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围棋十大名局带棋谱

合集下载

中国围棋古谱书目

中国围棋古谱书目

中国围棋古谱书目《弈旨》我国最早系统论述围棋的文章。

汉班固作。

《围棋铭》铭文。

东汉李尤作。

《围棋赋》赋篇。

《围棋赋序》围棋文献。

汉末王粲作。

《弈势》围棋论著。

汉末应玚作。

《博弈论》围棋论著。

三国吴韦昭(韦曜)著。

《棋势》古代围棋书谱。

《敦煌碁经》简称“棋经”。

围棋论著。

作者不详。

《原弈》围棋论文。

唐皮日休作。

《围棋十决》围棋行棋要决。

作者相传有唐王积薪、宋刘仲甫诸说。

《棋经十三篇》简称《棋经》。

围棋论著。

作者有宋张拟、张儗、张靖、刘仲甫以及宋代以前所作等诸说。

《棋决》围棋论著。

北宋刘仲甫著。

《围棋义例诠释》简称《围棋义例》。

围棋论著。

北宋徐铉著。

《忘忧清乐集》围棋书谱。

南宋李逸民重编。

《玄玄棋经》亦名《玄玄集》。

围棋书谱。

元严德甫、晏天章辑。

《适情录》围棋书谱。

明林应龙辑。

《秋仙遗谱》围棋书谱。

明诸克明辑。

《亦问》围棋论著。

明王世贞著。

《弈旦评》围棋论著。

明冯元仲(也作马元仲)著。

《弈律》围棋著作。

明王思任著。

《会弈通玄谱》围棋书谱。

明朱常(氵迁)辑。

《石室仙机》围棋书谱。

《石室秘传》围棋书谱。

王绍冈、徐实同编。

《石室启秘》围棋书谱。

明清流逸叟辑。

《弈正》围棋书谱。

明苏之轼编。

《万汇仙机棋谱》围棋书谱。

明朱常淓辑。

《仙机武库》围棋书谱。

明末陆玄宇父子辑。

《秋仙汇选》围棋书谱。

明沈国俊辑。

《弈时初编》围棋书谱。

明末周元服、汪幼清选评,张得一、陈旻昭鉴定。

《弈志》围棋书谱。

明汪贞度、清汪显勋辑。

《弈隅通会》围棋书谱。

明坐隐先生辑,清汪秩重编。

《弈鉴》围棋书谱。

作者不详。

《三子谱》全称《受三子遗谱》。

围棋书谱。

明末清初过伯龄辑。

《四子谱》围棋书谱。

明末清初过伯龄编著。

《官子谱》围棋书谱。

未署作者姓名及刊印年代。

《文蔚堂选谱》围棋书谱。

清初抄本。

《弈墨》围棋书谱。

清李子燮辑,季心雪选评。

《不古编》围棋书谱。

清吴瑞徵选评,蒋闻昭校定。

《眉山墅隐》围棋书谱。

清徐星友、程兰如评本。

《师竹斋谱》围棋书谱。

清盛新甫辑。

围棋棋谱大全

围棋棋谱大全

围棋棋谱大全围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策略性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被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围棋的魅力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棋理和无穷无尽的变化,因此围棋棋谱的收集和整理成为了围棋爱好者们不可或缺的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围棋棋谱大全,希望能够为广大围棋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基础围棋棋谱。

1. 三三布局。

三三布局是围棋开局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在三三布局中,黑白双方分别在棋盘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各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布局。

三三布局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变化和套路,是围棋入门者必须要熟悉的一种棋谱。

2. 四四布局。

四四布局也是围棋开局的一种基本形式,与三三布局相比,四四布局更加灵活多变。

在四四布局中,黑白双方分别在棋盘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各下一个棋子,然后再在棋盘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各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布局。

四四布局的变化更多,需要玩家们灵活应对。

二、中级围棋棋谱。

1. 三三四布局。

三三四布局是围棋开局的一种中级形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在三三四布局中,黑白双方分别在棋盘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各下一个棋子,然后在棋盘的左下角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三三布局,接着在棋盘的右下角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四四布局。

三三四布局的变化更加复杂,需要玩家们有一定的棋感和战术眼光。

2. 争先布局。

争先布局是围棋开局的一种中级形式,也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一种。

在争先布局中,黑白双方都在棋盘的四个角落各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布局。

争先布局需要玩家们在争夺先手的同时,要考虑到后续的发展和布局,是一种需要综合能力的棋谱。

三、高级围棋棋谱。

1. 三三四五布局。

三三四五布局是围棋开局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

在三三四五布局中,黑白双方分别在棋盘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各下一个棋子,然后在棋盘的左下角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三三布局,接着在棋盘的右下角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四四布局,最后在棋盘的中央下一个棋子,形成了一个五五布局。

围棋棋谱

围棋棋谱

常昊评棋:卞相壹送死棋筋昏着唐韦星获冠军(谱)2013-07-03 10:40:41 来自: 体坛网谢锐我要评论(0)字号:[小中大]《体坛周报》特约常昊评棋第四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围棋项目男子个人决赛中,唐韦星三段执白中盘胜韩国卞相壹二段,获得金牌。

黑卞相壹二段白唐韦星三段共180手白中盘胜【棋局点评】至白22是最近常见的定型。

黑23也可以考虑在45位守角。

黑33靠是注重实地的下法,在此局面略有不妥,容易给白棋利用,在34位钉才是正着。

白46靠是腾挪的好手。

黑49很纠结,很想在50位长,但就要忍受白棋在A位滚包的痛苦。

实战白50扳头,白棋善战。

黑棋为了活棋,黑75不得已打掉,有了白76一子后,黑角是净死。

白94托好手,黑棋有点为难。

黑97贴过分,在32位接是本手。

白100夹又“麻”到黑棋了,白棋在做活前尽可能利用黑棋的余味。

实战黑棋虽然渡过了,但味道并不好。

黑107在124位一带守是本手。

白108以下轻松掏空活出,黑棋明显落空。

黑129、黑131是本局最后的败着,可能是误算了白132断的强手,被白134枷吃四子,棋局瞬间结束。

黑129如在130位补棋,局面还很复杂。

王磊:金志锡一举三得上佳状态石头溃不成军(谱)2012-06-27 10:44:07 来自: 体坛网《体坛周报》特约王磊评棋金志锡八段近来在围甲联赛中表现生猛,在韩国物价情报杯16强战中,杀得李世石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表现出上佳状态。

黑金志锡八段白李世石九段共165手黑中盘胜一举三得【棋局点评】黑9先挂再11尖的区别是,白10如下44位之类的反夹,下边作战起来,黑11保留右上角变化更好。

黑15走在高位,利于下边即将展开的战斗。

白16内挂略显狭窄,在17位外挂从容。

白24刺谋取便宜少见,李世石这里似缺乏研究,结果并不理想,白24普通A位跳。

白30扳是李世石一贯强硬风格的体现,殊不知金志锡也喜欢战斗、力量极大,黑31毫不示弱地断上去,白棋不好处理,白30还是在31退本手。

【每日佳局】秀哉名人引退棋 远超胜负意义的围棋之道

【每日佳局】秀哉名人引退棋 远超胜负意义的围棋之道

【每日佳局】秀哉名人引退棋远超胜负意义的围棋之道这个栏目我们将每天推出最新的大赛棋局,也会为棋友们奉上经典的历史名局。

在动态的棋谱中随时随地感受围棋大师们精妙的构思、深邃的计算,不亦乐乎!说起日本近代围棋史上的名局,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吴清源对阵秀哉名人的“三三●星●天元”之局。

其实另一局棋从历史意义和影响力上来看并不逊色,一方主角仍是秀哉,那就是秀哉名人对阵木谷实的引退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以本局观战记为蓝本著述的小说《名人》在文学界评价甚高,也是迄今不可超越的围棋题材小说。

这盘棋相信棋友们都很熟悉,许多人打过不止一次谱。

不过只从技术上去分析棋局并不足够,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对当时围棋界的震撼……这是体现日本围棋之道的不朽名局。

今天我们就重温那厚重的历史,浮光掠影,感受一些今日已经难觅踪迹的围棋精神吧!秀哉名人引退棋木谷实执黑5目胜秀哉对局日期:1938年6月26日-12月4日1937年,年已63岁的秀哉名人因疾病缠身而决定引退,日本棋院为表纪念,决定安排一场告别赛。

当时的棋界俊彦为争夺与名人进行最后一次对局的机会,进行了激烈选拔,最终是木谷实七段脱颖而出。

引退棋在1938年正式进行。

因为有名人随时可以打挂的前车之鉴,此次引退棋木谷强烈要求平等对局,最终商定双方各执四十小时,每隔四天对弈一次,采用封手制。

同时,对局者与有关人员不得在比赛期间离开对局地所在旅馆,不可与其他棋士交流。

这等于剥夺了秀哉的名人特权,但秀哉都一一答应了下来。

注定悲壮的一盘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角逐。

第一谱1-50木谷实执黑先行,不贴目。

当时的木谷实29岁,正是年富力强,以“新布局”与吴清源一起蜚声棋坛内外,他会走出什么样的开局令人期待。

结果木谷选择了传统布局,可以认为这也是对名人的一种致敬吧!黑5小尖而不是选择秀策流的占左上角,这是木谷厚重棋风的体现。

黑11刺当时很流行。

白12是秀哉的趣向,一般粘上即可。

围棋讲解聂卫平对片冈聪棋谱

围棋讲解聂卫平对片冈聪棋谱

围棋讲解聂卫平对片冈聪棋谱一、故事类从前呐,在一个充满棋韵的时代,有这么一场精彩的围棋对决,主角就是聂卫平和片冈聪。

这事儿发生在一个专门为围棋高手们设立的赛场里,赛场安静得很,只能听到棋子落下的清脆声响。

聂卫平呢,那可是咱们围棋界的大名人。

他就像一位智慧的军师,坐在棋盘前,眼神坚定又深邃。

片冈聪也不简单,是个强劲的对手,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起因啊,就是这两位围棋高手都渴望在棋坛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想要在这场对决中一决高下。

比赛开始后,聂卫平就像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每一步棋都下得很有策略。

他落子的时候,那手势就像在棋盘上轻轻点兵。

片冈聪呢,也不甘示弱,步步紧逼,他的棋风犀利,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刺对手的防线。

这棋局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你来我往。

聂卫平思考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棋盘,仿佛能看穿棋子背后的秘密。

片冈聪也是全神贯注,额头上都冒出了细细的汗珠。

结果呢,这棋局充满了变数,每一步都扣人心弦。

不管谁输谁赢,这两位棋手都给我们展示了围棋的魅力。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啥呢?就像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但是只要我们像这两位棋手一样,充满斗志,认真对待每一个挑战,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收获很多。

而且围棋这东西,不仅仅是黑白棋子的博弈,更是一种智慧和耐心的较量,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也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句子/文案类1. 聂卫平与片冈聪的棋谱,就像一部精彩的战争史,每一步都是策略的较量。

2. 聂卫平在和片冈聪对弈时,那落子的声音仿佛是智慧的敲门声。

3. 片冈聪面对聂卫平,如同勇士面对强敌,棋局上的战斗一触即发。

4. 聂卫平的棋风在与片冈聪的对局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像是一场智慧的舞蹈。

5. 片冈聪的每一步棋,都像是在聂卫平设下的棋局迷宫里寻找出口。

6. 聂卫平与片冈聪的棋谱,是黑白世界里智慧碰撞的记录。

7. 聂卫平下棋的神态,在对阵片冈聪时仿佛是一位绝世高手的风范。

古今中外的名棋手

古今中外的名棋手

王积薪,唐代棋手。

开元、天宝年间翰林院棋待诏。

少年时学弈勤奋,每出游必携棋具,随时与人交流棋艺。

开元中,与高手冯汪在太原慰陈九言的“金谷第”中连弈九局,多胜,被推为第一名手。

著有《金谷园九局图》一卷(一说徐铉著)、《凤池图》一卷、《棋决》三卷。

顾师言,唐代棋手。

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

《忘忧清乐集》中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

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子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使对方瞠目缩臂,中盘服输。

是中日古代围棋交流中有影响的传说。

此事亦见于《旧唐书·宣宗本纪》,但未记细节,弈棋时间为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间。

刘仲甫,北宋棋手,字甫之,籍贯有济阳(今属山东)、江西、江南诸说。

活动时期在元佑至政和年间。

居开封(今属河南)。

翰林院棋待诏,擅名二十余年。

人称其技艺较唐代王积薪高“两道”。

曾于绍圣元年(1094年)与名手杨中和、王珏、孙亻先等会于彭城市楼联棋,成我国现存最早的联棋棋谱成都府四仙子图。

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棋诀》存。

过伯龄(约1586-1662 ),一作百龄、柏龄。

明末清初棋手。

名文年,无锡(今属江苏)人。

邑名家子。

十一岁解弈,与人对局辄胜。

少年时因学台叶向高赏识,名噪江南。

及长,游北京,与前辈国手林符卿对弈百余局,占有优势。

数十年间,天下论弈者咸推伯龄为宗,奉为国手。

后与周嫩予对局,负多胜少。

入清后,来往于北京及江淮之间,与棋界名手角逐。

殁于北京。

熟悉当时流传棋式,所著《四子谱》以让四子为重点,参考古谱,有所创新,其中“倚盖”起手变化尤为详备。

另著有《三子谱》、《官子谱》,曾辑订明陆玄宇父子的《仙机武库》。

清康熙年间,出了一位著名国手黄龙士,被棋界尊称为“棋圣”。

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

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

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是一套系统精解中国围棋古谱的系列丛书,由陈祖德主编,共分三期,历时三年陆续出齐。

该丛书是对中国围棋智慧的总结和提升,给围棋专业人士、围棋爱好者和围棋工作者、爱好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有实际价值的精品古谱典籍。

第一期包括《敦煌本三十六局谱》、《过周十局》、《血泪篇》等。

第二期是《黄龙士全图谱》和《徐星友古今围棋名局精解》等。

第三期则是《吴清源围棋全集》和《本因坊算砂全集》等。

这套丛书对每部古谱不仅有全面准确的解说,还有高水平的研究,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围棋古谱的精髓,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围棋文化。

除了《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有关围棋的书籍可以推荐:1.《周东侯棋谱》:周东侯的棋艺在当时被认为可与黄龙士、徐星友等大师相媲美,他的棋局奇招妙着颇多,风格独特。

这本棋谱收录了他的许多精彩对局,是研究周东侯棋艺的重要资料。

2.《黄龙士全图谱》:黄龙士是清初著名的围棋大师,他的棋艺被誉为“如飞仙剑侠,神乎其技”,是围棋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这本图谱收录了他的许多经典对局,是研究黄龙士棋艺的重要资料。

3.《徐星友古今围棋名局精解》:徐星友是清代著名的围棋大师,他的棋艺被誉为“博大精深,变化无穷”,是围棋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这本精解收录了他的许多经典对局,并对其中的妙手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4.《过周十局》:过周十局是指明代末期围棋国手过百龄和周嫩予之间的十局棋局。

这十局棋局被誉为“千古绝局”,是中国围棋史上的经典之作。

5.《血泪篇》:血泪篇是指清代康熙年间围棋国手范西屏和施襄夏之间的对局。

这局棋历经三个多月,最终以和棋结束,被誉为中国围棋史上的千古名局。

这些书籍都是中国围棋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了解中国围棋文化、历史和技艺都有很高的价值。

经典围棋书籍一览

经典围棋书籍一览

经典围棋书籍推荐对局集、名局细解类:《名局细解》(1-12)日本棋院每册详解1局棋,确实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初级围棋推理教室》(1-12)日本棋院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

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名局细解》林海峰《现代围棋名局31例》大竹英雄详解23局,简评8局,大竹英雄的精彩之作《围棋实战研究》武宫正树精彩至极!“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围棋教室》1-14 阪田荣男堪称杰作!22册一套,内容非常好,每册一个主题,是坂田流剃刀般明快的解说,如果将这整套书都认真读过,棋力必可上一台阶!《阪田荣男名局细解》1-4 阪田荣男《围棋教室》新版。

《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小林光一、大竹英雄说是超一流棋手,其实都是小林的对局28局《燃烧的青春》依田纪基对局精选依田的自战解说,体现了依田逼人的青春气息,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依田对马晓春评价很高,对聂卫平似乎没有放在眼里。

《李昌镐对局谈胜负》大李与记者一问一答,把对局者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参考图很多,解说详细。

缺点是参考图编排不当,实战和变化图分不清,找图很累《吴清源名局细解》(1-8)一本书4局棋《斗魂-赵治勋杰作选》确实是杰作,竖排基础技术类、专题类《围棋俗筋剖析》藤泽秀行分析了很多业余棋手容易出现的俗筋。

以为是手筋,其实是俗手《围棋正着与俗手》沈果荪加藤也写过同名的棋书。

内容不难,介绍一些常见棋型的下法。

和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型》类似,初级水平的必读书。

《边角攻防实战训练》韩国棋院《打入与侵消》丁开明《围棋技巧基础训练》加藤正夫《围棋棋理与妙手》沈果荪《弃子的魔术》岩本薰(九段)《让子棋战法》韩国棋院《腾挪技巧》华学明系统介绍《围棋骗着剖析》阪田荣男阪田经典之作,50个骗着的分析,让你棋力大增《围棋攻击战略》加藤正夫加藤的名作。

书是超级好书,不过印刷质量差。

详细描述了加藤的攻击方法、攻击思想。

全部对局及其素材都是选自加藤正夫实战《围棋进攻的基本方法》加藤正夫好书曹薰铉中盘战略打入篇(1)《李昌镐官子技巧》1-3 大李的好书,1-2官子基础和技巧,3是少见的全局收官《围棋中盘手筋》石田芳夫《围棋手筋的威力》大竹英雄《围棋打劫技巧》倪林强《打入与侵消的时机》阪田荣男《围棋攻防技巧》加腾正夫极好,让天杀星写攻击的意识、手段、急所,实在是恰当的人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围棋十大名局
新布局登陆之局
1933年,新布局旋风席卷日本棋坛。

读卖新闻社因此举办比赛,选出一位新布局的代表者与秀哉名人进行一场特别对局。

吴清源脱颖而出,随之各大报将此战冠以“不败名人对鬼才的决战”。

这盘棋吴清源执黑以三三、星、天元开局,石破天惊。

最终吴清源虽以2目告负。

但本因坊秀哉享有随时“打挂”(暂停)的特权,且本因坊家的集体研究也难避嫌疑。

五年后,在秀哉名人引退棋中,木谷实强烈要求实行“封棋制”即由此而来。

木谷血泪篇
1939年,秀哉名人引退后,谁是当今棋坛第一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场大决战不可避免地在两位最强的年轻高手吴清源与木谷实之间展开。

本局是吴清源、木谷实镰仓十番棋第六局。

在前五局中吴以4胜1负领先,本局他获胜后即以5胜1负将木谷实降为先相先(三局中两盘执黑)。

在其后的四局中,木谷虽以3胜1负挽回了一些颜面。

但毕竟已于事无补。

自此,木谷实一生仿佛就定下了悲剧的调子,大棋战冠军一直与他无缘。

百目大杀局
这是一盘大杀局。

1978年,怪杰藤泽秀行在首次卫冕战中1比3落后的绝境下,竟在第五局中敢痛施杀手,屠戮“刽子手”加藤正夫两条巨龙!当时藤泽年已五十有三。

最令棋界为之永远警醒的是,藤泽局后发表感想说:“我深为现在的胜负偏离了其本质而痛心,如将一盘棋比作双方争100元,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能拿到51元就可以了。

但我却认为应该拿到其全部,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本来能杀的棋不杀,即使获胜了,也称不上是真正的胜利!”
一统大三冠之局
1983年,27岁的赵治勋前来向已实现棋圣六连霸的藤泽秀行挑战。

在前6局中,戏剧性地出现了藤泽先三连胜,而后赵治勋连扳三局的局面。

无奈,上帝垂青后来者,在第七局决战中,赵治勋1目半逆转小胜,首次将日本“大三冠”(棋圣、名人、本因坊)集于一身,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此记录直至今天仍无人与之共享。

这也是1973年第12期名人战林海峰对石田芳夫首次实现三连败后四连胜大逆转的再一次大逆转。

轮椅对局
赵治勋夺得棋圣后,连续击退林海峰、武宫正树的挑战,达成棋圣三连霸。

但1986年初他很不幸地遭受了车祸,而读卖新闻又拒绝推迟棋圣战决战日程。

无奈之下,赵治勋坐在轮椅上与儿时起的强敌小林光一大斗七番棋。

虽然小林最终以4比2取胜,但在前三局中,赵治勋失手第一局后竟连胜两局。

最关键的是,即使坐在轮椅上,浑身缠满绷带,一如拧螺丝一般落子,赵治勋也从未言退。

这种斗魂直至今日仍令棋界为之倍受感动。

开天辟地之局
1985年是是中国乃至世界围棋史上值得大书一笔之年。

中日围棋擂台赛诞生了。

在一片“中方必败”的舆论声中,先是江铸久神勇的五连胜徒增悬念,而后“擂台英雄”聂卫平连胜日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三位“超一流”更令世人震惊。

不可一世的日本棋手在擂台赛中称臣虽属意外,但中国却由此造就了一代甚至两代棋迷则实属大幸。

聂卫平不仅使中国队奇迹般地获胜,而且他本人也由此完成了自我超越,从此跻身于世界级“超一流”之列。

抱憾终生之局
第一届应氏杯决赛,第四局好局痛失后,聂卫平在第五局的发挥与曹薰铉相比天上地下。

此前,聂卫平虽然也有在第四届中日擂台赛中不慎失手的变故,但总体上他一直处于极佳的上升态势。

然而,自从他在这盘棋败北后,以后即使他偶有“回光返照”之举也终挽不住走下坡路之颓势了。

相反,曹薰铉夺冠后,不仅开创了韩国围棋新时代,而且他从此长盛不衰。

一局棋改变了两大高手的命运,真可谓造化弄人。

也因此,聂卫平不止一次地说,这盘棋令他痛憾终生!
一步登天之局
围棋届最年少的世界冠军在本局诞生了。

1992年,年龄不到17岁的李昌镐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中连胜尹盛铉、钱宇平、曹薰铉进入决赛。

在五番棋决赛中,李昌镐先是以1:2落后,但他连扳两局,最终以3:2打败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而夺冠。

李昌镐不仅创造了最年少的世界冠军,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牢牢地把握着世界第一的位置。

不过,李昌镐这次夺冠还稍显稚嫩,但若没有此次夺冠,李昌镐称霸棋坛的时间肯定要推迟不少。

一步登天之局
围棋届最年少的世界冠军在本局诞生了。

1992年,年龄不到17岁的李昌镐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中连胜尹盛铉、钱宇平、曹薰铉进入决赛。

在五番棋决赛中,李昌镐先是以1:2落后,但他连扳两局,最终以3:2打败超一流棋手林海峰而夺冠。

李昌镐不仅创造了最年少的世界冠军,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牢牢地把握着世界第一的位置。

不过,李昌镐这次夺冠还稍显稚嫩,但若没有此次夺冠,李昌镐称霸棋坛的时间肯定要推迟不少。

世纪末激情之局
1999年12月25日,马晓春等到了期待已久的一胜。

作为两大顶尖高手,李昌镐曾对马晓春十连胜及六连胜实乃一大怪现象。

而两人自1991年富士通杯赛以来共激战29局亦为一奇。

虽然李昌镐以22胜7负、高达76%的胜率遥遥领先,但马晓春屡败屡战、愈挫愈奋的不屈斗志无疑也是世纪末棋坛一大风景。

年少马晓春11岁的李昌镐终究会彻底超越前者,但两人每次碰撞都令棋界如痴如醉的激情表演为世纪末棋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