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艾滋病并高血压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通过分析降压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合理应用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文章对降压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了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研究表明,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建议医护人员加强对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降压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处理方法、安全、患者、发生率、监测、管理、医护人员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
降压药物因其有效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对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在了解不同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应用原则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关于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降压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合理应用原则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通过对降压药物的分析和总结,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指导,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通过对降压药物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处理方法和建议,促进降压药物的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应用。
对64 例高血压急症血压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影响分析

对64 例高血压急症血压的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高血压急症住院患者64 例, 在积极降血压等内科抢救治疗基础上, 给以知识宣教、心理、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 治疗后50 例主要症状改善、血压控制在22/12. 5kpa 左右, 约占患者总数78. 13% , 死亡3 例。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和不良状况。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 护理干预; 卫生教育2005-01/2006-12 我院共收治高血压急症患者64 例, 住院观察期间给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和心理方面干预, 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5 例, 女19 例, 年龄36~ 62 岁, 其中恶性高血压16 例, 高血压危象27 例, 高血压脑病21 例。
1.2 护理干预1.2.1 药物治疗的干预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尽早给予药物治疗。
一般先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效果差者应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静脉滴注, 首先硝普钠, 它能迅速松弛小静脉和小动脉的平滑肌,降低心肌前后负荷, 是最有效的药物, 开始使用时应为25ug/m in, 此后可根据血压加大剂量, 直至达到满意水平。
硝普钠水溶液放置勿超过4 h, 并应避光。
1.2.2 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干预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特点, 制订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和传授方法。
以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口头传授和发放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卡片相结合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危害性及治疗的重要性等相关疾病知识。
1.2.3 心理干预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病程长, 需长期服药, 常常会失去信心, 护士应安慰鼓励患者, 告知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 心理上得到平衡。
家属应理解、宽容患者, 为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1]。
2024年我院~老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2024年我院~老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使用及疗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患者基本情况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60-80岁之间。
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部分患者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在药物治疗前,患者的血压水平普遍较高,且波动较大。
二、药物使用情况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
在药物选择方面,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合并症及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注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疗效评估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中,CCB类药物在降低收缩压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而ACEI和ARB类药物在降低舒张压方面更具优势。
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因药物抵抗、不耐受等原因,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四、药物副作用观察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过程中,我们也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心悸、乏力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血钾、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针对这些副作用,我们会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五、用药依从性调查为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但也有部分患者因记忆力减退、忘记服药等原因,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差。
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调查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调查分析毛文婷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为了解社区医院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笔者选择我中心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均符合高血压危险分层分类的标准,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异常、精神异常及存在药物禁忌,同一患者多次就诊计算为1例。
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5~78岁,平均(53.9±10.2)岁;其中低危41例(20.5%),中危78例(39.0%),高危57例(28.5%),极高危24例(12.0%)。
1.2 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的高血压分级、用药情况、用药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分析总结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特点,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将调查结果汇集成表,记录过程确保真实客观。
1.3 高血压控制标准优良:全年9个月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尚可:全年6~9个月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不良:全年<6个月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优良与尚可合计为血压控制。
2 结果2.1 各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比较(表1)低危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最高,血压控制率随高血压级别升高而下降。
作者单位:310014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通信作者:毛文婷,Email:524310966@2.2 各级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方式比较(表2)中危、低危高血压病患者以服用单品种降压药为主,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以联合用药为主。
并发症:单品种用药患者发生15例(13.0%,15/115),联合用药患者发生24例(28.2%,24/85)。
表1 各级别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例(%)]分级例数优良尚可不良血压控制低危 4121(51.2)19(46.3) 1( 2.4) 40(97.6)中危 7833(42.3)20(25.6)25(32.1) 53(67.9)高危 5710(17.5)11(19.3)36(63.2) 21(36.8)极高危 24 2( 8.3) 5(20.8)17(70.8) 7(29.2)合计20066(33.0)55(27.5)79(39.5)121(60.5)表2 各级别高血压患者用药方式比较[例(%)]分级例数单品种用药联合用药低危 41 31(75.6)10(24.4)中危 78 66(84.6)12(15.4)高危 57 10(17.5)47(82.5)极高危 24 8(33.3)16(66.7)合计200115(57.5)85(42.5)3 讨论控制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且服药时间较长,合理规范用药是提高疗效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高血压患者400例降压药应用分析

高血压患者400例降压药应用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我院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降压药的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过的高血压患者400例,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情况。
结果:经过统计,我院收治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降压药治疗的患者390例,治疗率97.5%,控制率94.9%(370例)采用单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100例(25.6%),采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290例(74.4%),单药控制率为90.0%,2种药控制率为94.4%,3种药控制率为97.0%,4种药控制率为98.0%,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
结论:我院高血压患者之中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较多,且采用2种以上的药物对高血压进行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药;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21-01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
以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应区别治疗[2]。
随着年龄增长,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3]。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我院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降压药的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
高血压患者300例降压药应用分析

治 疗 方案 。
制率为 9 . % ,4种药控制 率为 9 . % ,联 合用药 的控制率 74 16 明显高于单药 治疗。单药 与联 合用 药 ( 括二 、三 、四联 ) 包
x 检验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2 1 用药 种 数 与 血 压控 制 情 况 单 药 18例 ,控 制率 为 . 4 8 . %。联合用药 12例 ;2种药控制率 为 9 . % ,3种药控 67 5 47
压控制率较 高 ,用 药基本合 理。由于高血压 治疗 的个 体化较
的诊 断标 准 为 收缩 压 ≥ 10m g ( m g= .3 P ) 或/ 4 mH 1m H 0 13 k a
和舒 张压 i9 mH ,以及确定有 高血 压病史 目前正 在服抗 > 0m g
高血 压药 物 者 。
13 血压控制标准 .
血压 <109 m H 4/ 0 m g为控 制,患糖尿病 、
肾功 能不全、蛋 白尿患者控制标准为血压 <10 8 m H 。 3 /0 m g
14 统计学方 法 .
2 结 果
数 据用 S S 1. 件处理 ,率 的 比较 用 P S0 0软
高血压的治疗是相 当复杂的 ,通过选择合理的抗高血压药
物 ,有效地控制血压 ,可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本组患者高血
3 讨 论
近年来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 高。目前我 国高血压人 群的血压控制率还相 当低 ,除了有降压治疗方案不尽合理 的因 素外 ,对治疗的依从性不够也是问题所在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具有合理 的最佳配伍 ,能达 到相对较大的降压效果 ,优化 了治 疗方案 ,改善长期 治疗依从性 和持续 性 ,有 利于血压 控制达 标 。本组 患 者 A E C I使 用 率 为 1.% ,A B 使 用 率 为 72 R
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8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住院病历,对高血压患者的年龄、体重、用药情况、用药频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
结果通过患者有效使用降压药物,都能够起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结论在这些患者中,高血脂作为高血压最大的并发症,一般患者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年龄、体重、工作环境、饮食等,有的有可能是遗传因素都能够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这就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用药,这样才能对患者起到康复的作用。
标签: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疗效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变化,老龄化现象日益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问题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一般老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体重、年龄、饮食、周围环境、遗传等,严重会引起心脏病、中风等,有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的并发症,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降压药物,以达到满意的效果[1]。
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用药并能够及时防治成为临床上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6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压药物在临床中的疗效,分析降压用药的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5岁,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1.2 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最新规定,成年人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确诊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1.3 分析的主要方法首先是研究和观察这些患者的病历情况,分别记录这68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比如年龄、性别、体重、饮食和生活的环境在临床治疗时的用药情况和用药的类型、用量以及在使用完药物后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分析和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患者的发病史、诊断结果、并发症等。
200例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56・临床医学《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one 2016年18期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类慢性的疾病之一,它的心和脑血管相关并发症能令患者致死或是致残的重要原因[1]。
所以,增强对其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可作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病发率的可行方法。
当前,其抗高血压要具有较多的品种,故社会群众也提升了对抗高血压药使用的关注。
要想掌握对于抗高血压药使用的状况,故选我院在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状况予以统计和分析,有利于为临床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5年就诊的临床高血压200例患者予以分析,其中有124例为男性、76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36至89岁间。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收集以及在药房统计患者用药情况,对临床药品予以分类的统计。
1.2 方法利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临床上高血压的患者使用降压药具体品种和概率。
1.3 统计学相关分析利用Excel 的表格软件将数据全部录入至系统中完成整理,同时采用SPSS20.0软件去完成统计学部分的分析,且运用χ2去检验临床计量资料,存在P<0.05的差异,则其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的重要意义。
2 结果我院使用了六类降压药,其中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降压的治疗上占有主体的地位,使用的概率约为50.0%。
其次是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们在临床上使用的概率依次为19.0%、13.5%,而联合用药的概率约为35.1%。
其中抗高血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氨氯地平,达到27.5%,使用的降压药品种类较多的是老年组患者,而其中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又是老年组最多。
3 讨论我院高血压临床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对药物使用概率较高的为钙离子拮抗剂,达至50.0%。
其次是利尿剂、ACEI 在临床上使用的概率为19.0%、13.5%,具有较低使用概率的是ARB 、a 受体拮抗剂,各有关报道记载的使用状况存有差异,但是用药的品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该种用药的特征展现了临床医生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用药具体种类的透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例艾滋病并高 血压患者合理应 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1
冯 润 川
南宁市第四人 民医院内一科 。 广西 南宁 50 2 303
【 摘要 】 目的 : 探讨艾滋病并 高血压 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情况及治疗方案 , 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8例艾滋病并 高血 压患者合理 1 应用 降压 药物及 治疗临床 效果、 药物不 良反 应等临床 资料 。结果 : 我院 2 8例艾 滋病并 高血 压患者使 用降压 药物总频 数 3 2例 次, l 7 总不 良反应发 生率 5 . 6% ; 5 单联 降压治疗组 7 7例 (5 3 , 3 . %) 降压治疗总有效 率 3 . 6 , 良反应发生率 1 .9 ; 63% 不 4 2 % 联合 治疗 11例 (4 7 ) 降压治疗总有效 率 5 . 6 , 4 6.% , 8 1 % 不良 反应发 生率 5 6 %; 7 联合 治疗组 总有效率和不 良反应发 生率与 单联 治疗组 相比较 , 两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 0 0 ) P< . 5 。结论: 合理使 用降压 药物 可以降低艾 滋病 并高血压 患者不 良反应 发生率 , 治疗安全性 高。艾滋病并 高血压 患者降压治疗达标率低 , 但联合 药物 降压较 单联 药物降压总有效率更 高, 药物 不 良反
To a l s t l c u at e e e ta ou r a i 1 t n t DS a d h g l o r s u e t ou h r g l td u i n i y e t n i e d u s na y  ̄ he c i al r i f c b tte t ni c v ng 2 8 pa e t wi AI n i h b o d p e s r i s h hr g e u a e sng a th p r e s v r g FENG n—c u n T e frto d c lDe a t n , o rh Pe p e s i lo n i g, n i g 5 0 2 C NA Ru h a h s f Me ia p r i me t F u t o l s Ho p t fNa n n Na n n 3 0 3, HI a
医学 信 息
・
31 8 ・ 9
N .7 2 1 o0 0 1
M DC LIF R TO E IA O MA I N N
通医学院学报 ,0 o 7 3 7 7 . 2 o , ( ):5— 8 骨科 杂志,0 4,3 :4— 7 20 ( ) 8 8 .
学术论著
者的疗 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 明显 , 有统计 学意义 ( P<00 。这表 明此 .5) 功能锻炼 , 缩短 了骨折愈合时 间。
严建军 , 朱新辉 , 巍, 复杂性胫 骨平 台骨折 的手术 疗效分析. 刘 等. 实用 参考文献 骨 科 杂 志 ,0 2,( )3 20 8 3 :7—3 . 9 [ ] Fn h ue F,odnC,cipn e G,t 1A nw lcigpa rn一 1 ak asr B li Shp igr e a. e kn lef u o t o 查正, 杨朝 晖, 复杂性胫 骨平 台骨折 的手术 疗效分析. 等. 临床 s 1ef c rso epoi l u eu [] Ci O ̄ o lt e,0 5 L J 张叔军 , t ) r t e fh rxma h m rs J . l h pRe s2 0 , al a u t n aR I 和 实 验 医学 杂 志 ,0 7,( 2 :4 20 6 1 ) 12—17 4. 4 0 2 :7 . 3 ( ) 16 r1 口 张亚平 , 李康华, 何洪波 , 复杂 性胫 骨平 台骨折 的手术 治疗 ( 2 等. 附 5 [ ] Mul r A,igr e Shet ee e a. r ays blyo ai L 2 el En at r eC n C,cri l r t 1P m r t it fvr o mu l E, i a i — J 例报告) 医学临床研 究,0 5,2 2 :1— 3 . 2 0 2 ( )9 9 . 。 s fm s。 se s n h ss i h r ame to a t r s o e p o i lt i u 0 f t0 y t e i n t e t t n ff cu e ft r xma i ’ o e r h b rO] 游叶平 , 廖怀章 , 乐善. 何 手术 治疗 复杂性胫 骨平 台骨折 3 3例 临床 观 aJB n o t ug B ) 20 8 ( )4 6—4 2 . o eJi r( r ,0 5,7 3 :2 nS 3. 察. 中医正骨 ,0 7 1 ( ) 6 2 0 ,9 1 :8—6 . 9 [ ] 王和平 , 3 丁德 刚, 朱玉 龙. 复杂 性胫 骨平 台骨折 18例 手术 治疗[ ] 南 0 j.
应发 生率更低 , 全性更高。 安
【 关键词 】 艾滋病 ; 高血压; 治疗; 降压药物 d i1. 99 ji n 10 o:0 36 / . s .0 6—15 .0 10 .8 s 9 9 2 1.7 3 9
文章编号 :0 6—15 ( 0 1 O 3 9 0 10 9 9 2 1 )一 7— 18— 2
方法 对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进行治疗的疗效 明显 , 治愈率高 , 患者可早期进 行 [ ] 王树金 , 4 邱锡定 , 陈建红. 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 J .中华创伤
孙连 华, 陈强, 复杂性胫 骨平 台骨折 3 等. 2例手 术治疗体会. 综上所述 , 此方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 台骨折 具有疗效好 、 并发症少 等优 [ ] 陆万青 , 5 点, 其可进行临床推广 。 江 西 医 药 ,0 5,0 1 :2 20 4 (O) 16—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