35% 1(34)0.84(28.6)0.56(19)3 16% 30% 1(40)0.77(30.8)0.43(17)4 16% 35% 1(37)0.83(30.8)0.54(20)5 17% 30% 1(42)0.77(32.4)0.43(18)6 17% 35% 1(39)0.83(32.4)0.54(21)三、试桩目的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5、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粉煤灰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总结(模板)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总结(模板)

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试验总结报告2014年12月25日水泥搅拌桩试桩工艺性试验总结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4年12月25日进行了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DK169+010段线路右侧路基进行了3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水泥搅拌桩桩施工范围:*****~******路基须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工程量为**万延米,。

采用三角形布置,桩径均为**m,设计。

水泥搅拌桩处理段一览表二、工程地质情况地表为水稻田,桩体长度范围内***米土层结构为粉质黏土,桩底持力层为***。

三、试桩目的验证情况⑴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顺序满足施工需要。

⑵浆液配合比按试验桩配合比施工满足施工需要。

⑶搅拌机钻头下沉时间每次6~7分钟、提升速度4~5分钟。

⑷验证供浆和停浆时间。

根据试验工艺,两次下降提升过程全部进行喷浆搅拌,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按要求对试验桩进行钻芯取样试验及单桩承载力试验,以确认水泥搅拌桩桩的设计参数及桩身的完整性。

见后附试验报告。

四、施工过程控制1、施工用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为水泥:土:水=800:5000:9332、人员、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人员2名,现场技术人员1名,机长1名,操作人员7名。

采用大扭矩水泥搅拌桩机1台、柴油发电机1台。

五、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桩位布置,三角形布置,间距1.2m 见下图:贵阳(1)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桩钻机施工流程图(2)施工方法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水泥搅拌钻机施工。

钻机就位后,启动搅拌机钻机,钻速稳定后钻杆钻入地下,钻孔过程做好记录。

钻至设计标高后,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射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 ,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至设计深度,反循环至地表。

① 放线:施工前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图统一进行测放桩位线,桩位中心点用钎子插入地下,并用白灰明示,桩位间距为1.22m 、1.18m 、1.19m 。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样板)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样板)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广三高速公路贯穿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东起广佛高速公路雅瑶立交,西至三水布心接G321国道。

本次扩建采用两边扩宽的方案,本标段为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桥涵施工S09标段,起点桩号为K29+753.350,主线健力宝立交跨越南丰大道,终点桩号为K31+200,标段路线长度为1.45Km。

现有公路的标准横断面为双向4车道,中间带3.0m,硬路肩2.0m,土路肩0.75m,公路标准断面共宽24.5m。

本次扩建以原路基为主体进行两侧拼接加宽,扩建后路基标准宽度41.0m,即由四车道改为八车道。

其中行车道为8×3.75m,中间带3.5m(含2×0.75m路缘带),硬路肩为2×3.0m(含0.5m的路缘带),土路肩宽度为2×0.75m。

二、地质情况根据特殊路基处理段地质纵断面图及附近钻孔(ZK17)等地质资料显示,地面以下7.5m范围内为填筑土,地面以下7.5m~8.3m范围为粉质粘土(0.8m厚),地面以下8.3m~13.8m为淤泥,地面以下13.8m~15.9m为粉质粘土。

按修订招标图纸中《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K31+127.34~K31+166.12段A型桩处理深度为12.8m,间距为1.2m;C型桩的处理深度为11.5m,间距为1.40m。

三、试桩目的1、确定水泥用量、水灰比和施工技术参数。

2、确定输浆泵工作压力、搅拌桩机工作电流。

3、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4、检验设计桩长是否进入持力层。

四、施工准备及机械配置1、先平整施工场地: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物,然后测设桩位。

2、室内试验:根据水泥加固砂粘土的性能,选择加固砂粘土最合适的水泥品种,确定所用水泥的掺入量,水灰比,通过室内,设计的水灰比为0.55。

设计水泥掺入量为18%,用量为60kg/m,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924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924

目录一、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二、试桩施工机具 (1)三、试桩目的 (1)四、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六、施工工艺 (3)七、试桩成果 (5)附件1:复合地基静载及钻芯取样结果报告 (11)附件2: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12)附件3: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平面图 (20)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2013年8月4日~6日,在DK191+005~DK191+528段进行了36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1.1m,搅拌桩直径为0.5m,设计桩长2.5~10.6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二、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PH-5D型深层水泥搅拌桩钻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一档为0.6m/min,转速正转15r/min,反转17r/min;二档为0.8m/min,转速正转25r/min,反转29r/min;三档为1m/min,转速正转44r/min,反转52r/min;四档为1.5m/min,转速正转70r/min,反转82r/min;五档为2m/min,转速正转108r/min,反转138r/min;PJ-5A泥浆泵一台。

PJ4-2型电脑自动记录仪一台。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配置了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1cm。

三、试桩目的(1)确认水泥掺入量及水灰比。

(2)确认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工程小运河段工程标段6(合同编号:NSBD/LBD-XYH006)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黄河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南水北调鲁北段小运河段工程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一月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我项目部在郭庄节制闸处基坑底进行了水泥土搅拌桩试桩试验,水泥土搅拌桩试桩工程已经施工完毕,现将试验段施工中实测的各种数据及施工操作程序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邱屯节制闸枢纽位于临清市邱屯村东北部,输水渠设计桩号为98+288附近,枢纽由输水渠上的郭庄节制闸、三干渠节制闸及六分干渠上的邱屯节制闸三座节制闸组成。

郭庄节制闸的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

郭庄节制闸的进口翼墙202根,单根桩长7.49m、闸室基础148棵,单根桩长6.79m、出口翼墙214棵,单根桩长5.79m,共计3801.32m。

施工桩长控制在高出设计桩顶0.5m,桩体达一定龄期后凿除0.5m长超打桩头和挖除桩间土后,回填褥垫层压实。

郭庄节制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桩直径均为600mm,间距450mm,为确保工程桩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最佳施工参数,用以指导大批量地基处理施工。

二、场地岩土地质概况及技术要求2.1地质概况本工程地质从上到下为:水泥土搅拌桩有效桩范围内为砂壤土、粘土,持力层为粘土层。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段根据设计划分的区段分别控制在7.49m、6.49m、5.79m,桩底高程均为19.91m。

2.2工程设计技术要求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直径为600mm。

桩底面高程19.91m,施工高程27.9m,桩长7.49m,进行了2喷4搅实验。

2.3现场配合比确定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现场配合比,水泥掺量15%,水灰比为0.5。

水泥采用山水425水泥,采用的工艺参数为水泥掺入量设计为15%。

每米掺灰量计算如下:每米土的体积:V=π×r2×1m=3.14×0.32×1=0.2826m3每米土重:本工程地层土湿密度为1.95t/m3G=Vδ=0.2826×1.95=0.55107t15%的水泥掺入量M=0.55107×1000×15%=82.7kg喷浆提升速度ν=γd Q/Fγa w(1+a c)式中:ν—搅拌头喷浆提升速度,m/minγd、γ—分别为水泥浆和土的重度,Kn/m3Q—灰浆泵的排量,m/minF—搅拌桩的截面积,m2a w—水泥掺入比;a c—水泥浆水灰比。

水泥搅拌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总结

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单承包单位安徽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监理单位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LJ-01标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省道206和县乌江至太阳河段改建工程LJ-01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九月十日目录一、试桩总体情况说明二、试桩流程三、试桩工艺程序四、主要参数及质量控制五、检测结果六、结论和建议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一、试桩总体情况说明本次试桩桩位位于K2+965处,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湿喷)进行处理。

桩径50cm,桩长,水泥用量60kg/m ,桩间距1.5m,梅花形分布。

采用双头湿法施工,根据室内配合比试验检测报告的结果,对60kg/m(水灰比)、60kg/m(水灰比)、60 kg/m(水灰比)3种湿喷桩类型进行两喷四搅的试桩。

总共试桩12根,对机器运转、施工流程、主要参数、地质情况等有了较好的熟悉和掌握。

具体为:8月15日上午项目部组织了人员自行施工了2根桩,对机器正常运转的调试,获得走浆时间、下钻和提升速度、喷浆量、地质情况等的数据;8月20日上午选取了西-18~西-15 计4根桩(水泥用量为60kg/m、水灰比),选取了西-14~西- 10计4根桩(水泥用量为60kg/m、水灰比),西-10~西-7计4根桩(水泥用量为60kg/m、水灰比)分别进行两喷四搅的试桩。

主要对桩长、喷浆量、水泥用量、水泥浆相对密度、下钻和提升速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监理组和项目部都安排了主要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旁站。

二、试桩流程搅拌机采用两喷四搅,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场地平整-会同监理测量施工平台标高-绘制布桩图-桩位放样-钻机就位-制备水泥浆-下钻喷浆搅拌-提升复搅-重复下钻喷浆搅拌-提升复搅-电脑打印记录-移至新孔位。

三、试桩工艺程序1、准备工作(1)场地整平试桩场地首先予以清表整平,整平后地面的横坡不大于2% ,整平高程会同监理实测并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

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

佛山市顺德区xx大桥扩建工程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广东xx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O一0年一月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总结一、工程简介佛山市顺德区xx大桥扩建工程桥台软弱路基及涵洞软弱地基处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之前,选择有代表性地段(此次试桩地点选定为38#桥台处软弱路基,桩号为BK1+807.033-BK1+817.033)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然后根据成桩试验中总结出的试验控制参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流程。

二、试桩施工要求及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试桩共布设6根。

布置形式如下图:其中1-1#、1-2#两根桩按57kg/m施工,2-1#、2-2#两根桩按55kg/m施工,3-1#、3-2#两根桩按50kg/m施工。

桩体直径φ50cm,每根桩长4.5米,桩间距0.8m,水泥浆水灰比为0.55。

设计参数:水泥搅拌桩桩体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6MPa,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三、现场控制2011年01月15日至16日,我部进行试桩施工,整个施工流程如下:平整场地——施工放线——定桩位——桩机对位调平——预搅下沉——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清洗——移位。

在整个试桩过程中对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水泥浆比重、送浆压力、喷浆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记录。

(详见后附《水泥搅拌桩原始记录表》、电磁流量计打印小票及《水泥搅拌桩水泥浆比重原始记录表》)四、成桩质量检测2011年01月23日,对试桩1-1#、2-2#、3-1#进行了动力触探试验,经检测7天龄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详见动力触探试验报告。

成桩28天后,2011年02月13日至02月15日,佛山市质量检监督站对1-1#、1-2#、2-1#、2-2#、3-1#、3-2#共6根试桩进行了钻芯取样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对1-1#、2-2#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编制依据(1)《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5)《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T225-91)(6)《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设计图:LWS2012-42路通-02》二、工程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该试验段位于滨州市北海新区范围内,起讫里程为DK47+330~DK47+350段线路,线路主要以填方通过,根据地质钻探,本段所处地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下有软卧层,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粘性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

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2、主要技术标准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d=0.5m,桩间距1.2m,桩长10m,由路基面中心向两边按三角形布置;加固后水泥搅拌桩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9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DK47+330~DK47+350段水泥搅拌桩选定6种配合比,按每种配合比3根试桩,水泥搅拌桩试桩编号分别为1-1#~3#、1-4#~6#、1-7#~9#、1-10#~12#、1-13#~15#、1-16#~18#。

配合比如下表:三、试桩目的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5、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粉煤灰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四、试桩过程2016年5月1日,我项目经理部在DK47+330~DK47+350段地基加固处理范围内利用ZGZ-A型高强牌新型大扭矩打桩钻机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共试桩18根,该试验桩已按照原施工方案施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重庆至宜昌铁路站前工程YWZQ-8标段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总结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三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渝宜铁路土建8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四月目录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桩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胶比选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喷浆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喷浆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钻头速度的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底打入持力层深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钻机就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浆液加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钻进、边喷浆搅拌-----------------------------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提升钻头、边喷浆搅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再次钻进、喷浆搅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再次提升、喷浆搅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洗、移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试桩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泥搅拌桩桩位实际偏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查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顶1M以下成桩效果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桩28D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试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在D1K247+122段附近左侧进行了3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为。

搅拌桩直径,设计桩长5m、、,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

2 水泥搅拌桩试桩工具本次试桩选用SJB-5型深层搅拌机,主电机功率为75KW,钻进速度有五档:一档为~min,转速正转15r/min,反转17r/min;二档为~min,转速正转25r/min,反转29r/min;三档为~min,转速正转44r/min,反转52r/min;四档为~min,转速正转70r/min,反转82r/min;五档为~min,转速正转108r/min,反转138r/min;可无机调速。

TC1180-C泥浆泵1台。

YX-Ⅰ型电脑自动记录仪1台,NJ-600型泥浆搅拌机1台。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桩基配置了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桩位编号、复搅次数等参数。

2)桩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3)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桩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1cm。

3 试桩目的1)确认每根搅拌桩水泥用量。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根据不同掺和比确定技术参数。

4)确定不同地质情况的电流强度。

5)确定该地质条件下,按室内配合比在现场施工,水泥搅拌桩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单桩承载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经济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现场实施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水泥搅拌桩为两喷四搅,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搅拌速度和提升搅拌速度如下:钻进搅拌速度min,转速25r/min;提升搅拌速度min,转速52r/min。

水胶比选定根据《渝宜施路-10-4/4》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采用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5%,水泥浆水灰比为1:~1:。

为选择经济、可靠、试桩施工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具体配合比见下表:水泥搅拌桩试桩配合比喷浆量已知水比重为1,水泥比重为,总重量÷总体积,为浆液比重,即(1+水胶比)÷(1÷+水胶比÷1),每米喷浆量=每米水泥用量×(1+水胶比)÷[(1+水胶比)÷(1÷+水胶比÷1)]。

喷浆速度为15~21L/min。

试桩过程当中选取了20L/min。

喷浆压力水泥搅拌喷浆压力控制在。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钻头速度的控制钻进时用二档,提升时用三档,不能用三档以上档位快速钻进。

桩底打入持力层深度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每一道标记记号,同时以小票的数据来控制桩长。

以深入持力层为准。

6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试桩采用“两喷四搅”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如下图:两喷四搅施工工艺流程图钻机就位将钻机安质在测设的桩位上,使钻头对准桩位,桩位允许偏不大于50mm,然后调整桩机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以保证桩身垂直。

制浆根据施工前室内配方试验确定的水泥用量、最佳水胶比制浆,要求水要清洁、酸碱适中。

浆液配置顺序:先加入规定用量水,然后边搅拌边加水泥,并用比重计检浆液比重,设计浆液比重分别为cm3、g/cm3、g/cm3。

最后放入二次搅拌桶内进行二次搅拌。

浆液加压采用高压泵将浆液经高压管送至喷嘴。

钻进搅拌钻机就位后,开启钻机边钻进、边搅拌,直至钻进水泥搅拌桩设计深度。

边提升钻头、边喷浆搅拌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钻机反转,提升钻头,边自下而上喷浆、边提升、边搅拌。

直至提升至桩顶。

再次钻进搅拌钻头提升至桩顶后,再次下钻,边下钻、边搅拌。

直至钻进至水泥搅拌桩设计深度。

再次提升、喷浆搅拌再次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再次将钻机反转,提升钻头,边自下而上喷浆、边提升、边搅拌。

提升至地面以下1m时,减慢速度,当喷浆口至桩顶标高时,停止提升搅拌10~20s,以保证桩头密实均匀。

清洗、移位灌浆完成后,提升钻杆及钻头,向集料都中注入适量清水,进行低压射水,清洗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

清洗结束后,把钻机等设备移到新孔位上。

在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小于,若停机超过3h,在原位旁进行补桩处理。

7试桩成果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1)成桩7d后,并用实际周长、、换算成桩直径为51cm、50cm、。

开挖深度为停浆面以下。

照片2)成桩28d后,在3根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取1-1、2-1、2-2共3个式样做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

检测结论:1-1#桩上部为、中部为、下部为,2-1#桩上部为、中部为、下部为,2-2#桩上部为、中部为、下部为,均大于设计的要求。

水泥搅拌桩桩位实际偏差水泥搅拌桩桩位实际偏差为10mm、20mm、20mm,桩位偏差在允许范围50mm以内。

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查情况桩顶1m以下成桩效果检查2013年4月12日,项目部对水泥搅拌桩成桩情况进行了现场外观坚定,监理单位大西南(成都)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渝宜铁路1标监理项目部对试验过程进行了见证。

对试桩桩顶以下1m范围进行了开挖,课件桩体圆匀,3根桩直径分别为51cm、50cm、,无缩颈和回陷现象,布置形式、桩间距及直径均符合要求,布置形式、桩间距以及直径均符合要求,桩体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成桩28d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3年4月12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桩1-1#(水胶比为,水泥:水=1:)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结果沉降量为,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承载能设计值180KPa的要求。

2013年4月12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桩2-1#(水胶比为,水泥:水=1:)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结果沉降量为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承载能设计值180KPa的要求。

2013年4月12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桩2-2#(水胶比为,水泥:水=1:)试桩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结果沉降量为,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承载能设计值180KPa的要求。

9试验总结将以上数据汇总成表,通过数据对比可选择处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组合。

试桩结果汇总如下表:通过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和各项检测数据得出试验数据分析总结:在该地质条件下,采用SJB-5型深层搅拌机施工,按“两喷四搅”施工工艺及试桩施工参数施工的水泥搅拌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2项指标均复合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水胶比为水泥:水=1:时施工效果更加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